《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9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小城挠挠头:“有件事未来得及跟大人您说,小的去年又添了个儿子,但……却是为外宅所生……”说到后来他惭愧地低下头。

    沈溪脸色一沉:“你在福州府有外宅的事情,当我不知?总归对絮莲嫂子好些就是了,在你落魄的时候她就跟着你了,与你是患难夫妻。糟糠之妻不可弃,如果你有负絮莲,以后别和我做兄弟!”

    宋小城赶紧表态:“小的哪里敢弃内子?她如今在家中带孩子,这次我只将她和嫡子带在身边,至于外宅和庶子……如今留在福州那边!”

    这年代,男人有钱有权就变坏,沈溪深刻地体会到这点。他是穿越人士,深受男女平等思想熏陶,尚且都未能保证娶一房妻子,要让生在这时代的男人去接受一夫一妻,实在太过苛责。

    以如今宋小城的身家,外面有个妾侍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沈溪不会指责他什么,但这也让沈溪感觉宋小城不够稳重,在这点上,马九就好多了,可以经得起诱惑,守住本心。

    沈溪道:“快去跟老九好好聚聚吧,至于商铺的事情,不用太着急,总督府这边已经有了妥善的安排。如今有那几十船货打底,我再调拨给你五万贯,加上你手头原来的五万贯,迅速打开局面应该不是难事。”

    “另外,湖广未来半年或者一年的盐引生意,将会由你来主导。在这个问题上,总督府衙门会坚定地支持你!”

    宋小城如今再不是当年在汀州府主持车马帮时的彷徨无助,有了两省总督衙门给他撑腰,他自己也觉得做事情基本都是水到渠成,有足够的信心应对一切挑战。

    ……

    ……

    宋小城到了武昌府后,沈溪让他在湖广本地商贾中多走动,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张营销网。

    而沈溪这边则试着跟李衿、惠娘取得联系。

    最初沈溪准备让李衿和惠娘都到湖广来开拓生意,但宋小城到来后立即便风风火火地开始做事,地方商贾无不侧目。沈溪觉得有宋小城负责湖广之地的生意足够了,若是让李衿和惠娘再来凑热闹,会产生不必要的竞争和浪费,因此决定让二女到江赣,接手江赣的生意。

    总归都是在两省总督府治下,沈溪不可能总留在武昌府这边,南昌府也是时候过去走走看看了。

    等沈溪把书信写好寄出去,京城的信件到了。

    信不是从家里邮寄过来的。

    谢韵儿和沈明钧夫妇等人,并没有急着下江南,毕竟谢恒奴之前正在坐月子,需要有人照顾,总不能把谢恒奴和孩子留在京城不管。目前沈家上下,正在做起行的准备,很可能会到四月底从京城出发,六七月抵达湖广,那时沈溪很可能去了江赣,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这封信,乃是内阁大学士谢迁在离京南下前专门写给沈溪的。

    信中的内容十分隐晦,但沈溪只看了一半,便明白这信中透露的信息。

    朱厚照失踪了!

    如果单纯只是失踪没什么大事,但这熊孩子居然离京南下,明显是想投奔他这个先生。

    看过之后,沈溪马上把信函烧毁,这封信若落入有心人手中,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弘治皇帝现在正为太子失踪之事焦急万分,如果被其知道太子是专门来找他的,对他的印象必然会越发糟糕。

    这不是沈溪希望看到的结果。

    ************

    ps:第一更到!今天应该还有两章,天子求订阅和月票鼓励!

第1365章 准备() 
既然知道太子很可能往湖广来,沈溪不能不做出一些应对。

    经查阅朝廷这几个月来的邸报,沈溪知道了刘瑾出缺南直隶守备太监的事情,如此太子失踪也就可以理解了……朱厚照必然是用了某种手段,胁迫刘瑾帮助他出宫。刘瑾这人最善于投机,为了确保太子登基后重用他,铤而走险,犯下如此弥天大罪!

    当然,这个时候追究刘瑾的责任,已经没有任何必要,毕竟太子离京是事实,而且是冲着湖广来的,若事情曝光,沈溪自己也脱不了干系,只能先找到太子再说。

    太子南下,必然走运河到长江一途,得有人前去迎接,或者干脆把熊孩子阻断在前往湖广来的路上,送回京城。

    派别人去沈溪不放心,就算是云柳和熙儿,沈溪也担心锦衣卫和东厂那边会发现端倪,进而让皇帝知晓内幕。

    另外,沈溪担心旁人认不得朱厚照这熊孩子,而他身边跟太子有过接触的只有马九。

    沈溪将马九叫来,详细交待一番,没有遮掩太子失踪的事情。在他眼里,别人可能会出问题,但马九怎么都可信任。

    马九听完沈溪的情况介绍,惊讶得瞪大眼睛:“……老爷,太子……往湖广来了?”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应是如此,太子很可能沿着江水西进,至于是乘船还是乘坐马车,现在尚是未知之数,我准备让你带一些人,沿江而下,务必找到太子的下落,并且将他妥善保护起来。”

    “到时候你可根据实际情况行事……如果太子执意要来湖广,你就顺着他的意思,等人到了武昌府后我会想办法将他送走,届时你可能还要回京城一趟!”沈溪道。

    马九行礼:“老爷放心,小人定会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沈溪提醒道:“这件事,你不能告知任何人,就连写信跟小玉姐也不行。你这次东去,所带之人不能跟官府有任何牵连,防止有人籍此做文章……最好是离开湖广和江赣后,你临时招募一批手下,好好督导和训练他们,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马九感觉肩头的担子很重,太子可是未来的皇帝,承载着天下人的期望,结果太子玩失踪,还往湖广之地来了,沈溪身边认识太子且能完成迎接护送任务的只有他一人,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艰巨的考验。马九紧张地问道:“老爷,你不再派别人了吗?”

    沈溪摇头:“有你前往我就放心了。你只管放心,小玉姐姐如今尚在京城,如她到了武昌府你尚未归来,我会告知你出去办差了,她会理解的!为避免夜长梦多,你回去简单收拾下,今晚就连夜出发吧!”

    沈溪不敢有任何疏忽大意,为避免马九在东进的路上错过朱厚照,嘱咐他在沿江的驿站和旅店重点找寻,有名胜古迹的沿岸城市也需要停靠仔细搜索一番,毕竟朱厚照性格好动,到了地方不可能不去游玩一下增加阅历和见识。

    沈溪派出马九找人,心中犹自不放心,但思来想去,的确没有合适的人可委派了,只能作罢。

    ……

    ……

    朱厚照二月底从京城出发,按照时间,三月底应该抵达南直隶,大约会在四月下旬或者五月初抵达湖广、江赣一带。

    沈溪得到消息已经是四月下旬,临时派出人前去迎接,错过的机会非常大,沈溪也感觉一股无形的压力压迫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只能通过做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宋小城带过来的人当中,除了上百名车马帮弟兄外,尚包括一些工匠,这是沈溪之前特别要求宋小城在福州府帮忙招募的,虽然这次过来的工匠不多,只有四十人,但其中以木工和铁匠居多,另包括少量泥瓦匠,正好满足沈溪的需求。

    “……在城南的巡司河沿岸设立十处作坊,分别是木工房、磨坊、砖瓦坊、纺纱厂、织布厂、印染厂、钢铁厂、铁匠铺和火药厂等,其中木工房主要负责打造水车、水轮机、纺纱机等,磨坊可通过水力驱动的水轮机加工小麦和稻米,砖瓦坊则负责烧纸青砖、红砖、瓦片并且帮助钢铁厂修造炼铁、炼钢用的高炉,纺纱厂则使用木工房生产的纺纱机纺纱,织布厂就近使用棉纱织布,印染厂则为布匹上色,钢铁厂使用高炉,用木炭和铁矿石炼制钢铁,铁匠铺则用钢铁铸造刀剑,同时打造********,铸造佛朗机炮,火药厂则生产火药。所有作坊均由总督府出面督造,具体生产涉及到的图纸由总督衙门统一提供,至于所需原料,从市面上购买!”

    沈溪把宋小城叫来,根据工匠的特长进行分配,“仅仅四十人明显不够,你再到湖广各府县招募铁匠、木匠和各种匠人,但凡有一手绝活的,优先聘请回来,甚至可以提前支付一笔俸禄用于安顿家眷,首批划拨五千两银子!”

    宋小城听了咋舌不已:“大人,五千两银子,您这是要招募多少人?”

    沈溪道:“按照一人一年平均十两俸禄算,先期招募五百人吧,所有匠人分门别类,均设五级工,初级学徒只拿基本的五两银子,普通工匠为二级工,拿七两银子,熟练工匠为三级工,拿十两银子,有一手绝活的工匠为四级工,领十二两银子,最顶级的工匠为五级工,他们有着发明创造,或者是在某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发现,俸禄为十五两银子,此外还有额外的奖励。这些人都归总督衙门统辖,你只管招募,平常培训和工作由总督衙门负责!”

    沈溪如今要打造的是一整套工业体系,其中的关键技术他可以提供,但他了解的仅仅是基本原理,诸如水轮机、纺纱机和火炮、火枪制造等,由纸面落实到现实,需要有专门工匠,根据沈溪绘制的图纸进行一次次实验,先生产出样品,经过反复测试,合格后再进行量产。

    当年在汀州时,惠娘和周氏等人忙着赚钱,沈溪即便想推进科技发展也有心无力,那时惠娘和周氏都扳着手指头过日子,不可能拿出大量钱财来做这种在她们看来劳而无功的事情。

    到后来,沈溪在京城担任翰林官,也没条件。

    再后来,在闽粤当官,沈溪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但当时朝廷给他委派了剿匪平倭的差事,他在闽粤停留的时间不长,其间还要跟佛郎机人、匪寇和地方官府等势力争斗,缺乏稳定的环境。

    即便如此,沈溪还是推进了盐场建设以及盐、茶专营制度的改革,为他在湖广、江赣推行产业创新创造了条件。

    沈溪抵达武昌府后,一直处于不管事的状态,其实他并没有闲着,而是在整理图纸,搞明白珍妮纺纱机、高炉炼钢和现代水轮机等科技的原理。

    当然,原始理论他都懂,但他毕竟学的是文科,说不上精通,同时他接触的数理化知识,跟这年头人们脑子里的知识体系完全是两个世界,许多时候都可以说是鸡同鸭讲,这就需要他从无到有地培训出一批人才。

    沈溪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大明,必须从最简单的水力装置和机械设备做起,这些东西至少有案可循。

第1366章 改革(第三更)() 
马中锡送来的礼物,被沈溪拒绝之后,一直再未提过改革盐、茶专营的事情。

    在马中锡这样守成的官员看来,一切都要以稳定为主,既然沈溪帮他争取到四十万贯库银,在向朝廷押解去三十五万两,然后用剩下的五万两银子购买粮食赈灾后,他已经能跟朝廷交待,这个时候再去动地方士绅的利益就没有必要了。

    随之而来的是春茶、夏盐的茶引和盐引调配,似乎沈溪之前所做努力,都要付诸东流,因为如果不作变动的话,茶引和盐引依然会落到文家和钟家等世家大族手上,沈溪到了地方,发现专营商品的支配权都在布政使司,跟他这个两省总督没什么关系。

    沈溪原本定期去武昌城南的工地,指导工匠工作,但现在他只能先放下一切,将马中锡请到总督衙门。

    马中锡见到沈溪十分客气,虽然二人在权力构架上存在对立,总督府要在湖广发声,必须要从布政使司衙门分权,但毕竟沈溪救了他一命,并且帮其筹措到四十万两银子向朝廷交差,于情于理都只能笑颜相向。

    当沈溪将改革盐茶专营的想法告知马中锡后,马中锡显得有几分犹豫:“沈中丞到地方有段时间了,老朽也了解您帮忙筹措的银钱的来历,这会儿若是再伤及地方根本,怕是今后几年,将无人帮朝廷运送盐茶等物,那时湖广各州县盐茶价格必居高不下,不知沈中丞可有应对之策?”

    马中锡一出口就是套话、空话,而且为自己不作为寻找理由。对于马中锡这样忠直的老臣而言,很多问题秉承的都是文官奉行的中庸之道,总是想寻求平衡,在朝廷和地方士绅之间寻求一个折中之道。

    正是受这种守旧、中庸思想影响,明朝中叶资本主义已处于萌芽状态,但总是差那临门一脚,培养不出真正的资本家,商贾赚了钱第一个想法便是买房买地,而不是投资扩大经营,更不会考虑用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沈溪劝道:“马老,不尝试过如何知晓行不通呢?”

    马中锡苦笑了一下:“沈中丞如今手头有基本的军队开支,即便湘南、湘西等地叛乱频乃,想来也有足够的军费应对……”

    沈溪在心中骂开了,暗自嘀咕:“这老家伙一定得知我从地方官绅手中拿到八十万两银子,最后只调拨一半给他,心中有意见,居然在政务上敷衍我,也不想想当初是谁冒着危险救你!”

    沈溪脸上却挤出一抹笑容:“现在不是军费是否足够的问题。马老应该知道,这几年朝廷用度紧张,而闽、粤之地进行盐茶专营改革后,在不影响农税的基础上,地方赋税大幅度增加,百姓安居乐业,地方官府政绩显著,可谓一举多得。”

    “如今本官到湖广、江赣来担任总督,不能坐视百姓陷于困苦而不顾,马老如果不想进行这方面的改革,那一切由本官来代劳,如何?”

    马中锡勃然变色,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看向沈溪:“沈中丞,你如此做,怕是不妥吧?你乃两省总督,只应该管全面的东西,而不应涉及实务,如今连地方盐茶买卖都要干涉,这岂非……僭越?”

    沈溪知道马中锡一心图安稳,不想招惹麻烦,只能耐心开解:“马老到底在担心什么?本官这里说一句,闽粤之地的盐茶专营改革,正是由本官一手主导,如今本官已从闽粤之地调拨几十船物资过来,后续还会有上百船物资相继运到,即便地方士绅、商贾联手跟官府对抗,本官在这里说一句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