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9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健叹了口气,道:“于乔始终是阁臣,这几年他兢兢业业为朝廷做事,从未称病推辞过公事……以如今这情形,我以为还是应先寻到他本人,促膝长谈,解开彼此心中隔阂为宜!”

    你谢迁不是闹情绪吗?

    那我们就跟你暂时达成妥协,表明我们不是要疏离你,也不是想培养别人来取代你的位置,是你多心误解了!以后我们三位阁臣同心协力,共同匡扶大明江山社稷,你就别闹情绪,回来安心做事。

    大不了以后朝廷重大事务我们也让你旁听一下,但最好不要发表意见,因为就算有看法我们也不听你那一套。

    刘健和李东阳虽然在大多数文官心目中,属于那种刚直不阿、贤良方正的文臣,但实际上他们最擅长玩这种阴谋手段,被他们愚弄了还让你无话可说。当然,二人并不觉得这样做有多卑鄙,反而认为这是用正常的手段达成目的,无可指责。

    朝廷的军政大权就这样被他们用近乎潜规则的手段牢牢掌握在手中,除非皇帝很强势,否则朝廷官员的任免和大事小情的处置,基本落在他们手中。

    刘健和李东阳商定的诓骗谢迁回内阁做事的计划不错,但随之问题便来了……根本不知道该去哪里找谢迁。

    左思右想之下,二人只当谢迁因为闹情绪,在家中避不见客。

    在这种情况下,李东阳只能再次上谢府求见谢迁,甚至这次还带了贵重的礼物,却是北宋名家范宽的字画,李东阳平时都不舍得拿出来给人看,这次他准备送给谢迁,作为与其和解的礼物。

    谁想此番上门,依然被拒之门外。

    “……李大人,不是小老儿不给您传报,我家老爷真的不在家,他已有几日未曾回府,至于他身在何处,小人毫不知情啊!”

    开门的谢府老管家连叫冤枉,几天前自家老爷被宫里的大人物给叫走,从此后就没了音信,全家上下正在担心呢,结果这边内阁大学士李东阳还上门来找,那意思岂非是说……连李东阳都不知道谢迁去了何处?

    李东阳皱了皱眉,道:“那老夫进府去等候!”

    说着,李东阳就要往谢府院子中闯。

    对于谢府老管家说的话,他半个字都不相信。你谢老儿在陛下那里告了假,这会儿不在府中养病,还能去哪里?难道回老家余姚颐养天年去了?这也太荒诞不羁了!

    哼,假装不在家,随便找个人就想把我李东阳打发了?

    你谢于乔也不看看我李东阳是什么人,从政几十年阅人多矣,如此谎言岂能欺瞒于我?不就因为我们杯葛你而心生不满吗?你不满大可和我们沟通,我们也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之人,毕竟几十年的老朋友,事情说开就没事了。

    况且现在我主动登门拜访,表示我和刘少傅已经知道你的委屈,等你回内阁后不专门针对你便是,现在把那么多公务丢给我们,这算什么?

    李东阳越想越生气,也就不顾这是当朝阁老的府邸,愣是把谢府老管家推开,径直闯入府中。

    朱佑樘尚是太子时,李东阳就和谢迁就一起共事,曾无数次进出谢府,这府宅的格局李东阳早就摸得门清。

    谢迁的习惯如何,李东阳心中清楚得很,不用人引路,直接便往书房而去。那老管家一看急眼了,赶紧道:“李阁老,您这是要做什么?老爷真的不在家,您……您不能如此无礼……”

    李东阳丝毫也不顾谢府老管家的阻拦,犯起执拗来,他可是连当今天子都拉不住。

    李东阳气势汹汹杀到了侧院,临近书房时,大吼大叫起来:“谢于乔,你给我出来,在家里装病算几个意思?”

    这些年来,李东阳和谢迁私下里相处还算比较融洽,未曾翻过脸,就算因为沈溪的事情偶有争执,那也是朝堂上的公务,私底下两人关系仍旧很紧密。

    可这次李东阳直接撕破脸皮,好像要上门找茬一样。

    即便李东阳不顾情面大声质问,院子里却没人搭理他,这令李东阳越发地悻悻然,等他到了谢迁的书房门口,见到里面有个人正好奇地站起来看着他时,顿时愣住了。

    这人李东阳认识,非是谢迁,而是谢迁的二儿子谢丕。

    谢丕跑来老爹的书房读书,为的是体会当阁老的老爹平时在怎样的环境中办公,找一点阁老的“仙气”,谁想才坐下不长时间,这边就有个阁老来了,但不是他老爹,而是李东阳。

    李东阳皱眉打量谢丕,谢丕赶紧整理好衣衫,上前恭敬行礼:“李世伯?您……是来找家父?”

    李东阳没好气地说道:“既然知道老夫上门来的目的,快去请你父亲出来吧!”

    谢丕摇头苦笑道:“可是……家父已有多日未曾回府!”

    如果是门口的老管家所说,李东阳不会采信,但问题是现在是谢迁的儿子谢丕亲口所言,他就不得不信了。

    就算谢迁真准备闭门不出,那也一定是跟家中下人说好来客一律不见,让下人把拜访的人打发走,而不会跟坐在书房看书的谢丕如此交待,除非是谢迁让谢家上下都保持相同的口风,才会有这结果。

    但堂堂的内阁大学士,谢迁为什么要给儿子留下一个出言不诚的父亲形象?

    而且如今谢丕正在求学,这时代读书人的诚信问题看得非常重,谢迁就算让别人说谎,也不可能会让儿子在他李东阳面前扯谎。

第1344章 担心() 
谢府书房。

    李东阳环首四顾,依然没有发现谢迁的踪迹,最后没好气地喝问:“以中,尔父如今真的不在家中?”

    谢丕恭恭敬敬地回道:“家父几日前休沐回府,早饭后正在后院辅导学生功课,未料却被中贵人唤往禁中,之后便一直未归家,音讯全无……哦不对,中间倒是有人回府知会了一声,说是家父身体不适,留在太医院那边休养,至于是何病症,家中一概不知。”

    “此事学生尚不敢告知家堂,免得她老人家担心!”

    李东阳这才知道谢迁并不是躲在家中装病,而是与禁宫中的弘治皇帝有关,甚至有可能当日前来传旨的便是萧敬,当下道:“不知于乔进宫是哪日的事情?”

    谢丕想了想,回道:“壬戌日!”

    李东阳仔细一想,谢迁失踪的日子,恰好时值休沐。内阁由于情况较为特殊,即便是节假日也得有人留在文渊阁值守,所以阁臣的休沐时间与其他朝臣不同。自那天后,谢迁便杳无踪迹,李东阳初时尚以为谢迁是在家里闲出毛病来了,谁知道真相大出预料。

    知道谢迁不在家,李东阳脸色不太好看……自己在谢府家主外出的情况下,居然贸然闯入人家的府邸中。堂堂当朝次辅居然欺负另一位阁老的内宅中人,这事传出去,会让他的颜面受损,当下警告道:“以中,不得将我来府中寻找他的事情告知尔父,也且不可将此事张扬开来,就当老夫从未曾登门!知道否?”

    谢丕被说得一愣,越发地不明白李东阳上门来的目的了,瞪大眼睛问道:“连李世伯都不知家父如今在何处吗?”

    李东阳有些气恼,上门来闹了一场,原来却是自己没事找事,还在晚辈面前丢了脸,这让他老脸烧呼呼的,当下故作镇定:“你父亲的事,回头他自会跟你言明,老夫尚有事,先走了!”

    说完,李东阳紧忙离开谢府,他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来过谢府两趟,甚至有一趟是非请擅入,大有欺负谢迁家人的嫌疑。

    李东阳回去后把消息告知刘健,刘健皱着眉头,诧异地问道:“你说什么,于乔不在府中?”

    李东阳苦着脸,担忧地回答:“听以中所言,于乔是被陛下传召入宫,而后不知去处……莫不是陛下对他有何交待,令他暂时以病为由不上朝?”

    刘健听到这假设,心中也有些担心。

    之前弘治皇帝对文官集团的打压,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对鞑靼一战后,皇帝重重嘉奖了刘大夏、熊绣等几名有功之臣,甚至加封马文升为太子太傅,但内阁以及六部其他官员,受到的封赏却极少,这一切无异于是向文官集团表明,你们最好老实点儿,不然朕随时拿你们开刀。

    刘健轻叹:“既然是陛下差遣,暂且莫管于乔去了何处,迟早他会露面的,除非是悄悄回了他余姚老家。如今海晏河清,正是乱象后的盛世之兆,你我多将心思用在政务上,免得被陛下猜忌!”

    ……

    ……

    朱厚照失踪了,谢于乔也跟着失踪。

    两件事前后发生,第一件事朝廷上下没有谁知道,因为朱佑樘以把太子朱厚照带在身边亲自培养他批阅奏章能力为借口,让一众东宫讲官暂时在家休沐,至于何时恢复给太子上课等待下一步通知。

    而谢迁不在府中的事情为刘健和李东阳探知后,很快朝野上下便传遍“尤侃侃”谢迁“假意称病实则失踪”的流言。

    当朱祐樘得知消息后,发出一声感叹,对萧敬道:“萧公公,看来皇后言及,要防备刘少傅和李大学士是对的。若被他二人知晓太子失踪之事,事情怕是如何都隐瞒不下去,将来太子在朝中声望必然尽毁。”

    萧敬有些迟疑地问道:“那陛下,该如何对朝中大臣提及谢阁老之事……”

    朱祐樘有些为难,思虑良久后说出心中的打算:“就说朕有重要事情委派他去做,目前已经在前往江南的途中了吧!”

    萧敬想了想,除此中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点头应是。

    朱祐樘又把之前谢迁进献的几份奏本全都看了一遍,心中对谢迁越发地推崇,叹息道:“谢先生不愧为我大明栋梁之材,所奏事情合情合理,分析丝丝入扣,看来太子的下落只能寄望于他身上了。”

    “谢先生不仅本身能力卓越,还为大明培养出沈卿家这般旷世奇才,只可惜朕暂且无法将沈卿家留在京城效命,希望他在总理湖广、江赣军政事务时能有杰出表现……哦对了,萧公公,你之前不是说在东宫找到的说本很多么?现在手头这些朕已经看完了,你去把余下的统统拿来与朕过目!”

    萧敬怔了怔,这才意识到皇帝是在跟他要书看。

    太子朱厚照平时所看的杂书,基本都是沈溪撰写,此事当初朱厚照可是亲口承认了的。

    萧敬本来以为朱祐樘会将自东宫没收的书焚系数焚毁,未曾想朱祐樘自己对书籍也很是沉迷,连续把书看完才放下,而且看过后还归还给太子。

    以熊孩子对朱佑樘的防备,每次他得到武侠小说,都是一边看,一边藏,免得被老爹一次性全部没收。

    朱厚照此番南下去找沈溪,自然不会带着这些已经看过的书籍,朱祐樘在派人去找寻儿子时,意外收获颇丰。

    朱祐樘大病初愈,又因为文官擅权和儿子失踪的事烦忧不已,这会儿见到之前没看到大结局而牵挂不已的武侠小说,刚一接触便沉迷其中,这几日心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不少。

    萧敬虽领命而去,但心中仍旧不解:“陛下这是怎么了?太子看的那些闲书,内容粗鄙不堪,讲述的全都是市井之事,陛下居然也喜欢看?莫非陛下只是想知道太子平日看的是什么书,通过具体内容来揣摩太子的想法?”

    他却不知,朱祐樘父子都属于闷骚型。

    朱厚照的性格受沈溪影响很大,做事逐渐变得有条理规划,冒险精神更是被其发扬光大。而朱祐樘的性格则一味被压抑,当看到不属于日常认知的武侠小说,见到所谓的侠义世界,很快便沉溺,比起朱厚照还更着迷。

    ……

    ……

    就在刘健和李东阳找寻谢迁不得,弘治皇帝还想方设法为谢迁开脱时,谢迁本人此时正在京城周边府县找寻朱厚照。

    可惜的是,连续搜索十余日,依旧不见太子的踪迹。

    从种种境况分析,朱厚照不但已经离开了京城,而且一路南下,至于目的地,谢迁呼之欲出。

    谢迁担心不已:“沈溪这才刚往湖广赴任,太子便告失踪,还往南边去了,不用说太子是去找沈溪。”

    “当初在西直门和正阳门城头上,太子多番提及要领兵与沈溪并肩作战,多半是被沈溪荼毒太深,以为跟着他的好老师不仅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战功还唾手可得。”

    “沈溪刚奉调地方,正是谋求政绩的关键时刻,若被陛下知晓,顷刻间便让陛下对他好感全无,将来想调回京师怕是难上加难,或许还会被陛下治罪!”

    谢迁暂且不知文官集团已经得知他失踪的事情,一门心思地为沈溪考虑。他目前最担心的,还是沈溪因为太子前去投奔而遭受无妄之灾。

第1345章 政治危局() 
虽然到目前为止,谢迁仍然不知道太子是如何过了九城城门这一关,又是如何在没有路引和官凭的情况下一路南下,他免不了暗自怀疑,背后有人在暗中帮助太子,而且这个人能量极大。

    由始至终,谢迁都未将刘瑾和太子南下这件事联系在一起,在他的潜意识里,不相信一个皇帝的家奴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拐带太子出京。

    当然,谢迁还有个揣测,那就是太子自己隐瞒了身份,暗中花银子找人帮忙,办理了一套假路引。

    毕竟太子跟着沈溪学了几年,对于市井之事知道的不少,再加上随着年长,自小营养充足的朱厚照身高体壮,虽然只有十四岁,但乍一看起来已与一般大人无异,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很大。

    “太子自行南下,这一路上必然有诸多艰难险阻,若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跟陛下、皇后交待?我之前倒是上了几封奏折,劝陛下放宽心,找太子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但现在却没有一点儿头绪,我该如何跟陛下奏报此事?”

    谢迁左右为难。

    他基本上已经确定朱厚照是到湖广投奔沈溪去了,但他又不敢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皇帝,更不敢把这件事张扬开来。

    现在谢迁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人去追赶朱厚照,但因为对朱厚照行事手法以及行为习惯完全不了解,只能猜想太子大致走运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