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8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沈溪带来的随从而言,即便看到了,绝对无人敢嚼舌根,这是以前车马帮训练出来的钢铁纪律。

    但那些负责护送南下沈溪的宫廷侍卫难免会议论纷纷,当然这些声音只是在私下里传播,并未传入沈溪耳中。

    云柳自己也知道自己一袭男装在沈溪身边出没会有些碍眼,但她作为如今沈溪身边唯一的女眷,且她才刚识妇人之乐,对沈溪的依赖心理很强,既然沈溪都不在意,她在做一些事上,也就没有刻意避讳。

    二月十八,沈溪终于从陆路抵达武昌府。

    这天下午未时刚过,车队距离武昌府城只有三里地,湖广三司衙门派人出来迎接,武昌知府衙门也派了人,城中士绅提前几天便开始准备,在沈溪到来之前,把沈溪的官衙府邸收拾妥当,只等沈溪驾临。

    ***********

    ps:第二更到!天子继续求订阅和月票鼓励!

第1329章 沈大人的官威() 
此番赴任湖广的封疆大吏级别官员,一共两位,分别是两省督抚沈溪以及新任湖广左布政使马天禄。

    只是马天禄抵达的时间要迟一些,地方官员对于马天禄也不会像迎接沈溪这般隆重。

    论朝中的资历,马天禄或许比沈溪高多了,但若论圣宠和手上的权力,马天禄跟沈溪相比远有不及。

    湖广三司衙门都在武昌府城,只有行都司驻地是与川陕接壤的郧阳府。

    此番布政使司衙门出面负责迎接沈溪的是左参政郭少恒,都司衙门则是以武昌左卫卫指挥使崔涯为主导。

    至于按察使司方面,由于湖广按察使出缺,群龙无首,臬司衙门并未特别派人前来迎接。

    车队来到武昌府城南面的接官亭,远远便见到迎接的队伍,这次沈溪避无可避,到了治所,他不想进城也得进。

    武昌府治所乃江夏县城,东有洪山、龟山,西临大江,乃长江中游第一大城。作为湖广行省治所,城墙巍峨高耸,城南以巡司河为界,城东毗邻南湖和东湖,城北则界沙湖,中间则由护城河相连。

    官道笔直,一道石拱桥横跨巡司河,北面河岸边就是接官亭。

    沈溪下了马车,站在跨度二三十米的石拱桥上,感受一番清凉的河风,这才继续前行。

    当日出城迎接以士绅居多,这跟九江府摆下的排场不同,因为涉及到督抚治所的问题,为了不给沈溪造成困扰,防止败坏新任督抚大人的官声,不让沈溪落得“扰民”的骂名,地方官府对于欢迎仪式做了周全的安排,官绅一律在接官亭迎候。

    城中不设任何迎接活动,甚至没有张贴榜文告知沈溪的到来,当然这只能瞒着普通民众,在武昌府官绅中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郭少恒、崔涯等人带着一众士绅来到沈溪面前,恭敬行礼。

    郭少恒在湖广左布政使出缺、右布政使又称病不出时,一直暂代布政使事,这次迎接由他主持,此人是一个年近五十的老派儒官,宦海沉浮多年经验丰富,就连对沈溪鞠躬行礼,也带着很多门道,既让沈溪觉得有面子,又不会显得卑躬屈膝。

    “……沈大人,请让下官为您引荐武昌府地方士绅……”

    郭少恒一看就收受本地乡绅不少好处,督抚大人到来先不管别的第一时间便引荐士绅。

    因知道沈溪手中权限很大,随便一句话就能改变武昌府乃至整个湖广行省的权力结构,本地士绅对沈溪的恭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有人都恨不能跪下来给沈溪磕头表达忠心,但又怕唐突上官,想送礼却碍于之前布政使司衙门交待,只能竭力表达对沈溪的仰慕,并说明之后定会登府造访。

    会见的人实在太多,沈溪的脑子虽然好使,基本能记得住,但他却不会刻意留意。他知道,这些地方士绅基本把湖广行省的官商买卖瓜分完了,关系百姓民生却又被朝廷垄断的茶叶、食盐、铁器等贸易,基本被这些人攥在手中。

    因为之前南方对于北方战事细节不甚了解,尚未有更多关于对鞑靼人作战的消息传来,沈溪的到来,让当地士绅都觉得不好应付。

    毕竟官商买卖多少都会有克扣、掺假、走私和偷漏税款等情况,沈溪如果真的要彻查,没有一家是干净的,就看沈溪这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有多旺,清查力度如何,以及针对哪些家族。

    谁都不想成为沈溪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沈溪旅途劳顿,本想直接进城休息,郭少恒道:“沈大人,您到来湖广,最应上黄鹤楼看看,那里是我们武昌府第一名胜!风景秀丽,最适合文人雅士观瞻,沈大人您少年英才,更应登高望远,将来必更进一步!”

    这话听起来并没有刻意恭维,但沈溪稍微琢磨一下就发现,对方只差说自己将来必然能升官发财了。

    沈溪眉头微皱,道:“黄鹤楼名声在外,本官早就想一览风采,却苦无机会前来武昌府,现在终于可以满足心愿了。但今曰本官太过疲倦,不知可否先行回衙邸歇息?”

    郭少恒见沈溪不停地打呵欠,知道督抚大人确实疲乏了,但许多事情早就安排妥当,实在没有办法贸然取消,只能硬着头皮劝说:“沈大人旅途劳顿,本该回去歇息,但湖广地方士绅……都等着瞻仰您的风采……”

    弦外有音啊!

    不用解说沈溪便知道,黄鹤楼那边已经设好宴席,届时出席的不但有身边这些士绅,估计黄鹤楼那边还等候了不少人。

    但不管怎么说,有资格列席接风宴的必然是武昌府地位尊崇的存在。

    此时,如果沈溪“识相”的话,应该顶着旅途劳顿前去应酬一番,先让地方士绅吃一颗定心丸,顺便再摆一番脸色,言明自己的规矩,恩威并施,算是给接下来的地方改革预热。

    但沈溪这会儿实在太过疲倦,长途颠簸下来身体酸痛,最想的是找个高床软枕好好睡一觉。

    而且这次沈溪到地方,并没有大刀阔斧改革之心,他只是前来履行督抚职责,回头顺便整合一下湖广、江赣之地的商场,但断不至于把那些个家族整死,一切还看市场规律,这些家族的存亡,不会有强制的行政命令,而是要在大浪淘沙中出结果。

    沈溪道:“待本官先回去休息,精神恢复后再行安排面见事宜吧!此番到湖广来,一天两日走不了,想见本官的,总有机会!”

    仍旧跟之前一样不识相!

    沈溪算得上是官场中的另类了,在场士绅虽然面色急迫,但因这话是沈溪亲自说出,再强行挽留的话,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或者有足够大的面子,可惜这些人中间,没有谁有资格和面子留住一名正二品封疆大吏。

    如果沈溪是一般的官员也就罢了,可他是皇帝钦命到湖广来上任,还背着对鞑靼之战的不世大功,还有沈溪前两年在沿海三省督抚任上做出的那些事情,谁都觉得沈溪必然带有某种使命而来,足以造成湖广、江赣官场的大震荡,沈溪坚持要回督抚衙门休息,一众士绅全都冒起了冷汗。

    他们此刻心中最直观的想法:“这位沈大人看来是要大动干戈,不想留下什么人情是非……我和家族如何才能在接下来的动荡中自保?”

    沈溪打着哈欠,自顾自上了马车,离开接官亭。

    等车队远离,接官亭吵成一锅粥,郭少恒向随从吩咐两句,赶紧往自己乘坐的马车走去,他要回城去跟藩司、臬司的人商议,改变迎接计划。

    沈溪到来,方方面面都得送上基本的“礼数”,人情往来除了能让地方士绅“放心”,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各级衙门从中捞取足够的好处。

    单单今天来接官亭见沈溪的资格,都有明确的价码,而且一家来两人最基本标价都在一百贯钱开外,但各家依然踊跃前来,足见这些人对手头生意的重视,以前这些事由三司衙门统筹负责,即便上面有监管,送点银子就能解决问题,但如今沈溪到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咳嗽一声,湖广和江赣两省地面都要抖三抖。

    沈溪可不管这一套,他把事情看得很透彻,进城后,车队在云柳指点下,直接往衙所方向而去。

    城中大多数百姓都不知道今日督抚大人到任,沈溪进城后,沿途街道都未封路,甚至连前面开道的官兵和衙差都没有,但因沈溪一行中的御林军大多身着甲胄,城中百姓见到自然会避让。

    沈溪仰躺于马车车厢中,根本不管外面的事情,他只想闭目调息,这会儿他一点儿胃口都没有,心中所想只有如何才能舒舒服服睡一觉。

    来到紫阳湖北的湖广总督衙门,沈溪从马车上下来,并未有老百姓跟过来看热闹,但衙门外早早便聚拢百十人,这些人多数是城中士绅以及世家大族派来的,均带有礼物,明显知道沈溪当日抵达,送礼上门。

    沈溪没有过问谁是谁,准备先进去安顿好再说,谁想没等他行到府门前,门已经从里面打开,布政使司衙门的差役恭候两旁,此外尚有不少人正在里面收拾和整理。

    沈溪眯眼打量一下,发现官衙窗明几净,花坛规则雅致,地上纤尘不染,心中大概明白了,里面其实早就收拾好了,布政使司衙门只是想借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地方上为了让他住得舒心,专门派人过来精心收拾。

    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迎上前,向沈溪行礼,脸上的笑容跟狗尾巴花一样灿烂,沈溪冷声道:“你们是哪个衙门的?这里是你等能来的地方吗?来人,将这些不速之客请出去,本官先进去歇着!”

    布政使司衙门的人原本想在总督大人面子混个脸熟,却没想到沈溪如此不近人群,直接便下达逐客令。

    不过这些人只是布政使司的吏员和衙差,基本上都不入流,即便沈溪派人将他们赶出大门,也没谁敢发出怨言,他们乖乖地收拾好扫帚、擦布、鸡毛掸子等东西,回布政使司复命,控诉沈溪这种不识相的行为。

    沈溪就这样轻松接管了督抚衙门。

    在衙门里转了一圈,沈溪大致还算满意,除了中轴线上的大堂、二堂、三堂及后花园外,两侧各有五六进的院子,自己带的人不多,这么多屋子足够了。

    目前沈溪手头差的也就几个幕僚,但他觉得无关紧要,别人想在某些事上为他出谋划策,他也听不进去,还不如亲力亲为,这样能为衙门省一点招收幕僚的银子。

    沈溪不禁想到之前发配到琼崖去的唐寅,心想:“这会儿唐大才子多半已被晒成了非洲人,归来后不知道能不能认出来……”

    想到唐寅以前给自己找的种种麻烦,沈溪还真不太想把这“活祖宗”召回,这件事也就在他心中想了一下,很快便被他抛诸脑后。

    ************

    ps:这章算是二合一章节吧,明天天子继续努力码字更新!弱弱地求订阅和月票支持!

第1330章 第一三三〇章 无心和有心() 
沈溪抵达武昌府城当晚,睡得那叫一个香甜,连梦都没做一个。

    而武昌府乃至整个湖广行省,却不得安宁。

    沈溪抵达武昌府城第一次接见地方士绅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威严。

    在官员和士绅眼中,现在已经不是沈溪恩威并济的问题,如今就好像一场腥风血雨的前奏,似乎沈溪已准备对湖广和江赣官场展开一场大清洗,至于暴风雨过后,还有多少世家大族保留,就要看沈溪是否手下留情了。

    二月十九,沈溪抵达武昌府次日清晨,刚刚起床,马九和杨文招已在院子中等候。

    沈溪慵懒地穿戴好衣服,从房间里出来准备洗漱、吃早饭,马九过来将昨天和今天早晨发生的事情讲述一遍,沈溪才知道,前来送礼的人已将衙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马九道:“老爷,外面的人太多,督抚衙门前面的街道都给堵上了,您看是否需要亲自出去瞧瞧?”

    沈溪拿着云柳递过来的洗脸帕,匆匆擦了把脸,然后不假辞色说:“瞧什么瞧?这么大张旗鼓前来送礼,我傻乎乎收下,明天朝廷就会摘了我官帽……这地方上的人莫非都没脑子?”

    “你带人出去把那些家伙赶走,如果有想死赖着把东西留下不管的,直接给他铺大街上,让百姓捡便宜去!”

    马九虽然觉得这么做有些不妥,但沈溪态度很坚决,只好匆忙领命而去。

    杨文招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偷偷看了云柳一眼,见沈溪没有理会他,只好跟着马九一起出去办事。

    杨文招没多少做事经验,沈溪让他跟马九多学习,但经过这段时间观察,沈溪发现杨文招为人处世太过单纯,缺少处理事情的决断和担当,尚不堪大用。

    如果杨文招和沈永祺迟迟进不了角色,沈溪手头无人可用,就只能把马九留下来,所有的计划都得重新安排。

    二人走后,沈溪不急着出去办差,打着哈欠便往后堂而去,云柳跟过来,问道:“大人,您这是准备前往藩司、臬司衙门?”

    “不去了,初来乍到,我还是先把自己的衙门打理好再说……这里比起梧州府督抚衙门有天壤之别,不愧是长江沿岸屈指可数的大城,藩司那边派人来收拾得不错,就是眼下人手少了些!”

    沈溪说着,带着云柳来到后堂,沈溪坐下来第一件事,便是吩咐上早饭。

    一名车马帮的弟兄过来,道:“大人,这督抚衙门里没有专门的伙夫。您先担待些……”

    说着,几名弟兄将简单的白粥、咸萝卜送过来,沈溪肚子有些饿了,正要拿起筷子吃,突然想起来没有真正撑肚子的,一摆手,问道:“还愣着做什么,不去拿几个白面馒头过来?”

    其中一名弟兄苦着脸,道:“老爷,这衙门里没有面粉……”

    沈溪这才知道,自己外表看起来风光,别人也对他很巴结,但涉及到真正生活必需品,没人关心,现在能有白米粥和咸菜吃就已经不错了,好在路上带有稻米和咸菜,否则就得挨饿了。

    吃了几口,沈溪发现云柳还在旁边看着,沈溪对侍候在旁的车马帮弟兄道:“记得吃过早饭出去采办一些柴米油盐回来,我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