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8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敬瞪大眼睛,紧张地说道:“沈大人,如果虚报献俘人数的话,罪责可不小啊!”

    沈溪知道,萧敬害怕的是最后俘虏的数量不够,而不是说之前少报的问题,当下点头:“萧公公之后自行清点便是,想来数字应该错不了!”

    萧敬原本不想花那力气,但听了传令兵上报的数字,他已经是坐立不安。

    近二千六百俘虏,这可是活生生的人啊!

    之前边关传来的战报,多场战事累积下来,斩杀鞑靼人的数量都只是这个数字,一直到京师保卫战才收获数千鞑靼人头!

    但这次沈溪居然直接献俘二千六百多人,在战场上,杀个鞑靼人已经不容易,现在居然是活捉回来,还是这么大的数字,让萧敬心里直打鼓。

    如果没有这么多俘虏,就等于是在围观的大明百姓面前丢人了,朝廷的脸面将荡然无存。

    如果不是因为献俘仪式已经开始,萧敬甚至都准备将整个流程暂停,找人先去跟皇帝奏报过,再由皇帝来定夺是否将献俘仪式继续下去。

    萧敬一脸为难之色:“沈大人,您在这等问题上,可不能信口雌黄啊!”

    沈溪有些不满地抗议:“萧公公,献俘之事,乃是朝廷主导,本官一直留在城中,事情都是由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人来安排,本官可没有插过手,现在献俘的数字,本官跟诸位一道,也只是刚听下面整理奏报过来,你怎可说本官信口雌黄?”

    萧敬心想,嘿,你小子居然不肯认账了,如果到时候俘虏数量不够,不会让我下去穿上鞑子的衣服装俘虏吧?

    萧敬正准备跟沈溪发火,很快他就顾不上了,因为这会儿俘虏已经开始进城。

    这次负责押送俘虏的,仍旧是沈溪麾下的步兵,但已经不是用正步走的方式进城,队伍稍微显得散乱了一些,主要原因是他们一边进城,还得负责押送几乎同等数量的鞑靼人俘虏。

    俘虏队伍最前面是一名鞑靼人女将,此人是被沈溪在土木堡第一战中俘虏的火绫,她此时身上被粗大的麻绳捆着,走路时一瘸一拐,显然这一路上旅途辛苦,加上刚从居庸关那边过来,还没等休整好,就要参加大明军队的献俘仪式,这让她感觉极度地屈辱,这会儿她甚至连高傲的头都抬不起来,整个人的精神显得极差。

    萧敬指着下面的火绫道:“沈大人,这女人是谁啊?为何会排在首位?”

    旁边礼部的官员却惊讶地代为解答:“萧公公,这位不是曾经在鞑靼派往大明的使节团中的一员吗?她跟随鞑靼国师亦思马因数次造访京师,当时她心高气傲,连见了陛下都不肯下跪!”

    萧敬这才想起来,连连点头:“对了,对了,就是她,化作灰我都认识!”

    火绫刚过去,身后跟着的是一些俘虏的鞑靼主要将领,其中便有亦思马因麾下大将乌力查,他们一个个原本都心高气傲,此刻却被大明军队好像赶牲口一样进城,身心都遭到巨大打击。

    但这些鞑靼将领全都桀骜不驯,尤其见到沈溪这个仇敌时,更是恨不能上去把沈溪生吞活剥了,这下连胡嵩跃都感到几分紧张,连忙带着十几名侍卫,将高台严密保护好,生怕有鞑靼俘虏挣脱绳索,危及沈溪以及高台上各位大人的安全。

    萧敬刚开始还怕沈溪虚报战功,担心俘虏数量不够,等他探头往城门外看了眼,才发现献俘的队伍非常长,简直一眼望不到头。

    如此他心中终于稍微安稳了一些,但随后他心中又开始打鼓:“可千万别有以良冒俘的事情发生,否则无法跟皇上交待!只希望能把这些愚昧无知的老百姓瞒骗过去!”

    鞑靼将领被押解过去后,随后的鞑靼人一看就是鞑靼普通士兵,个个都身材魁梧,而且凶神恶煞,萧敬怕的是队伍后面有不少鞑靼普通百姓,或者是大明百姓,被化妆成鞑靼俘虏的模样,一起被献进城来。

    但萧敬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沈溪所部在献俘时,别说是找人假扮了,就连那些受了伤的鞑靼俘虏,腿脚不灵便的,都没算在最后的俘虏名单中。

    这次献俘的所有鞑靼俘虏,都活蹦乱跳,如果放了绳子,这些俘虏说不定还能奋起反抗,抢夺周边大将将士的武器果断杀人放火。

第1292章 战争之王的落寞() 
献俘的事情,很快便在京城引发轰动。

    正阳门大街两旁的百姓,人头攒动,争相一睹鞑靼俘虏的模样,见识一下能够击败鞑靼兵马的大明骁勇善战将士的风采。

    一次便献俘夷寇多达二千六百人,这在大明历史上属于第一次!

    上次京城这么热闹的时候,还是马文升于弘治十二年打完哈密一战返回京城时,但也仅有不到一千俘虏,如今终于又重温盛况。

    沈溪麾下这些将领,离开京城时都籍籍无名,在京营中普遍不得志,被上司排挤,相当于是被发配到沈溪这位新任的延绥巡抚帐下,结果回来时,已经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大豪杰,这让在场那些维持秩序的京营将士眼红不已。

    之前在正阳门内高台上,所有人都自觉跟沈溪保持一段距离,毕竟传言凿凿,都说沈溪得罪了刘健和李东阳,回京后就会被闲置。但到此时,所有人都往他身边靠,因为只有站在他身旁,才能显出风光来,受到大明百姓和将士的拥戴。

    献俘的队伍还没过半,萧敬看到全部都是鞑靼人,并未掺假,终于彻底放下心来,过来激动地赞赏:“沈大人,您可真有本事……咱家真心好奇,怎么出去才不到三个月,就带回这么多俘虏?”

    沈溪正在向长长的队伍招手,闻言回首打量萧敬一眼,不解地问道:“萧公公这话,本官听不太明白……萧公公这是嫌俘虏太少?”

    “不是不是,只是提醒沈大人一句,如果下次有这么多俘虏,先知会咱家一声,免得过来之后……猝不及防,咱家还不知道回去后该怎么向陛下交待呢!”萧敬乐不可支地说道。

    沈溪点头:“萧公公提醒的是,本官下次记得了!”

    张延龄在旁边看到后不由一阵羡慕嫉妒恨,心想:“这小子是走了什么运道,居然能逢战必胜?还想有下次?做梦吧你!”

    即便张延龄心里不爽,他也明白自己无法跟沈溪计较,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高台上干瞪眼。

    长长的俘虏队伍,一共走了半个时辰,中间也有不顺当的时候,主要是这些俘虏不怎么听从管教,用鞭子抽打俘虏的事情没少发生,但这时候不会有人跑出来说虐俘或者怎样,主要是大明跟鞑靼之间似乎天生带着仇恨。

    看到打俘虏,想到这几个月过的苦日子,老百姓们都轰然叫好,很不得自己也下场用力打上几下才能解恨。

    俘虏队伍眼看就要过去,萧敬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问道:“沈大人,没了吧?”

    沈溪道:“剩下的,恐怕就是一些粮草、辎重和战利品了,不过有部分贮放在居庸关,暂且无法运到京城!”

    萧敬笑道:“不必了,有这些便足够了,陛下见到必然是龙颜大悦,沈大人只需等着陛下的犒赏即可!”

    沈溪恭敬行礼,萧敬忍不住往城门外探头看了看,在献俘这件事上沈溪麾下官兵造成的轰动太大,他迫切地想知道沈溪所部的战利品有多少,作为一个内侍太监,他也贪财,这几乎算是太监的通病。

    但献俘的队伍,跟后面押送粮草辎重战利品的队伍相隔有一段距离,等了半晌,传令兵才过来,高亢的声音随之响起:“中军将士一千四百,护送粮草器械进城!”

    萧敬听了有些不太明白,见沈溪一摆手,让传令兵往午门那边传报,赶紧凑上前问道:“沈大人,这么多俘虏也才找了两千多兵马护送,怎的仅是粮草等物,也需要一千多兵马?”

    沈溪耸耸肩,回答:“或许是辎重太沉了,只能多找些人手!”

    萧敬“哦”了一声,依然没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见后面已经有士兵和马车往这边赶过来,这次运送的,与其说是粮草器械,还不如说是炮兵队伍。

    沈溪此战能够获胜的关键,便是拥有大批佛郎机炮。

    这些佛郎机炮,其中绝大部分是从鞑靼人手中抢回来的,之前几年,这东西放在三边以及宣大等地关隘中闲置,几乎都快生锈了,这次与鞑靼人的战争中,边关各要隘根本就没把火炮当回事,即便使用了也没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只有沈溪掌握到热兵器使用的精髓,加上他懂得一些中世纪欧洲战阵,比如西班牙方阵、莫里斯方阵以及横队战术和纵队战术,知道如何将热兵器跟冷兵器完美结合,这是他克敌制胜的法宝。

    马车、骡车、驴车等,但凡能被用上的牲口,这次都被军队用上了,一门一门的佛郎机炮,虽然不是很沉重,但小的有一二百斤,大的则有五六百斤,就这么硬生生拖拽着往城门里前进。

    出征容易归来难!

    似乎回程路上,什么都不顺,在追击鞑靼人的时候,士兵们用牲口拖着火炮,行军速度飞快,可回到京城,尤其是现在进城的当口,居然车轱辘一个二个轮流往下掉,惹得官兵们手忙脚乱,连拖带拽才又勉强成行,这跟之前两批将士进城时威风凛凛的模样完全不搭调。

    就好像这是分属不同军队的两路人马,根本没有可比性。

    “哈哈……”

    之前对沈溪所部羡慕不已的人,这会儿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尤其是以张延龄的笑声最为响亮。

    士兵们拖着火炮就从他身前路过,他站在高台上笑得那叫一个痛快,丝毫不考虑将士们的感受。

    张延龄调侃道:“沈大人,您的兵马不过如此嘛!”

    沈溪没说什么,心里却在想:“这些沉重的火炮,能被鞑子从三边带到土木堡,被我夺取后又在土木堡用来守城,之后风尘仆仆赶赴京城依然能派上用场,殊为不易……你也不看看土木堡是怎样的环境,这一路上又是怎样的艰难险阻,用来牵引火炮的牲口又是多么稀缺,就这样还被嘲笑,将士心中必然不忿啊!”

    这会儿军中的火炮,很多已经因为炸膛、炮膛过度磨损而不能再使用,但都被官兵们运了回来,对于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大炮,所有将士都很珍惜,舍不得抛弃。

    这些火炮,有一门算一门,沈溪打算把其送回兵部回炉重造,这些东西很快便又能派上用场。

    运炮的队伍行进时,高台上的官员和将领,一个个都没多少敬意,反倒是百姓对于这种特殊的兵器很是好奇,一个个都涌上前查看,甚至还有想上去帮忙推拉的,但都被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兵和衙差挡在外面。

    等运炮的队伍差不多快过去,萧敬问道:“沈大人,就剩下后军了吧?”

    沈溪想了想,回道:“似乎运送首级的车队尚未经过!”

    “首级!?”

    经沈溪提醒萧敬才记起来,拍了拍脑袋道:“看咱家这记性,沈大人在西北战场上,俘获的鞑靼俘虏都有二千六百,那首级,必然更多吧?”

    沈溪微微点头,算是作答。

    此时周围的官员和将领都忍不住侧头看向沈溪,他们都想知道,这次献俘仪式到底涉及多少鞑靼人的首级?

第1293章 献首级() 
萧敬的问题,就连沈溪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因为历次作战所得首级,都存放在居庸关,这会儿很可能只是将其中部分运了过来,这一路上都在忙着与鞑靼作战,根本就没时间想无关紧要的东西。可战事刚刚结束,他就被谢迁拉回京城,很多东西他都还没来得及仔细清点核算。

    沈溪回答道:“具体数量,本官也不是很清楚!”

    吏部尚书马文升笑道:“你这出征的统帅做得倒是挺特别的,旁人都在乎军功的多寡,这个……你似乎都不怎么在意?”

    沈溪摇头苦笑了一下,他之前确实清点过一回,但那还是在居庸关的时候,也只是大致清点了一下,在离开居庸关回援京师后,事情都是一件连着一件,他真没时间进行核算。

    不多时,传令兵将消息传递而来:“沈大人,第一批首级共三千九百二十五颗人头,正押送而来!”

    萧敬没听清楚,惊愕地问道:“多少?”

    沈溪没有回答他,一摆手,传令兵往午门方向而去,快马加鞭中,传令兵会将之前的数字不断重复,这次萧敬却是清楚地听到了。

    接近四千颗人头,这还是第一批,萧敬又以为自己听错了。

    等一车车的首级,在马车的运送之下进城,萧敬这才知道这根本不是虚报战功,每一车人头大概都有一二百个,全都是死人的脑袋,堆放在马车上,看上去有些阴森恐怖,不过对于大明将士来说,那是实打实的功劳,半点儿也做不了假。

    在场很多将士看了,都忍不住流起了口水,这些首级涉及到多大的功劳,他们身在军旅,比谁都更清楚。

    光是这第一批首级,就装了二十多辆马车,马车所过之处,全都是一片惊叹,甚至有孩子被这恐怖的画面给吓哭了,在人群中找爹娘。但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指着鞑子的首级大声叫好,因为马车上每一个脑袋,都是一个祸害大明的蛮夷遗留在这世间的证据,所有百姓都为大明将士英勇杀敌拍手称快。

    第一批首级尚未过去,传令兵又急速而来,高声呼喝:“第二批首级,两千七百六十三颗人头,正在开进正阳门!”

    沈溪一摆手,道:“传报午门!”

    萧敬咽了口唾沫,左右看了一眼,见所有官员和将领看向沈溪的目光都带着一丝敬畏,当下忍不住问道:“沈大人,这首级……为何要分批运送呢?”

    沈溪收回打量车队的目光,向萧敬耐心解释道:“主要是为了能分辨清楚这些头颅是哪一战所得!”

    萧敬这会儿气息都有些不顺了,轻抚着心口位置,道:“那沈大人,后面……应该没了吧?”

    沈溪想了想,第一批的首级,那是跟火绫所部一战所得;第二批首级,是用“马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