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8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202章 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 
十月二十五,夜。

    沈溪正在指挥所大堂制定出兵计划,屋外寒风刺骨,即便身处室内,也可听到北风呼啸。

    云柳和熙儿既要负责军中的情报搜集工作,还得照顾沈溪的起居。

    当沈溪在烛火下,看着军事地图斟酌明日战事时,云柳不时送参汤和姜茶进来,不时为沈溪身旁的炭盆里添加木炭。

    整宿沈溪都未合眼,云柳和熙儿也是彻夜未眠。

    辰时二刻,天色大亮,沈溪来到位于城北营地视察。朱烈接到卫兵通知,打着哈欠出现在沈溪面前,问道:“沈大人,这就要出兵了吗?您放心,只要一声令下,我一定带人跟您冲出去,保管杀得那些鞑子片甲不留!”

    沈溪反问:“谁说本官要亲自领兵?”

    朱烈一听傻眼了,在他的印象中,沈溪可是个不知道害怕的主。

    最初打火绫,沈溪便亲自领兵于阵前,吸引鞑靼人的仇恨值,一场战事下来沈溪一直都在官兵的视线下,一战便赢得全体将士之心;之后与亦思马因所部几战,沈溪都亲自在城头指挥调度,未曾离开战场半步,基本上是哪里有危险便往哪儿赶。

    这次出兵攻打鞑子营地,沈溪居然说不去?

    “大……大人。”

    朱烈神色慌张,“您不亲自领兵的话,就怕那些兔崽子……不听话,有您在,敢保没一人有逃走的念想!”

    沈溪又道:“朱将军的意思,是说本官不在,士兵们就争相当逃兵咯?”

    朱烈挠挠头,有些尴尬地说:“大……大人,话也不是这么说,但有您压阵,士兵们的心能定下来啊!”

    云柳和熙儿一直跟在沈溪身边,闻听此言,熙儿道:“沈大人病得不轻,这些天连走路都困难,还坚持到城中各处巡察,做得已经足够了。眼下你还要他带病上阵,岂不是强人所难?”

    如果旁人对朱烈如此无礼,他早就发火,但见到说话的是沈溪身边有能耐的“小太监”,朱烈识相地只是憨厚笑了笑,他知道这两位是关心沈溪才这么说,同时他还通过带援兵前来的隆庆卫千户宋解之口,了解到二人出身东厂的背景,自然不敢逞口舌之争位自己招惹祸端。

    沈溪摆了摆手,道:“朱将军放心备战,此战怎么打,本官会在战前告之,你只需按照计划行事便可,这一战本官是否出现在战场上,并非重点,重要的是一战功成!”

    朱烈忙不迭点头:“沈大人说的是,有你运筹帷幄,自然是一战功成,有沈大人在,想输也难啊。俺这就去……”

    朱烈屁颠屁颠去了,那模样一点正形都没有,但就是朱烈这些人,跟沈溪在土木堡与鞑靼兵马周旋一个多月时间,沈溪对于这些京营兵,早就不是最初那种轻视,而是由衷地尊重。

    没有这些人追随,他镇守土木堡的计划不会得以实现,看着官兵们那黑漆漆的脸和开裂的手,他心中就过意不去。

    这些人本该留在京师,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结果却跟着他来西北吃苦,命都未必能带回去。

    旭日东升,各个营地开灶时间很早。

    这天跟平日不同的是士兵们一清早就能吃上热汤饭,而且必须保证吃饱,沈溪有军令,吃饱了才有力气上路。

    至于上什么路,士兵们不甚明了,他们只知道这天饭菜非常丰盛,每个人碗里都有肉,热汤热饭吃下来,站在太阳地里一晒,身上满是力气,之前几天寒风刺骨似乎都已经忘在脑后。

    “跟着沈大人,有肉吃!”

    “有肉吃!”

    土木堡内到处都是这种声音,士兵们自发地用乡音喊出口号。

    无论是齐鲁还是****方言,无论是京腔还是秦腔,又或者是南方的吴侬软语,这话说出来,大家伙儿都能听懂,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会心的笑容。谁出来打仗,都是为了吃口饱饭,至于什么军功犒赏,那是以后的事情,眼前吃到肚子里才实实在在。

    跟着沈溪在土木堡吃了一个多月苦,终于熬过去了,收拾好武器,打完这场仗就可以回京师,每个士兵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至于接下来要发生的战事,没有谁上心,士兵们都觉得这一战可以轻松获胜,在土木堡的第一战便打鞑靼人一个全军覆没,最后一场再送鞑靼人一个全军覆没,善始善终。

    “有肉吃!”

    当有人见面说了这句话的时候,周边的士兵必然回一句:“有肉吃!”

    笑声跟着哄然响起,士兵们不管操哪里的口音,见面都是同样的话,坐下来就可以跟亲兄弟一样嘘寒问暖一番,知道对方家里的婆娘是怎样的脾气,有几个娃儿,父母兄弟是否健在等等。

    战前,士兵们显得很轻松,跟这个聊完,再拿“有肉吃”去和别人说,再坐下聊一会儿,不知不觉战前的紧张心理便消失不见。

    日上三竿,军令又传达下来:“正午时分再饱餐一顿,然后直接开干!”

    “有肉吃!”

    “当然有肉吃!”

    城中妇女都是被鞑靼人抓去后被沈溪带兵救回来的,她们一直负责全军的伙食,等于是炊事兵。

    这会儿妇女也都很高兴,她们本以为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根本没机会存活,等城破的那一刻,不知道会有多悲惨,怎么也没想到跟着这群士兵生活大半个月后,就可以离开土木堡,或许将来还能找回家人,即便找不到,也还可以从这些士兵中找到合适的对象,搭伴过日子,生活有个着落。

    城内原本一天只有两顿饭,这天到中午便开始第二餐,主要是沈溪怕士兵吃不饱,影响作战时的发挥。

    胡嵩跃赶紧跑到沈溪面前抗议:“沈大人……您要让士兵有力气打仗,我不反对,可您让他们吃饱喝足,不也让他们有力气当逃兵?”

    沈溪瞪眼道:“想当逃兵的,由得他去,我土木堡内不允许出现一个逃兵,与其留他在军中混日子,还不如早点儿滚蛋,免得将来作战时因为怯战退缩而连累弟兄!”

    胡嵩跃被沈溪这套理论给打败了,他从来没听说有主帅在开战前鼓励士兵“早点儿滚蛋”的,而沈溪口中的“他”,在胡嵩跃听来就跟骂他自己一样,因为他曾经就是那个最想当逃兵的人。

    沈溪从指挥所出来,外面亲卫已经吃过了,这会儿正在说笑。

    见到沈溪出现,亲卫们士气高涨,因为他们觉得能够跟随崇拜的主帅,亲眼见证他指挥作战,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胡嵩跃赶紧跟沈溪告辞,他还得回去整肃人马,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在战场上丢人。

    回到营地,胡嵩跃学着沈溪,鼓励官兵英勇作战……以前他不屑做这种事,到底他是京营把总,在地方卫所便是千户,手上权力说小不小,在市井耀武扬威那绝对够了,就算见到知县,他也能硬气得起来。

    “不许当逃兵,否则一律剁脚,听到没有?”胡嵩跃大声发出威胁。

    下面的老兵油子嬉笑不已:“胡把总,您这是笑话我们呢?跟沈大人打仗,就算战到一兵一卒,我们也绝不会逃,谁不知道沈大人一辈子没经历败仗?上战场就是捞取战功和犒赏,谁会和自己的前途过意不去,你们说是不是?”

    “那是自然,还用得着你来说?哈哈哈……”一群士兵跟着起哄。

    胡嵩跃真想破口大骂,一个月前这些人可不是这种心态,这才一个多月,他感觉这群人就跟换了脑袋瓜一样。

    “疯了,一定是疯了!跟沈大人一样疯!”胡嵩跃骂骂咧咧道。

第1203章 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阵() 
正午时分,土木堡内大明官兵开始通过战壕,往城西鞑靼大营进发。

    土木堡地区被明军挖得沟壑遍布,已无法在城门口组成阵型再出发,攻击的始发位置必须在土木堡堑壕区外面。

    沈溪不打算亲自出战,因为这是一场正面的遭遇战,他不认为自己在军阵中能起到除了振奋军心外的别的什么作用,他如今满身疲惫,更希望留在城头,用望远镜来观察两军对垒的情况,及时变阵。

    “大人,官兵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战!”快马通过战壕,将前线情况,报与沈溪知晓。

    沈溪站在城头,将大明战旗高高举起,下令道:“龙旗不倒,将士不退,誓死一战!”

    “是,大人!”

    斥候又匆忙将沈溪的命令带给前线将士。

    号角声长鸣,这是自沈溪撤守土木堡来,明军最大规模的反击。

    这次反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胜利了就可以安心撤回居庸关,如果失败,不知道还要在土木堡困守多久,而且对军心士气的打击会非常大。

    官兵已进入一线战壕待命,他们将用手里的长矛和盾牌组成阵型,一个百户所就是一个步兵阵,十个步兵阵组成一个大的作战方阵。

    以步兵方阵为单位,整体行动,不给鞑靼人攻击豁口的机会……

    沈溪的出兵计划简单而又粗暴,很多士兵不知道自己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他们只清楚一件事,跟着方阵行动,一旦鞑靼骑兵杀来,会有火枪手和弓弩手伺候,当前方盾牌阵出现缺口时,他们便会前出跟鞑靼人搏杀。

    一共四个步兵方阵,每个步兵方阵几乎都是独立作战,但可以互相掩护。

    旷野上,冲出战壕的大明官兵开始列阵,鞑靼斥候很快发现异样,鞑靼营中也响起号角声。

    沈溪站在城头,用手中的望远镜查看敌方营地,距离虽然有些远,但居高临下,无遮无掩,再加上沈溪手中望远镜倍数很高,对于敌我双方的变化,他大概能看清楚。

    “兵马调度完备,大人,可以开战了!”

    云柳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出现在沈溪身后。沈溪没有回答,一抬手,旁边一面蓝色的令旗举起,这是升烽火的信号。

    很快,烽火台上浓烟滚滚,沈溪的命令开始用号角、烟火、令鼓、哨子以及口口相传的方式,传达到每个官兵耳中,前后时间仅仅用去一盏茶工夫。

    “呜……”

    虽然距离战场很远,但北风呼啸中,沈溪隐约听到鞑靼人吹响的号角声,即便在城内,也能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鞑靼兵马开始集结,不愧是苍狼与白鹿的子孙,自小就在马背上生长,一旦开战,在最短时间内便穿戴整齐,随后拿起自己的兵器,跳上战马,准备应战。

    当然,事急仓促,鞑靼大营内并非秩序井然,就连英勇无畏的蒙古骑兵也会经历手脚慌乱的窘况,主要在于沈溪派出的兵马在鞑靼人眼皮子底下集结成方阵,鞑靼人之前总是将那些沟沟壑壑当成难以跨越的天堑,没有想过里面能藏多少兵马。

    现在猛然看到平地上出现这么多人,而且来意不善,再加上这部分明军那层出不穷的手段,鞑靼人难免心慌意乱。

    四个步兵方阵中,最先结成阵型的是中央位置由刘序率领的千人队。

    刘序性格沉稳,带兵有方,再加上被沈溪折服后,便一丝不苟执行沈溪命令,被委以重任不足为奇。

    按照沈溪设想,出战壕后,马上由盾牌阵和战马拉载的火炮组成防御体系,防备鞑靼人冲击。

    盾牌架在阵前,随后是火铳兵和弓弩手,再后是长枪步兵,阵型后方便是火炮阵。

    防御阵型在结成过程中,鞑靼方面不时有斥候过来查探情况,当他们察觉刘序所部防御阵型完备,用骑兵发起攻击会遭遇火炮和火铳、弓弩的三重攻击后,鞑靼人的应对越发地谨慎。

    “呜呜呜……”

    号角声响彻大地,但已分不清楚这是大明军队的号角,还是鞑靼一方所有。

    刘序部的防御阵型结成后,步兵方阵开始有序前进,但速度并不快,因为前进的路上要进行变阵,加强防御纵深,将一字长蛇阵变成方型阵,盾牌手和弓弩手、火铳兵配合,将阵型收窄,如此鞑靼人从任意方向进攻,都会遭到致命打击。

    中间的刘序方阵摆好后,左右两翼方阵相继成型,因为一出去便要结成攻击阵型,使得两个方阵攻击性很强,在防御力上略显不足,伴随而来的则是机动性方面的提升,两翼兵马追求进可攻退可守,保持极大的灵活性。

    最后一个阵营,是由朱烈亲率的“尖刀营”。

    朱烈性格火爆,他的脾气更适合做先锋官。沈溪对于“先锋官”的理解跟普通意义上冲锋在前攻城拔寨的大将有所不同,他希望朱烈这部分兵马充当的是一个后发先至,出乎敌人预料,可以在顷刻间完成对敌人主力的碾压,又可以隐藏在其余阵型中,受到侧翼保护的尖兵。

    随着鞑靼主力骑兵出了营地,战斗在此起彼伏的号角声中正式开始。

    鞑靼主将正是空有一身蛮力的乌力查,麾下两千余兵马,除少量后勤补给以及战俘外,绝大多数为机动性很强的骑兵。

    明军主帅沈溪,此番出动兵马四千,除少量用来传令的骑兵外,其余都是步兵,但步兵中夹杂大量弓弩手和火铳兵,机动性不强。

    大多数明军都有步兵对抗骑兵的经验,在之前与火绫部作战中,曾经出色地抑制了鞑靼铁骑的冲锋。

    乌力查率部出营时,距离刘序所部方阵大约四里,距离明军两翼的方阵有六里。在乌力查的视线中,只能察觉明军派出三个呈“品”字型的步兵方阵。

    至于明军各个方阵中各自有多少人,无法计算,因为明军盾牌阵非常严密,密密麻麻看不清楚……主要是为了防止鞑靼人中远距离的骑射。

    沈溪设计这个阵型的初衷,是为了在骑兵不足的情况,以步兵迎战强悍的骑兵。

    但是,如果对方拥有骑兵的同时,还有佛郎机炮助战,这种阵型基本是给火炮当靶子,属于自寻死路。

    但如今火炮掌握在沈溪手里,鞑靼人手中即便残留一些,也都被运去紫荆关和居庸关,用来攻城。

    亦思马因肯定没留火炮和火铳给乌力查。

    事实上,亦思马因已经失去达延汗的信任,达延汗不可能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