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8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武禄道:“有些话,妾身不想在这里说,今夜请国师到妾身的寝帐,妾身自会对国师言明!到时妾身会煮酒一壶,与国师畅饮!”

    这话说得同样隐晦,但用意明显。

    阿武禄不会轻易相信旁人,连对亦思马因,她也保持足够的警惕。

    而她要跟亦思马因谈事的场合,则是在她自己的寝帐内,煮酒款待亦思马因为假,跟亦思马因狼狈为奸为真。

    亦思马因依稀能猜出阿武禄的目的,他对阿武禄的为人很了解,也猜到阿武禄想收拢他,甚至在此之前,阿武禄曾开出“自荐枕席”的条件,他居然昏头转向发动对土木堡的一战,结果却铩羽而归。

第1195章 寝帐议事() 
阿武禄故技重施,亦思马因的心不争气地跳动几下。

    阿武禄神色中带着一抹傲然,就好像一只高傲的凤凰,走到亦思马因身前,伸出玉手为亦思马因整理了一下衣襟,深情款款地说道:

    “国师英雄盖世,我草原部族可以一扫数年阴霾,战胜明军,逐鹿中原,全仗国师之功,但大汗对国师多有猜忌,如今让国师负责殿后,攻打土木堡,阻击刘大夏部,是大汗对国师的怠慢。”

    “国师乃真英豪,岂能为这小小的土木堡左右?”

    二人的脸相距只在一息间,阿武禄吐气如兰,让久在战场不近女色的亦思马因感觉到一丝旖旎。

    阿武禄再道:“今夜妾身在寝帐内备下水酒,国师早些来与妾身共饮……”

    亦思马因嘴角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一时间豪情万丈,道:“不必等到入夜,我这就与夫人入寝帐!”

    说完,也不等阿武禄给出任何回馈,亦思马因直接伸出双臂将阿武禄横抱起来,阿武禄早有思想准备,在亦思马因面前无任何的扭捏,就好像文弱的女人遇到倾慕的英雄一样,对于亦思马因的任何态度都采取默许和欣赏。

    亦思马因直接抱着阿武禄,从大帐正门出去,门口的侍卫见到此景,不由一阵惊讶,但他们都是亦思马因部落的勇士,自然不敢非议自己的族长。

    此时天色尚未黄昏,亦思马因抱着阿武禄进到寝帐,进去之前,他先对值守的部将做出交待,命令任何人不得打扰。

    芙蓉帐暖。

    亦思马因自问并不好女色,但他对阿武禄却有种难以抗拒的欲求。

    因为亦思马因从阿武禄身上看到江山权柄,其实早在草原内乱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达延部的威胁,好在大明主动跳了出来,成为草原各部族的活靶子,成功把矛盾转移。谁知道对大明的作战才持续一半,达延汗对他的忌惮已经是昭然若揭,亦思马因苦思破局之策。

    亦思马因并非是黄金家族的血脉传承,他要获得权柄,必须要跟拥有黄金家族血脉的人合作,阿武禄是最好的人选。

    阿武禄是汉人,又是达延汗妃子,她的子女没有王位的继承权,只能依赖他这个鞑靼第二大部族的首领的辅佐来获得权力。

    二人间互相欣赏,当然并非是倾慕对方的人品、德行和美貌,而是看重对方能带给自己的巨大利益。

    亦思马因身材并非魁梧伟岸的类型,甚至跟普通草原部族首领不同,更像是一个文弱的老儒生,属于深谋远虑的军师型人才。亦思马因的智计远比达延汗高,但在阿武禄面前,他却将男人的本色发挥出来,让阿武禄感觉到征服感。

    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寝帐内昏暗一片。

    亦思马因仍旧在跟阿武禄作抵死缠绵,也是二人都憋了许久,此时又有政治利益上的纠葛,明白对方对自己的作用有多大,此时将寝帐外的事情暂时遗忘。

    过了不知道多久,亦思马因才从床榻上下来,不紧不慢地穿衣。

    阿武禄则将身子委在暖被中,等烛光亮起,她用娇媚慵懒的神色望向亦思马因,目光中呈现钦佩和眷恋,就好像一个温柔多情的小女人,让亦思马因感觉一阵意气风发。

    亦思马因终于知道为什么草原上那么多女人,达延汗最后还是选择留下一个汉女在身边,并封为王妃,因为阿武禄的确拥有让男人疯狂的魅力。

    “将军……”

    阿武禄不顾天寒,直接掀开暖被下得床来,帮助亦思马因整理衣衫,贤惠得如同一个刚过门的小娇妻。

    亦思马因本想搂住她,但大手接触到她手臂的肌肤时,阿武禄不自觉颤抖一下,让敏感的亦思马因马上缩回手去。

    阿武禄感觉自己身体对亦思马因有着本能的排斥,心中暗叫“不妥”,当即用妩媚的声音辩解一句:“冷!”

    只是一句,便让亦思马因脸上升起的抑郁之色得以舒展。

    “昭使不是说,要为我煮酒?与我畅饮么?”亦思马因笑着说道,“这等天气,若是能喝上一壶热酒,的确是人生一大快事!”

    阿武禄抿嘴一笑,道:“将军心中就只有美酒,而无其他?”

    “这……”

    亦思马因惭愧一笑,扶着阿武禄坐下,又为她披上被子,道,“昭使有什么话,直说为好。”

    阿武禄摇了摇头,道:“妾身眼中只有将军,而无他事!”

    亦思马因微微一笑,道:“难道昭使就未曾想过,让自己的孩子继承汗位,为夫人赢得无上荣光?”

    阿武禄道:“妾身有将军垂怜,何须虑及其他?将军若让妾身有此际遇,那是妾身的荣幸,若将军不允,那是将军有着更深远的谋划,妾身不敢有违。今后妾身当依存于将军,不敢有违!”

    尽管亦思马因知道阿武禄是虚情假意,但他还是被这种强烈的征服感迷惑,心想:“能得如此美人垂怜,此生无憾!”

    阿武禄和亦思马因做了露水夫妻,关系变得紧密后,终于可以坐下来坦诚相告了。

    阿武禄将沈溪教给她的话,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说了出来,道:“将军,如若是为汗廷拼死攻城,不知道土木堡拿下来后,您部族的人马能残余几人?既然不能兵不血刃攻占眼前的坚城,为何不折兵前往宣府镇城,转而与大明兵部尚书马文升所率兵马一战?”

    亦思马因心想:“这可不是大汗妃子应该说出来的话,也只有她,既是汉女又为汗妃,期冀能掌握权柄,才会有如此野心!”当下微微摇了摇头,苦笑:“大汗的命令,并非如此,要我如何决断?”

    阿武禄道:“将军乃是为草原万千牧民而战,妾身可为将军证明,请将军下令调动兵马,主动迎战刘大夏。随着我军撤离,土木堡中的明军肯定会狼狈逃窜,没了坚城防守,将军可从容调兵将沈溪击败,成就将军不败之美名!”

    之前阿武禄说出来的话,是根据沈溪教的说,鼓动亦思马因调兵前往宣府镇城,抵挡刘大夏回援的兵马,但后一部分则是阿武禄为了得到亦思马因的信任而主动提出,她对沈溪可没无丝毫信任可言,她所要做的就是利用亦思马因的力量,执掌草原权柄。

    在阿武禄看来,沈溪始终是汉人,而且在大明朝廷中地位不算绝顶,而亦思马因则在草原中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有能力匡扶她和儿子。

    亦思马因迟疑良久,仍旧不能决定撤兵与否。

    阿武禄推波助澜,道:“将军,明朝三边以及宣大一线的兵马,都是您的手下败将,再次将其击败也并非难事……即便放沈溪兵马回到居庸关,能有多大影响?何况居庸关外不是还有亦不剌将军的兵马?”

    亦思马因直言:“昭使之意,是让我领兵撤回草原,放任大汗在明朝疆土内置之不理吧?”

    因为被毫无遮掩的质问,阿武禄面带羞愧之色,她虽为汉人,但自认已经在草原扎下根基,有着草原人的荣辱观,她对自己这种背主的行为同样感觉可耻,她在厚厚的地毯上跪下来,恭敬地给亦思马因磕头。

    亦思马因上前搀扶起她,安慰道:“昭使,你这是干什么?请起来吧,与我一同领兵往宣府镇城,土木堡我就此撒手不管,谁愿意攻打谁来攻打!”

    阿武禄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憧憬和感激之色,道:“多谢将军成全!”

第1196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 
黎明的曙光乍现,土木堡外的鞑靼军已然开始撤兵。

    城塞里的明军等天光大亮时才看到这状况,没人还睡得下去,全都涌出城池,站在高处,看着远方鞑靼营中的动静。

    鞑靼兵马的撤离,给予将士们极大的信心。

    “鞑子这就跑了?”

    “我们胜利啦?”

    “终于可以回去见婆娘和娃子了?”

    士兵们一时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苦苦坚守一个月土木堡,本来已不抱求生的希望,但在沈溪率领下接连打了几场胜仗,终于熬到鞑靼兵马撤去,此时人们顾不得寒冷,大声欢呼,弹冠相庆,但随即他们便意识到一个问题……鞑靼人撤兵是不是耍诈?

    鞑靼人究竟是真撤还是假撤,撤兵多少,城外残留多少兵马,士兵们心中完全没底,这会儿他们想到城中神一样的人物,就是那位指挥了土木堡的防御战,让他们绝处逢生的延绥巡抚沈溪。

    小兵无法直接去询问主帅,便将自己的意愿逐级上达,最后由主要将领,也就是胡嵩跃等人奏禀到沈溪那儿,询问他的看法。

    此时沈溪,站在初升旭日的光辉笼罩下的土木堡西城墙上,拿着望远镜查看山下的情况,目送鞑靼的队伍宛若一条长龙般向天际而去,一时间也无法确定亦思马因是否是真的撤兵,只能通过观察鞑靼人的队伍情况进行印证。

    “将军……”

    刘序、胡嵩跃和朱烈已站在城垛后面,迟疑好半天才敢去打搅沈溪,但刘序一开口,就被沈溪抬手把话语打断。

    沈溪没有转过身,也没有放下望远镜,许久后才悠然回道:“吩咐全体将士,保持警戒,一日内不得有任何人擅离岗位!”

    胡嵩跃看了看远处鞑靼人西撤的队伍,皱着眉头问道:“大人,您认为鞑靼人是假意撤兵?”

    沈溪摇摇头,道:“真假并不在本官考虑范围之列,本官只知道,即便土木堡之围可解,我们也无法即刻撤兵回居庸关,如今鞑靼汗部主力兵马应该正在攻打长城内关,甚至可能已破关而入!”

    人群后面的张永跳了出来,气急败坏地说道:“沈大人,您这话,咱家就不爱听了,之前战胜鞑子兵马,您不同意撤回居庸关,而后咱们就被围困。”

    “现在鞑子撤了,您还不肯撤,如今粮食虽然还有,水也因为连续下雪而暂时不用发愁,但柴禾却不多了,如今烧水都要省着用,眼看就要吃生食……您是让咱家跟您在这土木堡内陪葬?”

    “机会稍纵即逝,将士们可不听您这一套!”

    刘序站出来表态道:“谁不听了?就某些老阴阳人才敢不听!”

    “你!”

    张永气急败坏,他从来没见过这般嚣张的将领,而且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一个小小的把总,怎么敢跳出来如此跟他叫板?

    沈溪之前一直没转身,到此时他才侧目看了过来,张永固然是一脸愤怒,刘序也是不遑多然。

    沈溪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很清楚手底下这些将领的脾气,这些人如果一点儿毛病也没有,断无可能被派出来增援西北……这可是标准的苦差事,有今天没明天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刘序几个从开始就给他找麻烦,纠缠不清,都是标准的刺头。

    别说骂张永,惹急了他们连天王老子都不怕。

    这头刚要争吵,沈溪怒道:“住口!”

    以前沈溪很少拿出威严来喝斥将领,这次话刚出口,张永和刘序都赶紧给他行礼,也是下意识的举动,这些人从心底里对沈溪佩服至极,在此等时候,沈溪有足够的威严来镇服全军上下。

    沈溪厉声喝道:“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本官下令大军继续驻守,不是没有道理。紫荆关现在正被鞑靼汗部主力猛攻,朝不虑夕,而居庸关外也有鞑靼部族兵马扼守。连番大战下来,我们手头牲口数量锐减……没有牲口,如何将兵马带回京师?”

    张永道:“牲口是拿来运粮草辎重的,又不是运人……人有两条腿,完全可以跑嘛!”

    刘序骂道:“他娘的,你耳朵聋了还是怎么着?听不到沈大人说,内关一线如今正被鞑子主力攻打,咱现在可是在鞑子后方,这么杀过去,不是里应外合,而是去找死……你个老阴阳人想去找死,别拉上我们!”

    “你个兔崽子,说咱家什么?”张永怒目圆睁,悍然反击。

    二人又要吵开,但都下意识看了沈溪一眼,见沈溪面色黑得吓人,二人又都自觉不再言语。

    胡嵩跃上前行礼:“沈大人,您说长城内关不能回,宣府那边更不能去,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难道继续困守这土木堡?”

    沈溪若有所思:“其实,蔚州是个好去处,但综合方方面面的情况,蔚州一线或许有鞑靼兵马驻守。况且我三军仰仗之火炮极为沉重,没有牲口运载,根本就无法上路,而我们的骑兵数量稀少,若是有人能调拨给我们一路骑兵,倒是可以一战!”

    张永听了这话,心里就一个想法,做梦啊你?

    但他也不发言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军中没有话语权,眼下沈溪已取得那些将领的完全信任和支持。

    朱烈道:“沈大人,您说的这些俺可不懂,您口中的…有人,可是说刘尚书?”

    沈溪点头:“嗯。刘尚书从三边撤兵,鞑靼国师亦思马因有先见之明,此番撤除对土木堡的围困,想必是调兵往宣府镇城戍守,阻碍刘尚书部东进。”

    “刘尚书兵马以步兵为主,最怕与鞑靼骑兵平原交战,若遭遇亦思马因部阻击,刘尚书必会进城塞据守。”

    “但刘尚书精通兵法韬略,肯定会调集骑兵,从宣府往居庸关进发,届时就会路过土木堡……只需要将这路兵马收编,我们便有能力撤回居庸关!”

    之前还灰头土脸的张永,闻言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问道:“沈大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