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是刚开始沈溪就预料到的。

    当初杨氏药铺生意不好,主要是各地药材价格疯涨,杨氏药铺因为资金流出现问题,没有积攒下足够多的便宜药材,跟别的药铺无法形成竞争,加上之前欠的外债,使得药铺举步维艰。

    但在惠娘出资入股后,改善了杨氏药铺的经营模式,从卖零散药材到卖成药,再加上商会的成立使得药铺之间的恶性竞争不复存在,杨氏药铺生意跟着好转,慢慢开始盈利不说,而且生意越来越兴隆,日进斗金虽然不敢说,但每天赚一二两银子完全没问题。

第141章 请个女大夫() 
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之前亏本的时候还没什么,但眼下杨氏药铺开始赚钱了,杨家上上下下就琢磨着想把药铺股份赎回去。

    若是惠娘留在宁化那边,自身也没什么地位,杨家肯定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派人把银子送到,事情就当了结了。

    可现在情况却有所不同。

    惠娘不但人在府城,而且她还是商会的大当家,杨氏药铺的掌舵人杨凌和也在商会,可连个长老都不是。

    杨家人知道得罪惠娘没好下场,不敢轻举妄动。杨凌和琢磨了下,于是派自己的妻子过来,试图打一打亲情牌。

    但杨氏药铺未来的利润摆在那儿,既然是门稳稳赚钱的生意,惠娘怎会轻易把股份让杨家赎回去?

    周氏问道:“妹妹,你准备如何做?”

    惠娘笑着看了沈溪一眼,道:“跟小郎之前说的一样,咱既然选择入股杨氏药铺,自会长久做下去,眼下咱掌握着成药药方,他们暂时还不敢跟咱硬来。过些时候看看情况再说吧……”

    沈溪对惠娘刚开始说得那番话还挺欣慰,但听到最后一句,心中暗叫不妙,似乎惠娘也动摇了。

    到底这年头人们都有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就连惠娘自己也觉得总掌握着人家家族产业的命脉不太仁义,以后想找个机会把股份送回去。听起来似乎礼尚往来,但这却跟沈溪的经商理念发生了冲突。

    “姨,您不是想把股份还给杨家?”沈溪苦着脸问道。

    周氏一瞪眼:“小娃子,你懂什么?再怎么说也是你姑姑、姑父家,跟咱们是亲得不能再亲的亲戚呢。”

    “娘,亲情是亲情,生意是生意,亲兄弟还明算帐呢……也就是娘,大伯母当初跟您借钱不用还,末了人家还不领情,连我上学都不投我一票……别人你问问,就算亲兄弟,借了钱用不用还?”

    沈溪有些不爽,干脆说起周氏昔日的“糗事”。

    周氏顿时觉得在惠娘和几个丫鬟面前丢了面子,马上想抄家伙揍沈溪。惠娘赶紧阻拦:“姐姐,你别怪小郎,他说的是大实话。很多时候不能总顾念亲情,生意总归是生意,不能亏钱就咱扛着,等到赚钱了就把咱赶走。人,即便不讲亲情,也总该讲点儿道义吧?”

    要知道眼下杨氏药铺转亏为盈,就算他们只占四成份额,在收益上也要好过以往最好的年景,这是杨氏药铺想把股份赎回去的主因。若脱离了惠娘这个大股东,少了她决策上的支持,杨氏药铺的生意注定会跌落。其实目前两边合作是为双赢,而不是谁刻薄了谁。

    等杨家人还有周氏逐渐明白这道理,或许就不会再谈赎买股份的事了。

    股份制企业最大的好处就是互惠互利,互相监督,能有效避免家族内部的争权夺利和内耗、倾轧。况且现在惠娘是汀州商会大当家,只要杨氏药铺继续依托在惠娘这面大旗下,别的药铺就得敬其三分,可以享受政策上的全方位优惠。

    吃过晚饭,周氏和沈明钧早早就回房间去了,而且还不让两个小的留在家里偷听,把人赶走不说还把院门从里面扣上。

    如此一来,沈溪和林黛只能到药铺消磨时间。

    惠娘把之前杨氏药铺的账目整理好,脸上带着几分欣喜。

    入股杨氏药铺不到四个月时间就拿回六十多两银子,照这么下去,只需要一年就能把之前入股的三百两银子收回来,到时候等于是白赚了杨氏药铺六成股份。

    慢慢地惠娘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因为她总觉得,回头把投入的银子赚够,最好还是把杨氏药铺的股份完璧归赵。

    “小郎,你说要是杨家那边准备多花些银子把咱的股份买回去,咱卖不卖?”惠娘看着沈溪,脸上带着犹豫不决。

    沈溪苦笑道:“姨,之前我不是说了吗,亲兄弟明算账,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

    “可我总觉得不太好,你娘面前我总不能太过坚持……”惠娘脸上多有无奈,“毕竟是你的亲姑姑,我怕你娘心里会有疙瘩。”

    沈溪笑道:“我娘那个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她心有多软姨应该比我清楚,所以姑姑来说情,她总是第一个动摇……”

    “其实,娘也是有私心的。要不然,她为何不把在印刷作坊有股份的事对我爹说?连分得的银子都不拿回家,而要放在姨这里?我想她也就嘴上说说罢了,但真要还回去,未必会舍得……”

    惠娘想了想,突然抿嘴一笑,用手轻轻在沈溪额头上拍了一下:“真是个鬼精灵……哦,对了,还有件事,商会里那些个药铺听说咱成药买卖好做,也想试着推广,提出想分享咱们的药方,给不给他们?”

    “啊!姨,您可千万别想不开,商会确实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但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拿出来分享,成药药方可是咱药铺和杨氏药铺赚钱的秘诀,你把药方给了他们,咱凭什么赚钱?他们要卖成药,自己配就是了,难不成回头卖掉的药把人吃出问题,还想把责任推在咱的药方上?”

    惠娘想了想,那些药铺之所以提这个请求,的确有这层意思在里面。陆氏药铺和杨氏药铺经营的成药,虽然很多药方出自沈溪,算是“秘方”,但也有很多就是普通的头疼脑热药,一般药铺自己就能配出来,他们不选择自己配,其实跟惠娘最初不敢配成药的道理一样,就是怕药给人吃了出问题不好收场。

    沈溪见惠娘蹙眉沉思,久久没有说话,赶紧趁热打铁,“姨,有件事您要抓紧些做了,就像之前说的一样,咱们药铺需要坐堂大夫,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

    惠娘不解地问道:“什么是规避风险?”

    沈溪解释道:“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真有人吃了咱的药,病没好反而有个三长两短,人家上门来闹可怎么办?风险是存在的,咱们需要坐堂大夫来规避,要不姨你亲自坐堂得了?”

    “我?我不行……我哪里懂得给人看病啊?”

    惠娘连忙摆手,虽然她知道一些医理,但也只是看了看医书,并跟着曾经做过大夫的丈夫学过一些,可是没有系统的医学知识,更无临床经验,让她坐堂实在勉为其难。至于外界盛传她是“女神医”,仅仅是因为种牛痘避免天花泛滥,跟她的医术无关。

    沈溪点了点头:“如果姨不肯的话,那就要请人回来当坐堂大夫。可请个男大夫回来总归有些不便,若有个女大夫,而且是医术好的那种,那就再好不过了。”

    沈溪脸上带着狡狯的笑容,惠娘见了不由带着几分疑惑,随即苦笑道:“这天下间的大夫,就没听说有女的……大夫不都是男子吗?”

    沈溪回道:“姨,您没贴告示出去,又怎知道招不来呢?”

第142章 来自京城的谢家千金() 
在这个封建****达到登峰造极的时代,祖传下来的手艺大都有传男不传女的思想,再加上女人社会地位低微,平日里崇尚的是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行为标准,想找个女大夫比大海捞针还难。

    但惠娘毕竟是寡妇,要是药铺请个男大夫回来,就算是找个老态龙钟的,对于她的清誉也有影响。

    小年这天,药铺只在上午开门营业。

    过了正午,合上门板后,惠娘让秀儿和宁儿在药铺外张贴告示,大意是聘请女大夫坐诊,引来不少百姓围观。

    当然,这些百姓只当是笑话,嘻嘻哈哈调侃一番也就散去了。

    陆氏药铺和杨氏药铺的经营基本是一体的,这边要请女大夫坐堂,那边自然也要请大夫,不过杨氏药铺的条件就相对宽松许多。

    因为杨氏药铺和陆氏药铺相继卖成药,加上府城其他药铺也有卖成药的意思,对于靠出诊赚钱的大夫来说,算不得好消息。

    这个时候的人得病,但凡不是穷困潦倒到家中揭不开锅的地步,通常都会先看大夫,付了诊金,让大夫开出药方后再拿着方子去药铺抓药。

    药店卖成药,等于是改变百姓寻医问药的习惯。

    汀州府城里的大夫感觉到了生存压力,除了在心底里谴责卖成药的药铺,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

    眼下杨氏药铺请大夫,算是一条出路。到药铺当坐堂大夫,等于是把原来浮动诊金变成固定的工钱,而且还有病人看病的提成,收入比起以往只多不少。

    杨氏药铺自从张贴告示要请大夫,除了杨家人自己找寻有声望的杏林高手外,也有不少大夫毛遂自荐。

    陆氏药铺因为点名要找女大夫,告示挂出去两天,仍旧无人应征。甚至惠娘还特别托商会的人帮忙打听,可惜得到的回馈却让人失望……汀州府周围除了惠娘这个“女神医”外,就没听说过有什么女大夫。

    腊月二十五,印刷作坊最后一天开工。

    这年头的人,对于春节和上元节非常重视,需要提前进行准备的事很多,年底作坊只能停工。

    腊月二十以后,彩色年画的印刷基本停止,库存已经足够春节期间以及未来几个月所需,宁化和府城的印刷作坊都在赶工印刷彩色连环画。

    惠娘这天一早就去了印刷作坊,为年底停工做准备,她指挥人手,把印版和印好的成品连环画,还有未剪裁好的半成品悉数运到另外租的仓库堆放好。忙完这些,工人们领了工钱就可以回家了。

    惠娘回到药铺,跟周氏商量了一下年底库房的值守问题。

    沈明钧作为印刷作坊掌柜,年关这段时间白天会过去守着,要是回家过夜的话就得雇人看着,防止失窃。

    等交流完毕,周氏便回家去跟沈明钧商议年底是否回宁化。惠娘在宁化没亲戚,在哪里过年都一样。趁着有空,她把沈溪叫到一边商议。

    “……小郎,你说药铺得找个女大夫坐堂,但眼下这告示张贴出去已经有几天了,没见有人过来应征啊。”

    惠娘颇为无奈,若是真能找个女大夫回来,药铺有个懂行的人看着能令她心安外,还能大大提升药铺的档次,这样她卖起成药来也能更安心。

    沈溪支着头想了想,道:“我也奇怪为何招不到人……可能是人家嫌咱的庙小,不想来吧。”

    惠娘蹙眉问道:“小郎,你在说谁?”

    沈溪咧嘴笑了笑,有些事他不能说的太明白。初来府城时,他跟沈明钧在城里四处逛,为彩色年画找销售渠道,曾在城中一处三层小楼见到个亭亭玉立的绝美女子,沈溪当时见老爹魂不守舍,便暗自留心了。

    之后沈溪亲自去打探那女子的来历,方知是从北方回乡省亲的杏林世家谢家的千金小姐,名字不知道,但听说谢家一度在京城很有名望。只是这谢家千金的祖父,在京城为一权贵看病时,一味药出了差错,导致病人病情恶化,差点儿一命呜呼,随后谢家两代皆被下狱,谢家就此遭了殃。

    谢家往上三代都是一脉单传,到谢家小姐这代,虽然开枝散叶下面有了弟弟妹妹,但年岁都小,谢家小姐在京城到处找人疏通,可惜没有成功。

    本来谢家小姐早与人订亲,即将过门,这事发生后夫家那边退了亲,这对女儿家来说,可算是奇耻大辱。

    眼看家财散尽,谢家小姐走投无路,只能带着长辈和几个弟妹回到祖籍汀州府。之前沈溪和沈明钧惊鸿一瞥时,却是谢家刚来到长汀府城,找房牙谈租住院子等事宜。听人讲,这谢家小姐医术高明,想在城里开一家医馆,兼顾看病和卖药,可惜几个月下来也没成功。

    沈溪私下揣测,除了没找到合适的场地外,估计谢家目前的经济状况也不太秒,银钱不到位什么都难办。

    “姨,最近是否有人想开药铺,顺带加入药铺商会?”沈溪没有回答惠娘的话,反而问道。

    惠娘想了想,最后摇头:“没听说过啊。”

    沈溪叹了口气:“姨,我听说京城有一谢姓人家,往上三代都是名医,不知是否属实?”

    “小郎,你从哪里听说的?为何我不知道?”惠娘有些奇怪,她明明跟沈溪说请不到女大夫,沈溪却尽跟她扯一些没用的。

    沈溪只得把意思挑明,将谢家的情况以及这位谢家小姐远道回乡的事说了。

    惠娘恍然,微微点头:“若真有这样的人,确实得留意一下……人家也不容易,家道中落,想在故乡东山再起,商会怎么也要帮衬一二。”

    沈溪着急地道:“姨,你怎么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是想说,姨可以去打探一下这谢家小姐的口风,最好把她请回来给咱当坐堂大夫。”

    惠娘有些诧异,随即摆手:“不可不可,人家是何等身份,怎能屈就咱这铺子?再者说了,就算咱去请,人家也不会来。”

    沈溪看得出,惠娘虽然有魄力,但对自己商人身份还是有些自卑。这个时代,医生的地位可是很高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虽然其出发点都是源于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但也可以证明医生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过这可是拉人入伙的关键时刻,一个医术高明的女大夫,算得上是可遇而不可求,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就算有趁人之危的嫌疑,也得努力争取一把。

    再说了,谢家要是财力雄厚,完全可以留在京城开医馆,为何要千里迢迢回汀州府这种偏僻之地?那谢家小姐有祖母、娘和几个姨娘,以及弟弟妹妹要养活,一大家子那么多张嘴,她一个女人东奔西走操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