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7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谢迁恼恨李东阳将沈溪奏本给压下,处于私交,他会站在沈溪一边,但涉及公事,他也对沈溪也那么一点偏见,认为沈溪太过年轻,坦途走久了终归会出错,不会永远一帆风顺下去,所以这会儿谢迁也不敢贸然把李东阳和萧敬联手压下来的奏本,呈递到弘治皇帝面前。

    “我若呈递奏本,陛下铁定跟那些人一样,不相信鞑靼主力出现在宣府,援兵依然派不出去,对沈溪小儿无利,反倒让朝廷对沈溪小儿失去信任。不如就这么着,如果真如宾之所言是虚报战事,于沈溪小儿损害不大。但……若沈溪小儿所奏属实,那又当如何?”

    谢迁一边想相信沈溪,一边又禁不住提出种种质疑,一边想帮沈溪,一边又想置身事外,心情矛盾而纠结。

    谢迁本身就是个老狐狸,在朝中是圆滑世故的代表人物,考虑再三,他终于还是决定暂且不管不问。

    谢迁心想:“若沈溪小儿所奏属实,便是你李宾之名誉扫地之时,我去理会这件事作何?别人问我,我还巴不得装作不知呢!”

    有了这种想法,谢迁就当事情未发生过,既没有出面帮沈溪,也不会落井下石,但他心中留了个心眼儿,其一便是该怎么帮沈溪避祸,另外就是想方设法助沈溪在边关取得功绩,“凯旋”而归。

    ……

    ……

    谢迁稳坐钓鱼台,准备什么事情都不管,静观其变,朝中不少人跟谢迁所持观点相似。

    其中就包括马文升、张懋、张鹤龄等人。

    边关战事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只要鞑靼兵马没杀到居庸关下,京畿就能保持安稳,对于京城的达官显贵来说,生活就没有太大区别,最多是京师戒严会再持续下去,对于权贵出行和享受没有任何阻碍。

    建昌侯府内,张延龄夜夜笙歌,哪管边关腥风血雨,他在京城只顾安然享乐,只是把以前享乐的地点从城中外宅挪到家里。

    张延龄新得到一个“美人”,这美人儿知情识趣,处处逢迎,令他流连不已,他原本只是想把美人养在外面当作外室,但不久后就改变主意,正式纳为妾侍,接进府中,堂而皇之跟这美人饮酒作乐。

    因为对这美人的宠爱,他对家中和外面藏着的女人都不那么感兴趣了,几乎到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地步。

    “美人”得到张延龄的喜爱,进献美人有功的江栎唯,也得到张延龄的提拔和重用。

    张延龄亲自出面找锦衣卫指挥使赵鉴说和,赵鉴虽然满心不悦,毕竟将江栎唯革职是锦衣卫几个高层商议后作出的决定,但忌惮张氏兄弟的权势,江栎唯还是官复原职,继续担任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官正五品,地位比之以往更高。

    自此,江栎唯脱离马文升、刘大夏掌控,正式投靠张氏兄弟,成为外戚党的马前卒。

    在京师戒严这段时间,京师接连传出“钦命大案”,说是有官员、商贾跟鞑靼暗中勾连,这案子由张延龄牵头,江栎唯具体负责,最后追查出一系列“乱党”,在严刑拷问下,终于找到“证据”,眼下案子还在审理中,江栎唯从中渔利不少,但大多数都进献给了张延龄,让张延龄赚得盆满钵满。

    “还是姓江的小子会做事,不但能找来美人,还能帮我赚银子,之后再有什么麻烦事,我便让他去做,即便闹出什么事来,我可以推个一干二净,说姓江的小子是刘大夏一伙,反正刘大夏在西北没几天活头了,死无对证……如此也少了后顾之忧!”

    张延龄打着如意算盘,别人在战争面前都提心吊胆,到了他这里,战争反而是发财的好机会。

    张延龄通过京师戒严,所赚取的银子已经有近十万两,具体数字他没算过,至于金银之外的珠宝玉器和古董字画,得到的更是不少,都是下面商贾孝敬给他的。

    “侯爷,姓江的小子,始终跟咱不是一个姓,要不这样,再培养几个家生子到锦衣卫那边,陛下近来对锦衣卫很是倚重啊!”

    张延龄的得力助手,在这一年多时间成为张延龄左膀右臂的张虎琦上前请示。

    张虎琦本姓陆,但在进入张府做事后,愣是改姓随了主人家,意思是以后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加上他在溜须拍马和做事能力上都不错,逐渐得到张延龄信任。

    张延龄对于在张家服务多年的老人已失去信任,因为他怕自己做的事被兄长和姐姐知道,所以就算是张府做了几十年的老家仆,也都被他时刻防备着,而一些新卖身进张府之人,被他逐渐委以重用。

    张延龄闻言摇头:“姓江的背后已没有靠山,只能指望本侯,他做什么事还不是要听命于我?”

    “厂卫这种要害衙门,还是少安插人为宜,以拉拢为主。有事发生,这样容易抽身。陛下对信任的衙门同样存在怀疑,谁知道哪个是忠哪个是奸?别等陛下要拿厂卫开刀的时候,发现我们牵涉到里面,就算陛下跟我们张氏是姻亲,也会翻脸!”

    张虎琦点头哈腰:“是,是,还是侯爷考虑周祥。”

    张延龄道:“听说刘大夏兵马已进军延绥,开始陆续收复边关城塞,陛下那边得知鞑靼主力远在宁夏镇,一定会再提京师解除戒严之事。但现在正值咱们赚钱的关键时候,所以必须得在外面制造一些风声,就说边关战事还存在变数,最好找说得上话的言官,去陛下面前吹吹风!”

    张虎琦一脸为难:“侯爷,问题是现在除了几名部堂和阁臣,其余官员很难见到陛下。这风……不好吹啊!”

    张延龄冷笑道:“朝堂往里面吹风难,宫里不是有人吗?或许可以找人跟皇后说说,怎么说也是我们张家人,亦或者,找人跟太子说……别小觑了太子的力量,太子年岁不大,但是储君,随便咳嗽两声,陛下那边都会紧张!沈溪那边可有消息?”

    张虎琦想了想,摇头道:“没具体的消息,但听闻,这两天有沈溪的奏报进京。”

    “沈溪那小子,就是个绣花枕头,看起来好看,但里面确实一包草……以前我还觉得他挺能耐,结果却如此窝囊……对了,西北之事正好可以拿他来做文章,之前他不是说鞑子可能从宣府镇进攻吗?那就找人,在京师放风,说鞑子主力正在攻击宣府,趁机往居庸关挺进,哈哈,这消息一传出去,陛下岂能让京师解除戒严?”

    张虎琦没有发现张延龄这计策的妙处,犹豫不决:“侯爷,这子虚乌有的事情,就怕事后不好处置……”

    张延龄没好气地喝斥:“管他子虚乌有,只要京师继续戒严,就会有大把金银送上门来。即便事后,不是有沈溪那小子顶缸吗?听我的,放心去做便可!”

    张延龄越想越为自己的想法拍案叫绝,既可达成京师继续戒严的目标,还可以趁机坑沈溪一把,等到最后皇帝发现被愚弄,绝对会狠狠地惩戒那小子,而不会牵连到自己身上,真可谓一箭双雕。

    **********

    ps:第一更到!天子还是高估了自己的手速,还是用去三个小时才写出一章,赶紧给大家送上!

    不过不管怎么样,天子努力了就好,所以萌萌哒地求一下订阅和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一一四章 谢恒奴省亲() 
谢迁在文渊阁闷闷不乐一天,到了下午,乾清宫那边突然放话,说是皇帝体谅内阁大学士的辛劳,这几天值夜的事暂且免了,谢迁终于迎来难得的假期,他原本已经做好几天不回家的准备。

    “这么早回去,该做些什么?”

    谢迁有些恼火地想,“陛下听信刘时雍的话,以为这会儿胜券在握,却未曾想过,若边关战局发展到沈溪小儿描述的地步,刘时雍被调虎离山,京师岂不危哉?不过皇帝都不管,我管它作甚?”

    心中有气,谢迁一腔怨恼,对手头的事情多有敷衍,收拾心情便早早回家。

    马车在谢府门前停下,谢迁掀开帘子,一眼便看到门口停放一顶翠绿色的软轿,沈府家仆等候在旁,看到谢迁后恭敬行礼。

    谢迁原本深沉的老脸顿时舒展开来,嘴角微微扬起,心中一阵欣慰,脚下的步伐加快些许,径直回到自家正院。

    谢府喜气洋洋,家里已经很久未曾这么热闹过,谢迁从未如此期待回家。

    谢迁没有进正堂或者书房,而是直接往后院去了,刚从花园跨入月门,就见一个身高体壮、傻头傻脑的女孩站在院子里,探头往屋子里看。谢迁打量这女孩子一眼,女孩子冲着谢迁点了点头,招呼道:“老爷好!”

    谢迁心里就一个想法:家里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不懂规矩的丫头?

    往前走上两步,谢迁突然想明白了……这丫头不是自家的,而是陪自己小孙女谢恒奴回来省亲的沈府丫鬟,但沈府丫鬟竟然长得如此彪悍,根本就不像个女儿家,不免让谢迁一阵诧异。

    谢迁随即释然:“管她呢,我这是回来见小君儿,又不是见她家的丫鬟。”

    谢迁直接往房里去,朱山站在院子里,小声嘀咕:“这位老爷看起来有些面善,我以前见过他吗?我跟他打招呼,怎么不理睬我?少夫人在里面有一段时间,怎么还不出来?今晚回去吃什么好呢……”

    屋子里喜气洋洋,怀孕的谢恒奴小脸红扑扑的,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种蓬勃的朝气,这是谢恒奴回到京城后,第一次回谢府省亲。

    之前徐夫人带儿媳妇史小菁去过一次沈家,礼节性地送了一些东西,向谢恒奴交待过几句话。

    谢韵儿感觉自己闺中姐妹一直闷闷不乐,知道谢恒奴怀孕后没有丈夫陪伴身边心情郁结,便让她回府看看。

    谢恒奴十五岁前一直生活在谢府,回到京城若不能回娘家看看,对小丫头来说过于残忍。

    “君儿真是乖巧,老爷……您回来啦!”

    阖家齐聚的时候,徐夫人终于找到做一家主母的感觉,她见到丈夫,眼前一亮,赶紧拉着小孙女的手来到丈夫面前,一脸的喜悦,“老爷,你看看君儿,几年前她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娃,蹦蹦跳跳环绕膝前,转眼间就怀孕要做母亲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谢迁妾侍金氏带着几个儿子坐在一旁,显得颇为低调。史小菁抱着孙子,与谢丕一起,簇拥在养母谢门陆氏身边,倾听徐夫人与谢迁叙话。

    一家人其乐融融,谢迁看到这一幕大感满意,但作为一家之主必须矜持,他刚刚板起脸,可目光一落到小孙女脸上,就再也挪不开了。

    谢迁清了清嗓子,不动声色地道:“君儿,你回来了?”

    “是啊,祖父,我跟相公去了一趟粤地,刚回京城不久,夫人让我回来看看,天黑前就走!”

    谢恒奴娇怯地说了一句。

    谢恒奴对于娘家人依恋很深,毕竟她是个小姑娘,心中固然满怀对如意郎君的眷恋,但也忘不了娘家人对她的关怀。

    娘家人中,谢恒奴跟徐夫人最亲近。谢迁很少在家,平日又总是板着脸不近人情,谢恒奴对祖父虽然敬重,但却少了几分温情,此番久别重逢,谢迁又板着脸,难怪谢恒奴会报以一种略带娇怯的态度作答。

    谢迁蹙眉不满地说:“难得回家来一趟,总是要过夜再走,天黑前回去,像什么话?沈溪……”

    谢迁本想骂“沈溪小儿不会做事”,但忽然想到沈溪这会儿还在宣府,事情跟他没多少关系,似乎怪错对象了。再者,沈溪是小孙女的丈夫,当着小孙女的面骂孙女婿,那也太不会做人了。

    徐夫人赶紧说和:“老爷,君儿能回来看看就好。沈夫人是个明事理之人,对君儿很好,君儿身为沈家之妇,自然应该以沈家为家。咱希望她一家和睦,哪里能盼她多回来?君儿即便想留下来过夜,咱也不能迁就她,免得旁人说闲话。”

    “妾身本以为老爷今日回不来,之前才差人去通知老爷,没想到老爷这就回来了……实在是让人喜出望外。”

    徐夫人说个不停,谢迁感觉一阵心烦意乱,但他并没有发怒,毕竟徐夫人说的句句在理,希望孙女好,就不该希望孙女时常回娘家。这时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老是回娘家绝对不是好事,会被人戳脊梁骨。

    谢迁面目表情,冷哼一声:“回来有何稀奇?宫里冷冷清清,怎及得上家里自在,呃……夫人可有准备晚饭?”

    “老爷,这不正安排下人准备吗?府门外尚有沈家仆婢,不妨一同叫进来,盛情款待?”

    徐夫人看到小孙女,觉得沈家人很会做事,于是便投桃报李,除了打算招待沈府送谢恒奴回娘家的仆婢,还准备送一些礼物给谢恒奴,让她带回去送给家里的姐妹。

    徐夫人虽然得不到丈夫的关爱,但谢家她才是当家人,谢迁基本不碰银钱,就算金氏能得到谢迁更多的宠溺,却拿不到谢家内宅的话语权。

    谢迁点点头:“行,那就这样安排吧。”

    ……

    ……

    谢家一片和睦,欢声笑语不断。

    前院里,送谢恒奴来的朱山和两名轿夫,由谢府管家招待。而内院饭桌上,谢恒奴的孕事成为女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多围绕此展开。徐夫人一直嘘寒问暖,生怕孙女在沈家有什么不方便,还不敢对家里人说。

    谢恒奴道:“祖母,您尽管放心就好了,君儿在沈家什么都好,就是……七哥一直出门在外,见不到人,不过夫人说七哥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

    谢恒奴在外面会自觉改变对谢韵儿的称呼,因为谢恒奴的身份是妾侍,她在沈家地位不高,但沈家基本不论主次尊卑,连丫鬟都能得到善待,更何况是相府出身跟沈溪感情甚笃的谢恒奴?

    提到沈溪,一家人均不由打量谢迁。

    别人都不知沈溪出征后的状况,毕竟沈溪领兵涉及的是军中的机密,归期自然也需要保密。

    谢迁冷声道:“沈……你家相公,如今正在边关建功立业,不用太担心,暂且没什么事,估摸这一两个月内便能回来。你回去后安心养胎,最迟……到年底吧,这场战事料想用不了太长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