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7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受死吧!”

    火绫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恨,说出了大明人的语言。

    火绫发音非常标准,源自于她对中原文化的了解,她策马往沈溪身边冲杀而去,距离十余步的时候,她胯下的骏马突然腾空而起,在周边明军将士目瞪口呆的注视中,在沈溪不解的目光中,骏马直接飞跃过骡子和它身后四五尺高的车厢,等落下时已经跨越车阵,出现在了沈溪面前。

    “保护大……”

    这次一名明军官兵话还没说完,就被火绫战刀砍去半边脑袋,火绫继续朝沈溪身边杀去,危急关头沈溪根本不顾什么形象,只要能保命,哪怕用最窝囊、最不可理喻的方法——直接往人堆里钻。

    不是要杀我吗?你单人匹马跃过来,双拳难敌四手,你有四条腿的马怎么样?我这边全都是人,你一个人能杀四五个,或者能杀十个八个,那给你五六十个人你怎么应付?

    沈溪身为三军主帅,没有逃跑方面的顾忌,他一边往人堆里挤,一边大声喊道:“杀此人赏金百两!”

    金钱的诱惑力无比巨大,赏金百两,到底是笔多庞大的数字,普通士兵根本不敢想,他们只知道这笔钱可以供他们一辈子花不完,这会儿就一个女人杀过来,后续鞑靼人马已经被阻截,陷入重重包围,一个女人再凶悍也就那么回事。

    大明男子同样看不起女人,哪怕这是个鞑靼女人,于是火绫本以为明军士兵会闪开避让,以便她追杀沈溪,却没想到周围的明军士兵跟打了鸡血一样朝她冲过去。

    火绫已经在战场上砍杀了两个时辰,早已精疲力竭,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火绫还想鼓起余勇追击沈溪,却发现沈溪溜得比耗子还快,她砍杀两个举起长枪刺过来的明军士兵,绝望地呐喊:“沈溪,你过来,我要跟你决一死战!”

    沈溪听声音离得有些远了,心中大定,他怕火绫用弓箭射他,干脆一矮身进入人堆里,连头都不露出来,以至于火绫到后来根本就不知道沈溪往哪个方向逃走了。

    火绫挥舞战刀,虽然她很英勇,可惜她的骏马已经支撑不住,被人用长矛刺进马腹后,马匹终于不支,向前倾倒。

    火绫跟着摔倒,她一个鱼跃翻身,正要稳住身形站在地上,继续搜寻沈溪的踪迹,却发觉无数的长枪和刀剑朝她身上招呼。

    “叮叮叮!”

    千钧一发之际,火绫架开攻击而至的枪尖和长刀,但此时她整个人已经失去平衡,还没等落地,就感觉到无数张大手将她给接住。

    “我抓到活的啦!”有明军士兵在喊。

    “我也抓到啦!”

    火绫感觉自己的战刀被人卸了去,就连盔甲都被人扒了,只剩下里面的软甲,人被举过头顶,很多明军士兵都想在她身上抓一把,找个信物,以证明自己是生擒火绫的那个人,以便回头去跟沈溪去讨要那百两黄金的赏赐。

    “沈溪,出来!”

    火绫身体失去自由,被人给抓住,但她还是在空中拼命挣扎呼叫,可惜她此时仰面朝天,已看不到沈溪在哪儿。

    沈溪没那么傻应声,因为这会儿鞑靼骑兵尚有残余在不远处,沈溪尽量让自己低调些,连外衣都脱了下来,因为京营中有不少“娃娃兵”,除了火绫外其余的鞑靼人并没看清他的容貌,所以现在的他很安全。

    过了不久,火绫就被人捆绑起来,明军将士差点儿将她大卸八块,但他们知道抓到活的赏金更高,因为这是军中历来的规矩。

    死的火绫都价值赏金百两,活的火绫应该价值二三百两,很多人都上去抓一把,以至于火绫的软甲被人抓破,后续还有人想过来抓火绫,就听到沈溪招呼道:“人人有份,不用争抢!”

    这才令往火绫身边蜂拥挤过去的士兵队伍消停了些。

    那边厢,鞑靼随同火绫冲杀过来的五十余骑已经被明军将士斩杀或俘虏,远处只剩下鞑靼人零星反抗,但已不成气候。

    “大人,我们胜利啦!”

    胜利归来的胡嵩跃好似凯旋的大将军一样,过来跟沈溪报喜,他自己没想到,昨天夜里还因为取水问题折损不少人马,在他眼中战无不胜的鞑靼人,到了今天居然就落败,在沈溪的指挥调度之下,大明官兵好似天兵天将一般。

    “大人!”

    更多的士兵往沈溪身边聚拢。

    之前还是火绫被举到天上,此时轮到沈溪被人举过头顶,沈溪逃得了鞑靼人的追杀,却逃不过自己手下的官兵,就这么被人抬过头顶。

    沈溪这会儿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高喊道:“放本官下来!”

    就算他再大声也是徒劳,那些精神抖擞的官兵就像发了狂一样,庆贺胜利的喊声淹没了一切。

    沈溪被人高高举过头顶,被人抛起来,沈溪感觉有无数双手摸自己,他想骂,但就算骂了连自己都听不到,又怕自己成为残余鞑靼游骑的靶子,所以干脆缄口不语。

    最后还是胡嵩跃和刘序等人赶过来,为沈溪解围,等沈溪被人放下时,发现自己已经衣不遮体。

    “放肆,你们就这么对大人吗?好大的胆子!”

    胡嵩跃刚要开骂,忽然发现自己也成为了士兵的目标,很快被人从马上给拎了下来,丢到了天上。

第一〇九五章 大胜之后() 
步兵打骑兵,彼此间的数量差别微乎其微,到最后居然是步兵大获全胜,可以用奇迹来形容毫不为过。

    三军将士兴奋异常,一辈子没经历过如此这般跌宕起伏的生死大战,到如今一场战事下来,居然能死里逃生,除了为能见到明天的太阳而庆幸不已外,情不自禁地为那些葬身在战场上的袍泽悲哀不已。

    沈溪登上骡车的木制高台,巡视了一下战场,下车后命令簇拥身边的几个把总,把明军将士的遗体全部收拾起来,统一拉到城北的高地,安排一千民夫尽快把官兵下葬。至于鞑靼人的尸体,需要仔细搜刮一番并砍去脑袋后,任其暴尸荒野。

    这些鞑靼人自打从榆林卫破关而入,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每一个人身上腰包都鼓鼓的,如今全部便宜了大明官兵。同时现在天气转冷,夜晚难熬,鞑靼人身上穿着的袍子和皮衣,也全部被脱了下来。

    大明军队中那些伤兵,则被送上驴车或者骡车,送回城中,沈溪吩咐从难民中挑选出两千精壮,专门用来照顾伤兵。

    唯一可惜的是,当明军尾随逃跑的鞑子骑兵进入鞑靼人的营区时,留守的鞑靼人已将所有战马带走。

    好在,鞑子营中储存有大量牛肉干、奶酪等干粮,还有盐巴和茶叶等物资,加上此次战场上倒毙的战马拖回去腌制也可以充作粮食,可以说此次大捷,足以让让一万军队在未来两三个月内不愁粮食。

    另外,鞑靼军营中,还缴获了一百余箱金银,这是鞑靼几个千户随身携带的劫掠所得,现在全部便宜了明军将士,收获之丰可谓前所未有。

    胡嵩跃再次出现在沈溪面前时,对沈溪的态度已不再是之前桀骜不驯的模样,和其他把总一样,简直把沈溪当成神仙看待。

    虽然表面上看沈溪统率了八千大军,但实际上刨除两千民夫后,只有不到五千多步兵和少量骑兵,居然跟鞑靼四个千户的骑兵队伍血战,决战地点还是平原地带,最后结果是明军大获全胜,这已完全超出胡嵩跃的认知。

    以前期冀过自己在战场上获取功劳,但也从不敢想会是眼前这般对鞑靼人拥有压倒式的胜利。

    胡嵩跃此时眉头完全舒展开,笔直地站在沈溪坐着的驴车旁边,恭恭敬敬地行礼:“大人,此役俘虏鞑子六百余,获取鞑子头颅三千二百颗,还缴获完好无损的战马五百匹,可惜的是留守敌营的鞑子带着营中的所有战马逃走了!”

    沈溪点了点头,问道:“没有追击吧?”

    “大人放心,稍后末将就带人去追赶,一定不能让鞑子将土木堡的讯息传递出去!”胡嵩跃拍着胸口道。

    “你不是说鞑子把营中所有的战马都带走了吗?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起码可以有十匹马换乘,你能追得上?”

    沈溪没好气地斥责一句,然后吩咐道:“既然鞑子的头颅已经摘下来了,军功方面你自然不用再担心没你的份儿。你赶紧把手里的活交给别的把总,带着你的马队和骡子、驴子以及水车,前往城南十五里外载水。”

    胡嵩跃惊讶地问道:“沈大人,这仗都打赢了,还有何可担忧的?为何不让三军收拾停当后,立即整顿兵马东行,难道……我们还要留在这残旧不堪的土木堡?”

    当胡嵩跃问出这个问题时,刘序等人也都靠了过来,他们同样想知道沈溪下一步行动计划,说明白点儿就是何时撤兵。

    取得歼灭鞑子四千余众的大捷,足以向朝廷交代了,下一步就该考虑如何邀功,在胡嵩跃、刘序、朱烈等人看来,这会儿撤兵回到居庸关等待朝廷的封赏再合适不过。

    沈溪苦笑道:“这次来的,仅仅是鞑子一路人马,按照鞑子的规矩,肯定后续第二波和第三波人马正在赶来的途中,若不能赶紧收拾妥当、准备好水运回城塞中,或许今天晚上第二波鞑子就会赶到,那之前的胜利就付诸东流了。”

    刘序劝解道:“大人,此时乃是撤兵回居庸关的最佳良机啊!再说了,就算我们不撤回居庸关,但前往怀来卫城暂避也可,怎么都比留在土木堡安全吧?”

    “大人请三思!”

    很多把总和指挥都凑了过来跟沈溪说项。

    之前这些人都是眼高于顶,做什么事情都不跟人商议,但在今日战事结束后,他们发现没有沈溪,根本就不可能打胜仗,当逃兵哪怕只有一成存活的几率,都比留下来更有前途。

    如今沈溪提出必须留在土木堡的命令,他们所抱的已经不是“你爱干嘛干嘛老子不伺候了”的思想,而是过来苦劝,希望沈溪能“体谅大局撤兵回居庸关或者是退往怀来卫城”。

    沈溪解释道:“我们昨晚连夜组织挖掘水井,今天又出来打了大半天的仗,官兵们能够动弹的已然不多。此时集合启程,我们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赶到怀来卫?如果恰好与鞑靼人的第二波军队撞上,那我们很可能就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局面,那今天的大胜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当务之急是一边组织抢水,一变是打扫战场,等差不多了就撤回土木堡。不管敌人来不来,手里的水越多越好,如果确定敌人后续没有援军,那我们休息一晚,明天就出发回居庸关!”

    刘序等人皆都不言。

    如果真按照沈溪所言,鞑靼骑兵恰好赶到,而大明官兵一场苦战下来,早已精疲力尽,如果双方遭遇,鞑靼人绝对不会给明军第二次机会,在阵型不整又官兵精神和体力皆都不济的情况下,沈溪这路人马除了溃败不会有第二个结果。

    沈溪下令:“传本官军令,立时派出所有的骑兵,以及会骑马的五百步卒,带上这次作战缴获的五百匹战马,会同一千名民夫,带上城内所有水车和骡马驴子,前往城南补充水源,若谁逃走,一律就地格杀。”

    “另外,打开土木堡东城门。。。。。。除了选拔出来的两千精壮外,其余百姓皆都送走,每人可以送一斤干粮。”

    “三军上下不得作出扰民之事,否则刀斧手法办!”

    沈溪于此时强调军规军纪以及军令的重要性。

    这一战中,大明逃兵不多,主要是明军被困土木堡,后又被沈溪压缩在一个狭小的军阵中,但仍然有二十多人逃跑,主要发生在战事胶着时。

    这些逃兵目前逃出的距离不远,若派骑兵追击,仍能将人追回,但沈溪觉得没那个必要,不能为了追几十个人而令大战略发生改变,现在的重点是要集中兵马,准备好水源,留守土木堡静观变化,如果时机成熟,立即东撤绝不犹豫。

    ……

    ……

    清点和打扫战场一直持续到上更时分。

    沈溪给三军将士的要求,必须在三个时辰内完成战场的清扫以及填埋好将士的遗体,撤回土木堡。

    胡嵩跃前去城南十多里的地方运水,前后也不能超过三个时辰。

    这次轮到刘序好似苍蝇一样在沈溪耳边嗡嗡作响:“大人,为什么不令三军往城南,饮过水之后再回来?”

    沈溪哭笑不得:“你去喝,能喝多少?就算能装运回来,但若是鞑靼骑兵杀至,可有屏障镇守?”

    刘序刚想说鞑靼人未必会杀来,就见远处有快马到来。

    两名夜不收一直冲到土木堡西城门才停下,其中一人从马背上一跃而下,高声道:“北寇一路骑兵于今日清晨卯时抵鸡鸣驿!”

    刘序皱起了眉头:“这算什么情报,都过去一天了才回报,消息是否太过滞后了一些?”

    沈溪思索后说道:“鞑靼后续人马早在今日清晨卯时便抵达鸡鸣驿,而鞑靼骑兵一天的行进速度差不多在百里左右,到现在这路人马还没来,说明他们中途耽搁了,应该还不知道土木堡这边发生了什么。”

    “传令三军,将鞑子的营帐拆除后即撤回城中,至于城中未及撤走的百姓,暂且别驱赶出城,只留城南大门,随时等胡将军运水入城!”

    城外已经不能久留,就算没收拾好战场,也必须马上停止,回到城塞内躲避方为上策。

    此时大明官兵用自鞑靼骑兵那儿缴获的牛肉干和羊皮水袋,美美地饱餐一顿,周身有了力气,不复开战之初萎靡不振的模样。

    但目前城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旧是缺水,若胡嵩跃带着马队当了逃兵,或者运水回来时与鞑靼人的援兵迎头撞上,那沈溪为了保证战力,必须趁着鞑靼追击人马立足未稳发动进攻,但那样属于不得已而为之,胜算很低。

    沈溪心道:“老胡啊老胡,你们这群窝囊废我不跟你们计较平日胆小如鼠,别当逃兵就行,差不多来得及将水运进城,有一滴水算一滴,土木堡能多熬一天算一天!”

    沈溪对于鞑靼追击兵马数量和战力不了解,他现在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