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在宁化同时开两家药铺似乎不太合适,本着节约人力物力资源考虑,惠娘和周氏简单商量后决定把生意红火的新铺子停下来,把店面盘出去,只留下原来的小药铺。

    沈溪却觉得这样做太亏。

    如今两家店铺生意都很好,而且作为汀州府药铺商会的大当家,如果惠娘自身仅仅经营个小门脸的药店,会严重损害她在商会中的威望。

    别人之所以信服惠娘、让她一介女流来做药铺商会的主事,首先是惠娘有经营思路和为各家铺子开源节流的能力,最重要的却是她同时经营两家药铺,营业额在整个汀州府都算得上首屈一指。如果关掉一家,盈利能力大降,别人自然会说闲话。

    沈溪把他的顾虑告诉惠娘,惠娘听了非常无奈:“小郎,不是姨不想维持两家药铺,实在是顾不过来啊。”

    沈溪摇摇头:“孙姨,说到底是你不相信外人,其实咱请一个掌柜是请,请两个也是请,干嘛不把两边的药铺都维持着?就算要关停,也要等咱把府城的生意做起来再说。”

    此后两天惠娘都没休息好,反复斟酌下她终于决定,听取沈溪的意见,两个药铺都予以保留,但必须得请两个称职的掌柜。

    惠娘一连见了十几个候选者,考察他们的谈吐和经营能力,最后终于选出两个憨厚朴实的中年人担任掌柜,一人负责原本小铺子的生意,另一人负责新药铺。

    在找到掌柜和新招聘几个伙计后,惠娘又用两天时间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职前培训”,将她之前经营药铺的理念传达。

    因为惠娘去府城后不能第一时间顾及宁化这边的药店,以后查账以及进购药材,惠娘会派商会的人手过来负责。

    有了商会,等于是有了一个联络渠道,就算惠娘人在府城,也能通过商会来统筹宁化县城的两家自营药铺。

    药铺的事交待好,接下来就是印刷作坊。

    按照沈溪之前的建议,宁化这边印年画的半成品以及黑白连环画,之后货物会通过水路及官道运到汀州府,再在汀州府城进行二次加工并最终出售。

    本来印刷作坊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惠娘是否离开影响不大,但惠娘还是从几个印刷师傅中选拔了一个出任掌柜,负责统筹印刷作坊事务。另外因为沈溪这个“技术顾问”去了府城,以后有什么新技术,作坊要派人去府城学习,回来后再把技术教给他人。

    十月初二,经过十天的准备,惠娘总算把所有事情安排妥当。

    惠娘生性谨慎,生怕有什么遗漏,用纸笔把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一件件回想,最后还把周氏和沈溪叫来一起合计,直到确定没有遗漏后,终于放下心来。

    剩下的,就是到府城后,如何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再造一片天空。

第123章 最后幸福夜() 
惠娘跟周氏商量后,把启程时间定在了十月初四清晨。

    提前一天,惠娘便找人去府城打头站。因为事情仓促,为了避免到了府城找不到落脚地,按照惠娘的意思,进城后可以先住客栈。

    十月初三,惠娘租了五辆马车过来装运到府城的东西,主要涉及到银两、铜钱和一些日常用到的东西,包括药书、账本、衣物和一些常伴身边的贴身物,甚至还有惠娘丈夫的灵牌。

    因为两家药铺都由新来的掌柜和伙计接手,一大家子都可在留在后院收拾东西,惠娘忙里忙外生怕漏了什么。

    马车停在后巷,出发当天才把贵重物品搬上车。

    当然,不但惠娘在收拾,周氏同样如此。

    沈明钧一大早去王家辞工,但因为缺人手,王家要求必须忙完最后一天,否则会扣发当月的月钱,无奈之下,沈明钧托人回来捎话说不回家吃午饭和晚饭了。

    药铺后院,沈溪坐在小板凳上,看着新招聘的伙计帮忙搬东西,他年纪小,这些体力活根本就用不着他,甚至主动上去帮忙都会被嫌碍手碍脚。

    沈溪自个儿的东西没多少,因为棉絮这些蓬松物占的地方太多,最后商定只拿枕头和被套,到了府城后,所有东西都添置新的。

    到了中午,车装得差不多了,虽然已经是挑拣一番,但马车已经塞满了。

    本来计划好三辆马车运东西,两辆马车坐人……沈家一家四口一辆车,沈明钧可以兼顾赶车的活,同时从小玉她们中选两个人过来把位置坐满,而惠娘母女则跟其余几个丫鬟乘另一辆车。

    现在看来五辆马车依然不够,惠娘下午又找人雇了一辆,主要运送一些较为笨重的物件儿,较为打眼的是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据说是惠娘跟丈夫来到宁化后第一次添置的家具,惠娘念着逝去的丈夫,所以坚持带上。

    沈家这边就没那么麻烦了,总共也就两口箱子,有很多旧衣物(主要是沈溪的)周氏不准备带走,说是留下来给李氏,让李氏分给沈家其他房的人。

    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基本没资格穿新衣服,尤其是长身体的孩子,过个半年衣服就穿不下了,反正家里孩子多,大的穿老的,小的穿旧的,再小的直接穿打补丁的,这么一个个顺下来。

    沈溪在桃花村的时候,也没新衣服穿,直到进城家境变好,在惠娘和周氏张罗下才置办不少。

    午后又忙活了一个多时辰,东西终于收拾得差不多了,周氏来到药铺后院,看看惠娘这边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日头已经西斜,沈明钧依然没回来,周氏心中记挂,忍不住又抱怨开了:“……人都要走了,还那么认真干嘛?凑合着干得了,时间一到就开溜,这么死命地干活别人能多发他工钱?”

    惠娘抿嘴笑道:“姐姐别埋怨了,这说明姐夫是个有责任心的人。放心吧,姐夫知道事情的轻急缓重,会按时回来的。”

    周氏点了点头,凑上前低声问话,就算沈溪侧耳聆听也听不清楚。

    不过沈溪知道这对好姐妹是在商量银子运送的事,作为最着紧的东西,这次进城一次要带两三千两银子上路,路上怕出什么意外,毕竟年关那会儿城外闹乱贼的事记忆犹新,若路上被人抢走这笔钱,什么发展大计都要从长计议。

    “哎呀,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毕竟这么多钱……”周氏眉头紧皱,声音稍微大了点儿。

    明制一斤等于十六两,换到后世一两就是三十一克多,即便三千两银子最多也就是九十五六公斤,当然这其中并不所有都是银子,还有小半铜钱,满满当当装了几大口箱子,所以周氏才会有此语。

    惠娘笑道:“为了安全起见,银子分成两口箱子,分别放到我们的座位下面。至于运送铜钱的几口大箱子,上面放些药材、衣服什么的,这样就算路上遇到劫匪,应该也能对付过去。”

    沈溪在旁边听得着实有些无语,一看就知道两个女人没什么行远路的经验。

    路上真遇上劫匪,碰到劫财又劫人的只能自认倒霉,若遇到只劫财的也未必能讨好,毕竟马车空间只有那么大,人家说什么也会把马车翻找个底朝天,怎么可能漏过座位下这种明显的地方?

    但这种事沈溪不好明说,几辆马车一起上路确实很碍眼,沈溪觉得人和财物分开走效果或许更好。

    下午没什么事,惠娘核算账目,同时让负责印刷作坊的吕师傅过来,她在经营上有所交待。

    周氏一直心烦意乱等着沈明钧回来,这是她跟沈明钧在宁化县城的最后一晚,过了今天就可以脱离家族的束缚,过上舒心的逍遥日子,本想晚上好好亲热庆祝一下,结果沈明钧不解风情地找人来传话,说是王家有事,晚上回不来了,他会在明天一早过来,与家人汇合一同上路。

    这让周氏火冒三丈,又是一阵骂一通数落,惠娘也一如往常般劝解。

    沈溪面对这熟悉的剧情觉得甚是没趣,他对沈明钧的性格很了解,为人憨厚但也要强,沈明钧最在意的是别人说他想榜上陆孙氏然后人财两得,现在他又是在临出发的节骨眼儿上再一次选择了逃避。

    吃过晚饭,因为沈明钧不回来,周氏不用回自家院子。之前已经带沈溪和林黛去跟李氏告别,到此时也没什么念想,周氏临进房前一直念叨,说怕沈明钧第二天早晨也不回来,白白耽误事。

    沈溪和林黛留在药铺后院的厢房睡,这时候林黛和陆曦儿已经不用先回房间再悄悄过来,漱洗完毕就自觉地抱着小枕头来到的沈溪的屋子。

    因为入秋后天气转凉,惠娘特意在床上加了一床被子。

    本来按照大人的意思,就算三个小的睡在一起,也要沈溪独自盖一张被子,陆曦儿和林黛盖一张,可陆曦儿才不管那么多,每次都是钻进沈溪的被窝跟沈溪睡在一起,林黛则有些拘谨,自己盖一张。

    明天早晨就要上路,本来该早点儿睡觉的,但两个小萝莉却嚷着让沈溪讲故事。

    沈溪只好拿出以前的故事旧话新说,到后面两个小萝莉困了,陆曦儿趴在沈溪肚子上沉沉睡去,林黛渐渐地也撑不住,阖上眼睛,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沈溪安静了一会儿,听到没动静,这才停止讲故事。

    外面天空繁星点点,峨眉新月若隐若现,怀里睡个好像小猪一样的小妮子,身边还睡着一个如同海棠春睡美人一样的小萝莉,对于前世没有亲情牵绊的他来说,能清楚地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温馨和幸福。

    可惜现在两个小萝莉还小,不知道喜欢跟爱情的区别,她们也仅仅是喜欢跟他一起玩,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林黛或者两三年后就明白男女之事,但要等他和陆曦儿长大,那就需要六七年。

    时间太漫长,很多事都不能预料,包括这次进府城。

    就生意来说,把生意从县城做到府城是好事,意味着生意的扩张,但这年头做生意,很多不能用资本扩张的理念,生意做得再好,只要官府一纸令下就可能家破人亡,又或者被一些市井混混捣乱,生意也很容易垮掉。

    光做生意是不行的,必须要转变理念,培植势力,否则只能永远被人欺压。

第124章 上路() 
十月初四,清晨。

    周氏一直忐忑不安怕丈夫又借口不回,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一大早就把沈溪唤了起来,回到后巷家中等候。

    沈明钧这次倒是没有耽误,卯时刚过就回来了。

    回家的同时,沈明钧也将他在王家的一些“家当”带了回来,说起来不过是一套打了补丁的床单和被褥,加上一些平常做工所穿的衣服。

    按照沈明钧的想法,这些东西再旧,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也该带去府城,但周氏连家里一些半新旧的被褥和衣服都没带,怎会让丈夫带这些?

    沈明钧苦着脸,道:“都穿了好多年,有感情了,能带着还是带着吧。临走前我想去娘和大哥那里看看,给他们磕个头。”

    周氏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倒是沈溪头脑灵活,见周氏脸色难看,赶忙跑过去扯着沈明钧的袖子道:

    “爹,咱不是跟祖母磕过头了吗?又不是不回来了……家里的钥匙留给祖母了,她老人家也知道我们的出发时间,若是有心她肯定会过来。如果没过来,那就表示她也不太看重,咱们没必要白白耽搁时间……”

    沈溪说这些,是想提醒沈明钧分清主次,现在两家人去府城,不能为特意等他而推迟出发时间。之前他跟沈明钧有过“君子协定”,多考虑周氏的立场和处境,做什么事不能让周氏太为难。

    沈明钧想了想勉强点头,稍微收拾一下,便带着口箱子跟着妻儿去了药铺。到了地头,沈明钧跟惠娘简单打了个招呼,便不再说什么。

    虽然两家人很亲密,但惠娘跟沈明钧之间却基本不怎么说话,惠娘的寡妇身份到底容易招惹是非,无论是惠娘和沈明钧都在避讳这点。

    把几口装满银两和铜钱的箱子搬上车,惠娘又里里外外检查了下,发现没有落下什么,便准备出发。

    两家人上到马车里,负责给惠娘赶车的是专门雇佣的有经验的车夫,这个车夫经常来往于汀州府和宁化之间,可谓驾轻就熟。沈家这边赶车的直接就是沈明钧,毕竟这辆马车要坐丫鬟,沈明钧留在车厢不怎么方便。

    本来是五辆马车,惠娘后来又加了一辆,其中四辆负责运货,每辆车各有三名伙计押车。

    一行正好二十三人,于辰时二刻正式启程。

    马车走得不是很快,在沈溪看来时速不会超过五公里。后世宁化县城到长汀县城公路里程为八十七公里,乘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抵达。但现在这个时代,没有柏油马路,没有桥梁隧道,翻山越岭得走盘山公路,所以短短的里程得走上两天。

    旅途颠簸,马车里没什么事,于是沈溪又讲起了故事。

    在一众丫鬟中,小玉和宁儿负责跟沈家的车,加上依偎沈溪坐着的林黛,沈溪就给这三名少女讲故事,说的却是《西游记》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因为故事大致也应景,只是唐僧师徒没有条件乘坐马车,相比而言他们还是要更幸福一些。

    “……唐僧叩齿叩头,受身受命。孙悟空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悟空喜喜欢欢,又扇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沈溪的故事大体按照原著讲述,妖魔鬼怪层出不穷,到后面实在太过活灵活现,那些鬼怪就好像真的一样,林黛有几分害怕,猫在沈溪肩膀上,却还是稍稍探头想把故事听清楚。

    这一路走的是官道,比起从双溪镇到宁化县城的路要好走很多,但福建之地山涧和树林甚多,地势不平,从马车车窗看出去,连绵的都是山峦,但山峦又不是很高,秋高气爽,天空湛蓝,景色宜人。

    “后来怎么样了?”

    就在沈溪看着窗外景致发呆时,小玉忍不住问道。

    小玉在五个丫鬟中话最少,有时候成天也不说一句,或者是沈溪的故事太动听,竟然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就好像沈溪当初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