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财货减一成,重伤一人减半成,有官兵被俘或逃亡,所得财货全数充公!失踪按逃亡计!”

    沈溪先给官兵抢回来的东西厘定一个上缴数量,看起来似乎很苛刻居然要交出五成,但有个好处,就是高级将官不参与分配,也就意味着士兵有一个算一个,抢十两银子回来能拿出五两来平分。

    不能逞个人英雄主义,百户所内官兵基本是同乡,很多是多年老友,他们不好意思私藏,私藏后容易被人发现举报,因为这是营内所有人共有的财富。

    沈溪制定惩罚制度,一个百户所,死一个人或者重伤两个人,要上缴的财货就要多一成,那死五个人或者伤十个,所有官兵就等于白忙活了。

    此外,沈溪还设立一刀切的制度,就是有一个活口被贼寇俘虏,或者百户所内有一名逃兵,那整个百户所就要喝西北风,抢再多也是别人的。

    如此一来,就需要通力合作,就算面前有一万两银子,你也要先考虑周围战友的死活,不然抢了也白抢,那是给他人做嫁衣裳。

    沈溪此举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建立荣辱意识,你一个人怕死不要紧,跑了之后连带整个百户所的人都要背黑锅分不到战利品,你不想回到家里被同乡人戳脊梁骨,就老老实实在军中效命。

    在这种地域狭窄的海岛上与贼寇交战,沈溪觉得以百户所为单位很合适,因为全岛贼军数量充其量也就七八百,以百户所为单位,足以能应付突发情况。

    若是遇上大规模交战,沈溪就要把这种“连保连坐”制度单位扩大为千户所,再将可以牺牲和受伤的将士人数上调,同时继续加强对降兵和逃兵的处罚,那战斗力想必会提升很多。

    这条制度尚属第一次在军中施行,是沈溪临时想出来的,以百户所为单位,也有试行的意思,让官兵们尝试做事时先考虑战友。

    遇到困难时即便不相信战友的义气,也要相信为了利益袍泽会主动施加援手,阵前官兵的战斗力会随之提升。

    沈溪于此时提出这种连坐制度,主要是想改变军中官兵懒散、骄纵、怕死的做派,至于是否能行之有效尚需观察,但他相信这一套如果能在军中严格执行的话,会对三军战斗力提升有帮助。

    士兵抢到财货,就算要折半,也不怕被将官克扣,因为折半有定数而克扣无定数。

    士兵就算抢得少,也不用担心无钱财可分而铤而走险或者当逃兵,因为还有同营的人帮着抢。

    抢的多的会成为英雄,获得军人的荣耀,可以逐渐在军中获得话语权,拥有优先晋升的机会,而抢的少的就说明没脑子,会被人厌弃,知耻而后勇。

    如果单纯是抢得少的,也不怕,因为被抽上去的五成的税赋,是留给那些杀敌有功人员,就算一文钱都不抢,能多砍几个脑袋,多俘获几个贼寇,赚的比那些负责抢掠的人还要多。

    “大人,您说的这些太过复杂,能否……再说一遍?”

    孙熙年听了半天没听懂,只好开口相问。

    沈溪道:“不劳你们传达,等下将营中所有千户和百户,全部召集到中军大帐来,本官亲自对他们叙述传达。”

    “明日之战,便照此执行!”

第九六八章 实战考核() 
“轰!”

    随着黎明前的一声炮响,大明官军对南澳岛发起第一波进攻。总共八十五艘船只,于五更天从大澳岛出发,旭日东升时,先头船队已经登岸。

    沈溪之前一直不敢让官兵“自由发挥”,是怕士卒大面积折损,一来他不好对朝廷交待,二来辜负官兵和其家属对他的信任,三来则是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是一笔大数目,以目前羸弱的财政基础,一下子死太多人说不定会让他破产。

    但这次沈溪想明白了,永远把所有事情计划好,再让官兵按部就班根据计划实施,那这支军队永远也不会成长为一支骁勇善战之师,将领和士兵也不会成为良将精兵,只会成为军中的官僚和老兵油子,得过且过混日子。

    与其如此,不如大胆放手,让将士们自由发挥,他就站在远处,好似演习指挥官一样,让官兵们尽可能使出本事。

    有折损,那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要达到练兵的目的,没有经历过死亡威胁的士兵难以发生质的蜕变,现在只是面对一群草寇便已无法招架,那遇到鞑靼人或者装备精良的倭寇又当如何?

    这个时候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继续战斗,那明日别人就会从你的尸体旁边走过。

    连坐制度下,官兵们知道以百户所为一个营,所有一切都围绕这个营来行事,有奔头有指挥,加上关于岛上情形的各种情报,剩下就看他们对战局的理解来自行发挥,最后有多少人能囫囵着从岛上下来是个未知数。

    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的海平面上升起,大明兵马已经从南澳岛西北方面向后江湾的四个地点同时发起进攻。

    这四个方向,由四个千户所负责。

    大约有八百名士兵,也就是每个千户所各自留下一个百户营作为沈溪的亲卫和炮手,留守船上,还有四百人留守大澳岛以及黄冈海边的东礁排,其余倾巢出动。

    现在沈溪给了四个千户所同样的机会,就看他们自己能否顺利完成差事。

    因为大澳岛和南澳岛间相去不远,即便是小船横渡也有保障,因而大军几乎是同时出发。小船第一批登岸,每个千户所的先头兵马都是三个百户所。

    随后小船折返回大船,从大船上装载第二批人马,同样是每千户所中三个百户所,也就是一千二百左右将士登岸。

    第一批登岛官兵将营地立起来,同时将防御工事修筑好后,便向内陆进发;第三批两个百户所官兵乘小船登岸,随同第三批人马上岛的,还有八门佛郎机炮,每个千户所的营地部署有两门。

    这就好像是一次接力的铁人三项比赛。

    登岛后先完成既定动作,那就是建立营地和修筑防御工事,根据地形不同,伐木和挖坑,埋设陷阱,同时堆砌泥土石块制造制高点,方便退守时弓手射击。

    就算营地落下并修筑好防御工事,也不能直接冲锋,要等后续接力的人马登岸,再向内陆进发。

    以百户所这样一个营作为行动单位,每个营的官兵领子上都扎着不同颜色的丝绸飘带,这是为方便辨认自家弟兄,同时带队的百户和总旗、小旗等要随时注意自己身边的士兵是否有逃兵或者受伤不能前行的状况,因为沈溪说过失踪士兵按逃兵计算,你冲得再凶,抢的钱粮物资再多,只要有一个士兵没跟上队伍,很可能就要把自己的战利品拱手让给他人。

    第三批将士人数虽然少,但却是最关键的一批,将会携带大批佛郎机炮、无良心炮以及配套炸药包上岸。

    第三批各两百人马将自己的营地修筑好后,留下一个百户营驻守海岸,防御营地,另外一个百户营则作为殿后的队伍加入进攻行列。

    沈溪虽未登岛,却在大船上用望远镜看着岛上发生的情况,估计战局进展。

    一转眼,攻岛之战已进行两个时辰。

    战事尚在进行中,由于是冷兵器时代,二十八个百户营一头扎进岛上,没了音信。

    南澳岛面积不是大澳岛所能比的,沈溪对这次战事的预期是两天,第一天试探性攻击和摸底,全看各百户所自由发挥,第二天再整合队伍,展开重点打击,将岛上贼寨逐一击破。

    午时二刻,沈溪带领部分亲卫上岛进行视察,他手上拿着一块木板,木板上用木钉钉着一张张纸,方便他进行记录。

    沈溪把每个营地的优点和缺点统计在案,对官兵进攻、防御、获取情报等方面作出评估,战后把详实的数据列出来,参战军将便知道自己赢在哪一环,或者哪里有所不足。

    规矩制定好后,最重要的是要让上下信服,而不是沈溪张口说哪支队伍更优秀,别人就要盲目信从。越是老兵,越会觉得军中私相授受的事情很多,天生带着怀疑的目光,沈溪在这方面不想落人口实。

    以前遇到战事,将士都抢着守营,因为守营相对安全,留守后方舒舒服服,等别人拼命自己照应有军功可拿。

    但这次战事,官兵们却恨不能自己冲锋在前,因此留守营地的四个百户所官兵怨声载道——别人都去烧杀抢掠了,我们却留守营地,别人建功立业抢多少有一半是自己的,我们却在这看着别人抢,算几个意思?

    军中将士都知道海盗是个来钱很快的“行业”,在他们眼里岛上那是金山银山,而且沈溪威名太盛,一连串战事下来几乎都是摧枯拉朽或者是兵不血刃,现在就好像是空有银子掉在面前,却不能弯腰去捡,说不出的难受。

    守营将士见到沈溪,一个个振作精神,不少百户上来请战,但被沈溪驳回。

    “你们是来当兵的,不是来当贼的,守好营地本官自会有赏赐。”沈溪的语气不容质疑。

    可守营将士还是不甘心,每一个都可以驻守千人的营地,现在均只留下百人,四周的防御工事空荡荡的显得有些多余,就算沈溪承诺有赏赐,他们现在也宁愿前去拼杀,而不是在后面坐享其成。

    “大人,那边似乎有信号传来,我们要不要派出援军?”站在高处负责探查情况的斥候来报。

    沈溪连看都没看,直接拒绝:“有吗?怎么本官没看到!之前本官已定好战略,要请援,也让周围的百户营增援,而不是海岸边留守的兵马!”

第九六九章 练兵() 
沈溪对出征将士采取了不管不问的态度,不管是否陷入重围,或者全军覆没,沈溪全当没看到。

    实战练兵的目的,就是要在危难的情况下自行克服各种困难。

    沈溪发觉自己之前制定的计划都太过保守,如果在南澳岛这样贼寇已经逃走大半,兵力又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仍旧打败仗,那这些兵还是趁早回去务农为宜。

    “大人,这不好吧?”

    如今跟随在沈溪身边的临时亲卫队长,是被沈溪提拔起来的朱鸿,他觉得见死不救怎么都说不过去。

    沈溪冷冷地瞥了朱鸿一眼,什么时候连你这样的莽夫都看得懂战局了?这岛上的贼寇骤然面对这么多大明官兵,结寨自保还来不及,有可能会联合在一起攻击官军吗?现在的情况是敌我都两眼一抹黑,最佳策略莫过于以不变应万变。

    朱鸿被沈溪这一瞥直刺心底,不由冷汗直冒,立马识趣地缄口不言。

    前方情况不明,战事仍在持续,各处经常能见到烟雾升起,还有各种简单的信号弹满天飞舞。

    沈溪之前下达命令,每个营折损五人就必须撤退,也不知是因为前方并未出现大的折损,又或者是在出现伤亡后陷入重围不得撤退,反正沈溪不打算帮忙。如果连眼前的小股盗匪都要闹到损兵折将的地步,只能说太无能了!

    临近黄昏,终于第一个百户所撤回岸边,见到官兵们一个二个灰头土脸的模样,留守官兵还以为损失惨重后退下来的,等带兵的百户过来向沈溪奏明后,人们才知道不但没折损人手,还有不小战果:斩杀了贼寇三个散兵游勇。

    途中倒是遇到过营寨,可惜没有携带攻城器械,无法拿下,又记得沈溪说第一天不打夜仗,必须及时撤回,这路人马便先撤回营地。

    去时一百零八人,回来也是这么多人,人员集中后点名,一个不少。

    就在沈溪逐个检查人员名单的时候,第二、第三、第四个百户所相继撤回,俱都各自带回自己的战利品和情报。

    “大人,桂军那群兔崽子冲在最前面,已往葫芦山那边去了!”千户张琦麟一来就给沈溪带来个不好的消息。

    “胡闹,不是让他们适可而止,不得太过深入吗?”沈溪怒不可遏。

    张琦麟无言以对,他心里对沈溪这种以百户所为单位的出战方式不太赞同,因为会显得兵马很分散,在局部很可能形成以少打多的局面,而且在作战过程中,各营基本各自为战,千户所的命令根本传达不到以百户所为单位的各营,以至于每营带队的百户官都当自己是老大,只顾埋头打自己的仗,不管别人。

    另一边孙熙年过来禀报:“大人,广州左卫的崽子们……也冲远了,这会儿怕是已经深入腹地十余里了!”

    这一天先是扎营和修筑防御工事,出击后又在山峦叠起的南澳岛西北部向腹心挺进十余里,连沈溪都不得不承认这批官兵有那么点儿本事。

    南澳岛呈扁平状,南北最宽处约为十四里,东西横跨四十里,但从西北部的后江湾登陆的话,实际上东西跨度就只有三十里了,十多里实际上已经算是深入腹地,不得不说胆子太大了。

    沈溪正要训斥一番,突然想起这一战的目的是为了练兵,既然有兵马深入,那就当他们是斥候,正好进行野战训练,自己在野外找吃的,营帐没带就露宿荒野,训练一下黑夜里反侦察能力,看看明天能存活几个人。

    天彻底黑下来后,陆续有百户所撤回,沈溪派人汇总,得知今天这一战看起来雷声很大,但最后的雨点却小得可怜。

    一天下来杀敌二十九人,俘虏四十二人,至于财货基本没有缴获,这也是为何有百户所会继续深入,因为他们不甘心空手而归。

    出征二十八个百户营,回来二十五个,还有三个百户营深入腹地没回,暂时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回来的二十五个百户营没有人员死亡,但伤了六人,其中有一人是被毒蛇咬伤,另外五人则是落进陷阱、摔下崖涧受伤,说白了就是对岛上地形不熟悉,至于战场上所杀二十九人和俘获的四十二人,只缴获了十三把砍刀,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兵器。

    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让沈溪很不满意,本来是以练兵为目的,结果兵没练成,整个局面一团糟。

    官兵们上岛之后,如同无头的苍蝇一样转了一圈,问他有什么发现,两眼一抹黑地摊摊手,用沉默来表明态度。

    就算有能说会道的,被问及时也只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