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6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鸣金收兵!”沈溪当即下令。

    荆越有些不明白,侧过头惊讶地问道:“大人,好好的为什么要撤兵?”

    沈溪没好气地说:“你看不出目前的状况不适宜攻岛吗?马上命令登岛官兵往后撤,暂时在海滩扎营,先来一把火,把海滩周边的林子和灌木丛给清理掉,找一块相对平坦的空地驻扎。”

    “等第二批官兵登岛后,船队立即开到东礁排,继续运兵过来,待明日三军齐聚再行发起攻击!”

    荆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不要弄出这么大的阵仗?

    岛上说是有四百盗匪,但那只是最坏打算,这也是沈溪一再要求的,制定作战计划要料敌从严,作最坏打算,所以尽可能把岛上贼寇数量往多估计,也许这会儿岛上其实早就人去寨空了。

    如今船队有一千多人马,还有完备的武器、先进的火炮、严整的军容,怎么看将岛上匪寇平掉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沈溪却下令三军齐至后再发起攻击,简直是小题大做。

    不过荆越有个优点就是对沈溪言听计从,沈溪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快便把命令下达下去。

    得到通知后,登岛官兵统一退回到岸边,然后根据风向,开始放火烧岸边的树林,很快浓烟滚滚,火苗先是星星点点,但没过多久就连成一片,火越烧越旺,最后竟然发出“呼呼”的声响,顺着劲吹的西南风,向着东北方蔓延开来。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东石滩正对海湾一带的树林和灌木丛烧了个精光,露出大地的本来面目。

    原来大澳岛北部海岸很大一片海滩过去全是嶙峋的怪石,之前被茂密的林子给遮挡住了无法窥探其貌,现在才知道每一个巨石中间的缝隙都非常狭窄,仅能容纳两人并肩而过,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好在顺着海岸向东北方向延伸一里左右,那里的地形比较开阔,但目前火势比较大,估计还要等两三个时辰才会燃尽熄灭。

    第二批官兵陆续登岛,沈溪自己也在第二批登岛人员中。

    荆越亲自护送沈溪,乘坐小舟上了岸,沈溪登岸第一件事是先找石头扶着坐下,然后叫几个领兵的千户、百户过来交待嘱咐一番。

    海湾里的船只除了旗舰和四艘护卫舰外,其余悉数折返陆地,接应后续兵马登岛。沈溪既然定了三军一齐攻岛,那兵马除了押运粮草照看马匹的辎重兵以及留守部队,其余都会运到岛上,后续起码还需要运两次,算算时间应该到半夜左右才能把所有士兵都运过来。

    荆越道:“大人,六丫兄弟说了,这会儿就怕起大风,若后续船队不能跟过来,等涨潮的时候岛上贼寇趁势反扑,我们……可就没退路了。”

    沈溪打量侍立一旁盯着他猛瞅的六丫,回头再看看荆越,嗤笑道:“怎么胆子越来越小了?这岛上最多不过四百贼寇,我们有一千多兵马,兵器、火炮皆都齐备,只要不深入岛中央,有何可担心的?”

    荆越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可他心里就是不踏实。

    但稍微懂行的将官过去提醒了一句:“你这就不懂了吧?兵法里,这叫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听说过韩信没?要打仗就别留后路……”

    大明的军官学问普遍不高,但当他们知道别人不懂的知识,就喜欢卖弄吹嘘,听者熟记于心,或许下次就可以依样画葫芦作为吹牛的资本。

    沈溪无奈摇头,他可从未想过“背水一战”,只是觉得岛上情况不明,最佳策略就是稳扎稳打,依靠兵力优势取胜,顺带练兵。

    头年年底平匪,毕竟有半数兵马停留在岸边看热闹,而他准备许久的上川岛一战又以兵不血刃收场,没达到练兵的效果。

    沈溪带了一群自以为凡事皆能,但其实并未经受多少实战考验的战场新丁,以实战练兵是没办法的办法。

    由于海岸纵深的石林相当于天然的城墙,只需堵住几个通道,再在石林顶部安置一些警戒哨,那么背靠石林扎营,非常安全。

    当然,防守方面沈溪从来没有放松过,目前东北方开阔处还在熊熊燃烧,等火势小一些,沈溪准备在这个方向布置防御。

    沈溪已经用木梯登上石林顶部查看清楚了,从岸边深入大约一里地左右,有大片开阔地,上面的树木被砍伐一空,贼人开垦出大片田土,这场大火基本上烧到那儿就被阻隔了。加上目前岛上吹的是西南风,岛屿腹地和南方的森林并未受到波及。

    沈溪从石林顶部下来后,立即派出斥候查探岛上的地形地貌,好将几个城寨位置准确探出来,同时把进军线路确定下来。

    官兵上岛后,按照沈溪安排各司其职。

    斥候兵算是最辛苦的兵种,他们拿好武器和能够发出信号的烟花,五个人一队,开始往岛屿深处进发。

    斥候队被沈溪一口气派出去二十多个,剩下九百多名官兵,半数负责扎营,准备埋锅造饭,另一半则挖掘茅厕、壕沟和陷阱,布置拒马和篱笆。

    不知不觉两个时辰过去,眼看已到下午申时。

    “大人,营寨已经扎得差不多了,后续的兵马怎还没到?”

    荆越过来向沈溪通知消息,此时沈溪正站在被熏黑的“巨石墙”顶部,用望远镜往岛的纵深方向看去。

    “那边……还有那边,能看到两个寨子,这两个方向要重点防备,明早进兵也先往这两个方向进发。”沈溪道。

    荆越顺着木梯爬到巨石顶部,往远处看去,好半天后才莫名其妙打量沈溪,问道:“大人,有吗?我怎么没看到……”

    沈溪把手上的望远镜交给荆越。

    荆越拿在手上凑到眼前一看,“啊”一声惊叫起来,手一抖,望远镜直接落到他的脚背上,然后跌落在岩石上。

    沈溪气得满脸通红,喝斥道:“干什么?”

    “大……大人,卑职手不好使,这是何物竟然看得清楚远处物事?”荆越连忙弯腰俯身去捡。

    沈溪抢先把望远镜拾起,爱惜地将上面的尘土擦去,冷声道:“幸好没有直接跌落到石头上,摔坏了你可赔不起,此乃盘古开天地以来历朝历代第一架望远镜。”

    荆越一脸迷惑:“啥镜?”

    “望远镜。”

    沈溪重复了一遍,“顾名思义,就是能看到远处景物的镜子。”

    荆越对沈溪佩服得五体投地,恭维道:“大人真乃神人,有此宝贝,何愁贼寇不除、大明百姓不得安宁?”

第九六二章 将军明鉴() 
黄昏时分,第二批登岛的人抵达,大船无法靠岸,依然只能停靠在距离岸边一里多远的地方,让官兵带着物资划小船过来。

    船队准备的小船数量不多,来回两趟,最后还得派专人将小船送回去,这才能返回陆地运第三批。

    第二批人马登岛时,正巧是开灶时,岸边营地里很是热闹,毕竟是战时,埋灶不多,每个官兵最多能分几口热汤,主要还是得靠干粮充饥。

    四月天有个好处,晚上不冷,白天也不是很热,再加上这几天天气晴朗,不用担心帐篷漏雨。

    沈溪跟将士一起用餐,之后进到中军大帐,整理手头上的资料,为来日战事做准备。

    这一晚,出去探查的斥候陆续回报,将岛上情况大概搞清楚了。但由于识字的人很少,这些个斥候表达能力欠缺,说话没有主次和重点,情报传回来异常繁杂,需要沈溪抽丝剥茧,整理出头绪来。

    这让沈溪意识到,要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战斗队伍,尚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大人,天有些凉,您还是早些休息吧,这里有卑职守着,误不了事情!”晚上子时三刻迎接完最后一批官兵上岛后,沈溪开了一个简短的战前动员会,等把各级将校送走,荆越进大帐面带关切地说道。

    沈溪挥挥手道:“老荆,你有心了,但我不困……要睡,等明日占领大澳后,再睡也不迟。”

    荆越行礼告退,沈溪嘱咐道:“你跟将士倒是要休息好,免得明日作战没精神。不过吩咐守夜的士兵一声,后半夜最是凶险,要严防贼寇袭营!”

    荆越点头应是:“遵命,大人。”

    ……

    ……

    当晚,一直到四更,都是风平浪静,但到了四更末,外面突然一阵喧闹,阵阵喊杀声传来,果真有贼寇袭营。

    沈溪打了个哈欠,道:“终于来了,不然我还以为你们是要束手待毙呢!”

    沈溪不睡,就是在等着匪寇袭营。

    明摆着的事情,官军分三批调集近四千人马上岛,如今岛上贼寇数量最多不过四百人。贼寇只有三种选择,要么趁着夜色驾船北逃,要么连夜袭营,趁着官军立足未稳,杀官军一个措手不及,不然的话就只能守在寨子里等死。

    沈溪之前派船环岛查看,大澳岛虽然有四十五平方公里,但实际上周长不过三十里,岸边有许多船只焚毁的痕迹。这伙匪寇的船普遍不大,想出海北逃的可能性极小,除了坐以待毙,只能用连夜袭营这招。

    但这正好落入沈溪算计。

    沈溪从上岛建设营地开始,就选择易守难攻的地方,并且注意设置警戒哨。营地除了壕沟和栅栏、拒马等,沈溪还指示在营地外围挖掘土坑,坑底铺满枯草,上面盖上树枝,官兵藏身其中,如果贼人没来就当是野外宿营,来了就是一支奇兵。

    时值黎明前最黑暗的那段时间,贼寇能派出的兵马不过二百人,在官军有防备的情况下,如何能靠二百人的散兵游勇,对二十倍以上的正规军展开偷袭?

    来多少葬送多少!

    营地里本身只稀稀落落点着一些篝火,显得寂寥萧瑟,但在遭受袭营后,营地内火光处处,士兵们早就被打过招呼,就算休息也是枕戈待旦。跟着沈溪出征都觉得自己中了头彩,听说有袭营的匪寇,他们腿脚比谁都利索,因为在他们眼中,一个贼那就是一笔功劳,跑慢了只能下次请早。

    沈溪没有亲自到第一线厮杀,立在大帐门口,看着外面的情况,就连负责戍卫的亲兵,包括荆越在内,也都跃跃欲试,在明知敌人没多强大的情况下,这些老兵油子都想上阵杀敌赚取军功。

    “老荆,想出营应战?”沈溪笑着问道。

    “大人,这还用说,是个兵都想上啊。”荆越道。

    沈溪再问:“如今外面是战斗力不强的匪寇,且我军数倍之,又有所防备之下,此战必胜。但若外面是数倍于己的鞑靼骑兵,老荆,你还有这勇气吗?”

    或许是沈溪的问题太过于尖锐,荆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竟然愣住了。

    沈溪摇头叹道:“算了,当我没说。”说完,转身返回营帐,因为他发现各处已经亮了起火,这是之前约定好的信号,完全控制局势后才允许这么做。

    此举除了能传递消息,让沈溪明白战场各处局势优劣外,还能麻痹对面匪寇,让他们以为这是请援的信号,心生畏惧。

    荆越急忙跟着沈溪进入中军大帐,拍着胸脯说:“大人,末将想明白了,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就算外面是天兵天将,也跟丫的拼了。”

    旁边一群亲兵跟着附和,沈溪转过身,笑着说道:“记得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别他娘的回头遇到硬仗,一个个缩卵当逃兵!”

    荆越和那些亲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他们眼里,沈溪是个温文尔雅的儒官,虽然发起狠来那些贪官污吏都害怕,但不会有辱斯文,可沈溪今天却当着他们的面说脏话骂人,非常的亲切。

    但沈溪这番话却是看扁人,说他们“缩卵当逃兵”,他们心里不由想:“如果真有大人说的那天,遇到强敌就算心里怕,那绝对不能缩卵,不然岂不是真被大人说中了?”

    沈溪回到中军大帐,不多时,外面的喊杀声已经平息,官兵们一边打扫战场,收拾残局,一边把俘获的匪寇押送营中关押,听候沈溪发落。

    “传令下来,带几个贼首来见!”沈溪喝道。

    进大帐禀告的千户张琦麟奇怪地问道:“大人,此时不是应该乘胜追击,攻打岛上的匪寇老巢吗?”

    沈溪笑着摇摇头:“张千户,你可有想过,若匪寇在半道设伏,这黑灯瞎火的,士兵遭到袭击,该如何应对?”

    张琦麟连忙口称自己“疏忽”,但心里却颇不以为意,在他看来,沈溪太过小心谨慎,年纪轻轻就没了锐气。

    荆越负责拿人,半晌后回来:“大人,抓了大约七八十个贼匪,但却不知哪个是头领,我便挑了几个人模狗样的家伙给您瞧瞧。”

    沈溪点头:“将人提上来!”

    荆越领命出了中军大帐,一转头便带着督抚亲卫押解五名贼寇进来,这些贼寇有老有少,身上没有甲胄,只是普通布衣。

    其中老者一名,灰头土脸,但看神色却有一股卓逸不群的气质,旁边几个年轻人都在看着他,似有征询之意。

    “大胆刁民。”

    沈溪先来了个下马威式的开场白,“本官奉皇命攻打南澳山,于大澳驻扎一日,缘何前来袭营?”

    几个贼人一听,顿时傻眼了!

    这是要攻打南澳山才驻扎大澳岛,那就是……误会?

    沈溪这话说的极为巧妙,没有给这些人定性匪寇,也没说自己其实是领兵来荡平岛上匪患的。

    年轻人听不懂沈溪话语中的关键,那老者却马上听出不同的味道,赶紧跪下磕头:“将军明鉴,我等不过是岛上百姓,听闻王师到岛上来,前来慰问,不曾想被当作匪寇,实在是冤枉啊!”

第九六三章 招安() 
老海盗说话条理分明,不似乡野莽夫,能准确把握沈溪说话的关键,应该读过几天书,有些小聪明,跟朱起相似。

    可朱起毕竟是在沈溪未发迹时就“弃暗投明”,而这位则是在带人前来袭营的时候被抓了个正着,没有可比性。

    沈溪面上露出一抹冷笑:“好一句冤枉,既来慰劳三军将士,为何不见慰问品,难道是带着兵刃前来慰问?”

    沈溪之前说话神色语气迷惑性太强,那老海盗只顾顺着话里的意思说下去,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