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4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换人,让王守仁去吧。”弘治皇帝最后作出决定。

    在新科进士中,皇帝目前就记住了沈溪和王守仁,这也是朝臣称赞最多的两位。

    至于伦文叙、丰熙等人,虽然文采很好,但一直没机会表现,在本职工作上做得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王守仁本来就滞留大同镇没有回京,派他出使除了方便外,也是让素有军事才能的王守仁深入草原查看一下鞑靼人的实际情况,方便大明暗地里搞一些小动作。

    表面上沈溪把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让了出去,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沈溪的选择并无任何错误。现在的他,在大明官场已经很招摇了,招惹来许多不必要的嫉恨,必须得想方设法把自己的锋芒压一压。

    而且,此去草原前途未卜,尤其是对他双手染满鞑靼人的鲜血,不得不防对方诱骗出使后加害。

    事情商议完毕,朱祐樘终于准备结束朝议,正要摆手,闵圭突然提了一嘴:“陛下,户部侍郎高明城之案业已审讯结束,涉案人等皆都做出应有的惩罚,请陛下示下。”

    想到高明城,朱祐樘不由叹了口气,道:“粮草之失,非高卿家一人之过,乃边塞洞开鞑虏来去自如之祸,想想朕也有过失。若因此而迁怒,实有不妥,之前朕已下令赦免其罪,此案到此了结了吧!”

    皇帝说要****,没人敢说什么,毕竟高明城算得上是“为国捐躯”。

    朱祐樘说完,随口问了一句:“高家还有什么人?”

    闵圭回道:“高侍郎膝下仅有孙一人,本为监生,如今被剥夺蒙荫……”

    “着实可怜,为国效忠几十载,最终不过留下族人一人。”朱祐樘把高明城当成大明功臣评价,却忘了这案子主要是从高明城贪污受贿着手,“这样吧,祖产发还,至于监生……特与保留,待肄业后留衙门以小吏充任。”

    弘治皇帝没有提给高明城追赠尚书或者谥号的事情,因为朱佑樘自己也知道高明城死得不怎么光彩,你护送粮草不济,宽赦你的罪行是看在刘大夏打了胜仗的面子上,至于给你追封,那不可能,毕竟你不是寿终正寝。

    但高明城本身贪污**依然存在,比如这次查案就查出许多问题。在弘治皇帝心中,此事只能大事化小,因为高明城贪墨来的钱,最后大多落进皇家口袋,要是“追赃”的话,朝廷非乱套不可。

    朱祐樘对高明城“法外开恩”,之前就已经把高崇从牢里放了出来,并将其妻妾发还。

    如今准备连监生的身份一并归还,甚至还给他铺好了路,等到国子监毕业后便可以在朝中为官,若高明城背后的大佬对高崇照顾一点,高崇或许还能外放当个知县,一点点往上爬,到他年老后或许会跟他的祖父一样当上知府。

    闵圭有些为难:“陛下,高侍郎的府邸,如今已赐予他人。”

    “哦?朕记起来了,是赐给沈谕德了是吗?”朱祐樘此时有些后悔,幽幽一叹道,“罢了,赐也就赐了,再给高氏子孙另觅一处宅子便是,至于日常供给,按从七品官俸赐予,事情到此为止吧!”

    闵圭听到这结果,暗自心惊。

    高明城人都死了,皇帝还记得他的好,高明城的孙子如今不过是个监生,就按从七品的俸禄供养,那意思是将来高崇从国子监毕业,吏部至少得安排个从七品的官位,而且这还是六部京官,放到地方就是从六品或者正六品,比知县的级别还要高。

    散会后,一众大臣从乾清宫出来,马文升和谢迁说起了高明城的事情。

    “……这死人有没有功劳两说,但活人受到恩待,却是不争的事实!”谢迁叹道,“那位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马文升知道谢迁是什么意思,你高明城人都死了,皇帝犹自还记得你,你泉下有知也可快慰平生了。

    马文升问道:“那沈溪之事,于乔你如何看?”

    “沈溪那小子!?哼哼,他杀死那么多鞑靼人,对于去草原怕得要死,你没见他那仓皇失措的模样……”谢迁有几分得意,“如今我让他到府上教导犬子学业,也不枉我在陛下面前保他。”

    马文升笑道:“于乔,你想开了?”

    “什么想开了,只是让他教导犬子学业,可不是让他登堂入室。”谢迁没好气地回道。

    “那于乔以为,我是何意?”

    一句话,让谢迁有些下不来台,马文升分明说的是沈溪和谢恒奴的事情,但他只能故作不知。

    ……

    ……

    沈溪尚不知自己终于在千钧一发之际被王守仁替换了下来,这会儿他正担心谢迁和马文升不能帮到他,心里七上八下。

    从李衿的住处出来,沈溪心情沉重,一路步行回家。才走到胡同口,就见街巷里汇聚了大批人,好似有人闹事,而且看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似乎是他的家门前。

    沈溪心想:“这是仇家找上门来了!?我好歹是个翰林官,这附近就有几处官衙,真有不怕死的?”

    不过,沈溪无法确定是不是同僚来给他送乔迁之礼,只能硬着头皮,拨开人群上前,进入人圈内,只见几个身着长袍、坎肩、皮帽和皮靴的彪形大汉站在沈府门前的花坛旁,好似门神一般,旁边同样有个“大汉”,不过这“大汉”不太粗犷,显得有几分文弱。

    沈溪觉得面熟,仔细一看,正是当初跟随达延部国师亦思马因到过皇宫,跟他照过面的鞑靼人火绫。

    这火绫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不知道,但之前能为达延部国师做副使,想来在达延部中有一定的身份。

    沈溪曾怀疑过,这火绫似乎是个女子,只是模样实在不敢恭维。

    同样武力值爆表,傻大姐朱山尚有八aa九分容貌,看上去蠢萌蠢萌的,有时候想想也挺可爱,而这位,完全就是暴力与智慧并存,可惜注定是没有丝毫颜值可言的东施、无盐。

    “我们来找他!”火绫看到沈溪,眼前一亮,大声嚷嚷起来。

    鞑靼人此番造访沈府,是由顺天府和鸿胪寺的官员陪同,寥寥数人就动用大批顺天府的衙役以及五城兵马司的官兵护送,生怕这些“蛮夷”在京师“大开杀戒”。

    沈溪冷声道:“我乃堂堂朝廷命官,你们找我作甚?”

    火绫的汉话很流畅,打量沈溪一番,然后问道:“我们苍狼与白鹿的子孙,想请你到草原做客,你为何不去?”

    这话说得太过于浅白,让沈溪一时招架不住。鞑靼人让他出使的消息,只是在朝中高层间流传,连他这个当事人也仅仅是从翰林院同僚口中知道有这么回事,但至于皇帝属意的是谁,连翰林院那些消息灵通人士都不知。

    现在火绫直接当着围观百姓的面就把事情说出来,等于是把朝廷的机密给曝光了。

    “怎么回事?”

    沈溪指了指火绫,看向一旁顺天府的人。

    顺天府负责的不过是个从七品的经历,他紧张地看着沈溪,解释道:“沈大人,不是下官不管,实在是朝廷有令,不得为难这几位……国使,他们说要在京城各处走走,下官只能陪同,谁知道他们……”

    沈溪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火绫等人不用说是特地来找他麻烦的。

    沈溪道:“朝廷派何人出使草原,不是本官能决定,这位……兄台,请回吧!”

    “谁是兄台?这是我们最尊贵的使节火绫大人!”鞑靼人中有人出言纠正。

    沈溪心想,一个女人带人出使,不但自己会汉语,身边还带着几个精通汉语的随从,在弱肉强食男人当道的草原上,这女人也算是个异数。

    “我们草原之人,想见识一下你有多厉害……怎么,不敢赴约?”火绫把自己的佩刀连着刀柄举起来,瞪大眼睛喝问。

    这一番举动,马上把旁边看热闹的百姓给吓着了,人群轰然后退,顺天府的衙役以及五城兵马司的官兵一看情况不妙,全都抄起了家伙。

    朝廷不让开罪外藩使节是一回事,可现在这些“蛮夷”要动粗,而且想威胁堂堂从五品翰林官的性命,那他们就不能不管了。

    “不用紧张,我只是想把刀拿交给他,让他体验下我们草原的战刀有多锋利!”火绫瞪了沈溪一眼,然后向顺天府和鸿胪寺的官员解释。

    沈溪摇头:“外藩的东西,我身为明臣,不能接受,若你真要馈赠的话,麻烦通过朝廷转交。”

    “谁要馈赠你,我是让你拿着刀,到草原上跟我们英勇的战士比武!”火绫怒气冲冲地说道。

    她把刀交出来,沈溪居然当面拒绝,太看不起人了!

    沈溪心想:“不会是想招金刀驸马吧?可惜你不是华筝,我也不是郭靖,就你这模样,白送给我我也不要啊!还想让我跟你去草原,杀了我还痛快些!”

    沈溪义正辞严:“我乃堂堂大明文官,自小熟读经书,满腹韬略,为何要跟你们一帮蛮夷比试武力!?你有听说过诸葛亮和孟获比试武功吗?请问最后是谁获得了胜利?不管什么时候,脑子都比蛮力更重要!”

    “你这胆小鬼,把我草原无数儿郎的性命还来!”火绫把刀“唰”地一声抽出,直接插到了地上,冲着沈溪厉声喝道。

    沈溪这才知道,原来火绫把刀交给他,没有半分表达爱慕的意思,而是想让他受不了激将法,热血上头,主动前往草原“送死”!

    不过你这手法太拙劣了,你以为我会上当吗?可惜的是,现在朝廷廷议尚未有结果,若最后弘治皇帝强行派自己出使草原,那这趟去可真没命回来了!

第六九七章 虽远必诛() 
见沈溪眼珠子骨碌碌地转着,却不说话,火绫不由恼了,怒道:“你难道不给我们达延部面子?”

    “不是给不给面子的问题……你们觉得,我这样一个文弱书生,要跟你们自小在马背上长大,没事就操弄刀兵的青壮比武,是否有些不公平?”沈溪道。

    火绫质问道:“那你用火炮轰击我族人,就很公平吗?”

    真是个不可理喻的暴力狂!

    朱山虽然也很暴力,但却没那么感性,所以朱山头脑发昏时可以把她兄长举起来转两圈,但遇到聪明睿智的沈溪后,她就心甘情愿当一个言听计从的跟屁虫。

    因为朱山知道自己脑子有些拐不过弯,打从心底里崇拜对于一切疑难都可以解决的沈溪。

    火绫则是个有主见、头脑、见识、武力的女人,这种女人对于族人有一种责任感,所以她才会寻到沈溪家门前,主动“邀请”沈溪到草原,试图用激将法让沈溪主动去挑战那些根本就不可能战胜的对手。

    沈溪的功劳,由于刘大夏、马文升和谢迁有意瞒报,弘治皇帝和满朝文武都云里雾里,更不要说普通百姓了。现在火绫为沈溪宣扬功绩,大多数围观民众都纳闷儿……什么火炮族人,不是说刘尚书率部深入草原,击败了鞑靼人,宣扬了大明天威,为什么鞑靼的使节会来找沈状元算账?

    沈溪冷冷地道:“本官听不懂阁下的意思。”

    “你是一个魔鬼,你屠杀了我成千上万的族人,让他们被长生天感召去了,留下他们的妻儿无依无靠,族群成为待宰的羔羊为各部落觊觎,进而导致可怕的战争。你必须要向我们的族人谢罪……”

    火绫双目都快要喷出火来了,如果眼神能够杀人,沈溪早就被千刀万剐。

    沈溪冷笑不已:“阁下说的,本官不能赞同,你口中的可怜族人,同样令我大明万千百姓流离失所,他们被你们掳劫去,做牛做马,如今很多人恐怕已经被你们折磨死了,他们的妻儿难道就应该活受罪?”

    火绫怒道:“你强词夺理,我族人是在战场上公平作战获得的战利品,而不是像你一样凭借火炮……”

    沈溪打断了对方的话,“抱歉,你所谓的战利品却是本官的族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替他们报仇雪恨。无论是用兵刃,还是用火炮,只要能达到目的,我都在所不惜。”

    沈溪如同一个演说家,声音高亢有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想不出火炮和刀枪有何不同?况且两国交战,各凭本事,我力量不如你们,用大明独有的火炮获得胜利,有什么不妥?”

    “反倒是你们,财狼本性,侵略成性。我现在只想问一句,你们的族人是在那儿战死的?战争是我们发起的吗?我只信奉一句话,朋友来了有好酒,财狼来了迎接它的只有刀枪和火炮!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好!”

    “沈大人说的对!”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沈溪话音刚落,周围百姓立即叫好声一片。

    这才是大明的状元!

    这才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我大明百姓受了欺负,沈状元带兵帮我们讨回公道,你们战场上打不过,就到他家里来胡搅蛮缠,简直是丢尽了草原人的脸!

    火绫一张丑脸涨得通红,虽然她有一定见识,但她的口才怎么比得上两世为人的沈溪?

    “你到底跟不跟我们去草原?”火绫咬牙切齿地怒吼道。

    “声音大没用!”

    沈溪摊了摊手,回了一句:“朝廷若派本官去,本官自当遵命而为,但却不是被你们鞑靼人威逼胁迫!”

    沈溪忽然觉得火绫是来帮他的。

    她这么明显地表露出杀意,皇帝再不体谅,也不会这么眼睁睁看着臣子去送死吧?

    火绫气愤不已,骂道:“你就是个胆小鬼,懦夫,你的勇气连一头绵羊都不如!”

    从来没有骂人的话让沈溪听了这么舒服……好啊,你最好使劲地骂,骂得越欢越证明你们怕我,怕到只能用骂人的手段来发泄你们心中的不满。而且你骂得越难听,朝廷越知道我遭你们恨,我的功劳就越大,朝廷越不会派我去草原送死!

    京师毕竟是大明天子脚下,就算火绫再气愤,也只能把佩刀捡起来,系在腰上,然后三步一回头地瞪着沈溪,不甘地带着随从离开。

    等人一走,沈溪周围登时成了欢呼的海洋。

    所有人都对沈溪敬佩有加,放眼天下,能说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