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8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劝?呵呵,算了吧。”

    张懋对此不抱太大希望,“谢于乔的脾气就跟倔驴一样,老夫认识他不是一天两天,一旦固执起来根本没法劝动,哪怕有时候缓和些,但转眼又变本加厉。幸好之厚没跟他一般见识……或许咱们应该试着去问问之厚,比在谢于乔这里浪费口舌好得多!”

    ……

    ……

    谢迁做着他认为的实事,渐渐失去人心。

    不但张懋和夏儒这样的中立派对谢迁深感失望,就连看起来跟谢迁亲近的文官集团中坚力量也开始离心离德,主要体现在杨一清、靳贵、梁储等人身上。

    本来这些人跟谢迁都属于同一派系,现在却又不得保持中立,只有在谢迁找他们的时候才会出现。

    而此时的沈溪对于京城发生的事淡然处之,这几天他只是简单处理一些政务,有时候甚至干脆躲在家中不出来,总归没人计较他这个吏部天官旷工,毕竟身兼两职,两个衙门的人都会以为他在另一个衙门,他想几时给自己放假都行。

    在这种朝廷内人心惶惶的时候,谢迁也没主动跟沈溪谈论如何制约江彬等人,二人便在这种僵持中消耗时光,直到这天朱厚照突然下旨调京营部分人马南下平叛。

    御旨直接下达五军都督府,这让新任京营提调崔元很为难,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崔元求助于张懋而没获得回应,只好去找兵部,却被告知这件事跟兵部无关。

    无可奈何之下,崔元只能派人通知内阁,梁储知道消息后去到谢迁的小院,把事情相告,可说婉转曲折。

    “怎么回事?不是说许泰领兵平叛顺风顺水,为何陛下突然征调京营兵马南下?”谢迁听到这消息后有些不理解,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皇帝又要节外生枝,而他不太想理会。

    梁储道:“具体原因,怕是只有问陛下才知晓,圣旨是由豹房直接下达。”

    谢迁摇摇头:“确定这件事跟沈之厚无关?”

    梁储一愣,等明白过来谢迁是在担心沈溪时,摇摇头道:“暂且未听说有这方面的消息,不过听闻兵部那边未理会崔元的求助,所以驸马爷才会求到内阁来。”

    “他这是想看热闹?”谢迁生气地道。

    梁储对于谢迁态度上的转变暗叹不已:“谢老这是怎么了?平时处理事情也算果断,为何在提到之厚时总有这么大的偏见?之厚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总归在谢老这里都会挑出毛病来。”

    谢迁道:“现在要阻止,非跟陛下面奏不可,老夫要往豹房等候面圣。”

    “这么去,怕是不会有何效果吧?”梁储为难地说道。

    谢迁黑着脸道:“不然能如何?跟沈之厚一样不管不问?京营调兵往西北,那是为了平定狄夷,不得已而为之。如今情况却不一样,此前已从西北调兵入关,如今要是京营再调兵平叛,势必导致京畿防备空虚,若鞑靼趁虚而入,谁能承担责任?”

    说话间,谢迁雷厉风行,起身向门口走去,准备到豹房跟皇帝理论。

    梁储道:“谢老是否先试试上奏?或者可以先跟司礼监掌印张公公打声招呼?”

    “不必了。”谢迁怒气冲冲,言语中满是不屑,尤其是在梁储提到张苑之后,“他们不过是一丘之貉!”

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 
谢迁又跑到豹房等候面圣去了。

    第一次去的时候他还觉得荒唐,堂堂内阁首辅居然要到宫外某处宅院等候见驾。

    不过多去几次他也就习惯了,反正去皇宫去豹房都一样,站在那儿见不到皇帝,总归就当个旗杆给皇帝施压,至于皇帝是否知晓已无关紧要。

    梁储本想陪同朱厚照去等候面圣,以体现他对谢迁的尊重,但谢迁不领情,最后梁储没办法,只能去找沈溪。

    因为沈溪现在不能确定在哪个衙门,梁储走了三处,才在军事学堂见到沈溪。

    正月都快结束了,军事学堂仍旧没有开学,因为选拔学生的渠道被封闭,沈溪没主动去跟皇帝提及,朱厚照在对鞑靼之战结束后好像对什么军事学堂完全不在意。

    对于皇帝来说,这曾经是一个培养嫡系将领的渠道,但在提拔江彬和许泰等边军将官出身的亲信后,对于军事学堂没了以前那样重视,而沈溪也很清楚这点,以至于军事学堂如今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沈溪在军事学堂空置的教室里见了梁储。

    梁储把皇帝要派遣京营兵马南下以及谢迁去豹房求见皇帝的事逐一说明,沈溪听完摇头:“中原叛乱一时没有平息的迹象,陛下为加快平叛进程,派出京营人马,倒是情理中的事情。”

    这更像是场面话。

    听起来沈溪是在为朱厚照解释,但在梁储听来,沈溪大有回避之意,于是道:“只怕陛下想把京畿卫戍权力收回,顺带培养一批嫡系人马吧?”

    有些话本不必说得太过详细,如同朱厚照现在把旧派京营人马调出去,换上他培养的江彬统领京师防务,这是朝中大多数官员都能看懂的事,梁储如此直言,让沈溪意识到梁储指望他拿出对策。

    沈溪摇头:“陛下若真有此用心,一道圣旨的事情罢了,何必要将京营调去南边?”

    本来沈溪不过是在推诿,但梁储听了却像受到启发,皱眉道:“之厚何出此言?莫非你知道陛下更深的意图?”

    沈溪听到后有些意外,他这才明白原来在军事方面自己是绝对权威,梁储本来很有主见,但在听了他的敷衍之词后居然觉得另有隐情。

    这让沈溪颇为尴尬,心想:“梁储怎么说也是翰苑时的故友,现在却代表谢迁前来,目的是让我去劝谏陛下,这是能随便劝回来的?陛下已越发有主见,这么个不想理会朝事的皇帝,能不把皇权收紧,防止别人谋朝篡位?”

    沈溪只能顺着之前自己说的内容,继续道:“或许中原战事不顺吧,即便许泰领宣府边军前去平叛,也未必适应中原贼寇的战法,调京营或许是为加大胜利的筹码。”

    “哦。”

    梁储思索半晌,点了点头,明白了沈溪的意思。

    沈溪道:“最初的消息,正月二十五左右许泰所部便会跟贼军交锋,但过了四五天,仍旧没有更多消息传来,要么是交锋遇挫,军中不敢上报,要么是贼军及时回撤,遭遇战没打响……总归这场战事未按照预想进行。”

    梁储恍然大悟:“陛下突然这时候提出增兵,很有可能陛下已经已得知什么消息?”

    沈溪点了点头:“大概便是如此,现在没有更多消息,不过接下来一两天便会陆续传来,其实这个时候谢老的举动有些冒失,不如等消息证实后再决定动向。而且调京营南下平叛并不为过,陛下此举也只是为了早些恢复北方省份安宁。”

    梁储叹了口气,道:“哪怕知道陛下有意栽培心腹领兵,却无能为力啊。”

    “其实看看陛下回京后一系列安排便知晓,陛下对亲信将领的培养,简直是不余遗力,实在非臣子能改变。”沈溪摇了摇头。

    梁储想了想,再次点头:“正是如此……要不之厚你去豹房面圣,问明陛下的意图?”

    沈溪摇头:“这节骨眼儿上,我宁可当个闲散之人,免得跟谢阁老起冲突。”

    ……

    ……

    梁储没有在军事学堂多作停留,他问明沈溪的态度后,未去豹房,直接回内阁当差。

    刚到文渊阁公房,杨廷和从隔壁的休息厅过来,问道:“谢老往豹房去了?”

    “是。”

    梁储点头,“陛下下旨抽调京营兵马南下平叛,谢阁老得知后匆忙去豹房等候面圣,在下请命陪同遭到拒绝,介夫也莫要打扰。”

    杨廷和皱眉:“谢老如今势单力薄,他这么贸然去请见,陛下如何肯赐见?你就放心让谢老独自前去?不行,我得过去看看情况。”

    因为靳贵不在内阁,杨廷和要出门需要等人来轮换,他这边正要走,却被梁储拉住。

    杨廷和用不解的目光望向梁储:“叔厚兄,你这是作何?”

    梁储无奈摇头:“之前我也有疑虑,所以去见了之厚,听了他的一些看法。按照之厚所言,陛下调兵并非心血来潮,或许跟中原战场战情恶化有关,与陛下刻意栽培江彬等佞臣无关。”

    杨廷和道:“之厚的话也能信?别是这件事就是他在背后谋划。”

    梁储跟杨廷和相处久了,自然明白杨廷和对沈溪有偏见,苦笑着摇摇头:“现在谢阁老求见陛下,若能见自是好,若见不到也没什么。若咱去了,或许会让谢阁老进退两难,只能继续等下去,反而不如等候结果。”

    杨廷和稍微迟疑,随即脸色变得异常坚决:“你不去,我却必选要去,陛下调京营兵马往中原平叛,致使京畿之地防备空虚,身为臣子发现危险,岂能不跟陛下进言?叔厚兄,这里就拜托你了,我先往豹房。”

    ……

    ……

    到日落时,张苑一脸轻松地从司礼监出来,准备出宫。

    对他来说当天很平静,无惊无险当差完毕,甚至不用去豹房面圣陈述事情,大部分朝事都由他来决定,或者说按照内阁票拟完成。

    可当他到了大明门才得知,谢迁和杨廷和先后到豹房等候面圣,劝谏皇帝不要抽调京营人马往中原平叛。

    张苑心想:“可真够稀奇的,陛下抽调京营部分兵马去中原平叛有何不妥?谢老头激动个甚?杨廷和居然也去掺和?”

    “老爷,咱是回府,还是去豹房?”车夫过来问道。

    张苑道:“咱家还没想好,先等等。”

    因为张苑不明白谢迁的用意,生怕事情跟他有关,不敢掉以轻心,自言自语道:“谢老头到底是内阁首辅,若让他面圣,无论跟陛下说什么都可能影响到我,哪怕不是直接的也是间接的,不如去看看他到底要作何!”

    张苑几步走到马车前,钻进车厢,吩咐道:“往豹房,咱家要去给谢大人壮壮威风!”

    “好嘞!”

    车夫很高兴,司礼监掌印跟内阁首辅会面,又是个很大的谈资,他除了颜面有光外,还可以把消息透露出去,捞取好处。

    ……

    ……

    豹房门前,谢迁和杨廷和一身官服站在那儿,等了大概一个多时辰,看到快到上灯时分,谢迁揣测朱厚照应该睡醒了。

    所以他打起精神,随时等候人出来传唤他入内。

    不过他没把里面的人等来,倒先把自皇宫而来的张苑等到了。

    张苑下了马车,趋步走到谢迁面前,扬了扬手里的拂尘:“谢阁老?您这是作何?好像陛下没传见您吧?”

    谢迁道:“年后陛下从未接见朝臣,朝中政务积压,老夫来求见说事,有何不可?”

    张苑为难地道:“那您该往皇宫请求面圣,这里哪是您来的地方?杨大学士,您该劝劝谢大人才是啊。”

    此时的张苑好像非常体谅谢迁,谢迁倒没觉得如何,杨廷和却满怀鄙夷,但他不敢直接跟张苑顶撞,到底从某种角度而言,张苑算是他跟谢迁的上司,就算不是直属关系,若张苑有意就内阁票拟找茬,也够他们这帮人喝一壶。

    谢迁正色道:“老夫做事,不需他人规劝,若张公公也是来面圣的,请顺带跟陛下提一嘴,就说我这把老骨头正在外面等候觐见。”

    “谢阁老误会了,咱家不是来面圣的,不过是听说您在这里,过来跟您打声招呼。”

    张苑表现出一副感慨的模样,道,“最近陛下对于宫里执事并不太信任,什么事情都不安排咱家去做,而是全部委托给江彬……就是那位蔚州卫指挥佥事忙里忙外,听说还操练了一批兵马呢。”

    张苑非但不帮谢迁面圣,甚至想借助谢迁做文章,有点要煽风点火的意思。

    可惜的是,谢迁对张苑所说完全不感兴趣,偏过头懒得搭理。

    张苑见谢迁和杨廷和都像木头一样,全无反应,不由有些悻悻然,用阴阳怪气的腔调道:“谢大人不听劝,咱家也没辙,在这里等多久都见不到陛下,不如回去想别的方法,并不是每件事都需要跟陛下提及的。”

    “多谢张公公提醒。”

    谢迁不痛不痒地说了一句。

    张苑闻言不屑一笑,又往杨廷和身上看了一眼,发现杨廷和侧着头一语不发,又有些恼怒,觉得对自己不够尊重。

    张苑道:“那咱家先告辞。”

    说完,张苑往停放在街口的马车走去,走到半路不时回头看看谢迁和杨廷和,见二人身体纹丝未动,连他离去的方向都不曾看一眼,更觉心里来气,但他还是强忍怒火走到马车跟前。

    等张苑上车后,车夫就要赶车离开,回头问道:“老爷,接下来是回府吧?”

    “回府做什么?在这里等着……不对,往远处一点停下,咱家就在马车里等,一定要等到谢老头服软不可。”张苑恨恨地道。

    车夫很不理解,“老爷,您又不去见皇上,作何在这里等?回去不好吗?”

    张苑道:“在家的事用得着你来掺和?休要嗦,咱家说等就等,万一他们进去面圣,至少咱家能在旁干扰一下,若任由他们跟陛下进谗言,万一陛下被他们蛊惑,给咱家找麻烦呢?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有懈怠心理!”

    “知道了,老爷您消消气,小的这就将马车赶到前边去。”车夫道,“要不派人回府给您拿点御寒的衣物来?马上天就要黑了,这北风可劲儿地吹,担心您身体出问题!”

    张苑一摆手:“不用,咱家还冻不死!走吧!”

    ……

    ……

    入夜后,一场大雪不期而至。

    下雪后,北风呼啸,张苑躲在马车里瑟瑟发抖,嘴里开始抱怨起来:“早知道的话,真应该找人回去拿些衣物、被褥来,也不至于这么受冻……谢老头到底什么时候走?”

    这边张苑受苦,马车外吹北风的人就更苦了,他身边有车夫和随从,帮他盯梢,在没有确切消息说谢迁和杨廷和离开前,张苑不会着急回家御寒,一群人便在那儿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