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8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念于此,高凤道:“娘娘,要不您派个太监去递话?若是老奴去了,怕是那位沈大人……会多想,以为老奴在背后做了什么。”

    张太后狠狠地瞪了高凤一眼,道:“你不想去?也罢,哀家让旁人去,不过你一定要把话带到皇上那里,再让皇上把围着他两个舅舅府宅的兵马给撤了……真不知他要做什么,旁人不相信,连至亲之人都不相信了吗?”

    ……

    ……

    到下午临近黄昏时,朱厚照终于睡醒,此时江彬从大理寺回来,准备跟朱厚照汇报情况。

    小拧子也在旁,等朱厚照问明情况后,不由皱眉:“沈先生只是在大理寺开了个公堂,却没有审案?那寿宁侯和建昌侯呢?”

    江彬道:“两位侯爷的府宅被围了起来,如铁桶一般,没人能进出。但此时建昌侯并不在自家府宅,而是在寿宁侯府。”

    “嘶。”

    朱厚照吸了口气,道,“朕的这个二舅,非常喜欢惹是生非,二人凑在一块,一定会商议对策,或许会派人去干什么坏事也说不定……城中兵马调动如何?”

    江彬没回答,他往小拧子身上看去,小拧子紧忙道:“回陛下的话,五军都督府遵旨出面,如今九城城门防备都已控制住,尤其是两位国舅的亲信,全都被看管起来……”

    朱厚照这才释然:“还好,还好,幸亏朕早有防备,否则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次行事可说雷厉风行,你们做得很好。”

    江彬和小拧子顿时觉得颜面有光,不过想到情况如此危及,皇帝依然可以酣然入睡,心里也多少有些打怵。

    小拧子暗忖:“陛下可真是有魄力,虽然担心两位国舅造反,却依然能睡得这么香……不过要不是有沈大人在城中坐镇,怕没这么容易把事情解决。”

    朱厚照道:“案子不能久拖,迟则生变,让沈先生赶紧过堂审问,最好在今夜前便有结果,只要涉案人等,一概可以拿到大理寺……”

    江彬道:“陛下,现在怕是有些难……沈大人已回府,说是上吊还要喘口气,明日再审。”

    说完这话,江彬和小拧子一样都屏气凝神不再言语,似乎怕朱厚照发火。

    但朱厚照只是喘了几口粗气,道:“沈先生做事可真是高深莫测,或许他又有了什么安排,但不跟朕说明白……朕就是有些不安,万一有人谋反,对朕不利那该当如何是好?”

    江彬赶紧道:“陛下,如今京城一片太平,不会有人谋逆。”

    “呵呵,这种承诺你都敢出,你也是活腻了!”

    朱厚照冷声道,“也可说你不知者无畏,京营本就在张氏一门控制下,就算卸了二人的职位,他们在京营党羽众多,若是有心谋反的话,就算是朕也不好应付,尤其是城外兵马,若是要集合起来攻打京城的话,或许城门处会有人给他们开城献降!”

    小拧子紧张兮兮道:“陛下,是否让沈大人派人把那些京营主要将领给拿下?”

    朱厚照道:“真是馊主意,这个节骨眼儿上拿什么人?现在卸了九门城防的人,再围了侯府,都可能会引起一些人不安,难道沈先生就没想过这些人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

    小拧子跟江彬对视一眼,显然他们都不敢有如此大胆的假设。

    随即朱厚照好像否定自己的想法,道:“沈先生到底足智多谋,不会拿京城安危做赌注,现在他到底为何要把案子拖延,朕实在看不懂。”

    小拧子问道:“那陛下,是否需要派人去问询一下沈大人?”

    “这时候……”

    朱厚照琢磨了一下,点头道,“该问还是要问,不过不是你们去问,而是朕亲自登门求教。朕要跟沈先生一起督办这个案子。”

    小拧子道:“陛下,今日是除夕,豹房内可有不少节目……”

    “糊涂!”

    朱厚照骂道:“真是不知所谓,朝政跟玩乐哪个重要,你不知道吗?朕的江山都可能会丢失,你让朕沉迷逸乐?赶紧给朕安排,朕这就去一趟沈府,既然沈先生在府宅内,他的府宅安全乃重中之重,朕今天可能一夜都不回来了!”

    ……

    ……

    江彬跟小拧子开始为朱厚照出豹房做准备。

    小拧子本要安排銮驾事宜,却被朱厚照阻止,此番出门他并没打算大张旗鼓,只是随便换身便服而已。

    等候的时候,江彬问道:“拧公公,陛下作何要在沈府过除夕?这案子……好像陛下比沈大人还要上心。”

    “陛下钦定的大案,能不上心吗?”

    小拧子正在气恼中,说话的语气也就急了一些,气呼呼地道,“你在陛下跟前做事才几天,知道个屁啊!”

    江彬被骂也没觉得如何,把头转向一边不再多问。

    很快朱厚照换好便装出来,二人赶紧迎过去。

    朱厚照问道:“怎样?护驾人员都点齐了吗?”

    小拧子正要回答,江彬却抢先回道:“陛下,点了二百多弟兄,准备陪同陛下往沈府。”

    “才二百人……”

    朱厚照对这数字似乎不那么满意,道,“再增加些人手,你带的人不够多是吧?就从锦衣卫中抽调,朕不信这时候,还有人敢附逆!小拧子,你再安排几名太监和宫女陪朕一起过去。”

    小拧子一怔,他不明白朱厚照为何要有此安排,心想:“陛下这是要搬家?”

    朱厚照道:“朕有可能过去要住个一两日,先把案子督办完成,朕不想把这案子拖到来年,最好今天晚上就连夜过堂,什么大理寺审案,不如直接就在沈家把案子给结了。”

    饶是小拧子和江彬都知道朱厚照做事不拘成法,但听了这番话后,还是觉得自己的三观再一次被刷新。

    在大臣府上审案,皇帝亲自坐镇督办,这可算开了先河,自古以来闻所未闻。

    小拧子问道:“那陛下,是否需要派人跟大理寺那边打声招呼,让他们派衙差过去?”

    “这么嘛……”

    朱厚照稍微思虑一下,点头道,“也好,多些人就能多些照应,再让五军都督府派人过去支应,今天晚上就不要当是过年,当成是审案之日便可。”

    小拧子紧忙应声:“是,陛下,奴婢这就去安排。陛下,要不您先回去等等?”

    “等你娘啊……”

    朱厚照骂道,“朕现在就要出门,案情重大,不搞清楚朕寝食难安,哪里有心情等待?还不快去办事!”

第二三八五章 来过年() 
高凤匆忙前往豹房,本想通过小拧子将张太后的话传到正德皇帝耳中,但到了豹房门前却发现根本无法入内。

    皇帝在何处,高凤完全不知,想让人传告小拧子,却连个使唤的人都没有,再加上他没有自由进出豹房的资格,就算心急如焚也无可奈何。

    就在焦躁不安时,却见张苑从豹房内出来,高凤只能硬着头皮找张苑帮忙。

    “……张公公,太后娘娘让咱家来跟陛下说,不能将逆党案往外戚身上牵引,事关重大,不可不慎……”

    高凤不知该怎么说,只能把事情往张太后身上推,在他看来,张苑怎么也是坤宁宫走出来的太监,会帮他一把。

    谁知张苑竟板着脸问道:“陛下不在豹房,你不知道吗?”

    高凤一怔:“陛下往何处去了?莫非是回乾清宫过年?咱家怎么完全不知情?”

    张苑瞪了他一眼,道:“怎么这么多问题?老实跟你说吧,陛下往吏部尚书沈大人府宅去了,说是要在沈家开堂审案,至于审谁那可就说不准了……要不,你去沈府将事情呈奏陛下知晓?”

    高凤一听便打起了退堂鼓。

    莫说是去沈府找皇帝,就算派人去禀告皇帝高凤也没那胆子,看到皇帝心意已决,大有拿两个国舅祭旗的意思,他不由慌了手脚,那副手足无措的模样在张苑看来十分滑稽。

    “哼。”

    张苑冷声道,“有事你当面找陛下说去,在这里杵着根本没用,要不就回去跟太后娘娘说清楚……现在情况十分危急,想让两位国舅脱身,可不是你在这里闲话两句便能轻松解决问题的!”

    高凤一听在理,连忙点头:“还是张公公高明,咱家这就去想办法解决。”

    说完,高凤连告辞的话都没有,转身便上了马车,很快便离开豹房所在街区。

    张苑反倒一愣,等反应过来,嘴上不由嘟哝道:“这老东西,分明不将老子放在眼里,看回头如何收拾你……”

    ……

    ……

    高凤虽未见到皇帝,也未将张太后交托的差事完成,但他从张苑口中得知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朱厚照到沈家去了,要跟沈溪一起来查办逆党案,很可能外戚张氏兄弟要被牵扯其中。

    这会儿高凤不敢回宫去见张太后,因为他知道这样会显得自己极其无能,而且就算是告诉张太后也无济于事。

    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去找内阁首辅谢迁帮忙。

    此时谢迁已从都察院打道回府。

    得知沈溪并未在大理寺开衙审案后,谢迁稍微放下心来,准备先回府吃顿团圆饭,顺带筹划一下次日如何干涉沈溪问案,避免张太后和正德皇帝的母子关系进一步恶化。

    谢迁回到家中,刚坐下来,准备跟家人吃饭,便见下人心急火燎进来,跟他说了高凤前来求见之事。

    “父亲,可是有要紧朝事?”一旁坐着的谢丕问道。

    谢丕当日难得过来陪同谢迁吃饭,同时过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史小菁以及长子谢恒。

    本来谢丕应该陪过继的养母吃饭,但谢迁正妻徐夫人极力请求,谢迁终于准允谢丕带着妻儿过来一起吃年饭。

    除了谢丕外,饭桌上还有谢迁的小妾金夫人,以及几个侧室生的儿子。

    谢迁站起来环顾在场人一圈,朗声道:“或许是宫里有事,你们先用饭吧,不必等我了。”

    在家人面前,谢迁已尽量不摆架子,但因他贵为当朝首辅,平时回家的时候很少,就算在家里也要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高姿态,很少跟家里人闲话家常,这也使得他跟家中亲近和善的氛围格格不入。

    谢迁到了前院,只见高凤站在照壁后面,不断地挥动手里的拂尘,显得心烦意乱,当即上前问道:“高公公有事么?”

    高凤这才留意到谢迁已从月门出来,黑咕隆咚的院子,本非谈话之所,但情况紧急,他根本顾不上进堂内说话,急忙将情况说明,包括张太后的嘱咐,还有他从张苑那里听来的关于皇帝往沈府准备审案的事。

    谢迁皱眉:“陛下出豹房了?这是几时发生的事?”

    高凤道:“不太清楚……乃是张苑张公公从豹房出来,跟老奴所言,看他言之凿凿,不像是胡言乱语。”

    谢迁眉头紧皱,过了片刻后才问道:“现在还有谁在沈府?”

    高凤摇头:“完全不清楚,如今就算回去跟太后复命也说明不了什么,若是陛下真要提审两位国舅爷,这……老奴根本没法跟太后交差啊……谢阁老,无论如何您都要想个办法才是……”

    说是让想办法,但其实就是督促谢迁前去沈家探明情况,对于这一点谢迁本人心知肚明。

    谢迁犯起了嘀咕,迟迟没给出答复。

    如此一来,高凤着急了,声音不由提高了八度:“谢阁老,现在箭已在弦上,若您都不出面的话,怕是没人能阻止陛下……两位国舅的府宅中午时就被御林军围了,就怕陛下查案查到大义灭亲。”

    谢迁道:“若是寿宁侯和建昌侯未做出谋逆之事,陛下又怎会动轻易他二人?”

    “这……”

    被谢迁呛了一句,高凤不知该如何回答。

    谢迁或许也意识到自己在太后跟前的人说这话不那么合适,又道:“如今情势紧急,让老夫临时拿出解决方案来非常困难,还是要从长计议……不过眼下看来一切都还平顺,高公公你可回去与太后复命,老夫会再想办法。”

    高凤急了:“谢阁老,您如此回答,老奴回去恐难以跟太后娘娘交差……您还是拿出个起码的对策……。”

    “那你让老夫怎么着?”

    谢迁有些生气了,“光嚷嚷有用吗?仅凭老夫一人,能劝陛下回头?现在连两位国舅牵涉进什么案子都不知道,便要老夫想对策,如何能做到对症下药?要不然……高公公你去多问几人,看看他们是否有办法?”

    说到最后,谢迁的语气有所软化,没有继续为难高凤。

    不过他以为自己没为难,还是在为难,因为高凤除了找他外,并没有其他合适的请求人选。

    高凤心道:“连你这个首辅大学士都不能解决问题,你让我去求谁?谁又肯出面趟这浑水?”

    谢迁此时顾不上回去跟家里人吃团圆饭,一撸袖子:“这会儿时候不早了,老夫还要先去跟几人商议,拿出对策后便赶往沈府……老夫能做的就这么多,高公公先请回吧。”

    高凤见谢迁往门口走去,连忙追上几步,请求道:“谢阁老,让老奴跟您同往可好?”

    “不方便。”谢迁一口回绝,“高公公还是去做该做的事,至于商议对策,高公公暂且回避为妥。”

    ……

    ……

    高凤明白谢迁的意思。

    他是太后身边的人,跟可能涉案的张氏兄弟有着利益连带关系,若他去参与商议,很可能会走漏风声或者做出偏帮之举。

    如今并非是朝中官员在三司衙门审案,而是朱厚照亲自参与断案,又有身兼两部尚书的沈溪出面,案子注定不会小。

    高凤明白谢迁现在是让他避嫌,并非是有意为难他。

    但高凤出了谢府后,心里还是非常着急。

    “既不让咱家去,还不能回宫复命,难道这把老骨头要流浪街头?”

    高凤发现自己进退维谷,完不成差事没法回去跟张太后交差,而沈家那边他又不敢去,生怕惹来麻烦,以他这样一个只想平安过活不愿招惹是非的老太监来说,没有什么事比眼下更难抉择。

    这会儿的谢迁则匆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