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7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人又谈了一些当下时事,涉及朝廷年底核算和来年预算等事项,梁储对于六部的事情比谢迁更清楚,因为梁储这个次辅前一段时间乃是朝政的实际掌控者。

    沈溪道:“今年府库亏空巨大,不过之前跟佛郎机人的买卖进入最后收官阶段,回到京城后已听闻最后一批银两已往京城运来,到时便可以暂解朝廷用度亏空。”

    “希望如此吧。”

    梁储对此并没有太多见地,便在于他并非户部尚书,只负责朝政顾问之事,甚至他连首辅都不是,这种事是谢迁、杨一清和未来司礼监掌印该头疼,其实本来跟沈溪关系也不大。

    沈溪要留梁储在府上一起吃饭,但梁储却起身告辞,沈溪要亲自送他到门口也为其拒绝。

    在院中作别时,梁储叹道:“之厚这段时间可以好好休整,修身养性,让朝中人明白其实之厚你也是一心匡扶朝政,相信此事过后朝中对你毁谤声会被压下去,你切不可灰心丧气。”

    梁储到底是前辈,就算平时跟沈溪平辈论交,但在说及一些大道理上,更好像是在提点后辈。

    沈溪恭敬行礼相谢,随即又恭送梁储离开。

    等人走后,沈溪不由叹了口气,摇头道:“朝堂岂如你梁叔厚想象的那么简单?你只看到内阁跟翰林院这一亩三分地,而我看到的,是整个大明甚至是未来的走向。你跟我之间到底还是不同!”

    ……

    ……

    沈溪称病休养,对于朝堂上的人来说这借口并不陌生,刘瑾擅权时包括谢迁在内的很多朝官都这么做过。

    况且现在朝中还有一些老家伙称病休息,比如说礼部尚书白钺,再比如说杨廷和跟何鉴,朝中人总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不能到衙门处理公事,但有一点他们无法推搪,那就是朱厚照即将举行朝议。

    当这件事公之于众后,如同沈溪称病不出一样让人关注,便在于朝中人都想去见朱厚照一面,在大明能面圣居然也变成一种稀缺资源。

    沈溪说称病,就真的闭门不出,也有人暗中盯着沈府,却发现沈溪一连几天都没有离开府门。

    倒是谢迁那边在京城内各朝中要员府宅间来往密切,甚至每天他的小院都会有宾客来往,而谢迁也已确定这次朝议商议的内容,林林总总有十几项之多。

    一切便在于朱厚照耽误朝事太久了,回到京城后又是第一次开朝会,谢迁作为文官代表,要将所有上奏的大事都整理出来。

    这天何鉴到谢迁府上,倒不是说他想知道关于朝会谢迁准备得如何了,而是想知道自己请辞归田的事情是否被列入重要议案,除了他坚决请辞外,白钺那边也已快要到病入膏肓的地步。

    按照何鉴对谢迁说的意思,白钺沉疴不起,这次朝议无法参与。

    谢迁很是气恼:“能去的都去,至于沈之厚那小子去不去,是他的事情,咱们这些老家伙莫非还要倚老卖老不成?”

    显然谢迁对白钺不能出席朝会有些看法,在谢迁想来就算最后一次出席朝议,白钺也应该做到善始善终,请辞也得亲自跟皇帝提及,而不是由旁人来传达。

    何鉴感慨地道:“于乔,你没见过白尚书的状况,他连病榻都下不来,每日食宿都需要人照料,基本上是捧着药罐子过日子,岂有力气入朝?”

    谢迁因为过往的一些事,对这种请辞告假的情况压根儿就不采信,最主要还是他对白钺一再向奸邪容让和妥协有极大的不满,毕竟白钺是刘瑾当朝时便已坐到礼部尚书位子上,就算在谢迁眼里白钺不是阉党,也是纵容阉党为恶之人。

    谢迁道:“你不会到时候也称病不去吧?”

    何鉴没好气地道:“我倒是想呐,这身子骨不中用,还要走上几里地瞎折腾,难道嫌命长了?但我希望能在这次朝议中,直接提出让人来接替我现在的职务,之前说让之厚来,现在你不会改变主意吧?”

    说到吏部尚书继任者的事情,谢迁立即开始装起了糊涂,沉默不言,作势去看手里的公文,但何鉴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

    何鉴道:“于乔,你是该改改对之厚的看法了,这次他跟陛下交恶是什么原因,想必你也该清楚了吧?之厚不惜触犯龙颜都要劝谏陛下,陛下虽然恼怒,但行为却收敛许多,不再做那胡闹之事,甚至遵从之厚建议重开朝议,并形成定制……这不正是你希望看到的吗?”

    谢迁心想:“效果如何还存在一定疑问,同时这何尝不是沈之厚刻意营造的铮臣的假象?”

    显然这会儿谢迁对于朝会并不抱太大的期望,或者说他对胡闹的朱厚照过于失望而对其处理朝事的能力不看好,所以难免会想,哪怕没有朝议,所有事情都按照他的票拟来完成那也极好,最好司礼监掌印一直空缺,一切由他来做主。

    何鉴再问:“现在能够确定之厚不参加朝会吗?”

    谢迁摇头道:“他去与不去,你问我作何?你想知道就直接去问他,这小子做事从来不跟人商议,若他面对事情能跟我商议一番,我至于这么恼他?”

    何鉴道:“算了算了,不跟你多闲扯了,既然之厚已触怒龙颜,莫非你还准备落井下石不成?咱都一大把年纪了,年轻人一代又一代成长,咱见得多了,咱们自个儿不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那就说定了,此番我请辞,朝会时会提议由之厚接替我的职务。”

    “不可!”

    谢迁断然回绝,“此事容后再议。”

    何鉴当即有些气恼,瞪着谢迁喝问:“于乔,你这是要言而无信吗?”

    谢迁叹道:“吏部乃六部之首,掌管天下官员升迁,若他为吏部尚书,非结党营私不可,现在他年轻气盛旁人已有非议,唯独结党这一块没人提,若让他再授人以柄,岂非是我等的过错?”

    “既如此,不如让其继续留任兵部,既然先皇都认可他带兵的能力,留他在兵部又如何?朝廷也需要这样一个人威慑四夷,以及地方上那些野心家!”

    “你……”

    何鉴气呼呼地指着谢迁,“简直不可理喻,之厚执掌吏部,四夷和野心家就敢妄动了?那你说,让谁来接替老朽?总归老朽没法再在朝中安身立命,这次怎么都要乞老归田!”

    谢迁太过执拗,何鉴没法给他好脸色看。

    我已经是一把老骨头,跟你不一样,我对朝堂没那么大的野心,就想回去儿孙绕膝过几天清静日子,你非要绑我留在朝堂上作何?

    谢迁黑着脸,想了半晌后,一摆手道:“总归会给你个合适的人选,你要乞老归田,没人阻拦。”

    “那感情好。”

    何鉴扁扁嘴道,“若你实在找不到人,老朽便继续推之厚,你自己看着办吧!”

    ……

    ……

    虽然何鉴是沈溪举荐才得以出任吏部尚书,但自打上位以来他一直坚定地站在谢迁这边,但因为谢迁做事太过激进,好像什么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才行,这让何鉴产生严重的反感,所以对谢迁的态度变得疏离起来。

    司礼监掌印空缺已久,朱厚照又不管事,谢迁现在做的基本就是宰相的事情,甚至比起大明开国时的宰相更有权势。

    这就让何鉴对谢迁也产生一定防备心理,换作旁人为了仕途要给谢迁面子,选择屈从,但何鉴却不需要这么做,他是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位置太过关键,所以何鉴宁可得罪谢迁,也不能完全顺从对方的意思。

    还有一点,那就是何鉴觉得沈溪的确是有能力和担当,觉得谢迁纯属因为傲慢和偏见才会对沈溪横挑鼻子竖挑眼。

    谢迁则对何鉴的请辞丝毫不加理会,他对何鉴说的话也近乎敷衍,打消让沈溪成为吏部尚书的想法后,谢迁甚至没去考虑谁来接替的问题,显然是准备继续采用拖延战术,让何鉴再干个两三年。

    但就在这个时候,谢迁从小拧子那里得到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就是现在正德皇帝开始着手准备给沈溪封公。

    当谢迁听说这消息时,简直以为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文官不能封爵这是自大明开国之初便定下来的规矩,现在沈溪以文官封爵,还是直接封为公爵,这是谢迁怎么都不肯接受的事情。

    “……之厚封公,地位岂不更在老夫之上?”谢迁感觉到一种浓重的危机。

    本来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压着沈溪,但想到沈溪若以公爵之身挂兵部尚书职,朝廷就真的没人能对付得了沈溪,甚至整个大明的军权也将落到沈溪手上,那时五军都督府可能都只是个摆设。

    小拧子趁着朱厚照白天睡觉时,特地到谢迁的小院来通知,对小拧子来说,这件事关系重大,倒不是说小拧子不支持沈溪封爵,而是觉得朱厚照这么做会乱了规矩,小拧子本着谁都不得罪的想法,让朝中文武官员来议定这件事是否合适。

    小拧子道:“谢阁老,这是陛下的意思,已准备草拟诏书,就这一两天的事情了,可能在朝会上公之于众。至于沈大人那边,小人派人去打探过,得知沈大人并不打算出席朝议,要不您去跟太后说说?”

    谢迁非常担忧,生怕沈溪封爵会影响到朝局稳定,但最大的问题是他根本无法干涉皇帝的决定。

    谢迁道:“之厚若被封公爵,大明官场非乱套不可,大明列祖列宗定下的规矩也会毁于一旦……难道陛下想看到大明出乱子吗?”

    小拧子望着谢迁,这种非议皇帝的事情他可不敢做,也只有谢迁可以明目张胆发出如此感慨。

    谢迁又道:“老夫这就入宫……不对,是去豹房面圣,跟陛下陈述此事利害关系。”

    这边谢迁不顾一切要往豹房,却被面无人色的小拧子拦了下来,小拧子满头大汗,急匆匆地道:

    “谢阁老,您千万不要乱来啊,陛下尚未将此事公之于众,小人是冒着杀头的风险跟您老打声招呼,您这么去见陛下,小人岂不是性命不保?”

    谢迁斜着看了小拧子一眼,轻轻摇了摇头,显然在他看来,小拧子一人性命比起大明安定根本不值一提,牺牲掉小拧子正好可以让皇帝身边少几个佞臣。

    这边谢迁执意要出门,小拧子心中暗骂自己多事,然后死死地拉住谢迁的手不放。

    小拧子几乎是哀嚎道:“谢阁老要去见陛下,就从小人尸体上踏过去吧。”

    谢迁板着脸道:“拧公公,你该知道这件事的影响,这也是你来见老夫的目的所在……想让老夫劝说陛下,阻止此事的发生……你现在这番举动又是何意?”

    小拧子泪流满面,痛苦不堪地说道:“小人将此事告知谢阁老,是想让谢阁老有所准备,让朝中上下有所针对,而非让谢阁老不顾一切去面圣……就算谢阁老去了豹房,能保证见到陛下,行那劝谏之举?”

    听小拧子这一说,谢迁瞬间一阵气馁,显然如小拧子所言,这年头要面圣可是个技术活,除了沈溪外,就没听说朝中大臣有随便见到朱厚照的,谢迁不由琢磨开了:“除了沈之厚自己去推脱,好像旁人去了都属徒劳。”

    谢迁不再坚持往外走,小拧子终于可以松口气,结结巴巴地道:“陛……陛下的脾气,谢阁老难道……不明白?陛下跟沈大人出现隔阂,心里肯定后悔不已,现在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收拢沈大人之心……这件事的根源,在于陛下跟沈大人间的隔阂,谢阁老为何非要执迷不悟坚持要去面圣劝谏?”

    谢迁叹道:“除了面圣外,老夫想不到别的方法。”

    “小人能想到啊。”

    见谢迁有所动摇,小拧子赶紧趁热打铁,“哪怕谢阁老去见太后,或者见沈大人也成哪,要不就等陛下将此事公之于众时,在朝会上跟陛下据理力争,总归要跟陛下摆事实讲道理,有必要急于一时吗?”

    小拧子这边又惊又怕,唯恐自己泄露风声被朱厚照知晓,被驱赶离开皇帝身边都是轻的,动辄有杀头之祸。到了这个地步他才明白,两面派不好当,谢迁做事跟沈溪极大不同,完全不顾别人的安危,简直是个老顽固。

    谢迁脸色迟疑,好一会儿才道:“到朝会时再反对,怕是什么都来不及了。”

    “那谢阁老就去见太后或者沈大人。”

    小拧子终于硬气起来,正色道,“若谢阁老坚持要去面圣,小人第一个不答应,小人会千方百计阻拦……谢阁老您莫要怪小人不识相,实在是这件事会让小人丢掉性命……言尽于此,小人告退。”

    ……

    ……

    沈溪即将封公之事,最初只有小拧子跟江彬知晓。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件事在京城突然传开,好像有人故意将消息泄露,让天下人知晓。

    谢迁没有去见张太后,也没有见沈溪,此时他还在盘算如何去劝谏皇帝,但左思右想一阵无力,一方面朱厚照执拗的态度他很清楚,一旦决定什么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当初刘健和李东阳怎么倒台的历历在目;另一方面则是豹房守卫严密,正如小拧子所言,他根本没办法面圣。

    随之张氏兄弟也得悉消息,张延龄赶到寿宁侯府见到兄长,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着着实实将沈溪给骂了一顿,好像沈溪挖了张家的祖坟一般。

    “……他凭什么直接封公?咱兄弟到现在还只是侯爵,就因为出塞去打了一场仗,就可以凌驾于你我兄弟之上?大哥,这口气咱们可咽不下来,必须得去跟姐姐说,让姐姐降罪那小子……”

    张延龄不甘心,嘴里几乎全都是抱怨之辞,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而张鹤龄这边则显得谨慎许多。

    听弟弟吐槽半晌后,张鹤龄才道:“见到太后,就能让陛下打消封爵的念头,并降罪于沈之厚?”

    “不然怎办?就任由他封公,位在你我之上,以后见了面还要给他行礼?”张延龄咬着牙气呼呼道。

    张鹤龄摇头叹气道:“就算沈之厚不是国公,也是兵部尚书,在朝中的地位依然在你我兄弟之上,给他个国公若是能将兵部尚书的位子给下了,反倒是好事一桩……你想想看,朝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