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7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沈溪头一晚便得知,对他来说这不算什么,听之任之,翌日上午云柳到沈家附近的情报站向沈溪汇报工作时再次提及这件事。

    “……大人,现在司礼监掌印竞选之事甚嚣尘上,各方人士都在打探关于您,还有拧公公、张公公等人的消息,如今外间普遍传言,说李兴和李荣两位公公成为掌印的机会也很大,全看大人支持谁……”

    云柳跟熙儿回到京城后,工作轻省许多。

    战场上她们负责情报收集,而在京城内则负责搜集一些官员和民间的传闻,云柳手下的办事效率明显要比马九掌握的情报系统高多了,使得云柳查到的消息较为系统全面,能让沈溪比较清晰地了解京城周边的舆论状况。

    沈溪道:“那外间之人,又如何猜测我支持的对象?”

    云柳摇头:“这个……朝中官员和百姓可不敢随便揣测,主要是大人现在的官声非常好,民间对您称颂颇多,这次虽然是您受圣谕主持选拔,但民间基本没有议论,或许都觉得沈大人会秉公决断,不会再出现刘瑾和张苑这样擅权的司礼监太监。”

    沈溪道:“那他们真是高看我了,陛下给我权限,难道我还要完全按部就班,将政敌推上位?”

    云柳不敢随便接茬,她能听出沈溪话语中的不善,大概的理解是沈溪应该有别的什么计划,至于选张永出来当司礼监掌印的事情,在她看来并没有成为定局,这也是通过她对沈溪的了解得出的结论,这更好像是沈溪与小拧子、张永制造的一个迷雾,让人以为他会这么做,但其实另有筹划。

    沈溪再道:“拧公公如今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因为他最有把握的便是陛下的宠信,现在这份恩宠突然落到江彬身上,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但他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连失宠的钱宁都能继续做锦衣卫指挥使,他相对也能心安些……不过,肯定有人会制造一些假象,让他误以为自己失势,到时候便会彻底乱了阵脚。”

    云柳道:“请大人示下,是否要阻止这些人所为?”

    “阻止作何?你知道是谁要这么做吗?”沈溪反问道。

    云柳低下头,根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沈溪也不需要她作答,这个质问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警告。

    沈溪主动解释:“会这么做的人是丽妃。丽妃昨日在豹房放的那两场焰火,可算将她的野心全部释放出来,她如此无疑将钱宁推到花妃一边,下一步就是陛下身边女人争宠,这次不再会跟以前一样可以和睦相处,绝对要你死我活分个高低!”

    云柳听来一阵惊讶,沈溪说的事情在她看来很可怕,皇帝身边的女人为争宠到不死不休的地步,意味着豹房内的秩序会因此而改变。

    “大人,现在豹房不能乱。”

    云柳委婉的建议,“现在京畿之地民生已开始趋向平稳,最好宫闱能保持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

    “我知道。”

    沈溪看着云柳,目光深邃:“不过陛下内宫的事情,不是我能干预的。我现在只负责将司礼监掌印人选送到陛下跟前,最终决定权在陛下手上,只要这个人不跟我为敌,谁都可以接受,哪怕他真与我为敌,最多把他当作第二个刘瑾对待。经历刘瑾和张苑前后两个掌印兴风作浪后,司礼监的权力不可能恢复往日胜景!”

    ……

    ……

    外间很在意司礼监掌印人选,毕竟这是内相的位置。

    但其实也有人意识到,内相的权力已被压榨到极限,毕竟皇帝吃了刘瑾跟张苑两次教训,不会再给司礼监掌印太大的权限,坐上这位置再想只手遮天,除非此人有能力抗过沈溪和谢迁这两座朝中屹立不倒的大山,还要压制皇帝身边江彬、小拧子、丽妃等有野心之人。

    哪怕就算小拧子自己上位,也不可能兴起波浪。

    刘瑾可以得势,是因为他将君臣间的联系通道完全阻隔,也有沈溪故意纵容的成分在里面,而张苑可以得势,也在于沈溪的因势利导。

    当沈溪放弃利用司礼监掌印打压朝臣,他跟朱厚照间的联系渠道就会成为司礼监掌印消息封锁的最大障碍。

    如今随着江彬崛起,皇帝身边宠信之人又多了一个,消息更难封锁,先不论沈溪这边,要想把皇帝身边消息渠道阻隔就得同时拉拢五六位有通报消息权限之人,这对于新任司礼监掌印来说难比登天。

    如此一来,未来的司礼监掌印只能安分守己当一个“内相”,协助内阁处理好朝政,充充当一个萧敬那样无过便是功的人物。

    哪怕这位司礼监掌印有一些权限,可以敛财,也可以发展人脉关系,但始终跟刘瑾和张苑弄权时只手遮天的情况有很大差别,这也是沈溪放心将司礼监掌印这个位置放出来的根本原因。

    沈溪去了兵部,处理完事情后,回到自己的公事房静坐冥思,他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若没有江彬崛起,也没有小拧子、丽妃等可以直达圣听的渠道,这时候他应该推选谁来当司礼监掌印。

    “估摸只有张苑合适,他的能力撑不起来,所以必须要借助外力,再者张苑的脾性决定了他贪财误事容易控制,再者张苑毕竟是沈家人……可惜现在张苑已暂时失去利用价值,只能让他守几年皇陵,或许未来我可以提携他一把!”

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 
谢迁本以为自己能参与到司礼监掌印的选拔中,却未料朱厚照压根儿连声招呼都没跟他打。

    如此一来,谢迁只能寄希望于影响沈溪,却又不想主动召见,免得被人说他“以大欺小”,更要防止他人参奏他“内外勾结”,到底司礼监掌印跟他这个内阁首辅对接,他只能等沈溪主动来见。

    可左等右等,沈溪没来,倒是将张懋给等来了。

    张懋不是专程前来拜见,而是在去见沈溪前,顺道过来见上一面向他求教一些事。

    谢迁心情不太痛快,却不能在张懋面前表露出来,但以张懋的阅历,自是能品味出点儿什么。

    “……于乔,你也是,既然之厚没来见你,你主动去见他也是可以的嘛!现在你们都在避嫌,但事情总归得有个度吧?不是说了吗,这次参与司礼监掌印选拔的人员,会面对同样的考题,内容主要涉及票拟和朱批,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是由内阁来出题吧?”张懋对谢迁的态度有些无奈,不由劝说道。

    本来张懋不想劝,因为他不愿意牵扯进文官集团内部的斗争中去,但想到斗争的二人分别是谢迁跟沈溪,张懋又觉得自己有资格说上两句。

    谁都以为谢迁跟沈溪间不过只是暂时的矛盾罢了,一老一少本来关系莫逆,沈溪还是谢迁亲手提拔起来的,甚至还有姻亲关系,总归这对老少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在朝事上达成一致,而说和之人自然也会从中受益,谁要是挑拨离间肯定落不了好。

    张懋还认为,谢迁跟沈溪之间需要这样一个中间人来调和,老的老少的少,缺少的就是沟通,只要说开了问题应该不大。

    谢迁却冷漠相对:“我都一把老骨头了,还要不顾脸面主动去见一个小家伙?另外,虽然陛下说要在司礼监掌印选拔中添加考核处置政务一项,但却没说从现成的案例中选择,也有可能随便编造一个事件作为考题……他不主动来见我,介绍一下情况,难道我还得拿自己这张老脸去贴他的冷屁股?”

    换旁人来劝,谢迁未必肯听,就算是何鉴这样的存在,谢迁也会当面顶撞。

    但张懋却不同,到底是英国公,前后服侍过三任皇帝,资格比起谢迁还要老得多,乃是大明军队擎天巨柱般的人物。

    虽然张懋老来昏聩,做事只求中庸不出差错,但在大事上却绝不含糊,谢迁根本就没底气在张懋面前发火,只能抱怨。

    平日倚老卖老的谢迁,此时在张懋面前变成了个任性的年轻人,需要张懋温言劝说,而张懋也不会因此而瞧不起人。

    张懋叹道:“之厚也是,你这边他不来见,老朽那边他也不打个招呼……不过,这几天听说他就待在兵部、豹房跟家里这几个地方,于乔你其实可以找个人去传达一下自己的看法,总归比你在这里独自生闷气好许多。要不……这次老朽便过去帮你说说?”

    谢迁道:“老公爷,你这又是何必呢?他一个年轻人,就算身负皇命,也不该如此盛气凌人,居然来个避而不见!对了,陛下有说过这件事由他来做决定吗?那个什么委员会,在我看来就跟胡闹一样,选个太监还做这么多文章,为何不在朝议时交由大臣来议定?”

    张懋无奈摇头:“若能上朝定夺的事情,需要老朽前来拜见商议?这不是因为陛下不肯开朝会么?咱只能根据情况变化,做出最有益的应对……这么说吧,老朽已跟夏国丈商量好了,这次试着推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太监来做司礼监掌印,如此能让朝局更加平稳,绝对不会再出现刘瑾那样祸国殃民之辈,令朝局陷入混乱。”

    谢迁黑着脸不说话,好似在表明一种态度,你们说了能算?

    张懋看出谢迁对于他的提议似乎不感冒,继续解释:“这不希望拉你进来,商议一下到底谁更有资格掌管司礼监,到底高公公还是戴公公合适?亦或者从以前先皇时的老人中选拔!”

    朝中太监的选拔标准跟文官不同,文官基本在被革职或者请辞归乡后,就算告别仕途,如同刘健和李东阳,无论他们以前权势再大,现在也只是闲散人一个,根本无法左右朝局,未来正德皇帝也基本不会再启用他们,除非是又有新皇登基。

    而朝廷过往启用退休老臣,也主要是从事一些无关紧要的差事,诸如教育和涉及地方教化等,很多属于没有合适人选下的无奈选择。

    但太监则不同,很多太监就算被投闲置散多年,仍旧可以启用,甚至还做到司礼监掌印或者秉笔太监等重要职位上,大明历史上很多太监都经历过大起大落,总归是皇室家奴,皇帝想用就用,不需要顾念太监启用后结党营私的问题。

    所以张懋的意思,是跟谢迁商议推选个弘治朝的老太监来执掌司礼监,其中就有最被人欣赏和屡屡提及的萧敬。

    谢迁摇了摇头:“张老公爷还是莫要提此事为好,陛下不会同意的,若一意孤行只会给自己找不痛快。现在不都说了么,只在那十几人中来选,而戴公公跟高公公都无意竞逐,只是填了个名字,最后根本就不会有上位的机会……陛下中意的是年轻些的太监。”

    不但朱厚照不想用老人,谢迁也不想,因为他对那些在宫内外势力盘根错节的老太监有很大的忌惮,觉得这些人根基深,野心大,人一老顾忌就少,一旦上位就会跟刘瑾和张苑一样左右朝局……想想连张苑这种根基浅薄的年轻太监,一旦上位都不肯听从指挥,屡屡自作主张,以至于闹出很大的乱子。

    张懋皱眉:“那于乔你到底是何想法?你不会想袖手旁观,等待陛下最后委命,由始至终都让之厚主导事件进程吧?”

    谢迁不知该说什么好,摇头轻叹:“难道我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张懋很想说,你的确没有,但我此来就是想问问你,看看有什么对策。沉默好一会儿,他才说道:

    “那就按之厚所提选拔标准来执行吧,好似科举一样,成绩在那儿摆着,结果出来后将表现最好的那个人的名字送到陛下面前,由陛下亲自委命……若陛下对此人有成见,那就按照顺位依次上呈,终归有合适的。”

    谢迁皱眉道:“考核之事,总归会有主观臆断的成分在里面,谁能确保其中没有私相授受的现象?”

    张懋苦笑道:“于乔啊,你这可就为难人了,老朽问你意见你不说,现在又担心这个怕那个的,你倒是给指出一条明路来啊……老朽从你这里离开,马上就去见之厚,你有什么意见,老朽可以不透露说这是你的意思,就说是老朽自己的看法……难道之厚能不体谅咱们这些老家伙?”

    谢迁想说,你想让他体谅你,不是痴心妄想么?当即摇摇头:“我怕的是有人伺机做文章,听说这几天京师内送礼的人不少,如今陛下尚未将犒赏出征将士之事完成,又整出司礼监掌印选举这一出,是存心让朝廷兴起风浪来么?我的意思是由陛下来定,旁人最好不要牵扯其中,否则出了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你……你这还不是袖手旁观?那老朽来见你,有何意义?”张懋脸上带着苦笑,有种被人戏弄的无奈。

    谢迁道:“你负责监督一下之厚,那小子做事太过激进,若他想插手朝局也定会在此事上做文章,如此张老公爷总该可以帮忙吧?”

    张懋先是思索一下,确定没问题后,才微微点头表示应允。

    谢迁又道:“司礼监掌印之位到底归谁,始终不能由外臣来定,这是宫里的事务,最好先问问太后的意思,可惜这几天我没有入宫的机会……”

    “那你……”

    张懋想了想,最后摇头,“还是莫要去了,陛下突然器重起夏国丈来,你也该嗅出点苗头了吧?”

    谢迁叹道:“正是因为如此,老朽才未去,之前一段时间因为介夫的事情,太后似乎跟陛下间闹出嫌隙来,陛下回朝后连皇宫都未踏足,只是派人去跟太后请了安……事情好像不太妙。”

    张懋略微思索后才叹道:“也是你于乔回京城前没安排妥当,本以为以你的睿智,应该将所有事情都提前考虑到,谁知陛下外出巡防民情,朝中会闹出笑话来,到现在民间还有议论,你让陛下的面子该哪儿搁?”

    谢迁没有评价张懋说的事情,继续道:“见到之厚后,你别说来过我这里,还有一定跟他说得秉公处置,司礼监掌印之位看似简单,但其实万众瞩目,刘瑾就是在这位子上祸国殃民的……陛下越是少问或者不问朝事,这个位置就越重要。”

    “嗯。”

    张懋又点了点头。

    谢迁最后重重一叹:“这件事怕是又要掀起一场波澜,以现在陛下选拔人的标准,肯定是选一个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