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7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谢迁因连续赶路,身体都快散架了,疲累不堪,说话时一直有气无力。

    沈溪站起身来:“恭送谢阁老。”

    谢迁道:“你跟老夫一起到驿馆,抵足而眠,有事还能商议。”

    沈溪摇头道:“谢阁老回去休息,在下前去能作何?谢阁老不也说了,有事可以等日后再议定,何必急于一时?”

    谢迁想了下,微微点头,他从沈溪神色中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随即鼓励道:“战事结束,朝堂内大概会经历一番人事变动,你安心在朝中做事,总归未来你可成为大明柱梁!老夫看好你。”

    沈溪苦笑一下,心想:“我为官到现在,做了那么多对大明有益的事情,难道仅仅是未来可能会成为大明柱梁?那我现在是什么,只是个给人打下手的小角色?你谢老儿始终把自己当作文官魁首,看起来开始转向支持我,但其实还是想任何事都出自你的决策,让我沿着你选定的路走,这也是我俩矛盾所在,既如此你还跟我商议什么?”

    到此时,沈溪已不可能再对谢迁言听计从,无论谢迁是否是一片好意,沈溪都无法甘心平稳过上多少年后再出来做实事,他目标明确,就是要利用朱厚照的支持施行很多改革,促进时代进步。

    事情到了这般田地,沈溪不可能事事都为谢迁着想,就好像谢迁也不可能会放弃原则,全力支持沈溪改革一样。

    ……

    ……

    谢迁回到驿馆休息。

    沈溪则留在住所内,面对眼前厚厚一叠案牍,根本就看不下去。

    此时刚天黑,本来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但沈溪根本就不饥饿,朱鸿进来道:“大人,唐先生求见。”

    沈溪没想到唐寅会来,因为他做事的方法和手段不为人所理解,不奢求旁人能帮到他太多,留唐寅在身边,更像是备不时之需,至少目前唐寅无法帮到他太大的忙。

    但他知道,未来自己要做很多事,那不是他一个人决策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很多人执行和监督,更需要一些人在地方上为他的政策奔走,而唐寅就是很好的人选。

    “请他进来吧。”

    沈溪随口说了一句,言语间显得很倦怠。

    很快唐寅便出现在沈溪面前。

    当唐寅进来,看到沈溪凑在烛光下看什么东西时,只是站在那儿没有说话,好像并不想打扰沈溪。

    沈溪问道:“为何如此安静?”

    唐寅见沈溪没侧过头来,言语中有种冷漠,当即回道:“沈尚书,在下希望早些回京看望妻儿,出来久了,怕内子挂念。”

    沈溪点头道:“思念亲人乃人之常情,唐兄可以回去……其实不必跟我请示,我会让人给你支一笔车马费。”

    沈溪没有说束脩或者薪酬的事情,而只是说给唐寅车马费,意思就是说感谢你在这一路上跟随我,帮我出谋划策,至于接下来是否还要用你,另当别论。

    唐寅没去争辩什么,来之前,他把很多事都想明白了,拱手道:“在下能力有限,实在帮不到沈尚书你,承蒙你一直以来的照顾,这边先谢过!”

    说到这里,发现沈溪终于侧过头看着他,好像对唐寅说的话提起几分兴趣来。

    唐寅又叹道,“我始终没有办法进入仕途,除了少了进士的身份,其实做事也没什么能力……可笑我之前还一直以为自己怀才不遇。”

    沈溪微笑着问道:“唐兄怎会如此灰心失望?你可是名闻遐迩的江南才子,诗画堪称一绝,多少人对你欣然向往?”

    唐寅苦笑着摇头:“经历太多事情之后,我不会再高看自己一眼,无论是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又或者云谲波诡的官场,在下能力距离沈尚书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没办法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许我就适合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书书写写,发些牢骚……官场根本就不适合我!”

    言语间唐寅带着一种对自己的极度失望,俨然跟他随同沈溪出征前的意气风发迥异。

    沈溪打量唐寅,许久后,他仿佛看到了一个能帮到自己,或者自己想要的唐寅,这大概正是他期望对唐寅做出的改变。

    沈溪微笑着说道:“唐兄,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帮到了我,也帮到了天下苍生,现在激流勇退的话实在太过可惜……嗯,要不这样吧,你先回京休整一段时间,等我回到京城后,会帮你在朝中谋取个差事……以你举人的身份,还有在对草原之战中随军立下的功劳,大概可以担任一地县令……我准备先让你到地方上历练个几年,积攒些政绩和资历,唐兄你看如何?”

    “啊?”

    唐寅听到这话,眼睛瞪得溜圆,显得非常惊讶。

    举人只是理论上有当县令的可能,但一定是那种偏远没人稀罕的地方去当县令,没什么油水不说,下辖管理的人还特别少,就算这样也需要走动关系,花费不菲,当完县令后还连个晋升的途径都没有,可悲可怜。

    但他只是跟沈溪到草原上走了一趟,沈溪便许诺给他找个县令的差事当当,以沈溪的人脉关系,自然不会随便给他找个地方就打发他。

    而唐寅马上就要得到一个连两榜进士都梦寐以求的好差事,直接到某个地方当县令,从此踏上仕途!

    唐寅本以为沈溪要将他打发走,从此过那种山野村夫的日子,郁郁寡欢而终,但未曾想,沈溪居然让他做官,那二人此后就不再是雇佣关系,身为官员最多算是沈溪的下级,所以沈溪才会说给他“车马费”而非其他。

    唐寅激动地道:“沈尚书,您……这样做怕是不那么合适吧?在下寸功无立,哪里敢当此重……”

    突然间,一代才子居然也出现了口拙的情况,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此时唐寅非常激动,他跟徐经都被剥夺参加会试的资格,甚至被列入官场黑名单,就算入仕也只能当小吏,根本无从晋升,但现在沈溪却给了他另外一条官场晋升的途径。

    沈溪微笑着鼓励道:“若以唐兄的本事,考进士绰绰有余,如今之所以沦落到这地步,也只能说是交友不善。不过我想提醒一下,我并没对你做什么许诺,我目前只是兵部尚书,只能说回去后尽量帮你争取,莫要以为事情便板上钉钉。”

    唐寅明白沈溪这句话的意思。

    现在沈溪在朝中的处境非常尴尬,随便提拔谁都可能会被御史言官给盯上,更何况是他唐寅这样被弘治皇帝钦定为不得参加科举之人,要入朝的话,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而且就算这样也会给沈溪带来非议声。

    此时的唐寅对沈溪有一种极大的感恩心理,他知道沈溪要提拔他将要面临怎样的舆论压力。

    但其实沈溪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也只有唐寅才会重视,以为当年被降罪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但其实朝中大员根本就没人留意他这样的小人物,沈溪并不会因为提拔唐寅就背负什么舆论负担。

    唐寅感动地拱手道:“在下明白。”

    沈溪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唐兄你早些回京城跟家人团聚吧,我这边还有事情要处理,所以暂时无法回京。一切要等消息,可能是最近的事情,也可能会等上一年半载,谁知道呢?呵呵。”

    沈溪说话的语气非常轻松,并不像是严肃的许诺,不过唐寅却明白沈溪既然说出口了,就一定会帮他办到,而不会信口开河。

    且以沈溪的身份,要提拔一个县令并不难,最重要的是他有着举人的身份,且去战场上积累了一定战功,也只有沈溪才有底气帮他争取。

    反正他在此次对鞑靼的战事中做了什么,或者说是否有功劳,全在沈溪一句话,这也让唐寅多了几分宽慰,自己苦熬多年,这回终于要出头了。

    ……

    ……

    唐寅高兴地去领了车马费,足足有八十多两银子。

    换作赴京参加会试前,这笔钱或许对唐寅来说根本就瞧不上眼,但在现下,这对落魄久了的他来说却无疑是一笔巨款,他可以拿这笔巨资去安顿家里人,还可以让他过一点稍微体面些的生活。

    唐寅当晚找了个地方喝酒。

    居庸关内要找到喝酒的场所很不容易,军中禁止饮酒,且居庸关城不是商业城市,城内仅有的铺子都是为官兵服务,就算有百姓居住,也都是随军家属,他们在城内的生活保障基本由朝廷包完了,而城中要兑换商品也近乎是以物换物,所以理论上唐寅就算有银子似乎也没处花。

    但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乏灰色交易,正因为居庸关城内禁酒,所以开设酒肆的利润才高,因此最后唐寅还是顺利找到小酒馆,即便没有酒友作陪,也喝得很尽兴,这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喝得差不多了,唐寅便回去休息,结果次日一大清早被人吵醒,却不是沈溪派来的,当得知来人身份时,唐寅差点儿吓得滚落床下。

    “谁?哪个谢大人?”

    唐寅瞪着前来报告的随从问道。

    唐寅从榆溪河战场前往榆林卫城汇报军情并暂时留下后,三边总制王琼便安排了一名随从照顾唐寅起居。

    这名随从等于受雇于唐寅,结果唐寅这一路上都没钱支付薪水,随从已经快无法忍受了,结果他突然得到沈溪一笔不菲的车马费,出手开始变得阔绰,不过相比于手头宽裕,唐寅更在意的是自己的面子。

    当得知谢迁到来时,他喜出望外,昨日兵部尚书、朝中炙手可热的沈溪许诺帮他弄到县令的官职,今天早晨就是首辅大臣亲自前来拜访,这得是多大的脸面?

    随从道:“就是内阁首辅谢大人!”

    随从出自官衙,见过大场面,自然知道谢大人有多大官威,能主动接见一个进士都不容易,更何况是登门拜访?这足以体现出自己服务的对象不是什么小人物,而是被埋没的大人物,所以随从一改之前的轻慢,说话时带着一种近乎大喘气一样的一惊一乍。

    “快……出去迎接。”

    唐寅紧忙收拾衣衫,没等他走出门口,谢迁已盛气凌人地进了他屋子,这让唐寅有些措手不及。

    “谢阁老!”唐寅为自己能认识谢迁这样的人物而沾沾自喜,尤其是在看不起自己的随从面前。

    谢迁点了点头,一摆手,唐寅见状赶紧道:“退下吧,快去给谢阁老准备茶水。”

    “不必了!”

    谢迁道,“有事要跟你单独说,屏退左右便可。”

    随从哪能不识相?赶紧退出门外,却不肯走远,想知道堂堂的首辅大学士来找平时吊儿郎当自诩为大才子的唐寅做什么。等他关上门后,往旁边挪了不到两步,便听里面传来谢迁的声音:

    “之厚昨日跟你说了什么?为何会不辞而别,连夜就出了居庸关?他到底去了何处?”

    唐寅没料到谢迁居然是来兴师问罪的,他本以为自己时来运转得到谢阁老的欣赏和提拔。

    唐寅一时间愣在那儿,完全不知该如何去接话。

    被谢迁凝视,唐寅压力很大,最后只能如实回道:“在下从西北回来后,百无聊赖,希望早一步回京与家人团聚,昨日去跟沈尚书请辞,沈尚书给了一笔车马费……让在下早一步回京等候消息,他会……帮在下向朝廷申请功劳,并且允诺在下,有入朝为官的可能……”

    到此时唐寅知道自己再隐瞒下去也是无济于事,可能会发生什么大事,能说的还是先说出来好,免得之后被谢迁责难。

    谢迁皱眉:“那他没说要去何处?”

    唐寅叹道:“谢阁老,您应该知道,沈尚书做事不会跟下面的人商议,何况在下只是他身边不入流的幕僚,怎会将如此机密大事告知在下?在下到现在为止,还不知沈尚书离开的消息……不过料想既然他离开,要么是回京,要么是……去找寻陛下了吧?”

    谢迁眉头皱得更深了,道:“你怎么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唐寅道:“陛下外出游玩的事情,军中并不算什么秘密,这消息也是从京城那边传来的,现已满城风雨……不是说之前沈尚书有意劝谏陛下吗?在谢阁老到来后,想来他没了后顾之忧,便马上出发找寻陛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说话时,唐寅一直强调自己是局外人,根本不知其中内情,所以责任不该由他来承担。同时,唐寅也在尽量提醒谢迁,他跟沈溪的关系没有看上去那么亲密,沈溪不过是他的雇主而已。

    谢迁对唐寅的回答并不满意,在屋子中间来回踱步,显得忧心忡忡,却又有些不信任唐寅,道:“临行前,他可谁都没见,唯独见过你,你敢说自己跟此事毫无关系?即便你要回京师,怕也是有什么特别的交待,让你赶回京城帮他做事吧?”

    唐寅摇头苦笑:“谢阁老,这次您真的误会在下了,沈尚书确实什么都没跟在下说。要说他说过的……在下会如实相告,他的意思是,让在下先回京城等候,若他回京会帮忙疏通,为在下谋得一官半职,很可能是县令,鼓励在下在官场好好发展。谢阁老,若您对在下有意见的话,在下绝不敢进入仕途。”

    唐寅明白,无论沈溪许诺什么,但凡谢迁说句话,那所有的承诺都属于白搭。

    谁让谢迁才是文官领军人物,几乎所有官员都要看谢迁的面子办事?若谢迁就是要针对他,他也没办法。

    以前唐寅不觉得自己会被谢迁这样的大人物针对,但现在他却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谢迁已经登门来找他的麻烦,连沈溪失踪这种事也要记在他的头上,这让他非常郁闷。

    就在唐寅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时,突然外面传来一个声音:“谢大人可在里面?”

    谢迁听到后,走过去将门打开,只见一名士兵站在外面:“谢大人是吧?小的是隆庆卫指挥使李频李将军麾下,特来为您送一封信,乃是沈大人昨夜离开时留下,特地嘱咐要在天明后再送给谢大人阅览,这不,找了您老好半天呢!”

    唐寅见来人说的是沈溪的事情,稍微松了口气,但见那随从站在门口没走,突然面红耳赤,有一种做了糗事被人发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