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厚照啰嗦半天,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便在于此时他满心欢喜,根本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作为皇帝,朱厚照突然捡了个“大便宜”,之前还是不学无术连累三军的昏君,突然间就要成就千古明君,永远铭记于史册中,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

    小拧子提醒道“陛下,是否该犒赏有功将士?”

    “对对!”

    朱厚照这才记起来,笑着说道,“下一步就要犒赏三军,参战将士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记大功……沈先生麾下所有人,都要好好犒赏。”

    陆完道“如今战事尚未完全结束,提前犒赏怕有不妥,此时应当告知延绥地方,先将战功统计完成,等沈尚书出征归来后,再论功行赏也不迟。”

    “好!”

    朱厚照此时完全失去主见,旁人说什么他都觉得有理,小拧子说要犒赏他赞同,现在陆完说要延迟犒赏他也觉得没问题,总归只要能得胜,一切建议都可以听从。

    小拧子一看这架势,赶紧给在场人等递眼色,好似在提醒他们,赶紧把张苑的事情落实,最好让朱厚照直接任命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如此才能心安。

    但陆完等人根本就没想过提张苑的事情,毕竟在他们看来,皇帝金口玉言,决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更改。而朱厚照这边也没心思念及张苑这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沉浸在取得对草原部族决定性胜利的巨大喜悦中。

    朱厚照道“沈先生劳苦功高,朕一定要好好颁赏,给他加官进爵,享受大明最高的礼遇……”

    朱厚照这边嘴上说着,陆完等人心中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沈溪能做到兵部尚书已经升无可升,再升只有个平级的吏部尚书,除非给沈溪加一些爵禄,但沈溪已经是少傅,难道给沈溪加上柱国?

    不过这会儿没人出言指点,因为在陆完等人看来,沈溪能在以弱敌强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着实难能可贵,在所有人都觉得沈溪身处绝境的情况下,沈溪非但没兵败身死,还带兵把鞑靼人杀得片甲不留,这种功绩已经足以铭记史册,至于皇帝未来要如何颁赏,都是后话了,对他们而言现在做好战后善后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

    陆完等人又请命了一些事,包括安排人马协助延绥镇打扫战场,同时命令九边各处出塞扫荡鞑靼人等等。

    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兵部侍郎应尽的职责,朱厚照都一一准允。

    小拧子最期待的,还是陆完等人把张苑的事情明确说出来,可这几位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由始至终都未提及。因为涉及跟张苑的利益之争,小拧子知道关于张苑的事情他不适合掺和,只好作罢。

    等奏捷完成,朱厚照让陆完等人退下,等大臣们离开后,朱厚照终于不再隐忍,如同得到宝贝的孩子,又哭又笑,带着一种得意忘形,整个人在那儿张牙舞爪,不知该做点儿什么才好。

    小拧子在旁看着,也在迟疑是否需要回避,因为朱厚照很少在外人面前失态,他怕朱厚照因此在事后疏远他。

    谁都不想让人看到自己不堪的一面。

    不过朱厚照好像完全不在意,回头看着在场唯一的人,问道“小拧子,你说沈先生是否旷古以来最厉害的人?以一敌十都可以获胜,他这样的旷世奇才去哪儿找?”

    小拧子笑道“是啊,陛下,还是陛下圣明,才会有如此臣子为您效命!”

    朱厚照叹息道“朕之前还在担心沈先生会出事,但现在看来,或许正是因为朕没有按照既定计划出兵,才激发出沈先生的潜能,领兵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从这点上说,朕算是成全了沈先生。不过历史评价朕的时候,可能会说朕被小人蒙蔽,做了许多糊涂事,朕极有可能会在这件事上成为反面角色!”

    突然间,朱厚照又懊恼起来,因为这一次他的确翻了很多错,生怕历史会给他记下不堪的一笔。

    小拧子道“此战得胜,完全是陛下对沈大人信任的结果,自古以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陛下既然能得胜,抵御外夷,开疆拓土,旁人又怎会对陛下您妄加非议呢?”

    “这话说得中听,对!自古都是以成败来论英雄……帝王也是这样,只要能取得功业,旁人没人在意你做过什么,就好像唐太宗一样,不也杀兄辱媳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但历史只记得他的圣明,别的事情谁会随便非议?”

    朱厚照终于为自己找到开解的理由,整个人又陷入兴奋的状态。

    小拧子觉得自己这张嘴立了功,赶紧恭维“陛下功在社稷,实在可喜可贺,看来大明能千秋万世,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很高兴,没觉得小拧子的恭维话刺耳,反而觉得这是“事实”。

    “小拧子,朕这几天闷坏了,今天终于得到好消息,理应好好庆贺一下,你去跟丽妃说,安排些助兴节目,朕今天要好好喝几杯……咳咳!”

    “陛下龙体……”

    小拧子显得有些疼惜。

    朱厚照没好气地道“让你去就去,朕的身体早就好了,只是一点儿风寒,不打紧!”

    ……

    ……

    小拧子又去见丽妃,这次他是奉旨行事,也就没什么顾忌。

    把之前大臣奏报的事情大致跟丽妃一说,丽妃神色淡然,“本宫说过了,沈大人有通天之能,若几个蛮子就能让他兵败身死,那就不是他了,回来后怕是功勋盖世,不给他封侯拜相实在说不过去!”

    小拧子道“陛下确有此意。”

    “嗯。”

    丽妃再度点头,“不过自古以来,功劳越大的臣子越会被皇帝猜忌,下一步这位沈大人在朝中的日子,怕是没之前那么好过了。”

    小拧子也显得有些担心“之前奴婢也想跟陛下提醒,但见陛下正在兴头上,就不敢随便乱说话了……您说沈大人这么大的本事,若有不臣之心当如何?”

    “这不是你该说的,就算要想那也是陛下去想,你说出口,就是僭越……你要记得,你说的一切都要不揉杂自己的意见,这才是你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事情,绝对不能处处表现自己。作为陛下管理朝政的帮手,只有聪明人才能做到内外和上下都对自己信任有加,你光得到陛下信任远远不够,还需要朝臣佩服你,不然刘瑾和张苑就是你的前车之鉴!”丽妃用严肃的口吻说道。

    小拧子打个寒颤,随即作出受教的模样,恭敬行礼。

    “娘娘,之前陆侍郎他们没说张公公的事情,不知是忘了还是怎么的,陛下也没安排新的司礼监掌印人选。”

    “别去争,你争也争不来,只要那当了司礼监掌印之人看你的脸色行事,已经算是走上人生巅峰,何必要亲自到那位子上,招惹无数的猜忌?你觉得是做司礼监掌印好,还是陛下跟前的近侍好?”丽妃提醒道。

    小拧子恍然,点头不迭“娘娘说的是,无论是刘瑾,又或者张苑,在当上司礼监掌印前都在陛下身边做常侍,但出任司礼监掌印后因公务繁忙,逐渐与陛下疏远,反而会频频被人在陛下面前攻讦……咳,小人也说了他们很多坏话,若他们既可以掌控局面,又常伴陛下身边,知道陛下喜怒哀乐,也就不会落得这般田地。”

    丽妃笑道“拧公公是聪明人,有些事根本不需本宫提点。正是如此。”

    顿了顿,丽妃继续道,“其实陆大人他们也算是老谋深算,自然能想到趁陛下高兴时提出新的司礼监掌印人选,但他们又知道,若提了,那斧凿的痕迹太过明显,他们针对张苑的事情也会为陛下猜疑,还不如让陛下事后想到落下什么事,自己把人选定下来,岂不是更好?”

    “对,对!”

    小拧子欣然点头,“听娘娘说这一番话,奴婢这脑子突然就豁然开朗了!”

    丽妃道“有些事不是拧公公你想不到,是你不愿意往这方面想,不要带着偏执的心思办事……下一步你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让戴义和高凤当上司礼监掌印,若是其他人当上,非听你的话不可!”

    。

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与偏见() 
榆溪河北岸的战事结束后的第二天,谢迁休息够了,再次见王琼,详细问询沈溪所部战后的情况,却被告知沈溪那边又断了消息。

    “什么?他还没回兵榆林卫城?大战既已结束,因何还要盘桓在草原上?他能追得上鞑靼人的骑兵?”

    谢迁很生气,在他看来,战事结束就该撤兵,穷寇莫追,他甚至想好好询问一下这一战中沈溪到底做了什么,不过在得知沈溪领兵追击,完全没有带兵回榆林卫城的打算,便难以压抑心中的怒火。

    王琼道:“从昨日到今天,卑职派出骑兵接应沈尚书所部,又得到战俘有三千余人,且收获的鞑靼头颅也有千余,如今了解到的情况,鞑靼中军可能连万数都未到,所以沈尚书才会如此着急追击,务求除恶务尽……鞑靼人已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很可能达延汗部已分崩离析!”

    谢迁叹了口气道:“不想竟被之厚领兵打出如此众寡悬殊的胜仗来,难怪他不知收敛……可是鞑靼兵不过万,难道就没有战斗力了?若鞑靼反击,之厚反胜为败,那他苦心积虑赢得的胜仗不就白费了?”

    虽然谢迁对沈溪有所不满,但显然自己也知道,光在这里发牢骚一点儿用都没有,就算派人去告知沈溪,让其班师,也无济于事……沈溪求援的时候没有派兵救援,又凭何希望沈溪能按照他的指示回兵?

    “陛下那边,可有指示到来?”谢迁又问了一句。

    王琼微微摇头:“未曾有。战报已向张家口堡发出,从之前得到的情报看,延绥副总兵林恒统领的骑兵已距离榆林卫城不到三百里,即便如此他的人马也来不及跟上沈尚书所部追击的步伐。”

    谢迁道:“不能再给沈之厚调拨兵马,要是他手里再增加个两三万骑兵,还不知他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跟朝廷上奏功劳的事情,由德华你来做,他既然想一追到底,那出了事情,也要他自己来承担责任……德华,你只管做好眼前延绥防备工作便是。”

    王琼一边点头应允,一边在想:“难道我现在有别的选择?我倒是想出兵跟随沈之厚的脚步,这功劳可说是白得的,可条件也不允许啊……”

    “现在守在榆林卫城,意味着与天大的功劳擦肩而过,还要给人收拾残局,纯属出力不讨好,还要被您老吆五喝六。不过好在有一点,那便是您老对我的印象还不错,以后对我的仕途应该有所助益吧!”

    王琼不由看了谢迁一眼,他在这一战中没赚到军功,甚至还差点儿因为见死不救当了罪人……要是沈溪兵败身死,以皇帝对他的仇恨,他将无法再在朝中立足。

    现在他等于是在为沈溪善后,不过他也算是得到丰厚的回报,就是以谢迁为首的正统文官势力的支持。

    ……

    ……

    当林恒领兵回到榆林卫城时,沈溪追击鞑靼人、离开榆溪河已近四天时间。

    林恒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榆溪河一战,心中非常失望,尤其是在得知沈溪领兵取得一场辉煌大捷的情况下,对他来说就更难受了。

    林恒非常在意军功,由沈溪提拔到现在的位置后,他希望能凭靠军功再进一步,但奈何皇命征召,加之上官调遣,让他失去再立功勋的机会。

    林恒回来后,立即受到王琼接见。

    王琼是在总督府正堂会见的林恒,他详细把林恒驰援张家口堡的情况问了个明明白白,最后感慨地说道:“此番调兵失误,也是因为草原上情报传递不畅,再因朝中有宵小蒙蔽圣听所致……不过以宣府传回的情况看,百官正在串联参劾权宦,这两天应该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林恒紧张地问道:“沈大人已出兵多日,是否需要延绥派兵驰援?”

    林恒来的时候,最关心的事情便是自己是否有机会赶上末班车,追随沈溪的脚步领兵深入草原。

    虽然沈溪在榆溪河取得的胜利已经可以说旷古烁今,但若是可以在之后再来个封狼居胥的壮举,那即便在后面的战事中取得的战果不尽如人意,依然足以超越榆溪河一战的功勋。

    在林恒看来,在那些史官眼里,对于具有象征意义的精神层面的胜利更加在意,至于一战下来杀敌多少,只是数字的堆砌罢了,不足为提。

    王琼道:“沈尚书出兵已有多日,且他并未从延绥镇征调人马,即便你跟过去,也来不及了,还不如留在城内驻防,谨防鞑靼残部袭扰边陲!”

    这种鬼话连王琼自己都不信,便在于他知道鞑靼人已是强弩之末,就算是最强大的达延汗部都歇火了,这种时候又怎么可能会有鞑靼人不知死活跑来袭击边陲?

    那跟自掘坟墓何异?

    林恒的脸上满是失望之色,为自己不能建功立业懊恼不已,王琼见状安慰道:“近来朝廷论功行赏的御旨就该下达,你安心休整,战后本官会记得给你上表奏功……这次战事中,你来来回回奔袭数千里,劳苦功高!”

    林恒听出王琼话里未尽之意。

    你没什么功劳,最多也就占着一点苦劳,回头给你表功,至于能得到多少战功全看皇帝或者兵部那些大佬的心情。

    林恒到底只是一名普通将领,在王琼这样的封疆大吏面前他不敢争什么,拱手道:“谢阁老还在这里吧?卑职可否求见?”

    “你去见谢阁老作何?”

    王琼皱眉道,“谢阁老这几日身体不适,亟需休养,你就不要去打扰了……伯之,你在领兵上很有天分,但你也要安下心来,好好揣摩下学问,不然的话你会把自己的前途给耽搁了!”

    或许是王琼感觉到林恒有钻营关系的倾向,以他对林恒的欣赏,不由拿出长辈的口吻加以斥责。

    林恒自然心有不甘,但跟之前一样,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王琼大他还不是一级而是很多级,只能忍住心中那口气,恭敬行礼然后告退。

    ……

    ……

    送走林恒后,王琼没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