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守仁提醒道“陛下,兵马数量包括了步兵和骑兵,此番追击鞑靼人的骑兵本来就只有五千之数。”

    经王守仁提醒,朱厚照猛然记起,其实此番出兵数量并不多,计划中的五万更是以步兵为主,机动性远不及骑兵,鞑靼回撤,步兵不能深入,只能派骑兵追击,结果前后脱节,无法形成呼应,终于酿成当前不利的局面。

    当然朱厚照不会承认眼前一切都是他调度无方造成的,当即道“既然步兵无法发挥作用,外面雨又这么大,干脆撤回城来,同时也避免堵塞骑兵回撤之路!”

    张苑诧异地问道“陛下,大明骑兵还未跟鞑子分出胜负,调步兵回来作何?留人马在外,至少能壮壮声势,让鞑子不敢轻易靠近!”

    在张苑看来,鞑靼人只有一万左右,明军数倍于敌,就算骑兵对垒吃亏,但只要和步兵汇合,结成军阵对敌,明军依然可以占据上风。

    所以他想把步兵留在城外,如此就算骑兵吃了败仗,最后也可以“反败为胜”。

    朱厚照气恼地道“不懂就别瞎说,现在城外带兵的人又不是沈先生,他们能正面抗击鞑子铁骑冲击?胡卿家已说了,鞑子援兵不断,我骑兵会逐步处在不利位置,由于传递消息有一定延滞,说不一定此刻前方已败战。朝廷兵马正在集结中,这次不过只是试探性出击,何必非把老底赔掉?”

    张苑很着急,心想“陛下这是怎么了?之前他可不是这意思,怎么现在率先打起了退堂鼓?”

    胡琏领命“微臣这就去安排撤兵事宜!”

    朱厚照重重点头,胡琏随即下城楼而去,如此一来城内城外再次热闹起来。

    城门重新打开后,城外列阵的步兵分批回撤,也就在同时,前线更多的消息传来,每条消息都对大明不利。

    朱厚照听到后一阵头疼,问道“怎么回事?鞑子为何援兵源源不断?大明骑兵与鞑子交手不到一刻钟,就全线崩溃,这也太不经打了吧!”

    张苑把听来的消息告知“陛下,听斥候回报,鞑子领兵的是他们汗部的三王子,此人骁勇善战,咱们的人马刚开始还能与鞑子打个有来有往,结果他突然领兵出现,从中间位置把我骑兵分成前后两段,相互间难以呼应,很快便全线崩溃……这会溃兵儿正在往张家口堡撤退。”

    朱厚照紧张地问道“城外步兵都回城了吗?”

    王守仁回道“正有序撤退!”

    “赶紧撤!”

    朱厚照催促道,“既然前线吃了败仗,巩固城防才是正理,决不能让张家口堡有任何危机……朕还在这里呢!”

    突然间,朱厚照紧张起来,当知道对方带兵的是什么汗部王子,再加上鞑靼人来势汹汹,城外人马未及撤回城内,而城内兵马不多,朱厚照当然怕城塞有失,他这个皇帝被鞑靼人俘虏,步他祖宗的后尘。

    就在朱厚照心慌意乱,手足无措时,王守仁则镇定自若,行事有条不紊,无论谁上来请命,王守仁都能适当做出调派,根本不需要请示皇帝。

    朱厚照这会儿也似乎对自己的指挥能力信心不足,放权让王守仁调遣三军。

    “陛下,远处有骑兵往这边来了。”

    小拧子拿着朱厚照的望远镜在露台边缘看远处的情况,察觉到异状后,紧忙朝内喊道。

    朱厚照疾步冲了过去,一把将望远镜夺到手中,望着远处半晌,倒吸了口凉气“骑兵还真退回来了,看架势好像是败了……赶紧让城门洞里的步兵进城,然后让开位置,让骑兵先回城!”

    王守仁道“陛下不必担心,城头有佛郎机炮严阵以待,鞑靼人不敢随便接近城池。”

    张苑埋怨道“王大人,你可真会说风凉话,火器在下雨天能随便用吗?就算点燃引线怕也会被水浇灭吧?”

    “对,对!”

    朱厚照被张苑提醒,忽然记起什么,“先期回来的骑兵,能进城就进城,后面逃回来的就别管了,务必把城门守好,张家口堡不容有失!”

    在这种城塞随时可能会出现危险的关头,朱厚照已顾不上那些骑兵的死活,更在意自身安危,他怕鞑靼人杀进城来让自己做俘虏或者当个冤死鬼,宁可牺牲那些出击后徒劳无功的骑兵。

    王守仁道“陛下,不可,以如今回撤之势看,骑兵队形并不散乱,显然是撤到中途重新排过阵型,尚有一战之力!兵马完全有机会悉数退回城内,避免产生更大折损。”

    张苑呵斥道“王大人,到底是那些士兵的生命重要,还是陛下安危重要?”

    这种关键时刻,张苑也怕得要死,之前还是一副雄心壮志要打胜仗,但突然鞑靼人杀来,朱厚照和张苑便以自身的利益为最先考量,再也股不得其他。

    好在此时朱厚照多少保持理智,走到露台前,再次拿望远镜向远处看了看“对,骑兵回撤还算整齐,赶紧让步兵进城,城外有护城河,实在不行的话,就拿火炮轰他娘的……王卿家,下雨时火炮能用吗?”

    王守仁显得很确定“可以!火炮大多安置在角楼内,不惧风雨!”

    朱厚照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道“这就好,这就好,能用火炮还怕个鸟啊?让人把火炮架起来,看到那些鞑子冲过来就开炮……朕倒要瞧瞧他们是否敢攻城!”

    随着城外瓮城内士兵挤成一团,终于出现踩踏的状况,后续骑兵抵达城下,急于逃命也开始挤开步兵往瓮城冲,谁都知道只有回城才能保住一条命,一旦城门关闭,就要留下来跟鞑子死战。

    后续人马数量众多,大多都是惊弓之鸟,一看就没了之前出征时的英姿,而后续鞑靼人的追兵也终于杀来。

    “陛下,鞑子来了,鞑子来了!”张苑非常紧张,指着远处四五里外的鞑靼骑兵蹦起来。

    朱厚照紧张地道“王卿家,让火炮准备好,若是鞑子敢接近,就放炮!如果实在不行,先把城门关闭!”

    到了最后关头,朱厚照又犹豫了,他不能确定鞑靼人是否会趁着明军蜂拥进城时跟随在后发起攻城,所以给王守仁下达一个酌情考量的旨意,要是不能确保城防安全,便关闭城门,牺牲那些尚未进城的官兵。

    王守仁显得很自信“陛下请放心,鞑靼人绝对不敢靠近城池,微臣这就前往炮兵阵地做准备!”

    朱厚照本不想让王守仁这样知兵的人离开,不过眼下他已无更好的选择,毕竟胡琏已先一步去城下协调人马进城。

    “王卿家,现在全靠你了!”

    到了此等危急时刻,朱厚照才想起到底谁有本事,用一种信任的目光凝视王守仁,目送其离开。

    张苑嘴上嘟哝“这王伯安,愈发没个规矩,在陛下面前也敢转身就走,看咱家回头不参他一本!”

    在胡琏和王守仁协调下,大明兵马悉数撤回张家口堡,即便在中间因为拥挤和踩踏死伤不少,但至少未酿成城塞失守的恶果。

    鞑靼两次试图派兵攻打城塞,尾随大明撤退兵马进城,都被城头的明军火炮压制,最后雨势渐歇,明军龙骑兵甚至发起反击,毙敌百骑……乃是在胡琏策划下完成,此战唯一的战果也是由胡琏调度人马取得。

    眼看着明朝人马全都进城,城门关闭,鞑靼人自觉撤出城塞十里外驻扎,这次战事算是告一段落。

    明军先是大败,最后关头取得一点小战果,最终依然是个惨败。

    朱厚照在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中回到守备衙门,随即这次战事的相关人员便赶到这里来“请罪”,其中包括胡琏和王守仁,同时还有诸多领军出征的军中将领,其中罪过最大的理所当然是被朱厚照强迫赶去领兵的宣府总兵白玉。

    因为朱厚照受到惊吓,加之早晨和中午都没吃饭,到后院便躺下了,以至于那些来请罪的人只能在正院内跪成一排。

    张苑心中也有些惴惴不安,不过他还算淡定,在他看来,这次战事他没有过多出面,最多只是在朱厚照耳边吹了一些风,主要责任不在他身上,这也是值得庆幸的地方。

    张苑心道“还好这次没主动承揽指挥人马重责……话又说回来,就算我要指挥三军陛下也不会同意,现在出了问题怎么都赖不到我头上。这样最好,有功劳我可以拿大头,出了过错我则可以躲到一边。”

    过了许久,小拧子从后院出来,脸色间异常沮丧“诸位大人,陛下说头疼欲裂,要先休息一下,诸位先请回吧……等明日陛下会过问军情。”

    王守仁道“拧公公,请跟陛下请旨,如今鞑靼人马驻扎城外,且防备空虚,乃是出兵袭击良机。”

    小拧子没说什么,张苑已指责道“王大人,你是疯了吗?还是说你觉得之前的失败还不够?此番正是王大人主张出兵,结果却出了状况,你是想将功补过?就怕你夜袭鞑子营地不会取得功劳,反而会葬送更多大明将士!”

    王守仁瞪了张苑一眼,目光中满是气愤。

    小拧子说和“两位莫要争吵,陛下今日的确无心过问军情,至于王大人所说,陛下不会恩准,请回吧!”

    到这会儿,除了王守仁和胡琏还会考虑战局整体得失,其他人都想明哲保身,没人愿意再出兵。

    张苑随即便跟小拧子往里去,想要跟朱厚照吹吹风,把自己撇开。

    小拧子伸手阻拦“张公公请留步,陛下明言,今日参与战事之人,一律不得觐见,若谁敢违背,以军法处置……请张公公不要让小的为难。”

    张苑一怔,随即意识到,朱厚照连他一起给猜忌上了。

    张苑恼火地一甩袖,随王守仁等人一道出了守备衙门。

    。

第二一九三章 胜负颠倒() 
王守仁和胡琏出了守备衙门,胡琏愤愤不平:“正午时我就发现情况不对,主张撤兵,张苑却坚持追击,最后蛊惑陛下成功,终于酿成之后的惨败,他却不背负任何责任,还想让我们担责!”

    王守仁叹道:“也是我思虑不周,以为鞑靼兵马不足,不会强行接战,结果鞑靼人却鬼使神差派兵来跟我军交锋。重器兄,你可有算出军中损失?”

    问及痛处,胡琏显得很无奈,“出兵五千,折损士兵一千二百多人,马匹……两千余……至于城塞下还有诸多死伤,尚未统计清楚……”

    “唉!”

    听到如此大的损失,王守仁不由叹气。

    这次失败必然有人要承担责任,而朱厚照作为皇帝肯定不会让自己背锅,如此一来谁都有可能成为替罪羔羊。

    胡琏又道:“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最后反击杀伤鞑靼人约有四百余,之前骑兵交锋时杀敌也有六七百之数,可惜尸首未带回来,所以这个数字有待商榷!”

    大明军功,始终要见到首级,现在回来的将士禀报说杀了那么多敌人,但尸体和头颅全都没带回,什么证物都没有,如此一来数字只存在于口头上。

    王守仁抬头看了看天色,此时已是黄昏时分,虽然雨早停了,但依然乌云密布,当下叹道:“却不知这次有多少人为此担责,重器兄,你我……”

    胡琏道:“责任我们共同承担,回去我就上疏跟陛下请罪,明日陛下不是要接见臣僚?到时候大不了请辞归乡……”

    王守仁本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显然不觉得一个请辞就能解决问题。

    二人正要离开,却见前面过来几人,远远地被他们的侍卫给拦住了。

    “谁?”

    王守仁问了一句。

    等定睛看清楚,才发现来人中为首那个是朱厚照最近很宠信的宣府副总兵许泰,许泰得到放行后过来,恭敬地行了个礼:“两位大人,末将有事启奏。”

    “什么事?”

    王守仁跟胡琏对视一眼,没猜出许泰前来拜访的目的。

    许泰道:“末将要跟两位大人参劾宣府总兵白玉,他平时便仗势欺人,欺压军中良善,非法侵占官兵军饷,之前领兵出城更是临阵脱逃,导致兵马群龙无首,终于迎来一场惨败!若让他继续留在军中而不治罪,会让将士离心离德……”

    王守仁大概听明白许泰的意思,这次朝廷不是要找替罪羔羊吗?主要责任应该由领兵的白玉来承担,如此方方面面都好交代。

    作为白玉的下属,许泰抢先来告白玉的刁状,意思是要跟白玉划清关系,同时也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当然许泰也可以去找张苑参劾白玉,但问题是白玉是张苑的人,再加上朱厚照要听身边人和军中两方意见,所以便来找王守仁和胡琏参奏,以往一举奏功。

    王守仁道:“回去再详谈,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说完,一行人往中军辕门而去。

    ……

    ……

    朱厚照从城头上下来,惊魂未定,以至于连接见军将和官员的心都没了,回到守备衙门时,整个人还在回想之前城头上的遭遇。

    朱厚照念叨:“若是迟一步,那些鞑子杀进城来,可能朕就要当太上皇了!”

    丽妃一直守在旁边,看着朱厚照的反应,多少体会出小皇帝之前的紧张,不过她又有些可怜眼前的少年,说是有多少雄心壮志,但到了危急时刻就原形毕露。

    “陛下,这不怪您,都是白总兵领兵交战不力!”丽妃道。

    朱厚照一摆手:“丽妃,话不能这么说,朕调度不当才是关键,当时王卿家和胡卿家都劝说朕不要追击,可是朕觉得不追击无功而返会让朕颜面扫地,才做出错误决定,其实……唉!最该怪罪的人是朕。”

    皇帝这番话,让丽妃觉得难能可贵,面对失败居然主动承担责任,说明小皇帝至少有担当。

    可惜的是朱厚照这番话不会在公开场合说,只是在自己的妃子面前说说罢了,最后的责任人还是要在官员和将领中选定。

    丽妃道:“陛下,总归最后还是取得胜利,王大人亲临角楼,督促炮兵作战,胡大人又指挥火枪骑兵反击,把猝不及防的鞑子打死不少。”

    朱厚照叹息道:“鞑子或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如果当时不是王卿家运筹帷幄的话,指不定会出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