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5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延龄恼火地道:“兄长,你傻啊,有银子不赚,想当初咱张家何等奢富,现在呢?银子归了国库,你当我是为了自己?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张延龄大喊大叫,却发现兄长根本无心听他说话,只能起身愤愤然而去。

    张鹤龄看着消失在门背后的熟悉背影,恼火地道:“这个弟弟,我没跟他算账他倒先摆起架子来了!哼,张家迟早要毁在他手上!”

    ……

    ……

    宣府,关于京城建昌侯张延龄借掌京营之机大肆敛财的事情,传到张苑耳中。

    张苑本出自张氏外戚,但随着权力提升,他对张氏外戚的恨也与日俱增,就在于是张氏兄弟让他变成太监,失去享受正常生活的乐趣,他对张氏一门的骄横跋扈一直有怨言,此前是敢怒不敢言,但现在他执掌司礼监,位高权重,手上又有张氏外戚的把柄,便想好好利用一下。

    不过这会儿宣府上下最关注的事情,还是长城各关隘鞑靼犯境之事。鞑子兵马众多,各关隘频频告急,张苑把各处奏报的鞑子数量大概相加后,得出仅宣府之地就有鞑靼兵马三万上下的结论。

    其实在鞑靼主力未至的情况下,真正犯境的部族兵马可能连五千都不到,但由于各地守军胆怯,奏报中把犯境的鞑靼兵马尽可能往多的报,张苑不懂哪些是叠加计算的,只是简单进行汇总,便得到一个可怕的数字。

    五月二十九晚上。

    夜色深沉,张苑琢磨是否要去给朱厚照奏报军情。

    这会儿正好京城御史言官弹劾张延龄作奸犯科的奏疏传来,张苑想一并奏报,于是把谋士臧贤找来详细问过,不想臧贤对此并不看好。

    “……公公,就算您不去跟陛下禀奏,陛下也断不会在明日出兵,何必多此一举?下午的时候,您不是已去过行宫?”

    臧贤的意思是让张苑隐忍不发,尽可能不去烦扰朱厚照,哪怕知道现在这个不靠谱的皇帝正在吃喝玩乐。

    张苑道:“可现在军情终于趋于明朗,鞑靼主力已往宣府汇聚,这会儿咱家不去面圣的话,几时再去?”

    臧贤有些迟疑:“公公您看,寇边的鞑靼兵马是否有可能实际数量并不多,但地方奏禀数量刻意夸大?以小人所知,现在鞑靼主力应该不会出现在宣府……”

    “你怎么知道的?”张苑皱眉。

    臧贤苦笑一声:“陛下正在宣府,本地集结的大明官兵二十余万,再加上地方巡检司的兵马,总兵力超过三十万,鞑靼人就算胆子再大,也不可能选择宣府作为突破口,无论是大同,又或者偏关,再或者三边各处,反倒被鞑子盯上,破关而入的可能性更大。”

    张苑恼火地道:“咱家是问你具体对策,而不是听你唱反调……咱家自然会斟酌到底哪种可能性最大,不需要你来说!”

    因为臧贤所言很不合心意,张苑说话口吻非常严厉,就好像训斥儿子一样,让臧贤很不服气。

    张苑人格魅力几近于无,根本就是个喜怒无常且没什么水平的奸佞小人,没有做大事的气魄。

    臧贤低下头道:“既然公公问,小人便如实说……公公是想陛下不出兵,那就尽可能把宣府周边的军情往大了跟陛下禀报,拿几个地方做示例,说战情已是危如累卵,让各地人马往宣府勤王!”

    张苑皱眉:“奏疏很多,咱家没法调出最紧急的那部分,你有什么好办法?”

    臧贤听出来张苑这是不想拿奏疏说事,因为张苑读书少,对奏疏的解读存在一定问题,希望仅仅靠说辞就能说服朱厚照,而不是靠实证。

    臧贤迟疑了一下,又道:“那就陛下最担心什么,公公便说什么!公公可以说已经有了沈大人的坏消息,现在宣府非常危险。不过,若是被陛下察觉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嗯,这倒是,咱家可以说沈之厚进兵遇挫,正灰头灰脸往关内撤退,鞑子士气大振,已把目标对准宣府,想迫使陛下屈服。就算日后沈之厚顺利逃回关内咱家也不怕,因为他打胜仗的可能微乎其微,带着一万多人就想平定草原?回来后肯定灰头土脸,而这边陛下已在宣府打退了鞑子的进攻!”张苑道。

    臧贤心想:“有这样欺上瞒下的臣子,大明能好了就怪了!”他嘴里却道:“公公若要进呈参劾两位国舅的奏疏,可要思虑清楚,这会儿陛下牵挂京城安稳,不会惩治两位国舅爷,导致自乱阵脚;若战争胜利的话,陛下更不会惩罚自己的亲舅舅,所以……”

    张苑皱眉:“咱家真的不能参劾建昌侯违法乱纪的行为?”

    “这个……还是要看公公您自己的选择。”

    臧贤竭力撇清关系,免得事后被张苑追究责任,分析道,“只要陛下把精力放在宣府战事上,公公的目的不就达到了?至于两位国舅爷在京城做什么,也影响不到公公的利益……公公可以派人回去劝谏,让他们收敛一下,说如果有下次的话,便会把奏疏交给陛下,以此当作警告!”

    张苑满意点头:“就该这样!不然的话他们吃不到教训,不知道朝廷现在谁在当家!”

    ……

    ……

    五月三十,夜。

    朱厚照并未跟往常一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吃喝玩乐上。

    朱厚照难得关心起军事来,根据之前张苑、丽妃和小拧子等人奏禀的情况,他把宣府周围的形势大致标注到军事地图上……这份地图还是大军离开京城时沈溪送给他的,上面对西北地形地貌标注得一清二楚。

    小拧子站在旁边,见朱厚照一直盯着地图,目光深邃,似乎全身心都投入到当前的战事中去了。

    至于皇帝是一时兴起,还是准备长考,小拧子不清楚,但有一点他知道,那就是朱厚照无心来日出兵,到现在准备工作都未完成,军中上下人心涣散。

    许久后,朱厚照问道:“小拧子,你觉得朕明天是否应该领兵去张家口堡?从宣府过去的话,没有多远,听说那边已经有上万鞑子攻城!”

    小拧子不想背负任何责任,在决策上哪里敢随便掺和?当即下跪:“陛下,奴婢不懂这些,没办法给出建议……要不,陛下宣王、胡两位大人入行宫商量?”

    朱厚照叹了口气:“自打在居庸关跟沈先生分兵开始,朕就觉得脑袋里一团浆糊,怎么到了宣府后一切都跟朕之前的预想大相径庭呢?”

    小拧子心道:“可不是?您老到了宣府后一头扎进行宫享受声色犬马,对您老来说只是换个地方找乐子,先前制定的出兵计划你一概不执行,到现在连沈尚书出兵日期都没查清楚,还说要打胜仗,那可真是稀奇透顶。也是沈尚书有先见之明,没有跟陛下合兵一处,不然的话一世英名可就毁了!”

    朱厚照不知道,连信任有加的近侍太监对他都有抵触情绪。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朱厚照叹息道:“不过这样也好,朕没有出兵,也就是说不会犯错,只要能在宣府把鞑子抵御在关外,朕照样可以扬名立万!”

    小拧子提醒道:“陛下,您九五之尊,天下身份最显贵的存在,需要那些虚名作何?”

    朱厚照道:“怎么,九五之尊就不需要好名声了吗?历史上那么多皇帝,有明君也有昏君,不过更多是籍籍无名,朕不希望史书评价朕的时候说朕是个不务正业的昏君,朕要为自己正名!”

    小拧子不说话了,有些事尽在不言中,显然他心底不觉得朱厚照是什么明君圣主,只是平时这么逢迎而已。

    朱厚照也不想从小拧子身上求得答案,继续去盯着面前的军事地图,看了半晌后突然想起什么:“现在沈先生所部兵马在何处呢?难道真如张苑所言,沈先生故意藏起来,然后等开战后突然杀出,让鞑靼人措手不及?”

    说着话,朱厚照看了小拧子一眼,小拧子低着头不敢回答,因为他对沈溪具体用兵手段完全不了解。

    朱厚照不满地道:“朕在问你话呢。”

    小拧子回答:“陛下,奴婢哪里知道这些,恐怕只有军中宿将才能解答,陛下要不派人去总督衙门问问?”

    朱厚照没好气地道:“一问三不知,朕不知道留你在身边有什么用,去倒杯茶过来!”

    到这个地步朱厚照发现小拧子最大的作用,也就帮他端茶递水,其实这本来就是小拧子的职责,作为近侍太监,只要把皇帝服侍好就行了,没有管理朝政的资格,只是朱厚照平时窝在豹房或者行宫,需要有人为他参谋事情,才会问小拧子,要是旁人他还觉得跟自己不是一条心。

    朱厚照从小拧子手中接过茶杯,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看地图,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急切地问道:“之前沈先生定下的出兵计划是怎样?”

    小拧子一怔,随即又摇头,就算有些事记得,这会儿也要装不知情。

    朱厚照回过头,诧异地问道:“你不记得了?”

    小拧子摇头:“奴婢哪里有资格过问这些?陛下您不妨翻阅一下沈尚书之前的奏疏?”

    朱厚照皱眉:“那你可记得,胡琏胡卿家之前上奏,提及沈先生出兵的具体时间?”

    小拧子咽了口唾沫:“陛下,这只是胡大人片面之辞,陛下您教训过奴婢,让奴婢别随便乱说,奴婢不敢……”

    “说!”朱厚照喝斥。

    小拧子这才低头答道:“五月十一。”

    “十一?”

    朱厚照回过头来,仔细打量地图上大同镇周边的情况,喃喃道:“如果沈先生出兵已二十天的话,那他最可能走哪条路?往北,进入草原,然后在察哈尔腹地折道西行,如果按照既定计划,朕应该出兵自宣府往西……二十天可以走多远?”

    小拧子摇摇头表示不知。

    朱厚照道:“那沈先生现在很可能在前往河套之地的路上,这会儿鞑子人马开始骚扰我各路边塞守军,意思是说,鞑子很有可能想阻断我们去援救沈先生,然后把沈先生所部一举歼灭?”

    小拧子眼睛瞪得老大,更不敢去随便揣测什么了。

第二一七六章 愿望() 
就在朱厚照感觉自己的思想走入极端,是时候悬崖勒马时,突然有太监进来通禀:“陛下,张公公求见。”

    朱厚照的心神瞬间被拉了回来,皱眉道:“他来作何?难道是说来日出兵事宜?宣他进来吧。”

    因为张苑突然到来,朱厚照没有继续顺着之前的思路往下深入。

    过了一会儿,张苑进到殿内,看到朱厚照不是在吃喝玩乐,而是对着军事地图跟小拧子单独召对,不由感觉一阵紧张,揣测朱厚照很可能打定主意要出兵了。

    朱厚照道:“张公公,有事吗?”

    张苑赶紧行礼请安,朱厚照一摆手:“有事说事,不要废话……明日一早,朕要亲自领兵往张家口堡去。”

    张苑大惊失色:“陛下,您为何突然要出兵?这……一切都没有着手准备,这……可如何是好……”

    朱厚照皱眉:“朕早就定下明日出兵,怎么到你这里就成了没准备好?你之前没有传达朕的御旨?”

    张苑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紧忙道:“因近来鞑子频繁犯境,边塞告急,老奴以为陛下不会贸然出兵,所以才没有准备!”

    朱厚照恼火地道:“就知道你没用!朕不用准备什么,直接领兵到张家口堡,宣府这段长城修得还不错,鞑子没法进入宣府周边……如今鞑子多在关外活动,朕留在宣府这里能做什么?朕要亲自上城头,督促将士跟鞑子交战。”

    朱厚照天性尚武,旁人不知,张苑却了解,因为当初张苑跟朱厚照一起上过正阳门和西直门城头,见识过朱厚照跟鞑靼人战斗的“英姿”。

    朱厚照再道:“朕要轻兵急进,率领自京城带来的人马前往张家口,至于宣府边军……可以暂时留守!”

    张苑紧忙问道:“陛下,您明日一早便要出兵的话,将士们猝不及防,恐怕难以如期成行啊!”

    “既然没准备,那就赶紧去通知,还有半宿,时间会来不及?”朱厚照厉声喝道。

    张苑本是来说事,但现在朱厚照突然发神经要出兵,完全把他的计划打乱,一时间心慌意乱,生怕朱厚照到了张家口堡还不满意,要继续领兵出关进入草原之地。

    “陛下,三思而后行……”张苑不知道怎么劝朱厚照,只能愁眉苦脸地尽最后努力。

    朱厚照一抬手:“张公公,你现在要做的是听命行事,既然定下出兵计划,朕就不会轻易更改,如此天下人都会说朕言而无信……将士们还等着跟朕建功立业,现在马上传命军中,按照既定计划行事……朕现在要休息了,如此明日才有精神带兵往张家口堡。”

    张苑看了看旁边低头一语不发的小拧子,目光中带着少许愤恨,觉得是这家伙挑唆皇帝。

    张苑道:“陛下,既然您坚持要出兵,老奴不敢阻拦,不过老奴有事启奏。”

    朱厚照这才想起,张苑不是他召来的,这也意味着张苑前来觐见本就有事情,当即道:“说吧!”

    张苑道:“陛下,您之前不是让老奴把宣府周边遭遇到的鞑靼兵马数量统计下来么?老奴已经算清楚了,一共是四万多鞑子……”

    此时张苑脑子里全都是臧贤所提建议,要阻挠朱厚照出兵,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宣府周边敌人的数量夸大,这样皇帝就误以为宣府已成为此战主战场,不敢再提出兵草原……既然已经把鞑靼主力给吸引过来了,那出塞到天时地利皆不在大明的地方开战,不是自找麻烦么?

    朱厚照惊讶地问道:“有什么多?之前不是说,只有万儿八千吗?”

    小拧子在旁干着急,他得到的消息是宣府周边鞑靼人可能连五千之数都不到。

    张苑神色紧张,额头上汗珠一颗颗渗出来:“这不后续有大批鞑靼人马前来?老奴绝无虚言。”

    朱厚照点了点头,没有怀疑张苑的话,道:“来多少都一样,正好让朕大显身手,如此朕更不能留在宣府城里了,朕要亲自上城楼督战!”

    朱厚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