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5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丽妃有了主意后,马上去见小拧子。

    此时小拧子没有伺候在正德皇帝身边,因为朱厚照跟女人厮混时不希望有外人打扰,小拧子怎么都算得上半个男人,就算皇帝不觉得尴尬,那些女人也会害羞,所以朱厚照干脆让小拧子回避。

    小拧子正守在殿外,哈欠连连,不知该自己该做什么,见丽妃到来,赶紧起身相迎。

    丽妃把小拧子叫到附近的妙手回廊,见左右无人,便把她让廖晗调查到的事情,详细说给小拧子听。

    小拧子惊愕地道:“丽妃娘娘,你说的事情关系重大,这……难道真有人敢把沈尚书的奏疏给篡改了?”

    丽妃摇头道:“现在不敢确定是否有人伪造了奏疏,不过可能性非常大,不用说你也应该知道是谁所为吧?”

    小拧子低下头,一边琢磨一边感慨:“可是……张公公这么做的话,有何好处呢?”

    丽妃道:“再明显不过的事情,谁都容不下沈尚书……之前便听说朝中大多数官员都不支持出兵,从谢阁老,再到六部部堂,除了兵部外没人站在沈尚书一边,不过最后出兵之事还是定了下来,因为陛下杀鸡儆猴,一怒之下把谢阁老发配到三边去治理军饷。”

    “是有这么回事。”小拧子点头道。

    丽妃再道:“本宫还听说,张公公当上司礼监掌印后,便跟谢阁老过从甚密……张公公本来跟沈尚书便有芥蒂,或许谢阁老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不会故意拉后腿促成沈尚书兵败,但张公公就说不一定了,以他的为人,若恨一个人的话可以不择手段!”

    小拧子打了个寒颤:“丽妃娘娘您莫要说了,太可怕了!”

    丽妃道:“现在事情已发生,有什么可避讳的吗?沈尚书五月十一就会出发,而陛下要到五月底才会出兵,中间间隔可不是三五天,而是二十天,多出来的这半个多月内,怕是几场大战都结束了吧?”

    “张公公一直在陛下跟前晃悠,必然会对出兵之事百般阻挠,以陛下的秉性,行军速度肯定快不了……怕是会跟从居庸到宣府那段路一样,拖沓延后,沈尚书作为诱饵,在塞外无法得到主力支援,那时恐怕……”

    小拧子非常着急,近乎要哭出声来,道:“丽妃娘娘,您可要想个对策,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不然的话战败事小,大明十几年积累的北疆优势将荡然无存!”

    丽妃心想:“此前朝廷不过是在西北打了几次胜仗,谁给你说大明在北疆有优势了?草原部族可说生生不息,汉唐时有匈奴和突厥,其后蒙元兴起,就算中间暂时没落,但要不了多久也会快速崛起!”

    丽妃叹道:“这个,本宫能查到这些已属不易,其他的恐怕力不能及。柠公公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本宫身份尴尬,其实没资格跟陛下建言……后宫不得干政乃是太祖遗训!”

    小拧子突然跪到地上,磕头不迭:“丽妃娘娘,陛下跟前您最受宠,若是由您揭破的话,陛下定欣然采信,到那时张公公的劣迹必会被陛下注意到……小人就算想去说,也没那本事,陛下会怀疑小人的用心,认为是觊觎张公公司礼监掌印之位而进谗言!”

    丽妃不由着恼,心想:“我本想让你跟陛下进言,免得惹火烧身,你倒好,反把事情推在我身上来了!”

    丽妃摇头道:“妾身一介女流,哪里能承担如此重任?拧公公,无论是以前刘公公得势,还是如今张公公掌权,你说什么陛下都会采信,因为你才是最受信任的近臣,为何这次……却打退堂鼓了呢?”

    小拧子是聪明人,马上醒悟过来,丽妃是想拿他当枪使。

    从本心讲,小拧子也不想跟张苑明火执仗地对着干,不过他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得悉一些消息却没有跟朱厚照说,那他就有欺君的嫌疑。

    “那小人……也不知该怎么办了!”小拧子心情沮丧,几乎要哭出声来。

    ……

    ……

    最终两人商定的结果,还是小拧子向朱厚照禀告。

    小拧子别无选择,丽妃可以装糊涂,他却不行,为皇帝探听外面的真实情况本来就是他的责任。不过仔细一想,小拧子又觉得这是扳倒张苑的一次绝佳的机会,或许可以努力一下。

    小拧子不敢在朱厚照花天酒地的时候奏事,便守在宫殿外面,可一直等到天色渐明,仍旧不见朱厚照出来,只能试着进殿去查看一下情况,进去后才知道原来朱厚照已在脂粉堆里睡着了。

    小拧子只能悄无声息退出来,本想跟丽妃商谈下后续计划,却没有找到人。

    小拧子十分懊恼:“我若现在去惊扰陛下清梦,陛下非把我的皮给拔了不可……还是等陛下醒来后再说吧。”

    因担惊受怕,小拧子没敢去打扰朱厚照,只能守在殿外苦苦等候。

    但一夜未眠,小拧子昏昏欲眠,坐在椅子上兜着手,靠着椅背,本想闭目小寐一会儿,但很快就进入深度睡眠,完全忘记了时辰。

    临近中午时小拧子才惊醒,发现旁边有个人站在那儿打量他,当即怒道:“没个规矩,你要把人吓死吗?”

    那人是小拧子手下的小太监,委屈地道:“公公,宫外有几位大人联名求见陛下,是否给通传?”

    小拧子稍微惊讶一下,道:“是那几位大人?知道具体是谁吗?”

    小太监想了下,道:“好像是……宣大总制王守仁王大人带了几个人前来,小人眼拙,剩下的不认识。”

    小拧子听到后不由暗自窃喜,心想:“我没法跟陛下奏禀关于张公公篡改沈尚书奏疏的事情,但这些大人可以,我只需帮助把他们的话传到陛下耳中便可,让陛下决定是否见他们……这样我也算是尽到了责任!”

    想到这里,小拧子欣喜莫名,不再急着去找朱厚照禀告,而是想先出去看看这些官员,探明他们是为何而来。

    等小拧子出了行宫,见王守仁、胡琏、杨武等督抚都在,心里更加踏实了,不过他还是摆出不明所以的样子,走过去问道:“几位大人,陛下还在休息,您们来这里所为何事?”

    王守仁官职最高,他认得小拧子,连忙上前道:“拧公公,在下有紧急军情跟陛下启奏,请代为通传,这件事事关到草原一战的胜败……”

    小拧子看了看在场之人,等他看到杨武和一些地方官员神色阴晴不定,相互间不断递眼色时,直觉告诉他这些人不是跟胡琏和王守仁一条心。他此前大概听闻一些事,知道现在地方上的官员都在巴结张苑,事情没想象那么简单。

    小拧子故作为难地道:“陛下无心见诸位大人,此时请见……实在叫人为难,要不你们去请示一下张公公?”

    王守仁道:“但此事跟张公公有莫大的干系,按理他应该主动回避……请拧公公进去通传,我等可以在这里等候!”

    小拧子这才点头:“既然如此,小人只能进去传报一声……陛下是否肯赐见,请诸位大人不要报以太大的希望。”

    说完小拧子快速往内而去。

    有了这些大人物撑腰,小拧子有底气多了,终于有胆子打搅朱厚照的雅兴……这会儿朱厚照已睡醒,正在跟那些烟花女子嬉闹。

    小拧子的到来坏了朱厚照的兴致,眼见一班女子退到一边,朱厚照瞪着小拧子喝问:“你来作何?皮紧了?”

    小拧子道:“陛下,三边总制王大人,还有巡抚胡大人等人在行宫外求见,说是有关系草原一战胜负的大事启奏,奴婢不敢怠慢只能前来请示……若陛下不想见的话,小人出去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不必等候就是。”

    朱厚照皱眉道:“这些人就会小题大做,什么事情会关系到草原之战的胜败?他们是吓唬朕吧?”

    小拧子看得出朱厚照非常不耐烦,知道此时不为王守仁帮腔的话,他们莫说见驾了,很可能会被朱厚照降罪,如此一来小拧子也就不再藏着掖着,凑上前道:“好像是跟沈尚书呈奏的出兵奏疏有关……似乎时间跟张公公所奏不符。”

    “嗯?”

    朱厚照眉头紧皱,看了看周围的女人,虽然还没尽兴,却也知道关系重大,当即一摆手,等这些女子都弓身退下,他这才说道:“让他们进来等候吧……朕先梳洗一番再出去见他们!”

    “是,陛下!”

    小拧子非常高兴,赶紧安排人帮朱厚照梳妆打扮,而他则出去跟王守仁等人传话,让他们先进行宫再说。

第二一六一章 断案难() 
张苑起床时已是正午时分,正准备吃点儿东西,臧贤急匆匆赶来:“公公,大事不好,三边总制王大人和巡抚胡大人去行宫见驾,好像要跟陛下检举公公您私自篡改奏疏之事。”

    张苑霍然站起,怒喝道:“这群猪狗不如的东西,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跟咱家作对?杨武呢,他为何不早些来传话?”

    臧贤解释道:“正是杨大人派人来通传小人才知道此事,一刻也不敢耽搁便跑来跟公公通禀。”

    张苑顾不得吃东西,简单整理一下,连发冠都没有穿戴整齐便在臧贤陪同下匆忙出门,到门口时见戴义急匆匆过来。

    “张公公,出大事了……”戴义似乎也是跑来报信的。

    张苑怒道:“咱家已经知道了,王守仁和胡琏几个不知好歹的东西前去面圣污蔑咱家,是吧?”

    戴义回道:“不是这件事,黄河决堤……今年黄河伏汛来得早,河南花园口段决口,百姓死伤无数……”

    张苑破口大骂:“黄河决堤跟咱家有何关系?咱家要赶去面圣,你个老东西闪一边儿去!”

    对于张苑这样始终抱有小市民心态的人来说,什么伏汛和决口都不值得关注,因为这牵涉不到他的切身利益,旁人死再多跟他有何干?但王守仁等人去御前告状就不同了,会影响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

    随后张苑不再理会对方,扒拉开阻挡在前的戴义,便继续往行宫一路小跑而去。

    戴义见状无可奈何,只能一边陪跑,一边跟在张苑背后啰嗦。

    “张公公,这件事非得马上跟陛下说不可,如果治理水患不及时,赈济不到位,中原地区可能会出现大面积饥荒,横尸千里,到那时……情况可就大大不妙了!”

    对于黄河决堤的事情,张苑本来没有往心里去,但听了戴义这话却受到启发,心里琢磨开了:

    “咦?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借口,我可以抢先一步到陛下跟前禀告,陛下肯定会不耐烦,如此就会把我跟那些告状的人一块儿赶走,这样就没人能御前告状了!”

    想到这里,张苑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道:“行,咱家知晓了,这就去跟陛下说,你先回去吧。”

    戴义正要提醒河南地方请求赈灾的奏疏需要尽快批复,张苑已跑开一段路,戴义干着急也没用,只能跺着脚目送张苑一路进了行宫。

    张苑没从正门进去,防止半道遇上王守仁和胡琏等人,而是选择从东边小门入宫,进去后直奔朱厚照所住内苑,可没到地方便从过往的太监之口知道朱厚照已开始接见王守仁和胡琏等人。

    “这次陛下为何这么积极?”

    张苑感觉问题棘手,等进了内苑门,远远看到朱厚照端坐在正殿椅子上听王守仁奏事,再也顾不上别的,不经传报便大喊大叫:“陛下,出大事了,陛下……”

    喊叫声中,张苑一股风似的径直冲进殿内,这下把歪斜着身体恹恹欲睡倾听汇报的朱厚照给吓了一大跳,人一下子坐直了。

    小拧子在旁提醒一句:“乃是张公公。”

    朱厚照直皱眉,正要喝斥张苑如此粗鄙无礼的行为,却见张苑直接跪下来大喊大叫:“陛下,黄河发大水,花园口决堤,百姓死伤无数!”

    他的声音非常大,完全压过之前王守仁奏事的声音,迅速吸引朱厚照的注意力。

    王守仁和胡琏等人暗自着恼,本来他们正要状告张苑篡改大同出兵日期,还有迟迟不发诏书的问题,现在张苑却突然杀出来说什么黄河闹水患,一下子打乱了他们奏事的节奏。

    朱厚照皱眉问道:“张公公,你突然前来,疯疯癫癫的,说什么黄河发大水,是诚心跟朕捣乱,是吧?”

    跟张苑的想法一样,朱厚照对于什么黄河大水根本不在意。

    在这位少年天子记忆中,自小便听朱祐樘说过不少黄淮地区治河救灾的事情,黄河决口几乎年年有,每次都要拨款修复河堤,中原近乎没一天消停过,黄河发大水就好像打雷下雨一样稀松平常,实在没必要大惊小怪,反而惊吓到他问题更为严重。

    张苑道:“陛下,这次情况不同以往,黄河决堤,千里成泽国,百姓死伤惨重,陛下却不在京城坐镇,万一乱民闹事,可能会危害大明江山社稷。”

    说到有人危及皇位,朱厚照这才稍微提起重视,点了点头,问道:“算你说得有理,但奏本呢?”

    张苑这才想起,光从戴义那里听了半耳朵黄河发大水的消息便赶来,连具体情况都没过问,更不要说跟戴义讨要河南地方官府的奏疏。

    张苑赶忙为自己辩解:“老奴听说黄河花园口决堤的消息,心急如焚,根本顾不上旁的,就跑来跟陛下禀奏……治水救灾之事刻不容缓啊,陛下!”

    由始至终,张苑都在扯着嗓门儿嘶喊,声音尖利,让朱厚照听了心烦意乱,一时间顾不上询问王守仁到底前来奏禀何事。

    王守仁和胡琏见驾的目的就是参劾张苑。

    如果换作朝中六部尚书和侍郎,绝对不会如此冒失,毕竟张苑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地位太过显赫,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弹劾的,而且毕竟张苑并不是朝臣,而是皇室家奴,参劾张苑就等于在打皇帝的脸。

    不过王守仁和胡琏都是沈溪提拔起来的“新锐官员”,年轻气盛,遇到问题时不会考虑太多后果,即便二人深谙官场之道,但涉及到战争成败的大事,眼里便揉不得沙子,想方设法也要让皇帝心如明镜。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也没有想到,张苑会用这么一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