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根本无法提起他的兴趣。

    “呃……”

    朱厚照喉咙里发出沉闷的声音,一步步从那些女子身前走过,女子都低着头,没有一个敢抬起头来与朱厚照对视,显然心里都很害怕。

    钱宁知道自己办事不力,不敢上前搭话,小拧子却凑上去问道:“陛下可有满意的?”

    朱厚照瞪了小拧子一眼,没说什么,随即往第二排走去。

    第二排女子,明显比第一排女子更不堪,他草草看过后已不只是脸色难看,简直要发怒了。

    朱厚照招招手,钱宁只能是硬着头皮过去,朱厚照把他拉拽着走到一边,怒骂道:“什么意思?朕让你去选美人,你就不能挑几个看得过眼的送来?”

    钱宁心想,这都算不错了,至少有好几个我看了都怦然心动,怎么到了您老面前却连看过眼的水准都不到?我上哪儿去给你找那么多美女?

    钱宁努力辩解:“陛下,看女子未必只看外在,或许这些女子涵养很高呢?很多都是大户人家出身,能歌善舞,气质脱俗。”

    朱厚照狠狠瞪了眼钱宁,怒道:“你以为朕看不出来这些女人都是小门小户出身的是吗?为了让你心服口服,朕就当着你的面试试!”

    说到这里,他看着在场的女子,喝问:“谁会唱歌跳舞?亦或者是吹拉弹唱,比如古筝、萧、二胡等,但凡有一门才艺,走出来给朕看看!”

    问了一遍,在场女人莫说出列,一个个头垂得更低了。

    倒不是说这些女子真的一个都不会器乐和歌舞,只是因为她们被人贩卖到这里,对陌生环境很不适应,心中畏惧,哪里敢出来迎合朱厚照?

    朱厚照怒道:“钱宁,你就是这么糊弄朕的,是吗?”

    就在朱厚照发火时,突然后排女子中,有一人往前走了一步,但因为被前排的人阻挡,看不太清楚。

    小拧子眼尖,大声提醒:“陛下快看,有人出来了。”

    “谁啊?”

    朱厚照正在骂钱宁,不想竟有人出列,跟拆他的台差不多。就在他准备喝骂时,但听一个沉稳且清脆悦耳的妇人声传来:

    “妾身不才,虽才疏学浅,但也读过几年诗书,对于音律有所涉猎,若陛下要问谁有才艺,妾身倒是可以毛遂自荐。”

    朱厚照听了先是一怔,因为这女子说话腔调冷傲,让他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仔细一想,竟跟朝堂上那些他召对的大臣口吻相似,底气十足。

    朱厚照走过去,双手一拨,前排女子自动让开一道缝,朱厚照终于看到那说话的女子。

    这一看不要紧,朱厚照的目光立即被这女子所吸引。

    “嗯?”

    朱厚照脸上满是疑惑的表情,因为眼前女子跟旁的女子有所不同,别的女人都是一身绫罗绸缎,打扮得花枝招展,但因多不合身,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和谐,但这女子根本没有穿那些花里胡哨的衣服,简简单单一袭布衣荆钗,甚至连一张俏脸都没精心修饰过,形容憔悴,但这女子气质脱俗,站在那儿光是得体的仪容,就足够让朱厚照多看几眼。

    “你?”

    朱厚照看着眼前的女人,一脸的意外,“刚才朕为何没有留意到你?”

    女子双手扣在身前,微微欠身一礼:“妾身立于人后,并无芳华雕饰,即便陛下见到也并不会留下印象。”

    朱厚照不由莞尔,点头道:“有意思,真有意思……钱宁,这女人是谁?”

    “啊?”

    钱宁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对找来的女人并不那么了解,毕竟不是他亲自出去搜罗的,手下找回来一批女人,他大致看过觉得还算不错,便让她们精心修饰一番然后带到皇帝跟前,除此之外其他都一无所知。

    钱宁没法作答,女子主动回道:“妾身乃不幸之人,丈夫英年早逝,夫家便以妾身克夫为名赶出家门,自此流落市井之地……闻听陛下于民间选美,便想长侍君王侧,求一口安稳饭。”

    朱厚照听到后不由感慨:“你的命还真不好……如此说来,你是主动投奔朕的?”

    “是。”女子斩钉截铁地回答。

    朱厚照心里乐开花,以前不管身边的女人再怎么迎合,他都知道是碍于自己身份和钱财,不得已而为之,有一定强迫成分。像这种主动来投的女人极其少见,最关键的是,这女人身上有朱厚照迷恋的独特风韵,看到后便被深深迷住,难以自拔。

    朱厚照笑道:“甚好,甚好,既然你说自己精通才艺,朕肯定要好好检查一下……来人啊,为朕准备好酒席,朕要好好跟这位美人儿熟络熟络。哈哈。”

第二〇二六章 站边() 
朱厚照刚对花妃失去兴趣,就在一个新来的女人身上找到感觉。

    这个女人就好像是他从污泥中精挑细选出来洗尽尘埃便绽放芳华的荷花,给了他一种莫名的激动,该女身上透露出的精明干练和睿智,连花妃都无法相比。

    花妃虽聪慧,却没有太大学问,而新来的这个女人对于诗书礼乐都精通,才智方面也是出类拔萃,再加上其身上带着一种兼具美丽雍容与岁月凝练形成的独特魅力,让朱厚照欲罢不能。

    一连几日,朱厚照都召幸此女,且给这女子加了封号,名曰丽妃。

    至于这女子本来的名字,朱厚照并不知晓,事实上这时代的女人很多都没有名字,朱厚照喜欢给身边的女人赐名,如此满足他畸形的驾驭控,之后朱厚照无论做什么都会带着丽妃一同前往。

    一时间花妃被冷落在旁,未被问津。

    转眼到了腊月。

    沈溪的伤情没有继续恶化下去,朱厚照闻听后也就未再去探望,至于寿宁侯和建昌侯的案子则一直拖着,张太后几次派人跟朱厚照提及,想让她弟弟早点儿从牢房出来,都未能得到朱厚照许可。

    按照朱厚照的话说,要看沈溪的伤情最后如何,如果沈溪死了,建昌侯就要陪葬。

    再加上这段时间朱厚照跟丽妃之间打得火热,对于宫廷的事情他也就完全不去关心了。

    要说这段时间最轻松自在的还要数谢迁。

    沈溪不在朝中跟他唱反调,梁储也奉召回京,如此一来谢迁有了左膀右臂,朝中没人能忤逆他的意愿,再加上司礼监掌印张苑没什么本事,对于内阁作的票拟近乎完全照搬,以至于朝事上谢迁基本可以做到一言而决,大明所有事情都由他来做主。

    每天谢迁都得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六部中人,各部遇到什么事也都会向他求教。

    这是谢迁非常期待的一种朝廷运转状态,那就是由内阁主导朝事运行,司礼监的影响力降低到最低点,再加上朱厚照完全不问事,谢迁竟隐隐盼望这种日子能长久些。

    腊月十九这天,何鉴带着吏部官员考核章程去见谢迁,二人商议完事情,在屋子里摆酒吃饭。

    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屋子里生着暖炉,温暖如春。

    谢迁让人烫了酒,再辅以熏牛肉、卤猪耳、花生米等小菜下酒,小日子过得非常惬意。谢迁已经有多日未回家,每天到内阁走一圈,就会回自己小院,等着旁人前来问事,这里已经俨然成为大明中枢所在。

    何鉴道:“昨天我去探望过之厚的伤情,看情况已无大碍,能下地走路了……陛下迟迟未断张氏外戚案,应该就是等之厚身体康复,估摸年底前,案子应该有个了结。”

    切成薄片的熏牛肉香味扑鼻,谢迁夹起一片塞入嘴里,砸吧几下,然后说道:“那小子没死已属万幸,看他以后行事还这般鲁莽不……你跟他说别的事情了吗?”

    何鉴见谢迁胃口很好,便知道这位首辅大人心情舒畅,摇头轻叹:“说了外戚案,他说案子由老朽负责,他不便过问,更不会施加压力。以老朽看来,之厚也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小人。”

    “哼!”

    谢迁有些不屑,“他能跟外戚抗衡吗?就算外戚行事再不循章法,草菅人命又如何?他这是以卵击石,现在能捡回一条命就算不错了……来来来,多吃一些,这是京郊地方官府处置十多头老弱病牛,集中进行宰杀,我叫家人去买了些做成熏肉,平时可吃不到。”

    对首辅之尊的谢迁而言,牛肉依然算得上稀罕物,加上烹饪得法,入口松软化渣,回味悠长,他吃得那叫一个香,一片一片往嘴里塞,不亦乐乎。

    何鉴却味同嚼蜡,勉强咽下一片便摇头叹道:“年老咯,嚼不动了,又或者是朝事烦忧让人没胃口。秉德那边……情况不太好,最近他老称病不出,我前去探望,发现他的身体状况确实堪忧啊。”

    何鉴说的是礼部尚书白钺。

    上次朝议关于商税和军费问题,白钺上来便乞老归田,被朱厚照驳回,当时谢迁觉得白钺是无病呻吟,但现在看过何鉴发自内心的感叹,不免有些动容,道:“秉德到底是什么病啊?”

    “百病缠身,且都是些常见的老年病,毕竟秉德已届知天命之龄,有什么毛病都不奇怪……倒是于乔你身子骨不错,之前我去探望宾之,他卧榻在床已经好几个月了。”何鉴叹息道。

    李东阳罢大学士后,一直留在京师府宅不出……这位前次辅大学士虽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但家族世代行伍出身,父辈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因此京师这里才算是他的家。。。

    “咳咳!”

    谢迁闻言不由剧烈咳嗽起来,抚胸好半天,才终于缓过气。

    何鉴道:“看你,做什么事情都急,现在连喝酒都如此……”

    谢迁叹息:“瞧世光你说的,他们一个二个身体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感情我这把老骨头硬朗反倒成了罪过?宾之退下来有些时候了,年初时我去见过,他对朝事屡有激进之言,对当今陛下有诸多不满……现在刘瑾死了,朝事基本太平,难道他就不能阁下执念,过几天安生日子?”

    何鉴打量谢迁,道:“于乔可有增加阁臣人选的计划?这会儿内阁事务繁忙,就这么几个人够用了吗?”

    谢迁脸色不太好看,现在内阁虽以他为首,但基本大多数票拟他都交给梁储和杨廷和处置,他只负责重大事件,虽然谢迁知道梁储和杨廷和很忙,但在他看来,比起当初只有他和杨廷和在内阁时轻松多了,也就没有再给内阁添人的心思。

    “世光,你为何突然提起此事?难道你想让我跟陛下提议,让宾之回朝继续担任大学士?”谢迁问道。

    何鉴摇头:“这不是为你考虑么?我也知道,离开内阁,想回来就难了,陛下跟宾之间的矛盾朝野尽知,我自然不会给你添乱……不过,有些翰林老臣在朝中处置事务力不能及,到内阁或许还能发挥余热。”

    谢迁想了下,白钺是成化二十年科举榜眼,是年入翰林院任编修,弘治九年升翰林侍读,《大明会典》修成后晋侍讲学士,有资格入阁。当然,沈溪也是翰林出身,目前在朱厚照跟前炙手可热,更有资格入阁。

    谢迁忍不住问道:“你是说秉德,还是之厚?”

    何鉴笑道:“你始终没忘了把之厚调到你手下去当差,如此一来你好看着他,不让他招惹是非。但你也不想想,就算你要调之厚到内阁,他会同意吗?我说的人是秉德,他在礼部难以支应,倒不如入阁做几天闲差。”

    谢迁摇头摆手:“你把内阁事务看得太简单了,每天需要处理的朝事起码数百件,多的时候甚至有上千件,在那里当差可不是什么轻快活。”

    何鉴打量谢迁,虽然他没说话,但眼神好似在说,你这还不够轻快?

    谢迁想了想,又道:“有时间的话,我会去探望一下秉德,以他的资历确实可以入阁,之前我一直想让德辉回朝,不过看来一时难以实现,很多事情都跟先皇时不同,现如今陛下对朝事近乎不管不问,司礼监也没太多意见,一切全凭内阁支应,适当增加阁臣人选有助于提高朝廷办事效率。”

    何鉴为谢迁斟了一杯酒,道:“陛下既无心朝堂,司礼监掌印怕是一时半会儿不会有变化,如此一来,倒可维持一段时间朝堂安稳。不过年后之厚就要回朝当差,于乔你跟之厚之间……唉!”

    提到沈溪,何鉴和谢迁之间气氛就会变得微妙。

    何鉴是个老好人,总想说和沈溪和谢迁间的矛盾,可总不见效。

    谢迁又夹了口卤猪耳到嘴里,嚼了嚼,似有所思:“他做他的事情,我做我的事情,我跟他之间能有什么?只要他做事守规矩,别乱来,不要总想一鸣惊人,我这把老骨头能容不下他?”

    何鉴道:“似乎之厚在养病这些日子,筹措军费的事情没有停下。”

    “什么?”

    谢迁当即一惊,“这小子,还不愿善罢甘休吗?”

    “看你,刚说什么来着?是你跟陛下进言,说朝廷拿不出军费,现在之厚自行筹措有何不可?他又没动府库存余,不过是在民间纳捐罢了……我也只是偶然听人提及,在这个问题上你最好不要反对。”

    何鉴态度明确,在关键问题上力挺沈溪,而不希望谢迁跟沈溪唱反调,尤其他认定沈溪做的是正确事情的时候。

    谢迁放下筷子,恨恨地道:“本以为他受伤后能消停些日子,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他才回京多久?先是刘瑾,又是张氏外戚,下一步他不会踩到你我头上来吧?”

    何鉴苦笑一下,没跟谢迁说什么,端起酒杯喝了一口。

    谢迁意识到在何鉴面前说沈溪的坏话无济于事,何鉴对沈溪的力挺远比他更甚,不由恨恨地道:

    “之前我就在怀疑,他如此针对张氏外戚,乃是因为他想独揽朝政,扳倒他掌权道路上的障碍,如今他已然得逞,张氏一门现在只是空头侯爵而没有了实际兵权,沈之厚的权势进一步巩固,下一步他不会挟兵权当第二个刘瑾吧?”

    “呵呵。”

    何鉴道,“怎么又提这一茬?于乔,你就不能拿正眼去看之厚?外戚案他完全是被朝臣逼着去跟陛下进言,到现在我还后悔当日去找他。”

    谢迁叹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