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拥有权力。

    沈溪道:“拧公公在前引路,送本官出去总该没问题吧?”

    “既然沈大人有吩咐,小人自当遵从。”

    小拧子屁颠屁颠走在前面,他也想找个机会好好跟沈溪说话,除了诉苦外,还有就是想让沈溪多在朱厚照跟前为他争取好处。

    二人出了花厅,小拧子道:“大人忙于公务,不知豹房近况,钱千户回来后,不断从外面弄女人进来,这些女人是什么来历一概不知,甚至有番邦女子进入豹房,这里每天都乌烟瘴气……”

    沈溪发现,小拧子把任何一个得到朱厚照欣赏的人都当作假想敌。

    先是刘瑾,后是张苑,现在是钱宁,小拧子危机意识非常强烈。但不管怎么样,小拧子暂时对他没有防备,有什么说什么。

    听完后沈溪作出评价:“钱宁做的事情,的确不合规矩,但若他并非强抢民女,只是从民间为陛下找女人的话,似乎未触犯律法……总有那么些人希望巴结权贵,主动把女人送进豹房。”

    小拧子道:“说的就是这个,所有人都想跟皇家沾上关系,可陛下哪里有时间关注这些女人是谁送的?或许都被钱千户骗了也未可知……沈大人应该好好查查这个人,若他没有强抢民女,小人打死都不信!”

    沈溪未予置评。

    云柳曾奉他的命令调查过,到目前为止,钱宁获得女人的方式还算正规,基本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小拧子继续往前走,嘴上念叨个不停:“……对于两位国舅爷,沈大人还是高抬贵手为宜,太后娘娘就这两个弟弟,如果有什么三长两短,您说太后能善罢甘休?小人这都是为沈大人您着想……”

    沈溪缄默不语,他听出来了,小拧子有想法传递给他,打着的旗号还是为他好,但沈溪心底里对这种指手画脚的行为有些抵触。

    等出门时,小拧子以哀求的语气道:“沈大人,小人从东宫到豹房,跟您算是老相识了,非常希望多帮大人做事,大人您可千万要给小人创造机会啊。”

    “张苑张公公不可信,根本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枉费当初小人帮他接近陛下!”

    ……

    ……

    沈溪离开豹房。

    在回去的途中,沈溪回想小拧子说的话。

    沈溪能感受到小拧子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同时也发现小拧子在朱厚照身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在我想面圣,非走太监这条门路不可,现如今朱厚照身边最得势的太监就是小拧子,他一心获得权力,所以不管什么事都迎合我,因为他很清楚陛下对我的重视,若我表现不够热心,或者在关键时候没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说不得他就会在皇帝跟前拆我的台,就好像他以前拆刘瑾的台一样……”

    就在沈溪想心事的时候,马车正好到了岔路口,驾车的朱起回头问道:“老爷,我们现在回府吗?”

    沈溪道:“不急着回家,先去一趟谢府,我想见见谢阁老。”

    “老爷,时候不早了,赶明儿不行吗?”朱起道。

    沈溪板起脸:“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即可,不管再晚,我去谁府上拜会,莫非还会被拒之门外不成?”

    朱起不再吭声,马车往谢宅驶去。

    这会儿谢迁还没睡下,何鉴去沈府拜会没过多久沈溪便坐车赶往豹房一事,他通过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下人知悉了,此时心事重重,怎么也睡不着。

    “难道老夫要去沈府询问情况?”谢迁心里不痛快,他想支配沈溪,但奈何沈溪自有主见,根本不受他制约。

    就在谢迁思绪不定,心里烦躁不堪时,下人前来通禀:“老爷,兵部沈尚书在外求见。”

    “嘿!这小子可真会挑时候!”虽然嘴上对沈溪不屑一顾,但谢迁心里却落下一块大石。

    沈溪有事来找他商议,说明还是尊重他意见的。

    谢迁本要出门迎接,但想到自己身份,马上板起脸来:“请他进来,老夫就在书房等候。”

    “是!”

    下人恭敬退下。

    过了盏茶工夫,沈溪在门房引领下进入谢府,来到谢迁书房。

    谢迁故意拿起一本书看,其实此时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外戚案上,这会儿不过是装样子罢了。

    “谢阁老!”沈溪行礼。

    谢迁端坐不动,浑然不知自己手上的书拿倒了,还被沈溪看了个正着。谢迁高傲地扬了扬下巴,问道:“这么晚了,你不在家休息,来老夫府上作何?”

    沈溪道:“谢阁老不也没睡下?”

    谢迁把书放下,站起身打量沈溪:“瞧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不像是从府上过来,这大半夜的你去了何处?”

    沈溪目光炯炯,跟谢迁对视一下,才回道:“谢阁老何必明知故问呢?吏部何尚书之前来见我,将外戚斑斑劣迹告之,事不宜迟,我便赶去豹房面圣,除了跟陛下提及外戚案,还说明现今草原上的情况,再就是直隶以及山东、河南之地民乱……”

    谢迁皱眉:“你奏禀的事情可真不少,为何不提前来跟老夫商议,非要等把事情上达天听后再来说?你是来跟老夫示威么?”

    沈溪摇头:“陛下把外戚案处置大权交到我手里,我自然要来问问阁老的意思,但以何尚书所言,阁老似乎对此案漠不关心,我好像真的来错了!若阁老有意见,我这就离开,绝不打扰!”

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办理() 
沈溪虽然主动到谢府拜会,还是在面圣后第一时间便赶了过来,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但就算如此,谢迁依然火药味浓重,不自觉就会拿出高高在上的语气进行质问,沈溪哪里会惯着他?毫不留情就进行反击!

    谢迁心想:“真让你小子走了,才是失策,如此岂非随你心意处置外戚案?你小子行事素来无所顾虑,要真把太后两个弟弟给‘咔嚓’掉就麻烦了。”

    “说吧!”

    谢迁黑着脸问道,“陛下是怎么安排的?你又准备如何做?”

    沈溪见谢迁态度稍微缓和,也就没有继续刺激对方,道:“案子尚未有头绪,陛下虽委派我处置,但要等宫里把御旨送到手上,才能正式查案……总归要以事实为根据,大明律法为准绳,秉公办理!”

    “好一句秉公办理,你把太后娘家人赶尽杀绝,自绝于朝堂,你就满意了?”就算沈溪没说他会如何处置,谢迁依然认定沈溪会下狠手。

    沈溪有些奇怪,反问:“要是犯错不大,为何要杀人?但若他们欺男霸女杀人如麻,致天怒人怨,按照我大明典章,就算定个死罪也无可厚非,到时候就看陛下是否会下旨特赦!谢阁老最好不要左右办案者的想法,否则我会认为您老有意包庇张氏一门。”

    谢迁脸色越发难看,他觉得何鉴已经把他对待张氏外戚为恶表现出的漠不关心都告知沈溪,脸上火辣辣的,有种巨大的羞愤感,认定何鉴和沈溪都对他的人品产生质疑……他却不知,何鉴为了保住他那张老脸,压根儿就没提过。

    谢迁恼火地道:“就算老夫要包庇,也是为维护朝堂稳定,寿宁侯和建昌侯乃皇亲国戚,手握军权,事关京师安稳,焉能轻动?你若不想闹出什么乱子,最好大事化小……老夫能提醒你的就这么多,如果你把案子闹大,老夫第一个不饶你!”

    说话时,谢迁涨红着脸,显得恼羞成怒。

    涉及自身品性,他只能尽力为自己作辩解,要说没有私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谢迁一直把张太后当作是自己的一颗重要政治筹码,也曾经从张太后那儿得到不少便利,现在张家出事,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沈溪道:“那依照谢阁老之意,维护大明律法尊严还不及所谓的确保朝堂安稳来得重要?杀人可以不管,奸淫掳掠甚至官逼民反也都可以不予追究?”

    谢迁不想继续跟沈溪理论下去,本来在这件事上他就不占理,多说多错,当即一摆手,道:“行了,你要怎么处置,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夫就那句话,一切都要以大明国祚安稳为前提,如果你处置不当,老夫第一个参劾你!”

    沈溪看出来了,谢迁态度非常强硬,一点都不愿做妥协。

    但这恰恰是沈溪喜欢看到的情况,因为他占据了道德和舆论的制高点,谢迁之前那些主张还可以服众,但在这件事上却完全进入一种偏执状态,这让谢迁之前对他的攻讦显得孱弱无力。

    ……

    ……

    沈溪在谢迁府上没得到实质性的指点。

    按照谢迁的说法,保住张氏兄弟才能维护朝堂稳定,这道理是否说得通,沈溪不想评价,但有一点沈溪却知道,如果谢迁继续偏执下去的话,那他将来在朝堂上的公信力会大幅度降低。

    第二天一大清早,宫里圣旨传了下来,沈溪奉皇命调查朝中官员对张氏外戚的弹劾,这充分显示了正德皇帝对案情的重视。

    沈溪人在兵部,但管的已不完全是兵部的事情,何鉴闻讯匆忙过来见沈溪,在何鉴看来,这是自己和沈溪一起努力的结果。

    兵部公事房。

    沈溪面对何鉴,摇头道:“如今陛下只是答应查案,并不代表陛下已下定决心惩处外戚,就算查有实证,最后定罪也需请示陛下,赦免也就是一道圣旨的问题。”

    何鉴点头:“即便如此也不容易,要知道朝中百官对外戚作奸犯科敢怒而不敢言,如果这案子持续没人管的话,地方上不知要乱成什么样子。哦对了,之厚,你是如何说服陛下彻查案子的?”

    沈溪道:“在下对陛下说直隶、山东和河南地方出现民乱,指出其根源与朝廷不作为有关。”

    “这……”

    何鉴当即脸色就变了。

    在何鉴看来,你沈之厚不是虚报地方民乱达成目的吗?这么做跟刘瑾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当时刘瑾利用虚报的事情攻击朝中忠臣,而你则是为了针对作奸犯科的外戚,实质是一样的。

    沈溪知道何鉴在担心什么,解释道:“这并非是凭空编造,京师保定府、真定府乃至顺天府西边的房山,均有民乱兴起,才不到一个月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各府县已上奏朝廷请调兵马,因消息不畅,此事尚未传开,朝野上下很多人都不知晓。”

    何鉴这才释然:“原来外戚为恶,影响竟如此恶劣,怪不得陛下要过问。”

    何鉴并不怀疑沈溪欺瞒圣听,之前他就知道地方上的确很多弊端,尤其体现在马政上,大明直隶、河南和山东等地的农民,不但要缴纳赋税,更要负责为朝廷养马,如果马匹生病或者死亡,很多人家倾家荡产,只能卖儿卖女过活。

    京师本来首善之地,可惜世道艰辛,民间矛盾同样激烈,土地兼并远比其他地方还要严重,再加上外戚强买强卖、凌虐民女等恶行,地方上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趁机挑事,民众不甘坐以待毙,一经煽动便揭竿而起。

    历史上刘六、刘七起义就这么形成的,不过因为沈溪提前结束刘瑾擅权的局面,使得一些事并未按照历史进程发展,刘六和刘七二人尚未来得及登上历史舞台,目前民间的反抗尚未形成气候。

    沈溪道:“何尚书请放心,陛下让在下查案,在下一定秉公办理,不过在最后定罪上,在下只能提出一些建议,一切都得交由陛下圣裁。”

    何鉴点头:“明白,明白,涉及皇亲国戚,只能如此,倒是让之厚你为难了……接下来你这边承受的压力不小啊。”

    沈溪心想:“你何鉴也知道为此事我担了多大干系?现在听起来皇帝让我负责调查案子,好像是多大的荣耀,但很快我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有人想通过我来攻击外戚达成他们的政治诉求,有人则会威逼利诱我为张氏兄弟遮掩罪行,更有人浑水摸鱼,趁乱盯上我,欲除之而后快……这案子不是烫手山芋是什么?”

    何鉴表达对沈溪的“理解”,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沈溪送何鉴离开后,很快刑部尚书张子麟也来兵部衙门求见沈溪,毕竟沈溪这次要做的事情代表了三法司,关于阉党后续案情和外戚案上,所有事情都要听命于沈溪,就连张子麟也要充当沈溪的助手。

    “……沈尚书,此案所有卷宗都在这里,包括顺天府那边送来的,还有刑部之前搜集的情况,全都查有实证,但所有证据……想要毁灭只是某些人举手之劳罢了,要想办成铁案,最好要有两位国舅爷口供……”

    张子麟对沈溪很尊重。

    要不是沈溪,他已被定为阉党,革职问罪,甚至可能抄家,至少谢迁把他划在阉党之列,现在他不但不用革职,还升任刑部尚书,对沈溪自然感激不尽。

    至于阉党和外戚案,朱厚照安排让沈溪负责,本来刑部衙门就不想牵扯进去,所以宁可把案子交给沈溪,以避免麻烦上身。

    张子麟自问惹不起张氏兄弟。

    沈溪皱眉问道:“听张尚书的意思,外戚随时都可能毁灭证据?”

    张子麟苦笑:“张氏兄弟手握京营兵马大权,想怎么做都行……这世道不是说公道正义站在谁一边谁就可以轻松获胜,这案子闹到朝野皆知陛下才过问,说到底还是不愿惩罚两位国舅……再说了,就算陛下有心正朝纲,太后也不允许啊。”

    避重就轻,不回答问题本身,沈溪看出张子麟处世的圆滑态度。

    能装糊涂就装糊涂,最好是把自己面临的困难先摆出来,表示会全力配合,但遇到权贵的反扑,就来个装聋作哑,表示我什么都不知道。

    沈溪问道:“之前不是说建昌侯强抢民女,甚至光天化日之下登农户门做那禽兽之事……为何没有继续查下去?”

    “谁敢查?建昌侯肆虐过的地方,都有团营兵士守在村子外面,没人敢接近,谁去都会被阻拦,顺天府前后去了两拨人,一拨被劝回来,第二拨则是被打回……连衙差都敢打,您说这案子怎么审得下去?”张子麟苦恼道。

    沈溪很想问,顺天府想管管不着,难道你们刑部衙门就眼睁睁看着?为何刑部没派人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