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说得硬气,但道理根本站不住脚,就连刘瑾也难以从朝廷府库为朱厚照找来更多的银子供花销,主要是大明朝廷实在太穷了。

    大明王朝岁入不高,跟两宋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北宋巅峰时岁入16000万贯,而大明直至隆庆年间岁入白银才250万两,加上实物和劳役冲抵,每年岁入大约在2000万两左右,可以说大明朝廷是历代王朝中最缺钱的存在。

    这也是为何明朝会出现隆庆开放和张居正变法的根本原因,改革不是为了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而是要增加岁入,解决朝廷屡屡出现的财政危机。

    尤其是张居正变法,朝廷组织重新丈量土地,改善土地兼并严重的状况,颁布“一条鞭法”,将赋税和徭役合并,统一征收银两,针对的对象是那些拥有话语权不用交税的士绅,所以改革受到官员抵制和阻挠,最后不了了之。

    沈溪道:“陛下言外之意,是准备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好缴获的脏银,而不需要额外进项,是吗?”

    朱厚照苦笑一下,道:“如果有额外的银子,朕当然愿意收入囊中,世上谁会把钱拒之门外呢?”

    沈溪再次点头,道:“陛下要增加内库收入,如今看来,单靠皇庄和朝廷府库拨款,显然不够,但若陛下大肆发展工商业,鼓励民间开厂营商,再将这部分税赋征收上来,那内库每年至少能增加几十万两银子……不知陛下是否愿意开此先河?”

    朱厚照基本没什么主见。

    他提出让沈溪办刘瑾案,主要是想沈溪为他敛财。旁人他不放心,生怕把从刘瑾以及那些阉党成员家中抄没的银子直接送到户部库房,干脆让沈溪这个能干的老师来管差事,以作为他释放阉党要员的交换条件。

    现在沈溪提出增加税收来源,包括扩大商贸,这让朱厚照一时间陷入困惑。他想了想,好奇地问道:

    “沈先生,做买卖很赚钱吗?不是说商人都不入流,严重损害大明统治根基吗?”

    沈溪道:“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然至于病,乃无以继也……余以为欲物力不屈,则莫若省征发,以厚农以资商;欲民用不困,则莫若轻关市,以厚商以利农。”

    沈溪这段话引用了此时还未出世的张居正的观点,看到朱厚照像听天书般一脸茫然,不由摇了摇头,用大白话说道:

    “做生意有赚有亏,不是做什么都能赚钱,也有亏本的时候。做生意说白了就是低买高卖,看似影响大明秩序,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正是因为有商人存在,商品才能在不同地区间流通,以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才能通过售卖粮食、产品赚到急需的钱,购买生活必须品。”

    “哦。”

    朱厚照这才明白了些,轻轻点了点头,但目光中依然满是疑惑,因为他自小所受教育,营商者多为下九流,什么时候有沈先生说的这么重要了?

    沈溪见朱厚照似懂非懂,继续说道:“工商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尤其工与农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

    按照惯例,沈溪又用白话进行补充:“若能扩大工商业,陛下必能以工商税收充盈内库,届时只管定下国策,工商税全数充内库,有溢出者再归户部府库,可由陛下定规矩,毕竟此先河乃陛下所开,就算迂腐的御史言官也无法对陛下所做事情说三道四!”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自古生财不外乎开源和节流,既然节流做不到,那就想办法开源……还是沈先生想得周到!”

    朱厚照听说既能赚钱,还不用被御史言官指责,更不影响大明府库收入,对他而言就值得尝试,虽然他根本不明白沈溪所说的工商税到底是什么东西。

    朱厚照再问:“沈先生,征收工商税该如何实施呢?眼下大明就有许多做买卖的人,如果突然给他们增税的话,他们不会闹事吗?御史言官不会非议‘与民争利’?朕觉得有些麻烦啊!”

    沈溪道:“要实施必然要先经过试验,便以京师作为试点,朝廷给予工商业者方便,那从他们手中得到相应回报,便是理所当然之事。如此一来等于互利互惠,世人又怎会非议?”

    “只要相关人等没意见,御史言官又何必横生波折?其实利益受损者,乃地方上那些官绅,原本他们通过给工商业者提供保护伞得到孝敬,权钱勾结,陛下如此做,等于斩断他们的黑手,若有违圣意,只管处置便是。”

    朱厚照想了想,道:“沈先生意思是说,终归还是有人会反对,是吧?不过只要能增加府库……咳,是内库收入,朕认为不妨一试,但朕对这些事不是那么明白,既然是沈先生自己提出,不妨由沈先生您来落实吧!”

    “微臣领旨!咳咳!”

    沈溪最后又猛烈咳嗽起来,似乎是在对朱厚照说明……我病还没好,只能等病体痊愈才能帮你张罗。

    记住网址:

    第一九七四章书房夜对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一九七五章 面子问题() 
说完工商税的事情,朱厚照开心了许多。

    如果只是靠从阉党成员府上抄没来的钱财,就算能支持个几年,始终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如果有工商税来充盈内库,就等于钱财有了源头,源源不断的银子会自动流入朱厚照的荷包。

    朱厚照对此充满了期待。

    不是因为他对沈溪提出的工商税有多了解,而是源自于对沈溪这个老师的信心,但凡沈溪说过的事情,就算再怎么天马行空,最后都能达成。

    朱厚照道:“先生,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但凡涉及工商税改革,包括在京师周边进行试点,都由你全权负责……回头朕就给你写一份圣旨,你拿着它办事,等于是钦差,朝中文武不管官职大小都得配合你。”

    沈溪发现,朱厚照在给予他信任这件事上,简直是不遗余力。

    简简单单一句话,朱厚照就把权限完全放给沈溪,如此等于是把未来几年大明的一项重要收入,全权交给沈溪处理。

    沈溪心想:“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有政策方面的支持,相信用不了几年,大明各行省工商税都能落实下来。”

    “这个不靠谱的皇帝以前通过刘瑾赖敛财,现在则由我来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拿出让朝中文官都信服的手段,坚决不走刘瑾的老路。”

    朱厚照坐下来,也请沈溪就坐,此时他忽然想起什么,再次问道:“沈先生,您从西北回来,连杨一清也由您举荐,担任了户部尚书,现在西北那摊子总该有人出来承担才是,不知谁适合出任三边总制?还有宣大总制也出缺……朕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怕这些人跟阉党有勾连,危及朕的皇位……”

    沈溪道:“以微臣想来,三边总制应由原陕西巡抚王琼担任,至于宣大总制,陛下不妨启用王守仁……去年抵御鞑靼寇边,王守仁守御宣府有功,且他在宣大之地任兵马总制达数月之久,对地方军务相对熟悉!”

    朱厚照听了这话,连连点头:“还是沈先生提的人选合朕意。”

    言语间,似乎朱厚照之前征求过旁人的意见,沈溪暗自揣摩,却不知皇帝问的人是谁。

    朱厚照道:“王琼和王守仁都在西北当过官,对边关形势想必十分了解,让二人分别坐镇三边和宣大,地方事务便不会出现差池,但可惜不是沈先生亲往,如果是您坐镇的话,西北必安然无恙……却不知对边军中依附阉党的那些军将,是否已着手进行处置,就怕刘瑾的党羽趁机作乱……”

    沈溪道:“之前朝廷已派人去西北,宣示刘瑾的罪行,相信这几日陆续就有消息传回……以之前论调,即便附庸阉党但未作恶者,皆不用革去官职,换防使用便可。”

    “行,一切都听沈先生的!”

    自从沈溪说了利用工商税敛财,又答应帮忙聚敛阉党成员的财富入内库,朱厚照心情大佳,什么事都听沈溪的,最后他站起来:“沈先生,时候不早,您还在病中,先去休息吧,朕要回去了。”

    “希望沈先生能早日痊愈,朕还要和您并肩作战,把草原彻底平定,先生可不能打退堂鼓啊!”

    ……

    ……

    朱厚照心满意足地离开沈府,先前的不快已一扫而空,甚至没记起被沈亦儿用石头打的事情,君臣间根本就没提这茬。

    沈溪未出门送朱厚照,他毕竟是伤病号,只是让马九代表他出门送客。

    朱厚照离开沈宅后,沈溪也回到后院,这会儿周氏还没走,谢韵儿正在旁边一个劲儿地劝说。

    “母亲为何未离开?”

    沈溪没精打采地走上前,问了一句。

    “走了吗,那个……谁走了吗?”周氏看到沈溪眼前一亮,一下子蹿到近前问道。

    沈溪没有回答,他对于周氏和沈亦儿做的事情很无语。

    朱厚照为太子时,到沈府就见识到了沈家女人的泼辣,如今再一次让朱厚照领会了一把,而且这次比上次更过分,不但动口,还动了手,如果不是因为沈亦儿远远地躲开,沈溪甚至想把小丫头拉过来好好教训一通。

    谢韵儿见沈溪回来,赶紧上前相扶,随即沈溪在谢韵儿搀扶下往正屋走去。

    周氏跟在后面,连声问道:“你说那是皇帝老儿,可为何娘看他不像呢?怎么可能有皇帝是那般模样?南戏里皇帝不都是留着一把大胡子吗?老百姓都说那是龙须呢!”

    谢韵儿哭笑不得:“娘,咱可不能对皇上不敬啊。”

    周氏撇撇嘴,道:“咱不敬了吗?为娘只是觉得那小家伙不像皇帝老子,怕憨娃儿被人给骗了。”

    沈溪没好气地道:“娘,你觉得我会拿这种事来骗你?皇帝是我学生,我在东宫教了他几年,会不认识?陛下此来是来跟我说朝事,顺带前来探病,我已将他送走,这会儿应该是回皇宫回去了!”

    “啧啧!”

    周氏嘴里发出声音,摇头道,“你个憨娃儿,官是越做越大,却也越来越会给为娘找麻烦……现在你妹妹打了皇帝小儿,你说这下该怎么办吧!那皇帝……小儿没给你找麻烦吧?如果找麻烦咱也不怕,大不了这官咱不做了!”

    “娘啊,咱别说这些话了,行吗?”谢韵儿本来就已心烦意乱,被周氏这一说,又急又恼。

    可惜的是这个婆婆虽然不靠谱,但她作为儿媳,却不能横加指责,这正是让她痛苦和无奈的地方。

    沈溪恐吓道:“娘,陛下说了,稍后便会派人到门口等着娘出去……若娘现在不赶紧抓紧时间开溜的话,若陛下派来的御林军到了宅子前后门,娘再想回去恐怕就难了!”

    “啊……”

    周氏一听,顿时紧张起来,惊慌失措地向四周看了一眼,慌慌张张道:“你这憨娃儿,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不早说?娘这就回去了……好儿媳,有事情的话咱回头再聊,憨娃儿生病就拜托你照顾,为娘先走了!”

    原本怎么都不肯离开的周氏,这会儿跑得比谁都快,到后院拉着沈亦儿,一溜烟从后门闪人了。

    谢韵儿又好气又好笑,她自然听得出沈溪一番话是诓骗周氏的,扶着自家相公进了房间。

    扶着沈溪到榻旁坐下,谢韵儿满脸歉意地道:“相公,妾身错了,妾身不该光顾着和娘说话,让亦儿先行,不想就惹出祸事来……以后让她们走后门便是。”

    沈溪一摆手:“这跟你没多大关系,亦儿本来就是惹祸精,到哪里都会生出是非来,再加上谁也不知道陛下会亲临府上……放心吧,陛下对他被砸得头破血流之事根本没提过,我倒是不担心陛下事后找沈家麻烦,就怕……唉!不说了,不说了!”

    ……

    ……

    沈溪称病不出的事情,谢迁虽然知道,却没太往心里去。

    这会儿谢迁还在生沈溪的气,关于这个孙女婿的消息他一概都不想知晓。

    就在谢迁想继续让刑部尚书何鉴等人跟他一起上书营救焦芳、刘宇等阉党成员时,从诏狱传来消息,让谢迁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张彩死在狱中,据说是在连续用刑下,身体不济而亡。

    带来这消息的人是何鉴,此时谢迁不在文渊阁,也不在刑部衙门,而是在他长安街的小院内。

    “……宫里传来消息,说是除了张彩外,其余阉党成员都会释放,这消息是否准确尚不得而知……”

    何鉴得到的消息不多,但作为刑部尚书,对于阉党的事情他的消息获取渠道要比普通朝臣多多了。

    谢迁现在一碰到阉党的事情,都会先来问问何鉴的意思。

    本身谢迁跟何鉴的关系就不错,这次何鉴回朝又非常及时,谢迁便把希望寄托到了何鉴身上。

    谢迁道:“如今老夫依然无法面圣,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谁知道哪句真哪句假?在朝这么多年,临到老却遇到种种荒唐事,有时候就算是想一想都觉得过分……难道陛下对朝事真的不管不问?就连朝臣惨死于诏狱中也无动于衷……”

    虽然谢迁对张彩之死很愤怒,却是对事不对人,本身张彩帮刘瑾做了不少坏事,如今公认是阉党中仅次于刘瑾的二号人物,如今其横死狱中,也等于是缓解了朝廷内部御史言官的压力。

    之前御史言官为了张彩是应该被下狱还是革职查办的问题争吵个不休,就连谢迁都没办法制止朝中舆论汹汹。

    就在二人商议如何营救那些陷身诏狱的阉党官员时,门口知客进来,恭敬地道:“大人,英国公在外求见。”

    谢迁站起身来:“张老公爷怎么来了,难道也是为尚质之死而来?”

    何鉴不明就里,跟着谢迁一起出门相迎,到了门口,只见张懋急匆匆进来,看到何鉴也在还稍微有些惊讶。

    等何鉴行礼后,张懋摆摆手道:“未料世光你也在,正好有些事要跟你们说说……”

    谢迁做出请的手势:“张老公爷请入内叙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