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厚照没好气地道:“沈先生可真会为朕着想,你三番四次推脱,说你有野心也没人信……唉,或许你说得对,朕不能随便打破祖宗定下的规矩,否则规矩一乱,天下也会随之大乱……朕不多想了,就从张苑和张永中选一个吧。”

    “另外,吏部尚书和新增入阁人选,也要尽快定下来,沈先生不想操劳的话,可以跟谢阁老商量一下,朕有些饿了,先去用膳,有事回头再说!”

    跟往常一样,朱厚照没说几句就想开溜,在他心目中,吃喝玩乐永远排在前面。

    有了查抄刘府所得巨额赃款,朱厚照觉得压在自己身上的大山已经挪开,就算再大手大脚,这么大笔钱支撑个十年八年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对逸乐之事越发在意。

    “陛下,司礼监掌印人选乃是从张苑和张永中选择,那吏部尚书和新增入阁人选……”

    眼看朱厚照要走,沈溪赶紧问了一句,想从朱厚照这里得到一个大致的方案,以便按照要求办事。

    朱厚照不以为意地道:“最好是像沈先生这样能力卓著的,至于是否德高望重并不重要,先帝时就在朝的那些老家伙不要想了,朕希望看到朝廷的新气象,剩下的……沈先生自己斟酌吧!”

    “微臣遵旨!”沈溪恭敬领命。

    朱厚照没再说什么,起身往帘子后去了。

    小拧子跟在朱厚照身后匆匆离去,脸上全都是沮丧和失望,毕竟司礼监掌印人选没他的份。

    但沈溪不觉得这是坏事,虽然小拧子有几分聪明才智,但像这样没多少阅历的年轻人根本不适合执掌大权。小拧子上位的话,为求镇住局面,必然会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甚至连人事也会有大变动。

    这将是朝廷的不稳定因素。

    让小拧子当个不管事的天子近臣,乃是善事一桩。

    ……

    ……

    朱厚照单独召见沈溪,意味着朝廷事务皇帝没有过问谢迁跟其他朝臣,这仍旧是刘瑾擅权时的行事风格。

    沈溪暗忖:“熊孩子当皇帝一心求简,老喜欢把事情交给一个人做,如此一来效率是有了,但也变相让权力集中,要是这个人有野心的话,完全可以做到像刘瑾那般权倾朝野,只手遮天。”

    沈溪从乾清宫出来,往大明门而去,没等他出宫门便被迎面而来的谢迁给截住,除了谢迁外,尚有神色不太自然的张永。

    对于二人走到一块儿,沈溪并不觉得有多惊讶,显然张永不但利用自己帮忙游说试图拿下司礼监掌印之位,还跑去求谢迁帮忙。

    “沈大人。”

    张永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既然被沈溪撞破,还是迅速便调整心态,上前行礼问候。

    张永显得很谦卑,故意摆出一种低姿态……等我当上司礼监掌印,绝对不跟你们作对。

    沈溪问道:“谢阁老和张公公这是去何处?”

    谢迁黑着脸道:“刚去刑部衙门办了一点事,你这是作何?陛下召见你了?”

    “是!”

    沈溪直言不讳。

    谢迁有些恼火,现在入宫限制增多,他这个内阁首辅想到文渊阁当差都困难重重,更别说是去乾清宫求见朱厚照了,与之对应的却是沈溪可以自由出入宫门并见到皇帝。

    谢迁问道:“陛下跟你说了什么?”

    沈溪看了张永一眼,似乎在说,有外人在旁不便交流。

    张永非常识相,笑着拱手:“谢大人和沈大人要说正事,咱家不便叨扰,告辞了!”说完转身便离开。

    等张永走后,谢迁瞥向沈溪:“陛下没问你司礼监掌印人选吧?”

    “问了,也答了。”

    沈溪回答得很干脆。

    谢迁明显紧张起来,急切地问道:“那你如何跟陛下说的?”

    沈溪看着谢迁,回道:“在下并未跟陛下直接提出人选,是陛下自个儿琢磨后,最后定了个选择范围,从张苑和张永中择一任命,至于戴义、高凤和马永成等人,并不在陛下考虑范围之内……”

    谢迁皱眉:“陛下果真如此说的?”

    沈溪笑了笑道:“这种事情,我有必要欺瞒谢阁老?”

    谢迁白了沈溪一眼,似乎有些懊恼,毕竟朱厚照只赐见沈溪,平时连招呼都不跟他这个内阁首辅打,这让谢迁意识到,自己虽名义上是文臣之首,却连沈溪这个兵部尚书都不如。谢迁又问:“陛下还跟你说了什么?”

    沈溪道:“这次我进言多为兵部事务,并未僭越谈国事,陛下也未在我面前定下其他事情,谢阁老大可放心……至于吏部尚书、内阁增补大学士人选等,陛下尚未有定论。”

    谢迁叹了口气:“你是否觉得,老夫是有意为难你?”

    沈溪微微摇头:“谢阁老如此安排,必定是为大局考虑,我只能尽量配合,但有些事并非我能决定,陛下做事有自己的考量,一旦定下来就不容更改,希望到时候谢阁老不要把责任归罪到我身上。”

    谢迁瞪着沈溪,怪其说话不当。

    谢迁道:“阉党之事基本已有定论,你暂时管着兵部便可,陛下问你什么,尽可能拖延或敷衍,这对你来说是好事,世人对你的评价也会高许多。若你非要每件事都掺和,迟早有人会把你跟刘瑾作比较,那可不是老夫希望看到的结果!”

    话中明显带有威胁之意。

    “受教。”

    沈溪微微拱手。

    谢迁道:“老夫要去文渊阁,你这是准备往何处?”

    沈溪语气有些冷淡:“自打回京,我还没机会回府,之前家人遭刘瑾威胁,人心惶惶,难道此时不该回去看看?”

    “你要回家?”

    谢迁皱眉,觉得有些不妥,劝阻道,“本来你回去无妨,但以老夫看来,这个时候最好还是先不要忙着见家人,不然陷进温柔乡就出不来了,毕竟朝廷还有很多事亟待处置,老夫也有要事跟你商议……”

    沈溪发现,谢迁待人处事愈发不讲道理,自己回京后,连妻子以及刚出生不久的两个女儿都没见到,本想在面圣后回家好好跟家人团聚,谢迁居然横加阻挠。

    沈溪道:“谢阁老如此做,怕是不合适吧?人生在世,岂能罔顾亲情?”

    谢迁黑着脸说:“以前怎么没觉得你有如此顾家?你先回兵部,等老夫去内阁把事情处置得差不多了,自会去找你,等事情办完你去何处,老夫不加干涉。”

    说完,谢迁不再停留,加紧步伐往文渊阁去了。

    请记住本书域名:。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态() 
    谢迁说自己要去文渊阁,但其实不是。

    谢迁入宫的真正目的是去觐见张太后,陪同他的正是张永,而张永去见谢迁正是奉张太后之命,见面后趁机跟谢迁提了一下司礼监掌印人选的事情。

    谢迁加紧几步过了午门,便见到等候在金水桥旁的张永。

    张永见谢迁前来,显得很关切,赶紧上前问道:“谢阁老,之前沈尚书入宫,可是去面圣?”

    这问题本来没什么,但谢迁的脸色却不好看,只是“嗯”了一声便当作答。

    张永急道:“那陛下可有跟沈尚书商议过司礼监掌印出缺之事?谢阁老,您跟沈尚书是如何说的?”

    谢迁没有直接回答,瞥了张永一眼,冷声道:“是否在张公公看来,司礼监掌印选拔一事上,沈之厚更有发言权?”

    张永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有考虑谢迁的感受,当即苦笑着赔礼:“谢阁老说的哪里话,鄙人可是一直仰慕您,按理说,这件事……您老才有发言权。”

    谢迁叹了口气:“唉,可如今的情况却是陛下对老夫视而不见,遇到事情都是跟沈之厚商议,俨然沈之厚已成为第二个刘瑾,陛下跟朝臣间始终隔着个人,司礼监掌印人选之事陛下从未找过老夫交流!”

    张永听谢迁话语中带着的抱怨,知道这位首辅大人想法多,不敢再多问。

    谢迁一摆手:“走,去见太后娘娘。”

    二人继续往永寿宫方向而去,这一路上二人都不作声,等快到地方,谢迁才似有所思道:“张公公,你觉得你跟张苑间,到底谁更能得到陛下欣赏?”

    张永并非昏聩之人,马上听出其中苗头,心想:“难道沈之厚在陛下面前举荐了我和张苑?怎么我在他心目中,竟跟张苑这后起之秀分量相当?”

    在张永看来,自己跟沈溪的关系,明显要比张苑和沈溪间牢靠太多,毕竟自己跟沈溪南征北讨,就连土木堡之战时他张永也是跟沈溪一起守在战壕中,堪堪死里逃生,这种交情可不是一般人能比拟。

    张永道:“自然咱家比张苑要更得陛下信任。”

    在这种事上,张永没有谦逊的意思,怎么想的也就怎么说了。

    在张永看来,张苑根本没做过对朝廷有益的事情,一直留在京师,顶着个御马监掌印太监的名头,却不干实事,仗着跟朱厚照关系亲近,一步步得到提拔。

    谢迁摇头道:“若论功劳,张公公自然比张苑高许多,但若论陛下的信任,张公公你就未必能及了吧?”

    二人仍旧在行路中,说话间,谢迁瞥着张永,眼神暧昧。

    张永小心翼翼求证:“谢阁老为何突然提及张苑?莫不是……”

    谢迁笑了笑,道:“也不是沈之厚在陛下面前举荐你二人,而是陛下亲口提出,要在你俩中间选拔司礼监掌印,这才有此一问。”

    张永又惊又喜又忧。

    惊的是,之前一直想知道的事情,现在终于有了答案,可惜不是从沈溪口中得知,而是自谢迁口中转述才知晓;喜的是自己已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有力竞争者,而且对手只有张苑一人。

    但他马上又担忧起来,如果跟旁人比,他自问有极大优势,唯独张苑在宫里的声望和地位,甚至比他还高,重点是张苑是东宫常侍出身,在刘瑾上位前,张苑大权在握,刘瑾倒台后,似乎由张苑接任司礼监掌印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张永道:“消息可确实?”

    这话又是不该问的,谢迁听了脸色马上变了,没好气地道:“是否确实,你去问沈之厚,他是如此跟老夫说的!”

    张永马上意识到自己失言,不再说什么,低下头思索,二人脚步因此放慢许多。

    半晌后,张永才问道:“若是陛下问及谢阁老,您觉得在咱家和张苑之间,谁人更合适?”

    谢迁脸上带着老奸巨猾的笑容,“张公公觉得呢?”

    张苑摇头苦笑:“谢阁老这不是为难咱家吗?咱家岂能猜测您老心中所想?或许谢阁老属意张苑?”

    谢迁道:“莫说陛下未问老夫,就算问了,老夫的意见始终如一,两位张公公均未达到司礼监掌印的标准,老夫本想举荐萧敬萧公公,这件事老夫之前便跟你说过……”

    “这不是陛下没提萧公公作为人选吗?”张永显得很尴尬。

    谢迁摇头道:“既然没提,那老夫的意见便是保持中立,谁都不支持!”

    ……

    ……

    谢迁见张太后,所说之事,无非是介绍朝中清除刘瑾以及阉党后的情况。

    张太后人在深宫,对外面的事情不甚了解,而谢迁又是张太后心目中最信任的大臣,很多张永不能解释清楚的事情,需要谢迁来解答。

    永寿宫内,张太后坐在暖座上,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面对谢迁。

    张太后身后的屏风后面,还有宫里另外一位贵人,这位贵人从入宫开始就近乎被人遗忘,正是大明朝最没地位的皇后,到如今仍旧未跟朱厚照合卺的夏皇后。

    等谢迁把大致情况一说,张太后道:“原来刘瑾做了这么多坏事,本宫原本还以为他是个忠臣呢。”

    谢迁很想说,太后娘娘从哪里看出刘瑾是个忠臣?

    但想到之前皇室对刘瑾的信任,谢迁不再多言,他很清楚,张太后虽然没多少才学和能力,但见识绝不比他差,这是个懂得明哲保身的女人,从弘治皇帝到如今的正德皇帝,张太后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张家也得到皇室优待,这跟张太后识趣不无关系。

    张太后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张太后道:“这件事是由谢先生和沈尚书两位卿家做的吧?沈尚书在先皇时,就已是朝中股肱之臣,现在皇儿对他的信任日盛,谢先生平时得多教导一下,年轻气盛,或许会做一些错事。”

    言语间,张太后带着某种暗示。

    谢迁是聪明人,大概明白张太后的弦外之音,或许张太后问处置阉党的事情属其次,主要是想提醒他什么。

    谢迁恭敬地道:“太后娘娘提点的是,老臣必定会好好教导沈之厚,他入朝没几年,只是因为做成几件大事,而得先皇和当今陛下的信任,他在领兵打仗上,或许有一定才能,但在处置朝事上,则显得操之过急……”

    张太后笑了笑,颔首道:“有谢先生提点沈尚书,哀家不会太担心……哦对了,谢先生有时间的话,多去寿宁侯府和建昌侯府走走,哀家这两位弟弟,平时都很仰慕谢先生的才学,你们同为朝廷肱骨重臣,应该多走动一些才是。”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谢迁再愚钝也明白过来,张太后其实是想提醒他,让沈溪老实一点,别损害张氏外戚的利益。之前要一致对外共抗阉党,现在阉党被扫除,外戚跟文官间的矛盾,也上升为朝廷的主要矛盾。

    谢迁心想:“太后这时候召我来说这话,正合时宜,说明太后心里敞亮,知道朝中发生了什么,人在深宫也没说对外完全封闭。”

    “老朽有时间自然会去拜见两位国舅。”谢迁言语间很客气。

    无论谢迁心里有多厌恶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但有一点不能否认,那就是他很欣赏张太后,以前张太后经常出手帮忙,谢迁知恩图报,心里拎得清皇宫里有个太后支持自己有多重要。

    ……

    ……

    谢迁在永寿宫见张太后,时间大概为半个时辰。

    眼看天黑,本来张太后想留谢迁吃饭,但谢迁坚持告辞出来,毕竟张太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