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刚得到钱千户自辽东传来的消息,说是不负重托,钟夫人……应该会在最近几天抵达京城。”

    “是吗?”

    朱厚照目光瞬间变得热烈起来,将撸起的袖子放下,疾步走到刘瑾跟前,上下打量,似乎是在探寻眼前的老太监是否在欺骗他。

    刘瑾心底终于有了丝宽慰,面不改色道:“陛下,正是如此,钱千户在辽东为陛下鞠躬尽瘁……”

    朱厚照摇头轻叹:“总算没辜负朕对他的期望,能把人找回来最好,至于钟夫人……就先留在京城吧,朕要先去宣府,跟不识相的鞑子作战……朕不能为了儿女私情而耽搁军国大事!”

    刘瑾一听,肚子都快气炸了。

    这熊孩子,怎么说你都不听呢?

    不该让你贪恋儿女私情的时候,天天躲在温柔乡中醉生梦死,现在让你稍微配合一下,你居然跟我装起了明君圣主?

    刘瑾急忙道:“陛下,您不等钟夫人来了?您对她可是朝思暮想……钟夫人好不容易才找到,连老奴都为陛下您开心呢。”

    朱厚照脸色阴沉:“如果是她自愿回来的,朕当然高兴,但现在明显是被钱宁绑回来的,你说朕能高兴得起来?这件事还见不得光,若是旁人知道,必会对朕有所非议……正好朕去宣府,那时朝臣的注意力都会跟着朕走,钟夫人回京也就没人在意了。”

    刘瑾暗忖:“嘿,怎么执拗到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明明是个厚脸皮,现在却说要为自己名声着想,谁信?”

    刘瑾脑子机灵,眼珠子骨碌碌一转,马上又想到一个主意:“陛下,宣府并非是鞑靼人入侵,您去了……怕也没机会领兵作战。”

    “嗯!?”

    朱厚照皱眉,盯着刘瑾的眼睛,问道,“什么意思,你之前不是说宣府地方不靖么?”

    刘瑾道:“陛下,老奴是说地方不靖,但没说鞑子寇边……您想啊,他们的使节正在京城,这个时候入侵不是置自己人于死地吗?乃是……地方上有叛乱……”

    “怎么?地方叛乱?”这下朱厚照心里不痛快了。

    刘瑾趁机把屎盆子往沈溪身上扣,道:“陛下,正是如此,据说宣府地方闹民变,概因沈尚书到任后施行一系列改革措施,陛下您也知道,沈尚书这人走到哪里都喜欢瞎折腾,为封锁消息,甚至未将事情上报……”

    刘瑾说得绘声绘色,像是真有这么回事一般。

    说完,刘瑾缓了口气,心想:“我说得这么详细具体,看陛下这次不好好教训一下沈之厚!”

    朱厚照脸有不虞之色,他深居豹房,对于外面的事情并不知情,刘瑾说什么就是什么。其实只要想想,沈溪到宣府才几天?估计屁股都没坐热,哪里有时间施行改革?刘瑾也就是欺负朱厚照什么都不懂,才敢胡乱说话。

    “你说沈尚书封锁了消息,那你是如何知晓的?”

    刘瑾早就想好应答之言,道:“乃是宣府巡抚杨武奏禀的,他上疏举报沈尚书在宣府地方违法乱纪……但老奴想到陛下对沈尚书的信任,怀疑杨武可能是造谣生事,所以未敢对陛下奏禀。”

    朱厚照回到案桌后,坐下来,手抚着下巴闭目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看向刘瑾:“若宣府局面真如你所言,那朕的确不用急着去,事情可以暂缓一下。”

    刘瑾暗自得意,心想:“就算你是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我不照样把你说服了?从小看着你长大,我还摸不透你心思?”

    之前刘瑾对朱厚照无比恭敬,心中从未有过不敬的想法,但现在不同了,随着手里权力膨胀,加上朝廷六部和寺司衙门大半为其控制,刘瑾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尤其朱厚照对沈溪和文臣的袒护,让他对朱厚照不安心当个傀儡竟生出不满来。

    刘瑾趁机道:“陛下,这件事您得妥善处置,虽说宣府地方民变,很快就会为沈尚书平息,但这分明是动我大明根基。若陛下纵容,可能现在只是一次小小的民变,未来就要演变成为大的灾难……”

    刘瑾不遗余力说沈溪的坏话,想法简单而又粗暴。

    民变始终经不起推敲,现在朱厚照是相信他进言,但万一未来找人询问,很可能会露出马脚。

    倒不如把这次民变说得不那么严重,回头说沈溪出兵弹压,再诬陷隐瞒不报……

    就算最后发现一切都子虚乌有,还可以把事情往杨武身上推,反正他有的是办法哄骗朱厚照。

    朱厚照不耐烦地挥挥手:“朕本已准备去宣府,现在却闹出这档子事,朕心里很不痛快。刘公公,你把民变之事查清楚,正如你所言,或许是宣府地方对沈尚书不满,故意栽赃陷害呢?”

    “至于钟夫人……朕就等她几天,钱宁有什么消息你第一时间回报,朕看看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是,是!”

    刘瑾一边暗自庆幸,一边自鸣得意。

    同时他还有些担心。

    他不在乎宣府地方民变这个谣言会被人捅破,他相信没人敢在皇帝跟前乱说,他是怕钟夫人那边迟迟没有消息,让朱厚照心疑。

    刘瑾暗自恼恨:“早知道就不说钟夫人的事情,这样一来不知添了多少麻烦……若钱宁不能及时把人带回,我岂非要跟着背锅?”

    就在刘瑾准备离开时,小拧子进来,恭敬行礼:“陛下,您交待的事情,奴婢均已办妥,东西全部装箱,今日便可装车……”

    朱厚照在那儿想事,没回话,刘瑾瞪着眼没好气地喝斥:“装什么车?陛下不去宣府了,吩咐下去,所有东西均物归原处,剩下就没你什么事了。”

    小拧子一听紧张起来。

    跟刘瑾想法不同,小拧子非常支持朱厚照去宣府,这样他可以伴驾离京,避免被刘瑾迫害。

    小拧子很希望朱厚照跟沈溪见面,甚至联手对付刘瑾这个阉党首脑,但奈何现在刘瑾说什么朱厚照都会采信,如今甚至连决定好的事情都会临时更改。

    朱厚照回过神来,抬头吩咐:“没错,朕不去宣府,事情暂时缓缓,把东西收拾好,顺带再去花妃那里通知一声……虽然朕不去宣府了,但今晚还是会到她那里过夜,让她准备好迎驾……”

    “是!”

    小拧子心中叫苦不迭,不敢多逗留,低着头赶紧退下,免得被刘瑾厌弃。

    现在在朱厚照跟前说刘瑾坏话最多的人也就是他了,小拧子见到刘瑾自然一阵心虚。

    小拧子退下后,刘瑾有些诧异:“这小子见到我,为何会惊慌失措?难道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陛下去宣府之事,照理说跟他没关系,难道他有什么事欺瞒我?”

    朱厚照看着刘瑾:“刘公公,你还杵在这里作何?赶紧去把朕要知道的事情一并整理好送过来,一个钟夫人,一个宣府地方民变,朕都要详细呈文,朕不希望被人欺瞒!”

    ……

    ……

    刘瑾为了让朱厚照留在京城,谎话说了一箩筐,为此他不得不回家找来党羽交待清楚,免得被朱厚照问及哑口无言。

    刘瑾将吏部、兵部和户部三部尚书叫来,张彩、曹元和刘玑都是他的人,为防止跟手下所说情况不同,必须打好招呼。

    “……你们务必记牢了,咱家对陛下说宣府地方有民乱,乃是因沈之厚到任后以弊政逼迫所致,这件事乃由宣府巡抚杨武呈奏,咱家会派人跟杨武打招呼,你们不必记挂,只需一口咬定有这么个事情……”

    张彩等人听到这话,心头发怵。

    黄淮之地有民乱,从去年冬天一直持续到现在,无人呈奏。

    而宣府本太平无事,就连鞑靼人也老老实实缩了回去,结果刘瑾偏要整出个民乱来扰乱视听。

    等刘瑾吩咐完,刘玑请示:“不知刘公公除了让我等面圣时根据您所说呈奏外,还需要我等做何事?”

    刘瑾道:“这还用咱家提醒?空口无凭,或者民间无风闻的话,陛下如何会相信?你们回去后便制造一些消息,不但要让陛下深信不疑,就连朝中人也要信以为真……”

    刘瑾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最为难的当属兵部尚书曹元。

    曹元接替沈溪,看起来众望所归,但其实他的压力非常大。

    沈溪在兵部尚书任上时,有很多攻击的声音,认为沈溪年轻气盛资历不够,但事实上在沈溪治理下,兵部可说是上下协调一致,空前团结,处理军务井井有条。

    曹元上任后,在沈溪的阴影下过日子,谁都拿他来跟前任沈溪比,结果就是曹元太过平庸。

    再加上曹元阉党的身份,以至于他在兵部做事举步维艰,交待的许多事情兵部官员都阳奉阴违,让他憋了一肚子的气。

    这次刘瑾说要人为制造些情况,首当其冲就是兵部,毕竟涉及行军打仗都要兵部来负责,地方上若有叛乱,兵部需要把情况如实上奏。

    当曹元发现自己被众人打量时,有些紧张地向刘瑾拱手:“公公,这件事……请您提点。”

    刘瑾没来由听到这么一句,以为曹元不想替自己办事,马上板起脸来:“曹大人,你的话咱家不懂,你做事还需要咱家提点?你别忘了,你现在的差事都是咱家给的,咱家既可以成就你,也可让你万劫不复,装什么装……哼哼!”

    曹元一脸冤枉:“公公误会了,在下实在不知该如何制造舆论,才请公公示下,在下当然愿意为公公驱驰。”

    刘瑾听了这话脸色有所好转,虽然他提出让各部衙门造谣,但具体如何实施却没想好,于是侧头看向张彩,问道:“张尚书,这件事如何实施,你说说你的意见吧!”

    张文冕往宣府去后,刘瑾身边少了帮他出阴损主意的人,感觉做起事情来不那么得心应手。

    深受刘瑾器重的张彩道:“公公要想让朝中人都相信宣府出了乱子,还是沈之厚所为,光靠制造和传播消息,远远不够。”

    “哦?”

    刘瑾不由竖起耳朵,想听清楚张彩的高见。

    张彩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道:“沈之厚到了宣府,日子没几天,马上地方就出民乱,只要有人呈奏这事,朝中人还是愿意相信的,但至少要有三地地方官员呈奏,才让人信从……”

    刘瑾笑道:“这是三人成虎的意思?”

    张彩露出惊讶之色,随即点头恭维:“公公高见。现在让地方现呈奏这件事,时间显然来不及了,倒不如由兵部和户部编造些地方奏本,呈奏内阁,由阁臣将这件事捅出来……”

    张彩话说得轻松,曹元和刘玑却胆颤心惊。

    编造奏本,还要堂而皇之拿到内阁去找麻烦,一旦奏本被人揭穿是伪造的,就算是尚书也要被问罪。

    虽然现在只能仰仗刘瑾的庇护,而曹元和刘玑可不像张彩那么“艺高人胆大”,心里还是有畏惧的。

    张彩说完,露出请示之色,行礼道:“请公公示下。”

    刘瑾颔首:“嗯,这主意很好,咱家觉得没什么可挑剔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落实,既然咱家已对陛下呈奏,那奏本就不能耽搁,不如先在这里拟好,由几位尚书拿回去,派人送通政司……”

    曹元和刘玑听了更是发愁,现在不但要被强迫伪造奏本,甚至还要被监督做事,哪里还有信任可言?

    刘瑾再看着张彩,道:“至于如何写奏本,全看张尚书你了!”

    请记住本书:。。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九〇九章 时间差() 
    张彩伪造的地方奏本,所有细节都考虑到了,看上去像模像样,仿佛宣府地方真的发生了民乱。

    先是伪造宣府巡抚杨武的呈奏,随即是大同和宣府两地御史的呈奏,一套流程走下来,张彩颇有成就感,将亲手拟定的几份奏本拿给刘瑾品阅。

    刘瑾看过后,连连点头:“好,好!写得好!赶紧誊抄几份,交通政使司衙门,呈奏内阁,看内阁那边如何应付!”

    “哦对了,这件事勿要告知焦中堂,他品性太过耿直,若不小心走露风声,咱家可不知如何收场。”

    张彩笑道:“公公请放心,这件事由您牵头,谁敢泄露半句?”

    “嗯。”刘瑾对于张彩这种隐晦的拍马屁方式很满意,一时间有种天下大势尽在掌控之中的快感。

    随即张彩、曹元和刘玑带着伪造的地方奏本,夹杂各部的奏章一起交到通政使司,然后呈递内阁。

    天黑前,奏本递了上去,因涉及地方民变,虽然内阁明知有很大的可能会被刘瑾压下去,但还是马上做出票拟,内阁几个大学士根本就没想过这件事跟刘瑾有关。

    谢迁不在,焦芳基本掌控局面,他在这件事上只是做了顺理成章的决定,没有偏向刘瑾,也没有帮谢迁,更没有怀疑奏本的真实性,只是按照奏本所提内容拟定票拟。

    刘瑾拿到附有内阁票拟的奏本后如获至宝,他知道当晚去见朱厚照无法如愿,所以赶在第二天一大清早面圣。

    朱厚照经过一宿荒唐,正困倦不堪,听说刘瑾来了,有些不耐烦。但想到刘瑾呈奏的是关于钟夫人和地方民变之事,只能强打精神、哈欠连天传见。

    “……陛下,这是地方和六部上呈奏本,请您阅览!”

    刘瑾不想主动攻击沈溪,直接把地方和六部攻击沈溪的奏本呈上……这些奏本全都针对沈溪,无中生有,极尽造谣之能事,几乎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沈溪到地方后什么都没做,却被诬陷为大力推行改革,短时间内激起民变。

    朱厚照困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随便挑了几份奏本看过,这些奏本行文都差不多,多采用白话文,浅显易懂。

    “沈尚书才去地方一个月,就惹来这么多麻烦?难道是有人故意想借沈尚书去宣府的事情做文章,寻衅滋事?”

    经过一晚,朱厚照有些回过味来,毕竟沈溪去宣府的时间太短,就算要施行什么改革,从制定、颁布到具体执行,一个月的时间也未免太过紧凑了。

    刘瑾强词夺理:“宣府本在陛下恩泽沐浴下,一片太平……陛下难道忘了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