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短短数月,刘瑾连续提拔主动卖身投靠的张彩,先是通过刘宇任命张彩为吏部文选司郎中,然后又想办法将张彩调入都察院任右佥都御史,顺利完成官阶上的提升。在都察院不到一个月,张彩又被调回吏部,担任吏部左侍郎,实现从正六品到正三品的逆袭。可以说,如今刘瑾对张彩的信任比之刘宇更甚。

    刘瑾道:“正如刘尚书所言,现在乃咱家替陛下主持朝议,朝堂上一切自然应该由咱家做主,而沈尚书所奏之事跟咱家有关,咱家决定暂把事情押后,先商议别的事情,应无不可……”

    说到这里,他环视一圈,问道:“你们有什么要奏禀的,速速报上来!”

    “刘公公,规矩可不是这样的。”

    沈溪抗议道,“陛下让你主持朝议,但没说让你统辖朝臣,难道你想公然取代陛下不成?本官所奏之事你不处置,却要别人上奏,敢问你已将自己凌驾于百官之上,甚至在法度和规矩上?”

    刘瑾怒道:“沈尚书,你可别蹬鼻子上脸!”

    沈溪针锋相对:“谁蹬鼻子上脸了?本官现在要面圣奏事,若你不转达,本官不勉强,本官这就递交辞呈,自今日起,本官挂冠离朝,从此不再过问朝事!”

    说完,沈溪直接转过身,面向大殿门口,不再看刘瑾。

    原本喧哗声四起的乾清宫大殿内,瞬间变得安静异常。

    谁都未料到,沈溪跟刘瑾之间积蓄已久的矛盾今日会来个大爆发,沈溪的请辞显得异常坚决,而这跟之前一段时间他中庸低调的风格大相径庭。

    连谢迁都疑惑不已。

    他之前埋怨沈溪对于阉党一味地妥协和纵容,又认为沈溪对朱厚照的斑斑劣迹不管不问,实在非君子所为,但等沈溪真正在朝堂上发作,跟刘瑾直接撕破脸,准备来个鱼死网破时,又觉得沈沈溪行事太过走极端,如此一来,连个转圜的余地的都没了。

    这下刘瑾被摆到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上,呆滞片刻,他咬牙切齿地喝问:“沈尚书,你是仗着陛下的宠信要挟咱家,是吧?”

    沈溪背对刘瑾,道:“本官不过是照规矩办事罢了,若你执意拒绝本官提请,那就是破坏朝纲……本官不过是正常纳谏,何曾要挟过谁?”

    “哼!”

    刘瑾非常气恼,但他没有办法,沈溪如此做让他束手无策。

    可惜此时他的智囊张文冕和孙聪不在身边,张彩也没有应邀入宫,否则大可问问这几位的意见。

    御马监掌印太监张苑一直在旁听着,此时他不由道:“刘公公,还是去问问陛下的意思吧……这么僵持下去可不是办法。”

    这种时候张苑自然跟沈溪站在一边,他早就想把刘瑾拉下马来,但奈何朝中人对刘瑾没辙,而他的靠山张氏外戚也不帮他,现在是他的侄子出来跟刘瑾正面对抗,他忽然感觉自己压过刘瑾有了机会。

    刘瑾气呼呼地道:“沈之厚,你等着,咱家这就进去禀告陛下……此番绝对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听他的话,似是不服软,但在场文武大臣都听出来了,在这一局对抗中,却是以沈溪大获全胜告终。

    刘瑾承担不起沈溪离朝的责任,所以当沈溪以此作为要挟时,无论刘瑾再怎么蛮横无礼,都只能妥协。

    这也是刘瑾掌握到朱厚照的喜好,不敢逾越一步所致。

    沈溪在兵部的位置,几乎是无人可替代,朱厚照尚武且定下两年内平草原的国策,这一切都需要沈溪来完成。

    刘瑾为人再怎么自负,也不会认为自己手下有人能替代沈溪。

    ……

    ……

    刘瑾消失在门帘后,乾清宫大殿里重新喧哗起来。

    这个时候如释重负、终于可以长长松口气的人,乃是顺天府和三法司的官员。

    这些人非常清楚刘瑾今日怂恿皇帝举行朝会想要说的事情是什么,不管怎么样都脱离不了京城盗案,涉及对相关责任人的惩处,箭头所指正是跟谢迁走得很近的刑部尚书王鉴之。

    沈溪仍旧背对龙案,神色严肃。

    谢迁走了过来,道:“之厚,你不必如此着急,你……”他本想劝沈溪两句,却发现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沈溪打量谢迁一眼,脸上的神情极为复杂,似乎是说,你到底想怎么样?之前我无所作为你怪责我,我现在出面帮你化解困局你还来指责?

    王陵之一路小跑过来,他在对面武将那一列后排看了许久,此时忍不住想问沈溪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如果沈溪就此离朝,他一定是毫不犹豫跟沈溪一起离开的那个。

    沈溪瞪了王陵之一眼,王陵之低下头,灰溜溜地退回原来的位置,沈溪这才对谢迁道:“谢阁老不必担心,事情既然因我而起,那就由我来结束。若陛下拒不现身,那我便从这门口走出去,从此不问朝事,就算陛下要治我的罪,也是我咎由自取!”

    谢迁皱眉道:“大明朝可离不开你!”

    “我是否离开,全在陛下一念之间……其实这朝堂离了谁,照样运转如常!”沈溪话音落下,谢迁还没来得及去跟沈溪说什么,乾清宫内突然安静下来。

    谢迁回头一看,只见朱厚照在刘瑾的陪同下,从后殿走了出来,他不由去拉沈溪的衣服,沈溪不为所动,他只好回到文官那列首位站定。

    沈溪知道皇帝来了,也没转身。

    “参见陛下!”

    在场除了沈溪外,所有朝臣都对朱厚照行礼。

    朱厚照走到龙案后,并没有坐下来,好奇看着背对自己的沈溪,问道:“沈尚书,你这是作何?”

    沈溪背对朱厚照,道:“臣有事启奏陛下。”

    “有事的话,转过身来说,背对朕算什么意思?”朱厚照有些生气了。

    刘瑾这会儿很老实,乖乖地站在一旁看热闹……挑唆的话他到后殿去见朱厚照的时候就说过了,现在就等师生二人在群臣面前闹出矛盾来,皇帝一怒之下,将沈溪贬斥离朝……如此一来,他得益最大。

    沈溪道:“臣所背对的,并非是陛下,而是大明列祖列宗定下的规矩。”

    朱厚照听了这话,眉头紧皱,显然是听不懂沈溪在说什么。

    谢迁出面说和:“陛下,之前沈尚书要奏事,奈何刘瑾阻拦奏,并且妄言要对沈尚书治罪,才令沈尚书背对……”

    刘瑾打断谢迁的话:“谢尚书,你可不能信口胡言,咱家几时说过要对沈尚书治罪?沈尚书一来,便说要奏事,说什么参奏阉党,直指跟咱家有关……陛下,老奴没辙,只能提出先商议别的事情,奈何沈尚书仗势欺人,以请辞作要挟……陛下,老奴绝无开罪沈尚书之意!”

    说到后来,刘瑾已跪下对朱厚照表明自己的忠诚。

    在场人等都看出来了,刘瑾就是个演技派,之前的盛气凌人全没了,这会儿就像个可怜虫。

    朱厚照道:“沈尚书,你说要参奏阉党,朕接纳了……你现在转身过来,跟朕详细奏明便可!”

    这话一出,大殿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朱厚照跟沈溪之间产生了极大的矛盾,现在已不单纯是沈溪跟刘瑾之间的争执,因为沈溪的固执和自负,已经把朱厚照给得罪了。

    换作其他人,肯定这个时候会给自己找台阶下,但沈溪却没有丝毫要退缩的意思,继续背对朱厚照道:

    “请陛下容臣不能遵命,朝中以太监刘某为首,结成朋党,狼狈为奸,如今朝政弊端凸显,陛下却不问朝事,以至于阉党作乱,朝中贪污行贿者比比皆是,地方官入京多被盘剥,吏部考核以钱财输入为考量标准,六部政务为阉党把控,这一桩桩一件件,概因朝廷吏治昏暗所致……”

    朱厚照听到这些话,气得连脖子都涨红了,脸部肌肉抽搐个不停,大喝:“沈尚书,这些事你不必说了。”

    沈溪却没有住口之意,继续道:“阉党魁首欺上瞒下,党同伐异,只手遮天……朝廷事务上不达天子,地方又祸乱不断,我大明已是内忧外患,所有这些都是陛下一味纵容的结果!”

    “够了!”

    朱厚照没想到沈溪居然当着朝臣的面指责自己,一时间不知该如何面对。

    君臣间,已到要谈崩的地步。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需要重新刷新页面,才能获取最新更新!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网址:。

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发() 
    朱厚照又气又急,一向跟他关系不错的沈溪,这次居然又顶撞他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之前沈溪便曾训斥过他一次,不过那是在私下场合,他想求沈溪帮忙找钟夫人,遭到严词拒绝。

    之后朱厚照几个月时间都未曾召见沈溪,就像是在斗气。

    现在君臣关系刚刚有所缓和,沈溪再次给他当头一棒,让他一下子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面对。

    没人出来帮朱厚照说话,也没人帮沈溪打圆场。

    就连首辅谢迁此时都只能尴尬地站在一旁,皱眉思考问题。

    朱厚照和沈溪的矛盾,看起来很难化解开。

    沈溪道:“陛下乃九五之尊,有自己的选择,就算沉迷逸乐,也没人敢指责。但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亘古未变,现如今我大明朝看起国泰民安,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就算再太平,能比得上开元盛世么?”

    听到这话,刘瑾终于逮住机会,虽然仍旧跪在地上,但他已经开始利用朱厚照满肚子的不快进行挑拨。

    刘瑾扯着嗓子道:“沈尚书的意思,是大明要步安史之乱后尘?陛下,沈尚书所言,简直是大不敬,罪不可赦,老奴……老奴心里实在难受,呜呜!”

    他不哭还好,一哭朱厚照越发心烦意乱。

    沈溪道:“诚然,眼前确实是风平浪静,但这不过是暴风雨到来前的征兆……由于吏治昏暗,如今地方上官吏盘剥加剧,致民不聊生,江北多地发生民乱,西北之地也有诸多不稳定因素,鞑靼人虎视眈眈,我大明已呈风雨飘摇之势……陛下,好自为之吧!”

    说到这里,沈溪居然置在场那么多人于不顾,迈步直接往乾清宫殿门外行去。

    这下满朝文武都愣住了,就连今日朝会的始作俑者刘瑾也没想到沈溪把事情做得这么绝。

    看着沈溪的背影,朱厚照神色复杂,如果可以的话,他会大声请求沈溪留下来辅佐他成就不世伟业。但他更清楚一件事,留下沈溪等于是承认自己之前所作所为都是错误的,他可没有自我反省的勇气。

    沈溪出了乾清宫殿门,很快远去,脚步声渐不可闻,现场一片安静,百官面面相觑,没人愿意站出来说话。

    朱厚照站在那儿,半晌后,手突然按到龙案上,身形都有些站不稳了。

    “陛下,请息怒啊,陛下!”

    这会儿唯一能说话的人,也只有刘瑾了。

    本来想借助此次朝会铲除谢迁左膀右臂,不想竟掀起滔天的波澜,刘瑾心里有些发怵,但他最善于把握机会,此时见朱厚照气得不轻,立即装起了好人,似乎事情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刘瑾正要起身搀扶,却被朱厚照伸手阻拦。

    朱厚照低着头,右手撑在龙案上,左手扶额,两眼无神,面容苍白而疲惫,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朕身体不适,所以之前才会叫刘公公代为主持朝会……现在朕要休息,今日一应朝事暂时搁置,有要事的话朕会直接下诏书……就此退朝吧!”

    朱厚照对刚才的事情没有作任何评价,也未大发雷霆出言指责,更没有给沈溪定罪,但朝臣看出来了,这件事不可能那么容易平息。

    正如沈溪所言,这是一场暴风雨到来的前兆,文官集团与阉党、朝臣与皇帝的矛盾在这一刻全部爆发出来。

    ……

    ……

    沈溪自行离宫。

    走得异常坚决,好像真要离开朝堂,从此不过问朝事。

    这种惨烈的场面,对于朝臣来说并非没有见过,以前也有一些御史言官对皇帝行死谏,赢得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但像今天这般不给皇帝面子,甚至把皇帝当众喝斥一通的情况,几乎闻所未闻。

    尤其是在朱厚照登基不久,朝廷又是阉党独大的情况下,那些阉党或者墙头草大臣都觉得,沈溪这么做无疑是断送自己的政治生涯。

    但不管怎么样,刘瑾之前怂恿朱厚照召开朝会要商议解决的事情,暂时被搁置下来,这对文官集团而言算是一次难得的喘息之机。

    朱厚照离开,朝会就此结束,文武百官刚刚走出乾清门,便凑在一块儿议论开了。

    谢迁作为事件当事者,被文武百官认为是主导这一切的幕后“元凶”,此时他却阴沉着脸,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想尽快离开宫门,找沈溪问个清楚明白……自己这个孙女婿究竟在发哪门子疯?

    王鉴之有些疑神疑鬼,快步走到谢迁身旁,小声问道:“于乔,之厚的事情你提前便知晓?”

    谢迁打量王鉴之一眼,之前他将王鉴之当作有力臂助,但此时,心底居然生出一丝厌烦。

    仔细一想,其实事情跟沈溪有关。

    作为盟友,谢迁还是信任沈溪多一些,到底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后辈,沈溪的能力有目共睹,而且沈溪跟他毕竟是姻亲,算是真正的自己人,这次为了帮助文官集团挽回不利局面,沈溪的付出太过巨大。

    谢迁心想:“为了这个人,为了维护朝纲,沈之厚贸然把自己的前途葬送,这样做值得吗?”

    谢迁没有停下回话,仍旧往前走,王鉴之有些悻悻然。不过宦海沉浮多年,王鉴之早就精于察言观色,自然不会厚着脸皮纠缠不休。

    一行人没走太远,刘瑾带着几名太监从后面急匆匆跟了过来,拦住了谢迁去路。

    谢迁驻足怒斥:“刘瑾,作何阻拦老夫去路?”

    刘瑾冷笑不已:“你当咱家稀罕拦下你?是陛下叫你回去,至于是为何事,你只管自个儿问陛下,咱家可不知晓!”

    两个人怒目相视,眼睛都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