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沈溪想到,事情应该跟来日藉田无关,他之前已打听到达延部派使节到宣府,但具体细节不知,揣测或许与之有关。

    “回去跟陛下通禀一声,就说本官很快便会入宫。”

    沈溪塞给前来传递旨意的太监一块碎银,将其打发掉,然后又跟何鉴和曹元交待了一下,让他们不要担心,做好手头的工作便可。

    沈溪刚走出兵部衙门,尚未到长安左门,便被匆忙而来的谢迁挡住去路。

    谢迁下了马车,两三步便到了沈溪跟前,他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然后问道:“听说陛下召你入宫?”

    沈溪心想,你谢老儿消息可朕灵通,也不知在我兵部安插多少眼线!

    他没有隐瞒,点头道:“陛下的确传召学生入宫,但具体何事,暂且不知。”

    谢迁显得很犹豫,沈溪从他身上的朝服判断出,眼前的首辅大人有跟他一起入宫的打算,但沈溪不会给对方机会,本来朱厚照就是临时召见,连是什么事情都不知,结果他却带上谢迁一道,这不是自找麻烦?

    反倒是谢迁出现在东公生门外,让沈溪非常惊讶,照理说这会儿谢迁不是在家中,就应该待在文渊阁,结果却坐着马车行色匆匆,这是去过何处?

    谢迁道:“若是陛下跟你说一些事,你知道该怎么应答吧?”

    沈溪皱眉问道:“不知阁老说的是何事?”

    谢迁恼火地喝问:“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但凡涉及内阁之事,你便不能随便说话,许多事情你该有个分寸,切不可僭越。再便是涉及刘瑾,还有明日藉田,又或者上元赐宴……”

    谢迁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沈溪心想,你谢老儿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干脆用针线把我的嘴缝起来算了。

    “阁老,说多了学生记不住,还不如不说。”沈溪打断谢迁的话,道,“有些事我自有打算,不会行差踏错。”

    谢迁瞪了沈溪一眼:“怎么,不耐烦了?你也不想想现在朝中有多凶险?老夫这是在帮你……说起来已经快半年了,你是第一个面圣之人……好像上一个面圣的人也是你吧?”

    沈溪被问得一愣。

    自己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见过朱厚照,但想想朝中这些大臣,一个二个还不如他。

    上一个面圣的,恰恰是他沈溪。

    在沈溪跟皇帝闹矛盾的这些日子,朱厚照一个大臣都没接见过,荒唐程度可见一斑。

    谢迁见沈溪在发愣,随即一摆手:“行了,快入宫去吧,老夫在这里等你,无论你出宫有多晚,甚至明早你才出来,老夫也会耐下性子等待,你别指望避开老夫!走吧!”

    沈溪对谢迁的反应有些无语,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

    谢迁在正德朝位极人臣,在刘健和李东阳退下后顺利成为内阁首辅,却没机会面圣,这首辅当得也忒没意思……联想到先帝时吏治清明,君臣相宜,谢迁便牢骚满腹,现在知道自己有机会面圣,自然把所有希望寄托到自己身上。

    沈溪往乾清宫走的时候,心里还在琢磨:“就怕谢老儿改变主意,让我入阁,如此内阁便有了跟陛下沟通的渠道……或许谢老儿觉得让他信任的人继承我兵部尚书的位置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呢?”

    这种事虽然只是猜测,但沈溪政治嗅觉一向灵敏,对朝中人的心思猜度得也算透彻。

    无论如何,对于这次面圣沈溪都不抱什么指望。

    他没准备跟朱厚照提出兵部增加款项之事,也没打算跟朱厚照提及兵法战略,更不会抨击阉党。

    在沈溪看来,这次面圣朱厚照问什么,他回答什么便是,若是问他对一些事的看法,就以中庸的姿态应答便可。

    沈溪抵达乾清宫时,刘瑾已在殿外等候,看着刘瑾那似笑非笑的揶揄神色,沈溪便知道这老家伙没安好心。

    “沈尚书,久违了!”

    刘瑾见到沈溪,笑容满面,好像多年老友重逢一样。

    沈溪微微拱手当作回礼,毕竟刘瑾现在是司礼监掌印,礼数不可少。

    刘瑾道:“陛下已在内等候多时,再不来,怕是陛下没时间接见了……下次沈尚书动作要麻利些,莫让陛下久等!”

    言语间,刘瑾对沈溪多有指责。

    沈溪心想,你刘瑾真把自己当盘菜,见面就指手画脚,好像我不是来面圣,而是来觐见你一样。

    刘瑾打开殿门,沈溪昂首阔步走了进去,刘瑾跟着一起入内,显然是怕沈溪在朱厚照跟前说他不想听的话,近距离进行监视。

    此时朱厚照有些烦躁,在殿内走来走去,沈溪见状,揣测眼前的小皇帝是不是服用了五石散,反应有些不对劲。

    “陛下,沈尚书来了。”

    若不是刘瑾提醒,朱厚照还没反应过来,随即他一个激灵,侧过头用热切的目光看着沈溪,神色中甚至带着一些激动,但他神色很快便平复下去,应该是不想表现太过热切,避免被沈溪瞧不起。

    “臣参见陛下。”

    沈溪向前一步行礼,低着头,没有跟朱厚照对视。

    朱厚照坐下,用稍显平淡的语气道:“沈尚书来了?赐座!”

    刘瑾还在想怎么对付沈溪,或者是在沈溪一会儿跟朱厚照召对时趁机挑语病,可他这边还没想好,朱厚照一上来便“赐座”,这显然超出皇帝召见大臣应给予的待遇。

    “是,陛下!”

    刘瑾黑着一张老脸,赶紧给沈溪搬椅子。

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阴谋() 
    沈溪没有客气,朱厚照赐座他便坐下,坐下来后也没有主动跟朱厚照说话。

    此时最紧张的要数刘瑾,生怕沈溪不识相,跟朱厚照说一些朝中的事情,当然最怕的还是沈溪无中生有污蔑他。

    “要阻止姓沈的小子耍阴谋诡计,让他见不到陛下的面最好,但在朝中众多大臣中,姓沈的小子算是最识相的一个,通常不会在陛下面前说三道四……反倒是谢于乔那些人,我更要小心些,那帮人本事不大就会叫唤。”

    朱厚照望着沈溪,一时间竟然有些生疏感,半晌后才说道:“沈尚书,其实朕召你来……是有件事想跟你说。”

    “朕得知,鞑靼人派来使节,如今人已到宣府,想入朝觐见,地方官府不敢做主,特意向朝廷请示。朕之前已定下两年平草原之国策,所以……在这件事上朕很犹豫,不知是否该允许他们入朝,想听听你的意见。”

    沈溪问道:“那陛下是想见,还是不想?”

    “咳咳!”

    朱厚照咳嗽两声,一张小脸绷得紧紧的,“朕尚未有具体想法,其实见或者不见都可,因为无论是否赐见,都改变不了朕之前定下的兵发草原、封狼居胥的计划,沈尚书切勿误判……”

    刘瑾趁机道:“沈尚书,陛下问你的意见,你只管回答便可,怎么可以倒过来问陛下呢?”

    朱厚照瞪了刘瑾一眼,似在怪责其多嘴多舌,但沈溪察觉到,小皇帝这会儿根本没有真正怪罪刘瑾的意思。

    朱厚照和刘瑾基本已是“狼狈为奸”,说不清到底谁对大明朝廷的破坏力更大……刘瑾固然可恶,但要不是朱厚照纵容,断不会出现如今目前大臣离心离德的情况。

    朱厚照道:“沈尚书不必遮掩,有话直说便可。”

    沈溪道:“既然陛下让说,那臣就讲一些自己的浅见……嗯,还是见吧!”

    “啊?”

    朱厚照对沈溪的建议非常意外,这个回答太过直接了,一时间他竟然没反应过来。

    刘瑾皱眉:“沈尚书,您这意见是不是太过草率了……为何要接见那些番邦使节?你得说出个理由来,陛下准备平定草原,撕破脸是迟早的事情,现在你却说要赐见其使节,这不是对敌示弱吗?”

    大明自立国以来便不与草原部族苟且,近百年来边关战火不断,朝廷只有在战败或者没精力跟草原人交战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和谈,开放一两个口岸做生意,等大明元气恢复后,贸易口岸就随之关闭,然后再次进入战争模式。

    沈溪道:“见个番邦使节,便是示弱,那以刘公公之意,大明君主以前接见高丽、琉球等国使节,都是示弱咯?”

    “嗯?”

    刘瑾瞠目结舌,无法置答。论辩才,他自认跟沈溪有一定差距,之所以插话是不想让沈溪在朱厚照面前占据主动,在他想来,朱厚照没有让他回避,应该是有这方面的考量……他的存在,可以缓解一下君臣间的紧张氛围。

    朱厚照一抬手,打断沈溪跟刘瑾间的对话,问道:“沈尚书,你可以说说具体原因吗?”

    沈溪道:“原因很多,但总结起来,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

    沈溪的回答依然很简单,朱厚照听了却需要琢磨很长时间,因为这话蕴藏的信息量实在太大。

    “例行公事,例行公事……”朱厚照思索半晌后,微微点了点头,“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见或者不见都那样,不如见见,这样也算是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沈尚书是这意思吧?”

    沈溪站起身,恭敬行礼:“陛下圣明!”

    这话出口,沈溪已经有要告辞离开的意思……该说的话说完,没必要留下来听朱厚照唠叨。

    朱厚照面色略显尴尬,看着沈溪道:“沈尚书,你就没有什么好建议?比如说,此番见鞑靼使节,朕应该怎么做,总归要防备他们窃取大明的情报回去吧?若是最后闹得个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就不好了!”

    沈溪听到朱厚照的话不由皱眉,心想,你这家伙自小有那么多名师大儒教导,结果当上皇帝后学问不但没见增长,反而变得不学无术起来。

    刘瑾出言纠正:“陛下,这怎么能算是偷鸡呢?贼子才偷鸡……”

    “一边站着去,朕没问你!”

    朱厚照瞪了刘瑾一眼,又看向沈溪,似乎想得到一个结论。

    沈溪道:“若陛下不放心,那就由兵部统筹负责接待事宜,断不让鞑靼人占得便宜……不知陛下是否恩准?”

    “嗯?”

    朱厚照听到沈溪的回答,没有第一时间表态,而是侧头看了刘瑾一眼,显然他现在更愿意采纳刘瑾的意见。

    这算得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毕竟朱厚照跟刘瑾朝夕相对,就算明知道沈溪能力突出,也更愿意相信刘瑾这样的近臣。

    刘瑾也在认真琢磨这个问题,到底要不要让兵部负责接待鞑靼使节事宜,最后硬着头皮建言:“陛下,沈尚书主动请缨,自然再好不过。有沈尚书接待,一定可以体现我大明威严,令夷狄心惊胆颤……陛下有沈尚书这样的能臣,实在可喜可贺!”

    朱厚照欣慰点头,笑呵呵地说道:“这话中听,鞑靼人几次犯境,都被沈尚书领兵击退,恐怕鞑靼人心里已经有阴影了……沈尚书可说是我大明第一能臣,由沈尚书领衔接待事宜,鞑靼人还不俯首帖耳?哈哈,事情就这么定了!”

    “臣领命!”

    沈溪不动声色,行礼道。

    之前刘瑾暗自窃喜,觉得沈溪接了个烫手的山芋……接待鞑靼人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毕竟外交无小事,一旦哪里做得不好,便会将缺点无限放大。另外,在刘瑾看来,如此沈溪便会分心他顾,朝中会少一大隐患。

    但现在见沈溪如此淡定,刘瑾有些迟疑了,觉得自己好像中了沈溪的诡计。

    “不对不对,到底有哪里不妥呢?瞧这小子淡定的神色,一看就早有准备,怕是来之前就已经想好如何来跟陛下奏对,那主动请缨接待鞑靼人,不会也有什么阴谋吧?”

    刘瑾怎么想,都没觉得这件事跟自己有关,继续琢磨开了:“就算他想诬陷我跟鞑靼人勾连,陛下也不会采信,之前我在宣府,帮陛下取得对鞑靼一战的胜利,足以证明清白。但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出他有何阴谋……对了,难道他不是为了对付我,而是另有图谋?莫非他对两年平定草原不自信,想藉此把事情延后?”

    此时的刘瑾,已患上被迫害妄想症。沈溪的老谋深算,让他时刻充满警惕。沈溪的威胁实在太大了,每走一步棋他都要琢磨半天,此时揣摩不透,打定主意回去后便叫来张文冕和孙聪商议,找出沈溪如此做的原因。

    朱厚照说完正事,高兴地道:“既如此,沈尚书请回吧……明日藉田,朕会亲自参加,到时若有机会,再跟沈尚书说一些别的事情。”

    沈溪行礼:“如此臣便告退了。”

    “呃?”

    朱厚照没马上准允,看着沈溪有些迟疑……他忽然想起,自己已很久没接见朝臣,若不趁此机会问问沈溪朝中事务,似有浪费之嫌。

    刘瑾看出点苗头,马上道:“陛下,您之前吩咐的事情,老奴已准备妥当,您是否……”

    一听刘瑾这话,朱厚照顿时想起久违的宫市,眼前一亮,迅速之前所想抛诸脑后,笑着对沈溪道:“是啊,朕忘了接下来还有正事要做……嗯,沈尚书先请回吧,明日再见!”

    “臣告退!”

    沈溪不想跟朱厚照多废话。本来他有很多事可以奏禀,比如涉及朝中人事安排,又或者提请拨款以制造和更换火枪,让大明军队换装,再有便是涉及地方兵变……但因为有刘瑾这个政敌在,加上沈溪发觉朱厚照无心朝事,也就懒得说。

    沈溪从乾清宫出来,刘瑾一路小跑在后跟着,气喘吁吁道:“沈……沈尚书,留一步说话如何?要不,咱们找个地方好好谈谈?”

    沈溪驻足回首打量刘瑾,见刘瑾满脸堆笑,似乎对之前沈溪君前奏对表现很满意。

    “刘公公,你跟本官,有什么好谈的?”沈溪冷言冷语回道。

    刘瑾跟着停下脚步,脸色稍微有些尴尬,不过他脸皮厚,根本不为沈溪呛人的话着恼,依然笑着说道:

    “总归有些事我们可以商量下……你看这朝中大小事项,陛下不怎么过问,若是臣僚间不商谈解决,能将事情做好?”

    “改天吧!”

    沈溪显得很不耐烦,“今日时候不早,本官得回去了……明早藉田礼,兵部衙门也得做好准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