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起默默抹了一下眼泪,暗叹:“要说对陛下的忠心,旁人岂能跟刘公公相比?难怪陛下对刘公公如此信任,即便刘公公之前做了些错事,但他向着陛下的心却一直未变。”

    想到这里,宋起忍不住回京后对朱厚照说明他见到的这一切,主动为刘瑾表功。

    ……

    ……

    胡琏的中军大帐内,刚刚走进来的一群将领正为首功之事吵得不可开交。

    胡琏麾下除王陵之、马九和荆越外,其余将领基本都是从外地调至京城换防,他们对功劳的渴望要比一般人高得多。

    穷乡僻壤之地当兵,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油水,能换防京城,看起来是背井离乡,但其实比留在地方好太多了,如今到边关打了一场仗,获取的功劳便是之前几辈子都得不到的,田地和银钱赏赐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军职的提升。

    “……不必多说了!”

    胡琏不厌其烦,喝止争执。

    虽然胡琏行军打仗很有章法,有一军主帅的威严,但治军到底还是缺少经验,再加上他手下的荆越、王陵之都可独当一面,平时跟着沈溪久了,自然心高气傲,至于地方上那些将领更是不把胡琏当回事。

    行军打仗时听从调遣,与其说是在听命于胡琏,倒不如说是在听命于兵部尚书沈溪。

    沈溪的作战意图靠胡琏传递下去,那些将领对胡琏的尊敬程度并不高。

    荆越率性而为,心中虽对胡琏不服,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此时他嚷嚷道:“胡军门,您说说,这场胜仗明明是咱们打下来的,凭啥让其他人分功,还把首功让出去?咱这么回京城,岂不是很窝囊?”

    “对!”

    王陵之在旁振臂一呼,显然抱着跟荆越同样的想法。

    胡琏比较无奈,他知道,手下这些人中,最有本事的就要数王陵之和荆越,这两位是领兵冲锋陷阵的最佳人选。

    至于马九,那是技术流将领,平时显得有些沉闷,但指挥起火铳兵和炮兵来,经验丰富,在宣府军中,能指挥热兵器作战的人屈指可数,马九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胡琏不想得罪王陵之和荆越,他知道这二人都是沈溪嫡系,这次前来宣府纯粹是为他撑场子,作为主帅当然不能摆架子,只能苦口婆心开解:“这次功劳如何,最好听听兵部沈尚书的意见,若沈尚书觉得首功应该由王中丞担当,你们还有意见吗?”

    “沈大人不会让首功旁落!”

    荆越坚定地道,“咱们跟王督抚他们不同,咱们是沈大人的兵,你看看这帐中人,除小王将军外,谁不是跟着沈大人一仗一仗摸爬滚打出来的?”

    这会儿就算那些压根儿没见过沈溪,从未跟沈溪打过仗的地方将领,也都跟着点头,把自己当成沈溪嫡系看待。

    王陵之不满道:“老荆,你是啥意思,咋叫除了我之外?难道我不是跟着师兄打出的一片天地?我跟着师兄时,他连秀才都不是,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荆越别人敢得罪,王陵之却不行,当下笑呵呵道:“谁说不是呢?我的意思是你跟咱们这些人不同,你有大本事,就算只身在宣府,也能闯出名堂来,而我们不过是些小人物,跟随沈大人之前,我还只是个百户!”

    王陵之脸色终于好转了些。

    胡琏听这些人自豪地吹嘘说是沈溪嫡系,不由皱起了眉头,纠正道:“尔等乃大明将领,沈尚书加以提拔,不过是因为尔等有真本事,但若就此便说沈尚书要争功,你们可得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其实,王中丞麾下人马同样是兵部向陛下举荐,平时王伯安跟我关系不差,此役中他临场指挥的能力一览无遗,最好不要出言攻讦!”

    荆越叹道:“胡军门,我们没有贬低王督抚的意思,他现在已经是宣府巡抚,也不知升了多少级,您这一战功劳本应在他之上,但回京后,您只是返回兵部当差,没法留在边关独当一面……”

    “做什么官,官品又是多少,都无所谓,只要能为朝廷做事便可,何况我本就想回到兵部任差,如此才可以跟沈尚书多学一些东西。”

    胡琏诚恳地道,“出来这一趟,我才知自己所学远远不够,光是带你们这些人,便觉得吃力,你看看我这个主帅在这里说句话,你们依然吵吵闹闹,管用吗?如果沈尚书在这里说一句,你们能跟他顶撞?”

    听到胡琏的话,在场将领皆鸦雀无声。

    很显然,胡琏这路人马之所以做到令行禁止,并非是靠胡琏这个主帅的威严,下面军将心目中,对胡琏的尊重主要源自于对沈溪的尊重。

    胡琏是沈溪的化身,在这些人看来,胡琏就是个传声筒,沈溪说什么,胡琏照着做便行。

    其实胡琏本身很有能力,只是活在沈溪的阴影下无从发挥。

    荆越到底明白人情世故,看出胡琏的难处,赶紧表态:“胡军门这是说的哪里话?我等乃是跟着您出来打仗,现在争功,自然要通过您的手来跟朝廷争取。”

    “莫要胡言!”

    胡琏一摆手,否定了荆越的话,“反正我看出来了,你们能被沈尚书赏识,能力都不俗,这次战事你们立下汗马功劳,但最好莫争功,不然就是给沈尚书找麻烦。”

    “我领兵机会本就不多,现在宣府这一战已告一段落,之后我们便会一起凯旋,你们在战场上的功劳多寡跟我没多大关系。总之,这首功我不会去争,你们最好听我一句,不要出去瞎吵吵!”

    “这……首功旁落,我等实在不甘心哪!”荆越显得很恼火。

    胡琏没好气地道:“再不甘心,也要看兵部的立场,当初沈尚书立下那么大的功劳,最后首功还不是被当时的兵部尚书刘少保所得?你们哪,就是不开窍,少给沈尚书找麻烦,不听从军令的,别怪我以军法处置!”

    ……

    ……

    朱厚照召开朝会后两三天,又恢复原来的生活状态。

    朝中大臣见不到君王,有事的话根本找不到人传达,司礼监处于瘫痪状态,朝廷各部事项基本要自己处置,就算上奏也不会有人回应。

    内阁权力被架空,谢迁因为朝会当天劝谏皇帝不成,一口火气没宣泄出来,干脆称病不出,又是几天没入朝。

    不过谢迁是否入朝看起来关系不大,反正内阁票拟无法上达天听,司礼监无权对奏本做出批阅,朱厚照更不可能亲自批阅奏本,这些奏本送到文渊阁,最多只是走个过场,到最后很多事需要下面的人自行解决。

    谢迁称病不出,沈溪没去探望,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有意保持跟谢迁的距离,如此才能让朝中大臣相信,他跟谢迁的确有矛盾了。

    这很重要。

    刘瑾回朝大概需要十天半个月,在这期间沈溪的日子很自在,到底按照朱厚照的基本国策,兵部这边做事无人可以干涉。

    入秋后,天逐渐凉了。

    沈溪终于穿上秋衣,每天在兵部、军事学堂、家里和惠娘处四边走,逐渐的,他往惠娘处走动少了,主要是为了避嫌。

    张苑已发现他夜不归宿,虽然暂时没什么威胁,但绝对不能落人口实。

    且张苑是张氏外戚的人,沈溪无法确定张苑是否将这件事告诉张鹤龄和张延龄,只能自己处处小心谨慎,每次去惠娘处都偷偷摸摸,再加上家有“喜事”,他不得不将注意力放回家中。

    林黛怀孕了。

    这是林黛期待七年的事情,终于有了着落,自然无比高兴。

    林黛是沈家的福星,毕竟周氏是在碰到林黛后家境才逐渐好转,沈溪也科举顺利,一路青云直上,如今已贵为朝廷正二品大员。

    此番林黛终于有了身孕,周氏非常关心,除了她把林黛当做女儿看待外,还因为这是涉及沈家香火传承的大事。

    就算周氏再喜欢谢恒奴,也改变不了谢恒奴只诞下一个女儿的现实,周氏这样一个老来不用做农活,每天都闲着无所事事的女人,巴望不得自己能多几个孙子,让自己晚年儿孙绕膝。

    想多生儿子没指望,就只能指望多添几个孙子。

    林黛恰恰在这时候怀孕,周氏重新找到“乐子”,林黛迅速成为沈家的明星人物。

    对沈溪而言,本来朝中事情就不多,林黛怀孕,自然要多回家陪陪娇妻。

    之前林黛一直都很刁蛮任性,但知道自己怀孕后,便老实下来,性子改变不少,每天能沉下心来刺绣,以前她坐一会儿便感觉心烦意乱,此时却能平心静气,就算坐上半天也不嫌累。

    之前林黛对谢韵儿有诸多意见,有时嘴上不说,却藏在心里,所以经常看上去心事重重。

    但在她怀孕后,人变得开朗许多,开始主动找机会接近谢韵儿,询问养胎之事。

    谢韵儿毕竟出身杏林世家,懂得保养之道,切脉查看女人肚中胎儿情况那是拿手好戏,再加上谢韵儿早前怀有一胎,如今儿子沈平已满五周岁,健康活泼,已在接受启蒙教育。这说明谢韵儿养儿育女有一套,于是林黛放下所有傲气,向谢韵儿学习怎么当一个称职的母亲。

    而要做好一个称职的母亲,自然要从养胎开始做起。

    “……老爷,之前娘总说黛儿这丫头命薄,年过二十才有孕事,要悉心看着,若是出了什么事就不好了……”

    谢韵儿在林黛面前总是出言安慰,给林黛增添信心,但在沈溪面前,她便说出心中的担忧。

    最大的问题,林黛属于“大龄产妇”。

    在这时代,女人第一胎生产的时间很重要,一般女人在成婚一两年内就会诞下第一胎,十五六岁嫁人,最晚十七八岁就会有第一胎。

    谢韵儿和谢恒奴都如此。

    这年头可没剖腹产,医疗条件极度落后,就算沈溪明白剖腹产的原理,也不能在无菌的条件下随便实施,所以这时代的人非常讲究第一胎顺顺利利。

    按照这时代人的总结,第一胎没问题,那以后再生产就不会遭罪……发生难产的状况基本出在女人的第一胎。

    林黛今年已经二十二岁,难怪谢韵儿会担心。

    沈溪道:“日常多照看些,你是学医的,一切都要靠你了。”

    在这个问题上,沈溪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让谢韵儿多多照顾,让林黛保持心境开朗,心理维持健康状态,这在沈溪看来对林黛生产大有助益。

    谢韵儿有些为难:“相公,你可别对妾身寄望太高,要是黛儿出什么事,妾身可担待不起。”

    沈溪笑了笑,道:“都说黛儿命薄,我却不信,她若是命薄,当初遭逢劫难就不会遇上我们沈家人,后来她也不会找到她兄长,她分明有福啊……或许这儿女之福来得晚了些,不过有了这一胎,将来还会有。”

    “韵儿,你也要努力了。”

    这一番话,将谢韵儿说成了大红脸,她跺了一下脚,嗔怪道:“相公就是没来由说一些羞人的话,不理相公了,妾身这就去安排晚饭,晚上相公多陪陪黛儿……”

    谢韵儿转身要走,却被沈溪一把抓住,一脸坏笑道:“既然知道为夫晚上要陪黛儿,现在你不留下来陪陪我?难道你想让我守着娇妻美妾,却要天天当和尚?”

    就算谢韵儿力气大,也逃不开沈溪的怀抱,最后,她放下所有面具和戒心,任由沈溪“处置”。

    天才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 
    吃过晚饭,沈家一大家子围坐一起,闲话家常。

    沈溪已经很久没出席过这种家庭活动。

    平时早出晚归惯了,且这些日子沈溪时常在惠娘和李衿那边留宿,对家人的关怀自然少了。

    周氏自恃为一家之主,但这种阖家团聚的时候,沈溪却没请她过来,主要是不想听周氏唠叨。

    就算周氏说的都是废话,沈溪也不得不听从,因为这时代孝义为先,周氏是他母亲,再加上家里女人都对周氏敬畏有加,但凡周氏出现,所有人都放不开。

    这时候身怀有孕的林黛理所当然成为主角。

    谢恒奴忍不住跟林黛“取经”,因为她这两年也没再怀上,谢家很希望她能为沈溪诞下麟儿,如此才能巩固她在沈家的地位,所以一向知书达理的谢恒奴也不免有些小情绪,觉得自己受到冷落。

    怀孕就有机会,指不定就可以生下儿子,母凭子贵,在家中的地位也就不一样了。

    沈溪见林黛面有倦容,当即关切地道:“黛儿,你若是觉得累了,便回房歇着,养胎要紧。”

    “没……没事。”

    林黛生怕自己回房后,沈溪进了别人的房间,看起来她有了身孕后已无欲无求,但其实内心还是非常希望得到沈溪的关爱,这会儿眼巴巴望着沈溪,好似在说,我行的,不要把我当成孕妇。

    尹文好奇地问道:“黛儿姐姐怀孕了,为什么肚子没大起来?”

    谢韵儿笑道:“这才怀孕两个月,要再过一段时间才会显怀,你个小丫头也开始关心这些了?”

    她在打趣尹文时,不时看看沈溪,意思是蜜桃已成熟,该到采摘的时候了,相公几时出手呢?

    沈溪因惠娘的存在,不得不把一碗水端平,其实这会儿尹文和陆曦儿的岁数都已十八岁,在这时代算是大姑娘,该有个归宿了。

    沈溪心中一沉,脸上却不动声色:“不说这些,夫人,家里有什么事情说说吧,我许久都没关注过家事,朝廷事情繁多,未来可能还要忙,趁着现在有暇过问一下,免得回头你们觉得我这个一家之主做得不称职!”

    谢韵儿笑道:“一家老小都在京城,老爷又深受陛下器重,家中能有什么事?老爷想多了……如今一家和睦,最大的事情怕就是黛儿有了身孕,还有便是……曦儿和小文的事老爷要放在心上,别把大好年华蹉跎浪费了。”

    沈溪看了看尹文和陆曦儿,此时两个女孩子也含羞带怯地偷窥他。

    沈溪沉默一下,神色淡然:“我知道怎么做……不过很多事不必操之过急,或许是我太忙了吧,等这段时间朝事忙完后再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