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了一半,谢迁突然停顿下来,皱眉沉思,揣摩沈溪这么做的目的。

    谢迁性格冲动,喜欢以长者的姿态教训后辈,不过等他反复斟酌后,发觉事情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最重要一点,就是沈溪做事巧妙圆滑,最擅长玩阴谋诡计。

    “你不会是……想让刘瑾出面阻挠,让李频派兵诱敌之事不成,这样即便事后惹怒陛下,你也可从中推脱转圜吧?”谢迁打量沈溪,再次问道。

    沈溪摇头苦笑:“难道在阁老心中,学生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谢迁本想说“是”,但见王守仁在旁好奇倾听,便不再说下去,起身道:“既然你已有详细方略,那老夫不再多问,但你要记得,这次出兵诱敌,最好草草收场,之前朝堂你所提不得人心,就算最后能跟你说的那样,平掉鞑靼,但你可有想过如此要耗费多少国力?这件事,最好到此为止!”

    沈溪站起身来,微微行礼,没有说什么,因此算不上是领命。

    谢迁道:“老夫这就走了,若你面圣后,得到陛下授意,最好回来跟老夫说说!不必相送!”

    ……

    ……

    谢迁不愿跟沈溪多说,主要是考虑到这个孙女婿似乎刻意隐瞒了很多事情。

    沈溪和王守仁送谢迁离开,收拾心情准备离开军事学堂。

    路上沈溪对王守仁道:“关于谢阁老所言,伯安兄不必往心里去,阁老现如今最在意的是不能让大明涉险,再过两日便是陛下大婚,一切都要保证婚事顺利进行!”

    王守仁点头:“之厚,你还有何吩咐?”

    二人因为是同年进士,在很多问题上,不用太拘谨,说话相对随意。

    沈溪道:“军事学堂过两天就会开课,伯安兄可能需要在兵部和学堂两边走,我没太多时间兼顾,只能先委屈伯安兄你了!”

    王守仁愣了一下,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沈溪察觉到这一点,没详细过问,他跟王守仁间始终无法做到完全心意相通,他不需要对王守仁推心置腹,对于这些个有思想、有见识还有成就的历史名人,沈溪一向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沈溪跟王守仁分道扬镳后,先回兵部,将之前早准备好的兵策拿在手上,准备觐见朱厚照。

    从兵部衙门出来,沈溪没选择是去皇宫还是豹房,这会儿他不知朱厚照在何处,需要先见一下云柳,问云柳一些事情。

    宣府鞑靼寇边,所有情报都是由云柳掌握的斥候提供,比起朝廷的情报系统反应还要快,这足以证明沈溪手里的情报体系已逐渐成型。

    这可是隶属沈溪自己的系统,不需要对朝廷负责,他手底下的人,不属兵部或者五军都督府,也跟东厂和锦衣卫无关,云柳就是这批人的直接领导。

    云柳道:“……大人,以调查到的情况看,鞑靼原本的攻击目标是延绥,但因草原上情报获取相对滞后,未知大人卸任三边总制,畏惧大人威名不敢侵犯,于是选择劫掠宣府,一连数日袭扰后,宣府周边亟待收获的良田荒废下来,鞑靼人劫掠不少粮食,但人畜基本无损!朝廷兵马留守城塞内,城外已不见百姓踪迹!”

    沈溪点了点头,此时他需要盘算一下具体策略。关于鞑靼人出兵之事,沈溪心中自有想法,过了半晌,才道:

    “按照以往鞑靼犯边规律,到六月中下旬,袭扰就会结束,若鞑靼侵犯的是三边,那京城鞭长莫及,但奈何此番鞑靼所犯乃是宣府,情况大为不同,我大明京师兵马可随时驰援……”

    云柳显得很担心:“大人,鞑靼袭扰兵马不多,未必是其汗部主力,若我军轻易出击,可能为达延汗庭所趁。”

    沈溪道:“又不是要跟鞑靼兵马决战,根本不必在乎其是否为主力,就算一场斩敌几十人的小胜,我也能堵住朝堂上那些质疑我施政方略的人的嘴。若要大力推行基本国策,让刘瑾对我无可奈何,只能先在战场上取得一些成绩。”

    云柳终于明白,沈溪的目的并非是满足皇帝御驾亲征的心愿,而是想取得一场对外寇作战的胜利,巩固他兵部尚书的位置。

    云柳问道:“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沈溪道:“关于边关的情报,不能有丝毫懈怠,之后我便进宫面圣,让陛下同意从隆庆卫调兵,这次战事不容有失,鞑靼经历前几年失败,汗庭声势大衰,已呈强弩之末势头。若在如此境况下,我大明与其接战依然失败,我这个兵部尚书恐怕只能引咎辞职了!”

    云柳听到这里,不由一凛,有些迟疑地问道:“大人,有必要如此激进吗?”

    沈溪笑了笑,道:“若我什么事都不做,非议声将会连绵不断。我的许多处事手法,旁人都认为不可取,只有拿战绩说话,才能让那些人闭嘴。这世道就是如此,既然我不是以资历当上兵部尚书,而是以功绩,那就必须要保持对外敌每战必胜,否则别人会拿我的年岁来说事,处处予以掣肘!”

    云柳听到沈溪评价自己的言语,就算只是引用别人的评价,也有些于心不忍,当即言辞恳切地道:“大人一心为朝廷,不应受到如此质疑。”

    沈溪摇头叹道:“世道如此,怨不得旁人,更何况现在阉党得势,我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让阉党闭口。”

    “李频出兵,需要你在暗中出谋献策,这次也是我不能亲自上战场的战争,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谈何容易?”

    ……

    ……

    紫禁城,乾清宫。

    朱厚照刚从宫外豹房回来,没等他上床躺下休息,便得知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往这边来了。

    此时朱厚照精神萎顿,根本不想出去见母亲的面,便让张苑前去阻拦,说自己生病需要休息静养,结果张太后强硬地闯进他的寝殿。

    “……母后,您这算什么?朕正在休息,您大大咧咧闯进来,是否有些不合规矩?”朱厚照没办法安睡,气急败坏之下冲着张太后嚷了起来。

    张太后对侍立一旁的太监和宫女道:“退下,这里没你们的事情了!”

    到了这个时候,张太后终于忍不住心中火气,准备像火山爆发一般彻底喷发出来,向儿子发难。

    太监和宫女赶紧撤下,朱厚照有些心虚地打量自己的母亲,但见张太后侧过脸来,未等太监和宫女完全离开,便大声喝斥:“你这是要休息吗?看看你这一脸憔悴的鬼样子,分明是刚从宫外花天酒地回来!你当哀家对你的事情一概不知?”

    朱厚照虽然平时对奴仆和大臣呼呼喝喝,显得高高在上,但在他老娘面前,完全还是个孩子,不过此时他正值青春叛逆期,因身边一**邪之人谄媚,就好像脱缰的野马,没人能拉得回来。

    朱厚照当即不满地抗议:“朕乃九五之尊,去何处似乎不用向母后请示吧?”

    张太后怒极反笑,厉声喝问:“亏你还知道自己是个皇帝,你看看你现在,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哪里有一点你父皇刚登基时的威严?你这么不成器,但凡你父皇有另外一个儿子,绝对不会让你继承皇位!”

    朱厚照瞪大眼睛,气得一张小脸涨得通红:“母后,朕现已登基为帝,乃真龙天子,您这么说怕是不那么合适!”

    张太后道:“哀家说的话,便代表你父皇的意思!你登基以来自己做过什么对大明有益的事情,难道不知?身为一个皇帝,不思江山社稷,成天游手好闲,只知道吃喝玩乐,作为一个君主,你对大臣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你的臣子想见你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你这么做对得起你父皇吗?”

    因为恨其不争,张太后语气非常重。

    虽然她话说得一点都没错,但奈何朱厚照压根儿就没有自知之明,此时他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完全当得起千古明君的赞誉。

    朱厚照道:“母后,平时朕不问朝事,那是因为朝廷没什么大事,一些琐碎的小事,交给朝臣处置便可,父皇也不是每件事都亲力亲为。如果遇到大事,朕还是会亲自过问,朕现在也会上朝,打理朝政,母后不信的话……可以去问那些太监!”

    张太后咬牙切齿地道:“你要是每天都上朝,何至于让哀家担心?你天天到宫外厮混,几日甚至十几日都不曾登临朝堂,大臣有了事情,能找到你人吗?”

    朱厚照依然强行为自己辩解,道:“母后说的不对,朕昨日便为宣府鞑靼犯边之事,召集大臣举行大朝会,朕还给予沈尚书权限,着其调兵遣将;朕还打算将来御驾亲征呢……朕的确做了事情,只是母后看不到而已!”

    “你!”

    张太后瞪着朱厚照,厉声喝斥,“简直胡言乱语!”

    恰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张苑的声音:“陛下,太后娘娘,乾清门外……兵部沈尚书求见!”

    朱厚照怕被张太后问责,听到这话,好像找到救星一样,不过救星不是沈溪,而是张苑,在朱厚照看来张苑来得正是时候。

    朱厚照赶紧道:“看吧,母后,沈尚书进宫来了,他是兵部尚书,原本没有进宫权限,不过朕给了他随时面圣的权力,因为朕知道边关战事着紧,关系大明江山基业……母后,现在朕要去过问朝廷大事,您要是没事的话,可以先回去歇着了!”

    张太后此行来找朱厚照的目的,是要说关于大婚的事情,只是气不过朱厚照每天都出宫吃喝玩乐,身为母亲她连见上一面都难,这才出言指责两句。可是,她万万没想到沈溪恰好进宫来见驾,影响到她教育儿子。

    “你……先且留步,哀家还有话要对你说!”张太后想叫住朱厚照,但此时朱厚照脚步不停往殿门而去,侧过头回答:

    “母后,朕很忙,没时间听您说话,有要事可直接交待张公公,朕回来会问他是什么事,儿臣这就去了!”

    说完,朱厚照人已经出了门口,往前面大殿去了……这次他没有因为沈溪打搅他睡觉而发脾气,除了他的确想知道沈溪的计划外,还在于如此正好可以逃脱老娘制裁,故此虽昨晚彻夜未眠他整个人已经很疲倦了但依然能做到一路小跑。

    等朱厚照人走远了,张太后看着门口方向,依然怒气冲冲。

    门口站着个不明就里的张苑,此时这位御马监掌印耷拉着脑袋,按照朱厚照吩咐,他要在这里听候张太后交待事情,不得伴驾离开。

    (本章完)

第1758章 傻有傻福() 
朱厚照到了乾清宫正殿,沈溪已等候多时。

    虽然朱厚照给了沈溪入宫的权限,但还是不可避免受到刘瑾的人阻挠,等他到了乾清宫,再经过传报,已经距离他进宫近一个时辰了。

    朱厚照屁股后面似乎带着风,来到龙椅前,转身面对玉阶下的沈溪,直接坐下,然后火急火燎地一抬手:

    “先生不必多礼,有什么事直接说便可!是否边关战事有变,或者你的出兵计划已做好了?”

    朱厚照不但行色匆匆,就连说话也显得亟不可待。

    沈溪原本要行礼,听到这话,连见驾的礼数都省了。

    沈溪打量朱厚照,心底琢磨这小子身上发生什么事情?他可猜不到这会儿张太后会在后面的寝殿,小皇帝是为了躲老娘才这么快接见自己。

    “回陛下,臣已将出兵计划列好,请御览!”

    沈溪将奏本从怀里拿了出来……这份奏本没有经过通政使司、内阁和司礼监,直接呈递到君王面前。

    此时张苑不在朱厚照身边,随侍一旁的是近侍小拧子,小拧子至今没有具体职司,只是在尚宝监挂职,算是朱厚照的跟班。

    在朱厚照目光示意下,小拧子将沈溪呈递的奏本接过转呈给朱厚照。

    朱厚照打开奏本,不一会儿便又合上,此时的他太过劳累,头晕眼花,不得不连连揉眼,才勉强看清楚奏本上的字,但要理解却有些困难。

    沈溪看到朱厚照双眼通红,心想:“这小子每日白天黑夜颠倒,作息时间不定,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用不了几年就会把身体拖垮!”

    想到这里,沈溪不免有些遗憾。

    毕竟这跟冷冰冰的历史不同,朱厚照可是在他眼皮子底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沈溪对朱厚照正按照生命轨迹一步步走向深渊,感到痛心疾首。

    不过沈溪没有太过自责,很多事情都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他自问对得起朱厚照,到现在还在竭力将其往好的方向引导,至于能否成功,尽人事而安天命吧!

    朱厚照打了个呵欠,摆摆手道:“先生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就可,朕不想看奏本,累得慌!”

    沈溪道:“陛下,臣以为,此番出兵当以隆庆卫征调六百兵马……请陛下准允!”

    朱厚照有些好奇:“六百人?是否……太少了些?难道先生不能从京营征调兵马?从京营征调的话,别说六百人,就算是六千人、六万人都可以!”

    沈溪摇了摇头:“京营涉及京师安危,不能轻易征调,一旦鞑靼袭扰京城,尚需三大营拼死奋战!若要降低此战对京城影响,从内关征调人马最合适!”

    朱厚照眉头紧锁:“沈先生,朕不怀疑你的能力,只是……你只征调六百人马,怎么能起到震慑鞑子的作用?”

    沈溪提醒:“陛下想差了,此番征调人马,乃是按照之前设想,以诈败令鞑靼人轻兵冒进,何时要用这批人马来威慑外夷?”

    朱厚照先是一怔,随即争辩:“就算不真打,但也要拿出一点像样的兵马。区区六百人,不是跟肉包子打狗一般,有去无回么?”

    “先生,要不这样吧,让魏公公统领三千营兵马出击,人数可确定为两千……一千甚至六百皆可,相同的兵马数量,三千营将士明显更有气势,你觉得如何?”

    或许是太过在乎面子,朱厚照对于出兵多寡非常在意。

    而且三千营所属都是精锐骑兵,拿出去也能长大明的脸面。

    沈溪心想:“若非我只是想借这一战立威,派三千营去还真合适。三千营为魏彬掌控,而魏彬又是刘瑾的人,三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