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频以试探的口吻询问,神色间有些不安,显得心事重重。

    别人不可能想到这件事是沈溪所为,但刘瑾作为遭受陷害之人,自然能想到这件事跟沈溪有关,刘瑾不想这么平白无故被人冤枉,但一时间又没别的办法,在没有确切的证据是沈溪所为前,满朝跟他作对的文武官员,甚至他一手提拔的朝臣,都成为怀疑对象。

    在刘瑾看来,跟他作对的人,有可能借这件事陷害他;而他提拔的朝臣,也有可能做这事“帮”他,但其实是画蛇添足。

    李频不明就里,只能按照刘瑾的吩咐,到沈溪这里来探明情况。

    沈溪一脸阴冷之色:“本官已有听闻……唉,想我沈溪平时从未得罪过人,家里居然会被朝廷的兵丁纵火,想来是有人想置本官于不忠不孝之境,本官已准备派人回去善后。”

    李频脸上带着一抹惋惜:“大人遭遇之事让人扼腕叹息,卑职想尽些心意,让人带了些东西过来,当作对大人的慰问。”

    虽然李频投靠了刘瑾,但最基本的礼义廉耻之心还是有的,以李频的见识,也能想到这件事跟刘瑾有关,而他却投奔阉党,想到之前沈溪对他的帮助,还有未来他需要沈溪这个兵部尚书提拔,心里觉得过意不去,便带了慰问品过来。

    沈溪拍了拍李频的肩膀,道:“李将军的心意,本官心领,但本官无论如何都不能破坏自己做人的原则,不能收的东西,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收,本官不能拿一些所谓的苦衷,收受馈赠。”

    “李将军请放心,陛下闻听本官府上着火后已派人拨款修缮,这些东西你还是抬回去吧,只要本着良心矜矜业业做事,本官看在心里记在心里,一定不会让老实人吃亏。”

    李频在沈溪大公无私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来,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鼓足勇气道:“沈大人,实不相瞒,其实……卑职之前已通过关系,跟刘公公走得近了些,甚至刘公公还派人来督导些事情,卑职……实在难以面对大人您。”

    沈溪苦笑道:“刘公公如今得势,所有人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李将军做此选择,在本官看来没什么过错。”

    李频抬头诧异地看了沈溪一眼,脸上全都是震惊之色。

    沈溪再道:“这件事,本官会调查乃何人所为,现在虽然有传闻说跟刘公公有关,但以本官想来,刘公公权倾朝野,没必要跟本官这样的后进一般见识……不过,如果查到此事幕后元凶,本官也不会轻易放过,定会与其周旋到底!”

    ************

    PS:天子隆重推荐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tianzi…2004,这个号很好理解,天子是2004年开始从事网络文学创作,天子偶尔会写些感想发上去,近期还准备重新整理下《铁骨》、《越境鬼医》等书,发一些番外,请大家捧场,多多关注!

    (本章完)

第1735章 杀回京城() 
沈溪表明态度,想借李频之口把他的意思带跟刘瑾。

    如果这件事完全不追究,那不是他沈溪的风格,自己家宅被烧,如果什么都不理会,既让人生疑,还会显得他怯弱怕事,让人看不起。

    既然这个局已经布下,不可能如此轻易放过,适当地表现出“就事论事”的态度,反倒可以安刘瑾之心……我不冤枉你是幕后元凶,我追究的是证据,要是调查清楚事情真的跟你有关,我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李频离开后,沈溪立即回房写奏本,他人在居庸关,但必须把自己的态度向朝廷表明。

    现在谢迁因此事而振作精神,不再打算告老还乡,甚至帮他到皇帝面前“申冤”,那下一步,他就要自己对朱厚照发难,让皇帝盯着案子不放……相信谢迁会叮嘱三司彻查,沈溪有自信查不到自己身上。

    沈溪把奏本写好,然后来到隔壁房间,叫醒一路旅途奔波正在补觉的熙儿。

    之前他在居庸关停留十几日,这会儿正好趁着家宅被烧返京。刘瑾焦头烂额,在其把一切事情理顺前,绝对想不到沈溪会在这时候突然杀回京城。

    熙儿会先一步带着奏本离开,而他自己则会带着王陵之和马九等心腹,紧随其后赶回京城。

    熙儿领命离去,沈溪刚回到房间,王陵之气呼呼而来,显然已知道沈家被烧之事,一见面便扯着嗓门喊:“师兄,听说有人在你家中放火,到底谁干的?咱们应该即刻返回京城,追杀凶手,将其碎尸万段!”

    沈溪打量王陵之,皱眉道:“我都不急,你急什么?现在还不知是谁做的,等调查清楚再说。”

    王陵之一脸愤恨之色,问道:“那咱们几时回京?这段时间在居庸关这鬼地方,都快闷出个鸟来了。”

    “就今晚吧。”

    沈溪道,“我稍后会让人跟隆庆卫指挥使打一声招呼,让他的人打开南口城门,我们连夜出发,应该可以在明日天黑前回到京城。”

    王陵之握紧拳头:“贼人太可恶了,简直无法无天……你可是兵部尚书,统领全国军队,这些人竟敢在你家里放火!”

    王陵之觉得沈溪官已经做到顶了,升无可升,却没想到家里依然会被人放火,这不禁让对他朝廷的典章制度产生了一抹怀疑。

    沈溪这边庆幸没把事情散播开,否则光是身边人就难以应付,关于沈家着火的真相,他已经打定主意不再对王陵之和车马帮的人说明,就让它成为永久的秘密。

    ……

    ……

    沈溪突然决定起行,李频这边得知消息时,正在会见刘瑾派来的太监。

    沈溪是兵部尚书,官位远在李频之上不说,还是全国所有军队名义上的顶头上司,沈溪说要离开居庸关回京,那些守关的将领根本不敢拒绝,因此沈溪只是象征性地向李频知会一声,此时人已经离开居庸关好一会儿了。

    受命而来的太监顿时坐不住了,他们弄清楚了沈溪的态度,需要马上回京复命,一行人简单商量后便决定也连夜出发,却比沈溪落后足足半个多时辰。沈溪这边却是日夜兼程,比之刘瑾派来的人快了许多。

    刘瑾遣使前来居庸关,所问都是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没法使用驿站以八百里加急传递消息,这使得沈溪回京一事,暂时无法传递到刘瑾手中。

    这会儿刘瑾无论如何也想到沈溪会突然杀回京城来,在他想象中,沈溪躲在居庸关不肯回京,是因为怕他,而这次沈家着火间接让沈溪找到更充分留下的理由——

    我家里被人放火,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先留在居庸关内等候一段时间看看风向再回去。

    却不知沈溪正要趁着这件事对朱厚照施压,一路轻车简从,火速回京,从居庸关回到京城只是旦夕间的事情。

    京城谢府书房,谢迁正在会见屠勋。

    此时谢迁高调返回内阁,主持事务,并且打着彻查沈府纵火案的名头,直接在自己府宅会见朝臣。

    屠勋原本不想过多理会这桩案子,但谢迁催得急,他只能勉为其难派人调查,但取证非常困难,因为沈溪派去放火之人来无影去无踪,甚至还有沈家内应配合,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明确的指向。

    谢迁气呼呼地责备:“屠尚书,给了你两日时间,都未查清楚事情真相,难道认定此案乃刘瑾所为真有那么困难?”

    屠勋无奈地道:“于乔,听你意思,此事一定系刘瑾所为,而不能是旁人犯案?我不是不相信你的判断,但一切都要讲究证据,现在连一个案犯都没拿到,罪证全无,匆忙下如何定案?”

    谢迁道:“已经确定有兵丁参与,京城人马就那么几路,包括京营在内,哪些人跟刘瑾关系密切,难道不是一清二楚的事情吗?刘瑾曾执掌三千营,从这点着手调查便可!”

    屠勋非常无奈,现在谢迁认定是刘瑾派人纵火,这让他这个刑部尚书非常难做。

    “一切还是要讲究证据,于乔,你最好放下执念,心平气和待之,如此才不会被仇恨蒙蔽眼睛。”

    “你可有想过,你即便拿到证据,也无法让刘瑾服罪,毕竟没有人员死伤,很难将之绳之以法。”

    谢迁满面愠色:“一个内监,不过四品官,居然敢派人对朝中二品大员家宅纵火,如此还不能定罪?如今便是市井三岁孩童,也知是刘瑾所为,你为何如此执着,非要以证据办事?”

    屠勋苦笑道:“就是因为世人都知道是刘瑾所为,这件事才显得蹊跷,如此做法不是让天下人都怀疑他?堂堂司礼监掌印,会做出此等不智之事?”

    谢迁咬牙切齿:“或许这与其飞扬跋扈惯了有关,根本就不惧朝野抨击……你忘了他是如何为难我等文官?他现在行事早已不择手段,甚至可说无法无天,此番若无老夫入宫面圣,或许又要被其逍遥法外。”

    “老夫绝对不会让此等权阉继续为所欲为,老夫要让他知道,朝中自有清流在,不会让他的野心得逞!”

    屠勋叹道:“于乔所想不过是借助此事将刘瑾扳倒……不是我有意说丧气话,你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以陛下对其宠信,无凭无据的,根本伤不了其根本。若是沈之厚能及时回京,事情反而容易些,这件事始终需要他这个苦主出面才好。”

    谢迁骂骂咧咧:“这小子,人躲在居庸关不敢回来,越是天下人瞩目,他越是喜欢当缩头乌龟。”

    屠勋苦笑一下,没再就沈溪的事情做任何评价。

    谢迁一时间气愤难平,不停对屠勋指手画脚。屠勋碍于情面,只是倾听,没有出言指责和纠正,现在谢迁肯留在朝中继续担任首辅,在屠勋看来比什么都重要。

    “这把火烧得正是时候,终于把谢于乔的斗志激发出来,以后文官集团不至于处处被动了。”

    ……

    ……

    沈家老小此时也是一片焦头烂额,家中有三分之一的地方被火势波及,这把火最大的影响不是死伤多少人,而是沈家上下俱都惶恐不安,因为这是人为纵火,很可能随时会有第二把火到来。

    家里一些贵重的东西,都被迁到原来的谢府老宅去了。

    谢韵儿对于这场大火的内幕完全不知情,沈溪只是让朱鸿和朱山兄妹跟朱起联络,但不许将事情告知谢韵儿,目的是最大程度保守秘密。

    周氏天天到沈家大宅这边来,朝廷又调拨下一万两银子,这笔钱一部分会被用来购买府邸周围的院子,顺天府会作好原来院子主人的安抚以及搬迁工作,等府邸重建好,规模会比现在大上几倍,她想亲眼见证一切。

    谢韵儿不知周氏真实想法,以为婆婆是为家里担惊受怕,于是出言安慰:“娘不用担心,这把火没损失多少东西,至于是谁放火已经不重要,陛下已经关注此事,相信没有谁再敢来行凶!”

    “而且,相公很快就会回来,那时娘就能彻底安心了。以相公兵部尚书之尊,只要他在京城坐镇,没人敢对我沈家有所冒犯。”

    周氏不满地道:“我还以为咱们家有多光彩呢,结果火都烧到门楣了……听说是宫里一个老太监指派人干的,这天杀的阉狗,我看他是活腻了,咱家在朝中有人,憨娃儿是兵部尚书,还有谢大学士这样的姻亲……甚至皇帝也是憨娃儿的学生,有这么多厉害的靠山,谁敢惹咱们!最好让那天杀的狗太监千刀万剐!”

    谢韵儿没有太关注这场大火,虽然她不知具体情况,但以家中着火前就开始有意疏散人群看,她意识到这场火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或许另有隐情。

    (本章完)

第1736章 豹房面圣() 
沈溪回到京城了!

    五月十三,沈溪于黄昏时分抵达京郊,趁着德胜门尚未关闭前,带人进入城内,他没有回自己的家宅,也没有前去兵部衙门或者是刑部、顺天府这些地方,而是直接前往城东澄清坊豹房而去。

    沈溪清楚朱厚照的习惯。

    这个熊孩子,十天中倒有九天是在豹房渡过,此时临近其大婚,不在豹房的可能性很小。

    为了确定朱厚照的行踪,沈溪甚至派专人盯着,早在进入京城之前便已对城内情况了然于胸。

    “……大人,陛下人在豹房,不过豹房戒备重重,您硬闯的话,怕是不太合适。”留在京城掌控全局的云柳于见到沈溪后,谨慎地说道。

    沈溪摇了摇头:“此时我若不直接前去豹房见驾,而是到皇宫等候,又或者去兵部衙门,那我星夜回京就失去意义,现在只能打一个时间差,让刘瑾措手不及,无法及时作出反应,才好一举扳回当前的劣势。”

    在回京这件事上,沈溪有详细计划,云柳不敢干涉沈溪决定,只能陪同他一道前往豹房。

    跟上次沈溪回京与朱厚照见面时不同,此时豹房已颇具规模。

    朱厚照为防备自己在宫外发生意外,在豹房周围布置的侍卫上直军官兵多达千人,这里可说是朱厚照的行宫,就连宫里的职司太监,有很多也被朱厚照拉到这里来任事,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在服侍皇帝。

    当沈溪纵马来到豹房正门所在的街口准备向里闯时,一众守候在这里早就闲得无聊的宫廷侍卫一拥而上,拦住去路,更有人直接上前,想将沈溪从马上推下来,将这位擅闯禁地的不速之客捉拿归案。

    紧随沈溪身后的十几名护卫策马上前,尤其是云柳,她曾上过战场,此时她毫无惧色,英姿飒爽地骑在高头大马上,大喝一声:“大胆,此乃兵部沈尚书,前来此地面圣,尔等还不速速退下?”

    一句话,就让那些宫廷侍卫愣住了!

    如果是旁人,他们或许不会忌惮,如果实在不好惹的,他们也会把人拦下来,将之轰走。

    而这位沈尚书却非同一般,如今朝野关于沈溪的传闻实在太多,就在这两天,京城内传得沸沸扬扬的便是沈家着火之事,就算御林军中也是众说纷纭,跟民间所传一样,官兵们基本都猜测是刘瑾派人干的。

    说是这么说,但没人敢非议,毕竟皇帝面前最得宠的太监就是刘瑾,其手握生杀大权,谁得罪刘瑾一定没好果子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