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0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钱宁意识到自己的马屁可能拍到马蹄上了,赶紧唯唯诺诺应是。

    朱厚照听了刘瑾的话,脸色稍微好看了些,道:“话是这么说,但戴公公能力如何,朕早就看在眼里,此人在司礼监当个首席秉笔太监都不能胜任,更别说是掌印太监了……”

    “这件事回头再说吧,先不要忙着下结论。哦对了,明早沈先生离开京城,刘公公,你去准备好东西,朕会亲自为沈先生践行……朕明日卯时出宫,在安定门设饯别宴,你要好好安排……”

    刘瑾听到朱厚照的嘱咐,对沈溪越发嫉恨。

    但想到能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其他什么事也就不在乎了,刘瑾非常希望沈溪能在朱厚照面前说他两句好话。

    “沈溪这小子,虽然平时碍眼,惹人厌烦,但关键时候还是有点儿用处,这次若咱家能如意当上司礼监掌印之职,就前事不计,不跟他一般计较!”

第1651章 人心() 
沈溪回京并未惊动任何人,即便是朝中阁臣都不知道。

    沈溪跟地方大员进京情况不同,他是以湖广、江西两省总督转任三边总督,回京并非述职,而只是“途经”,所以这次他行色匆匆,头天晚上回来,次日清晨便会离开,甚至不用去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报到,面圣也是在宫外,无需进入朝堂。

    当天沈溪要见的,计划中有四人,但他知道自己精力有限,只能从中做出取舍。

    先见朱厚照,再见谢迁,之后是刘大夏,至于马文升则在两可间,毕竟马文升是吏部尚书,互相需要避嫌,不能让人诟病说将官职私相授受。

    至于五军都督府的各位大佬,他没打算去拜见,便连家门也不准备回,次日一早离开,直接赶赴西北,此时家眷还在南面的良乡县城,明日部分先回京城,剩下的则会绕城而过,继续往西北而去。

    自朱厚照在宫外的别院离开,马九等人已在街口等候。

    回到京城,沈溪没有骑马,而是以马车代步……京城这边一直留有车马帮弟兄,就算沈溪只是带几名随从星夜回京,身边仍旧不缺人手调遣。

    而且他相信没人知道他这么快就回京城了,暂时不会有人身安全的顾虑。

    “老爷,现在往何处去?”马九见到沈溪过来,赶紧上前问询。

    沈溪没有踩马凳,直接跃上马车,随口道:“往谢阁老府上去,别人可以不见,但谢阁老必须要拜见。”

    马九没多说,直接上了车驾,亲自赶车。后面十多个车马帮弟兄,则在另外两辆马车上,三辆马车往谢迁府宅而去。

    ……

    ……

    谢迁这边刚要歇息,管家进来禀告说有人求见。

    谢迁火冒三丈:“也不看看什么时辰了,二更鼓都敲了许久了,这时候还有人来,分明是扰人清梦。你出去说,有什么事明日再来!”

    管家很为难:“老爷,是沈大人。”

    “沈……沈溪?”

    谢迁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赶紧将脱下的外衣重新穿上。

    谢迁隔着门对外面的管家道:“我整理好再出来,让他到书房候着,这小子……也不挑个好时候,大晚上居然前来造访。”

    嘴上抱怨,谢迁心里却乐开花……许久没见沈溪的面,他想知道两年过去昔日的束发少年如今成了什么模样,同时他还想跟沈溪商议一些事。

    仓促间,谢迁没什么准备,不过能这么快会面已经很不错了,他暗自纳闷:“这小子怎么说回来就回来了?不是说要到十月下旬吗?他此番回来,大晚上前来求见是几个意思?之前陛下可是有意让他去面圣,他不见陛下却来见老夫,怕是不合规矩啊!”

    带着患得患失的心情,谢迁从后院来到书房。

    沈溪安排好手下,刚进入书房所在的院子,谢迁已然迎了上来。

    谢迁抢在沈溪行礼前问道:“也不看看时候,有事不能等到明日?”

    沈溪深施一礼,然后道:“阁老见谅,学生刚去见过陛下,明早便会动身离京前往西北,只能连夜来访。”

    听说沈溪先去见过朱厚照,谢迁这才释然:“面过圣就好,回京必须要先去见陛下,毕竟是陛下让你往西北途中先过京师……你刚进宫了?”

    沈溪摇了摇头,道:“是在宫外相见。”

    “咳咳——”

    谢迁猛烈咳嗽几声,然后瞪着沈溪气冲冲地道:“就知道你做事不靠谱……你在宫外面圣成何体统……陛下在作何?”

    说到这里,谢迁突然意识到皇帝做的事情不能让外人知晓,这会儿管家和奴仆还在旁边,当即一摆手,吩咐道:“这里没你们什么事了,先退下吧。之厚,跟我进房说话。”

    谢迁直接叫了沈溪的表字,以示尊重。

    人前谢迁总算为沈溪保留几分面子,不管怎么说孙女婿现在已经是三边总督,地位尊崇,可以说大明朝廷将最重要地方军职交给沈溪,地位非比寻常。

    ……

    ……

    进入书房,谢迁坐了下来,指了指旁边的椅子:“随意吧。”

    沈溪没有落座,道:“之前阁老问及陛下在宫外所做之事……以学生所知,现如今陛下可说是吃喝玩乐,唯独不思政务,为何朝臣不向陛下劝谏?”

    谢迁嗤笑道:“劝谏?你当此事有那么容易?你曾为东宫讲官,当知陛下脾性,能听谁劝?少年天子,一朝得志便忘乎所以,刘少傅曾试图劝谏,但因陛下生性叛逆,竟对刘少傅生出嫌隙……连德高望重的刘少傅都不能提,朝中怕是没人敢拿此说事。”

    谢迁还不知道萧敬遭到朱厚照暴打之事,否则会对皇帝更加忌惮。沈溪听了神色严肃:“那便放任陛下在宫内宫外为所欲为?”

    “不若此还能如何?”

    谢迁不以为意地说道:“小孩子嘛,贪玩是正常的事情,待陛下年长些,或许会有所收敛。你回到京城,去不该去的地方面圣,甚为不妥……老夫不知你怎么想的,你去撞破陛下的丑事,陛下表面上不说,但心底肯定有根刺。”

    “诚然,陛下现在是孩子心性,打从心眼儿里钦佩你,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会容忍你的一切僭越行为,但等将来他年长,羽翼丰满后就未必如此了……伴君如伴虎,侍奉君王什么时候都不能得意忘形!”

    沈溪道:“阁老所言学生谨记,但因时间仓促不能进宫,学生只好与陛下在宫外相见,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谢迁见沈溪迟迟不肯入坐,自己也只好站起来,道:“你回到京城,怕是没两个时辰……连兵部都没去过吧?刘尚书你见过了吗?”

    沈溪摇了摇头,表示否认。

    谢迁没好气地道:“这次是刘时雍主导,方让你往西北为三边总制,你回京城先面圣,之后就该去见他,你来见老夫算什么意思?刘时雍平时看起来大度公正,但私下里却很小气,你不先去见他,若是他给你穿小鞋,你在西北的差事怎么办?老夫这里帮不上你什么忙,你还是先去见他为好。去吧!”

    沈溪心说,你谢大学士还有资格跟人论小气?

    这满天下的人,似乎最小气的就是你了,刘大夏性格要洒脱许多,若我回京不先来见你,回头不被你数落死?

    沈溪道:“阁老言之在理,可学生如今已登门拜访,再去见刘尚书似有不妥,有事的话还是一次说清楚为好,免得大半夜的再跑一趟。”

    “嘿,你小子还学会偷懒了,走几趟怎么了?别说刘时雍那边,就算是吏部马尚书,你也应该去见见,还有英国公……也罢,这都已经夜深人静了,你去谁家不被人厌憎?也就是老夫,不跟你一般计较……”

    谢迁自说自话,居然最后自己把场给圆了回来。

    沈溪见谢迁脾气似乎不怎么好,便道:“阁老如今在朝中,怕是已经不得刘少傅和李大学士信任,在内阁彻底失势?”

    “胡言乱语!”

    谢迁最怕别人说这个,尤其是怕被沈溪知道,让他觉得大为丢面子。如今沈溪竟然当面提及,相当于打他的脸,顿时怒冲冲地驳斥,“老夫近来不过是在养病而已,你道听途说,还来老夫这里挑拨离间,以后怎么在朝堂立足?”

    沈溪微微一笑,道:“阁老何必隐瞒呢?之前翰苑举荐新阁臣人选,早就传遍朝野,之后王学士即便未得阁臣身份,仍旧留在内阁处置事务,而阁老您自己却已被隔绝在内阁之外,大有让阁老自行引退之意……”

    谢迁冷笑不已:“这不过是你的推断罢了……老夫如今在内阁一切安好,票拟之事非你能理解,任何衙门都有自己的规矩,等你入阁那一天,或许便能知道今日老夫承受之状况。”

    沈溪态度极为坚决:“若是阁老您位列首辅,学生入阁自无不可,否则的话学生宁愿当一名地方官,安一方社稷保一方民,不至于看他人脸色行事。阁老为朝廷做事,兢兢业业多年,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学生为阁老感觉不值……”

    谢迁恼火地道:“你小子回京做什么来的?专门到老夫这里来瞧热闹,是吗?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该说说西北之事,还有南方……看看这几年,你光是在路上便耗去小半年时光,这天南地北的……你到了西北,先安生个几年,莫再心生离意……”

    沈溪没有说话,只是摊摊手,意思不言而喻,是我自己想这么颠沛流离吗?

    明明是你们这些朝廷大佬,把我当钉子一样,哪里需要送哪里,以至于我天南地北赶路,我自己倒是想在一个地方安安稳稳当官。

    谢迁发现这么跟沈溪说话有些不合适,又道:“此番你往西北,是因三边形势危急,但再怎么急迫也不会有两年前西北兵败之祸,除非你到西北后穷兵黩武以至边境沦丧……履职后你安守便可,只要你在地方表现出色,老夫敢保证,只要你回到京师,便可以做六部部堂……”

    沈溪笑了笑,问道:“那是五年,十年,又或者二十年?”

    谢迁咳嗽两声,道:“不管几年,都是对你的历练……”

    “你也不想想现在是什么形势,能让你在西北过几天安稳日子,已经不错了。若遇战事,千万不可逞强,老夫在朝中能帮你的,自会全力以赴,否则的话就只能靠你自己。”

    “若遇大事,一定写信回来,别擅作主张……你小子行事最大的毛病就是刚愎自用,你要记得,战场上没有谁可以百战百胜,早晚有一天你会落败,那时……才见人心!”

第1652章 刘谢之分() 
谢迁是将沈溪当作接班人培养,甚至对儿子谢丕的栽培都没有对沈溪那么多。

    因此,此番谢迁对沈溪的嘱咐非常之详尽,将沈溪在西北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困难说得清楚明白。

    “……西北之地,权势最大的莫过于各路总兵,这些人或许乃卫指挥使出任,但边军总兵顶得上一方诸侯,他们都有着世袭公侯的名头,你在朝中地位虽然不低,但始终资历浅薄,就算是刘时雍到了西北,也镇不住这些人,更何况是你……”

    “……西北粮饷部分由地方屯田承担,朝廷每年会有数十万石粮食调拨,加上饷银和犒赏,每年在三边投入在百万两银子往上,你到了西北后,加上城塞修建,每年经你衙门所过的钱粮有一二百万之巨,你要守住本心,不得有任何贪污腐败。即便你要收钱,也要从下面总兵和部将手中获取,如此方不违禁……”

    “……西北兵马结构复杂,山头林立,直属你的部队屈指可数,若与地方总兵起矛盾,切不可意气用事,他们手中直属兵马比你多多了,一旦生出龌蹉后果难料。”

    “……你在西北,不得与边商和流寇贸易,此为犯禁之事,尤其不得开边市,一旦违反,无人能在朝中为你说项,切记切记。”

    ……

    谢迁交待的事项很多,连细枝末叶的事情也都说得一清二楚,但在沈溪看来,这些都属老生常谈,以他的头脑都能预计到。

    此番到西北,沈溪没打算要让谁屈服,西北不同于内地,在中原和南方各省,一个封疆大吏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在西北,群雄逐鹿,三边总督只是名义上的主帅,其实很多事要依靠地方,只有大的战事发生,三边总督的协调和统率作用才体现出来。

    平常时候,沈溪就只是个空头元帅,要靠下面的人为他维持秩序,不能给予这些人太大的压力。

    当一个主帅,或许真不如做那种拥有实权的地方诸侯。

    西北各总兵,每一个都是非公则侯,最差也是伯爵,而沈溪不过是以正二品左都御史身份出缺西北,没有爵位在身,就算他要杀这些公侯,没有朝廷旨意也不可能动手。而且就算朝廷颁旨,也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人通番卖国,否则就算延误战机,或者战败,也不必担心掉脑袋。

    沈溪想轻轻松松拿下一个总兵,在当前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总的来说,西北上名义上是由沈溪负责,但其实他什么都管不了,什么事都是要听从朝廷安排。

    但沈溪却已经跃跃欲试,想去挑战一下西北固有的秩序,至于成效如何另当别论。

    ……

    ……

    从谢府出来,时间已经很晚。

    沈溪之后还要去见刘大夏,他想了想,马文升干脆就不见了,只要见到刘大夏基本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兵部尚书确实非见不可,因兵部分管地方驻军粮草、兵马调动以及官员任命,兵部尚书兵相当于后世的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和后勤部长的总称,可以说是沈溪的顶头上司。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刘大夏是举荐沈溪往西北去的人。

    这次沈溪就算不去见朱厚照和谢迁,照理说也必须见一下刘大夏,听听这位前三边总督的意见总归没错。

    沈溪回到京城,滴米未沾,虽然在谢府喝了一肚子茶水,但并未解决饥饿的问题,京城没有夜市,晚上想吃东西,非要找个民宅开灶不可,但这显然不现实。

    到了刘大夏府外,沈溪下车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