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0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溪道:“明日我会让人送你走,至于建昌侯和江栎唯的事情,你不必担心,高家虽然落罪,但最多削籍为民……如果你想继续控诉我,也由着你,以前我确实没做过,现在我既然做了,却也不会回避……”

    高宁氏脸上带着几分凄恻的笑容,道:“之前大人没做过的时候,妾身说出来,很多人相信。但现在大人做了,妾身再说,就不会再有任何人相信了。而且妾身还要维持自己在高家的地位,如何能跟家中人承认这事?大人分明是在取笑妾身……”

    对于自己面临的处境,高宁氏比沈溪更加清楚。

    “是妾身不自量力,为出胸中一口恶气恣意污蔑大人,让大人在朝中为难。以大人的权势,完全可以调兵镇压我们高家,为何大人没有这么做?”高宁氏带着几分不解问道。

    沈溪摇了摇头,道:“我做事,不需要对你解释!”

    “大人真是好气度,如果妾身晚出生几年,就算为奴为婢,也会坚持留在大人身边,因为以大人的才华,还有为人处世的态度,在这世上确实无可挑剔。若大人生逢乱世,必为枭雄,可惜大人生在太平年景……但这无碍大人在朝堂崛起,就算大人在朝中处处树敌,仍旧可无往而不利……这世上有谁人能做到?”

    高宁氏说出这番话时,语气中没有丝毫嘲讽之色,应该是肺腑之言。

    沈溪冷声道:“但可惜,若是我早生个几年,也绝对不会留你这样的女人在身边!你太过危险,而且工于心计……”

    “哈哈,大人以为妾身愿意工于心计吗?大人不是女子,不知女子在这世道中的痛苦,女子一切都要依从于夫家,就算再有能力,才华横溢,仍旧无法跻身朝堂,只能在家中相夫教子……可是,女子同样有抱负,有志向,不是吗?若大人身为女子,是否甘心为命运左右,而不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高宁氏望着沈溪,似乎很希望得到沈溪的认同,因为她遇到的真正敌手,只是沈溪而已。

    她试图去征服沈溪,但事实却是,她被沈溪征服。

    沈溪道:“我不是女子,所以我不会做如此设想,或许再过几百年,会达成你的梦想吧。好了,言尽于此,明日你离开后,要过怎样的生活,你自己安排吧!”

    说完,沈溪便要离开,但高宁氏连忙从绣榻上下来,衣服都顾不上穿,直接跪在地上,拉住沈溪的衣襟,用哀求的语气道:

    “大人,您别送走妾身,可以吗?妾身在高家,已经是个死人,大人知晓,锦衣卫镇抚江栎唯要送妾身去京城,将妾身送给建昌侯。妾身之前一念之差,一心扳倒大人,出心中一口恶气。”

    “如今大人既然已得到妾身,为何不将妾身留在身边,哪怕让妾身做个外宅,无名无分,妾身也心甘情愿……”

    沈溪回头看了高宁氏一眼,目光中带着冷漠,直接将高宁氏的手甩开,尽管高宁氏想再上前抱住沈溪的腿,却一把扑空,沈溪再无停留,步伐坚定地出了房门。

    站在门前,沈溪回头说了一句:“就算你心中有再多不甘,在这时代,也只能隐忍,否则就会被视为异类。如果你想继续报复我,随时欢迎,但想让我收留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又会闯下弥天大祸!”

    此时沈溪再不理会高宁氏,这一切已成为过眼云烟,从这一刻起,沈溪不会再见高宁氏。

    一次交易,从开始到最后,只是一夜罢了。

    ……

    ……

    京城,乾清宫。

    朝中大臣正在奏禀事情,朱厚照坐在龙椅上打瞌睡,无论大臣说什么他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甚至当天谈论的重点是什么,他都漠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有李兴给他弄来怎样的美女,又或者出宫后刘瑾安排什么好玩的事情。

    李东阳在礼部奏事后,补充道:“陛下,大行皇帝安葬刻不容缓,如今泰陵修建延期,当派人前去调查才是!”

    朱厚照神色恍惚,没有作答,刘健看出些端倪,喝问:“陛下……不知陛下对此有何看法?”

    朱厚照被这一声大喝惊醒,回过神来,问道:“什么事?”

    在场大臣不由面面相觑,感情说了半天都是对牛弹琴,皇帝压根儿就没听进去,那这朝会的意义又何在?

    刘健耐着性子道:“回陛下,泰陵玄宫修建工程,原本定在五月中旬正式完工,但如今工期将尽,但监工奏禀延期,不知是否派人前去查看情况?”

    朱厚照故作思考一番,然后道:“工期拖延,只要时日耽误不多,也就那么回事吧。朕不觉得需要派人查看,那边修建皇陵有很多人,出了什么问题难道不知奏报?刘少傅真是大惊小怪,这件事先就这样……不必再议了!”

    朱厚照显得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好像他老爹陵墓的修建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一样。

    李东阳性格耿直,正要说什么,却被刘健阻止,李东阳不解地打量刘健一眼,未再多言。

    随即是兵部奏事。

    兵部左侍郎熊绣上前道:“陛下,兵部得西北战报,说蒙古国师亦思马因在攻打我边陲不得后,上书朝廷,请朝廷开边疆几个关口与之贸易,派来的特使已经快到宣府,不知是否准允其使节进京?”

    之前朱厚照还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但听到蒙古派出使节后,顿时瞪大了眼睛,问道:“什么特使?到宣府了么?距离京城应该不远了吧……”

    等他反应过来,环视殿下那些文臣武将,忽然感觉自己有些激动过头了,尴尬地咳嗽一声,又道:

    “嗯,朕也是关心西北军事,既然蒙古派来使节,朕觉得应该让他们进京!他们说的什么通商,朕觉得有其必要,互通有无是一件好事嘛……”

第1598章 代沟() 
朱厚照接受过沈溪开明思想教育,在对待外夷上态度更鲜明,不觉得闭关锁国是战胜外夷的最好方法。

    在对蒙古的政策方针上,朱厚照具有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的眼光,这跟之前沈溪在课堂上评论汉、唐、宋历史,讲对外贸易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讲战争是政治和经济的延续,讲通过经济影响并控制周边国家民生不战而胜等,让朱厚照大开眼界。

    刘健、李东阳等大臣听到朱厚照的“谬论”后却很惊讶,刘健出列奏禀:“陛下,老臣以为,开关之事万万不可!”

    朱厚照顿时皱起眉头:“为何不可?开关贸易,可以让蒙古人老老实实,暂时不会进犯我边境,通过跟他们贸易,我们可以引进牛、羊、马和各种珍贵的中草药,对大明百姓算是好事,怎就万万不可?”

    “刘少傅,我警告你哦,你别有事没事总跟朕对着干,这对你没有好处!朕觉得开关贸易互通有无非常有必要,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在朱厚照看来,跟鞑靼人通关贸易非常合理,根本没必要阻碍,他觉得刘健不答应,纯粹是为了跟他较劲儿,所以顿时没了好态度。

    熊孩子不知道,大明是在驱逐鞑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草原部族充满了警惕,从来不会跟鞑子进行贸易,除非某些年景鞑子犯边很厉害,朝廷应接不暇,于是双方和谈,朝廷答应开放边关口岸贸易,等过几年边陲城塞修建完毕,兵马重新整顿好,又将贸易口岸关闭……

    大明在战争获胜的情况下,开边境口岸贸易,这种事自大明开国以来从未发生过,在很多老臣看来,开关意味着丧权辱国,绝对不能接受。

    刘健不等在场大臣表态,直接反驳:“陛下,若开放关口与狄夷做买卖,会令狄夷从我大明获得盐、铁、铜等重要物资,他们会利用这些东西打造兵器,修建城塞,与朝廷对抗,因而绝对不能开放买卖,此事太祖太宗皆有明训!“

    朱厚照皱眉:“什么打造兵器修建城塞……鞑子平时是筑城跟我大明对抗吗?明明是靠他们优势的骑兵!”

    “如果怕鞑子得到铜、铁打造兵刃,大可明文规定禁止交易这些东西,直接阻止做买卖算几个意思?”

    “鞑子可都是养牛羊的,皮革多得很,北方士兵过冬需要这些东西吧?制造马鞍也需要这个吧?我们大明不是严重缺马吗,可以跟他们交易嘛,让鞑子将马匹卖给我们!”

    “还有就是牛羊,这可是好东西,朕听说为保护耕牛,市面上基本吃不到牛肉,如果能将草原上的牛贩卖到中原来,那我们大明百姓,不就既有牛耕田,又有牛肉可吃?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朱厚照在那儿侃侃而谈,在场大臣听得目瞪口呆,他们的思维完全跟不上朱厚照考虑问题的节奏。

    朱厚照思想开明,所想问题都具有时代进步性,而在场老臣,就算博古通今见多识广,也接受不了这种跟狄夷贸易取长补短的方式,在他们看来,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什么东西没有?岂能跟蛮夷相提并论?还说什么互通有无,简直是笑话!

    在场大臣议论纷纷,他们都觉得朱厚照的思想不可理喻,朱厚照左顾右盼,发现自己的建议不为朝臣接受,而且……他似乎有些压不住场子!

    大臣们在朝堂上失仪,自行讨论已不是一次两次,朱厚照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制止大家说话。还是刘健清了清嗓子,轻轻咳嗽一声,场面才安静下来。

    刘健出列说道:“陛下,开关互市买卖,切不可实施,狄夷非王化之民,其所作所为为世人不容,其提出开放买卖实为图谋不轨,或许因此而派出细作到我大明刺探情报,对我边疆防务做出调查……请陛下务必收回成命!”

    “请陛下收回成命!”

    满朝大臣俱都跪下请命。

    朱厚照看到眼前的场面,脑袋一阵发懵,心想:“不对啊,明明我觉得正确的事情,为什么到了刘少傅和朝臣这里,就变成行不通了?难道是我思考的方向不对?可明明对国家对百姓都有益啊!”

    “不对不对,这些人肯定是故意跟我作对,不用说都是出自刘少傅指使,我算是看出来了,凡是我说的事情,无论有没有实际意义,对民生有没有帮助,刘少傅都觉得是在瞎胡闹,他这是诚心要在大臣面前打压我的威信,哼哼!”

    熊孩子可不懂什么叫代沟,更不懂个体思想差异,只是片面认为刘健和大臣们这么做是无理取闹,心中羞恼交加,对文官的积怨迅速加深,以至于已经无法用理性的方式思考刘健等人这么做的初衷。

    ……

    ……

    朝堂上讨论的两件事,其一是关于皇陵工期延误,其二是开放边境口岸进行贸易。

    看起来朱厚照一胜一负,其实他二者皆败,因为派人去调查工期延误这件事,原则上来讲不用跟皇帝请示,工部和户部就有权派人,这也是刘健不让李东阳跟朱厚照争执的主要原因。

    争论赢了皇帝派人,不争论就自己派人,其实二者没太大的差别,刘健不觉得派人去调查皇陵工期延误一事属于僭越,只是工部和户部例行公事罢了。

    出了乾清宫,李东阳气恼地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为何一再提出要开放边关跟鞑靼人贸易?难道陛下不怕蒙元余孽图谋不轨?”

    刘健板起脸说道:“估摸陛下是不满事事由内阁和司礼监做决定,才会故意如此提议……好在有太后约束和管教他,想必日后等他年长就会明白事理。我等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可,不要多事!”

    世人都知道刘健和李东阳擅权,将少年天子的权力架空。

    但刘健和李东阳自己却不这么想,他二人觉得现在一切都是按照规矩办事,内阁负责票拟,司礼监负责朱批,他们觉得自己的票拟屡屡被采纳,是因为张皇后对萧敬做出一些交待,以至于二人对于自己的擅权没有清醒的认知。

    刘健甚至觉得,现在朝堂上很多事可能都是张皇后通过司礼监做主,已开始防备后宫干政的事情。

    ……

    ……

    散朝后,朱厚照回到乾清宫后庑,依然气愤难当,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

    “气死朕了,气死朕了!”

    朱厚照到后庑就一直摔摔打打,暴跳如雷,但在周边服侍的太监看来,皇帝不过是在耍小孩子脾气罢了。

    只有刘瑾上前热心询问:“陛下因何事生气?”

    朱厚照厉声道:“都是刘健那老匹夫,没事就跟朕作对,朕觉得利国利民的事情他居然反对,弄到最后还让众大臣请命让朕收回成命,这天下到底是姓朱还是姓刘?”

    刘瑾赶紧道:“陛下,这话您可不能乱说……就算刘少傅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您也应该担待些,到底……那是先皇委任的顾命大臣啊!”

第1599章 金井出水() 
朱厚照想要获得权力,短时间内看来不可能,他不知道谁能帮到他,而且此时他犹自沉溺于出宫找乐子的兴趣中不能自拔,就算心有不满,却不会发作出来,刘瑾就算想兴风作浪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刘瑾已将朱厚照对文臣的怨怼看在眼里,开始筹划一些事情,试图得到朱厚照进一步宠信。

    此时京城城北施家台泰陵修建之所,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泰陵玄宫修建时,在筑金井过程中发现地下水喷涌,“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这正是之前泰陵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

    金井在陵墓中,尤其是大型皇家陵墓中,属于核心所在,这里是停放棺木的地方,也就是地下玄宫点穴的位置。

    监工太监李兴、新宁伯谭佑、工部左侍郎李鐩在得知这件事后,并未立即上奏朝廷。

    因为泰陵金井出水,这在历代帝王陵寝修建中属大忌,一旦出现玄宫金井出水,严重时甚至需要改换皇陵地址,之前的修造等于白费功夫。关键在于地下水渗透出来,长年累月会将皇陵地下玄宫结构浸染,基座泡软皇陵要不了多久就会坍塌,甚至彻底毁去。

    因此时泰陵的主体玄宫基本已快要完工,突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几名监工都有些不知所措。

    工期拖延事小,如果泰陵选址重修,那意味着朝廷不但白费钱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