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0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南宁知府高集诬陷沈卿家,此罪人不顾南蛮入侵兵火连连,攀诬上司致地方人心动荡,朕决定将其抄家灭族!”

    刘健行礼:“回陛下,老臣前来并非为此事,但既然陛下说及,老臣便提上一句……即便没有证据证明沈溪有罪,但也不能轻易惩戒告状人,或许告状人真是受害者……”

    朱厚照没想到几人前来跟他说的不是关于沈溪案子的事情,当即道:“刘少傅,你说不能给那高集定罪,你的意思是……沈卿家有罪咯?”

    刘健微微摇头:“老臣不敢做此定论!”

    “既如此那就该定高集有罪,就算他不承认,也要下刑部大牢好好拷问一番,看看是否有遮掩的情况……他来京城也好,朕想御前亲自审问此人,如果此人拒不承认的话,狗头铡……”

    朱厚照说话有些得意忘形,萧敬赶紧提醒:“陛下,问案不是如此问的,一个案子中,并非一定有人有罪……请陛下收回成命,不可御前审问!”

    朱厚照看着在场大臣,道:“那就算了,不审就不审,但你们也不能审,这案子要按照朕说的来!”

    刘健实在不想跟朱厚照争辩。

    关于沈溪涉嫌奸污高宁氏一案,他跟李东阳之前早就商议过,决定暂不追查,就算要查,也要等沈溪卸任六省兵马提调和两省总督后,而且还要得到新皇的批准。

    但现在新皇一味袒护沈溪,让刘健感觉那个少年总督不好对付,也就不想在这问题上继续纠缠不休。

    刘健道:“陛下,老臣今日来,是谈及殿试之事!”

    朱厚照愣了愣,问道:“殿试?什么殿试?”

    刘健道:“回陛下,二月中旬会试结束后,所有会试成绩,都已在三月初张榜公布,因陛下定陵之事与此有冲突,因而殿试延后至三月二十九进行,之前臣等跟陛下您奏禀过,陛下难道忘了?”

    朱厚照显得很无语,问道:“你们什么时候跟朕说过,为何朕不记得了?也罢,不就是殿试吗?到时候需要朕前去奉天殿是吗?朕只是过去看看,坐一会儿就走,这规矩朕还是明白的!”

    “话虽如此……”

    刘健道,“但还得请陛下出殿试考题!”

    一句话,便将朱厚照为难住了。

    朱厚照别说是出殿试考题了,就算是县试的考题他也没法出,现在似乎只有一种结果,就是请别人代劳,写一份考题,以他的名义来考核。

    朱厚照看着王华和王鏊,道:“两位先生,你们是朕的先生,在朝中地位不低,你们将朕教授得很好,朕对你们很信任,这次考题便由你二人来出为妥!”

    王华跟王鏊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委命出弘治十八年的殿试考题,此时在场有很多大臣地位比他们高,学问也比他们深,他们可不认为自己应该越俎代庖完成这差事。

    王华道:“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怎么都是让朕收回成命?朕说的成命,就这么经不起你们推敲,非要一次次来回绝朕,是吗?”朱厚照发脾气道。

    在场文官见过皇帝的威严,也见过皇帝发脾气,但皇帝发小孩子脾气还是生平仅见,在场大臣都不说话,想知道朱厚照接下来想怎样。

    朱厚照道:“既然你们让朕出题,那朕就出给你们看,丢人可别怪朕!哦对了,殿试是在二十九,也就是后天,后天朕会亲自到奉天殿……沈卿家的案子,朕也定下来了,你们不得有所质疑……就这样吧,谁还有意见?”

    众多老臣都没见过这么处理政务的皇帝,刘健原本还想说考题由来他负责,但朱厚照主动把这责任揽过去,他也就没必要越俎代庖。

    “谨遵陛下御旨!”刘健带头行礼。

第1586章 殿试考题() 
弘治十八年会试,历史上系由朱祐樘主持,那是因朱祐樘是在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驾崩,比这时空的朱祐樘生命延长足足四个月。

    朱厚照没想到自己登基为帝后马上就要主持殿试,他对殿试没什么概念,也不懂得科举取士的重要性,在他看来行将到来的殿试让他非常头疼,他想出考题,但以他的学问做不到,现在为了面子承揽下来这活,他就开始琢磨应该由谁来帮他的忙。

    宫里那些太监朱厚照有些信不过,在他看来,想出一个让天下读书人都佩服的考题,必须要有极高的学问。

    宫里的太监即便是司礼监萧敬等人,都没有经历过科举的洗礼,充其量也就在内书堂读过几天书,他们处理政务不在于学问高,而在于见识广博,让他们写考题并写出专业性强的殿试文章,显然有些难为人。

    “气死朕了,这些人光是给朕找麻烦,非要让朕来出这考题,可怎么个出法?”

    “不行不行,必须得找个人来代笔……沈先生本来最好,但他现在人在南方,让他写个考题送回来时间上来不及;找谢阁老的话,肯定会被刘少傅和李大学士他们知晓,那朕丢人可就丢大发了;找翰林院那些人,嗯,说不一定他们会在心底嘲笑朕……张苑,你说朕让谁来出殿试考题合适?”

    朱厚照最后将难题抛给张苑。

    张苑瞪大眼,一点儿主意都没有,现在要保住朱厚照的面子,就得找人出考题,但对张苑而言,八股文章就跟天书一般,更不要说要出一道让天下读书人都佩服的考题了。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找翰林学士,朱厚照那些东宫讲师就不错。

    但问题是朱厚照点明不能找翰林学士,张苑心想:“不找翰林学士还能找谁?就算我有心也没那能力啊?”

    但张苑脑子终于学得灵活了些,道:“陛下,您身边那么多能人异士,为何一定要找翰林院的人来出题?或许……有人能帮到陛下呢?”

    朱厚照怒道:“别张嘴就乱发话,你倒是说说,谁能承担这差事!”

    张苑道:“奴婢也不知晓,但奴婢想来,陛下可求助寿宁侯和建昌侯……他们在宫外,手下多能人,既要让陛下有面子,还不能被朝臣知晓,似乎只有两位国舅爷有这本事!”

    一语点醒梦中人,朱厚照琢磨了一下,一拍大腿:“嗨,朕怎么将两个舅舅给忘了?话说最近很少见到他们,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那你现在就去通知寿宁侯和建昌侯,记得不得将此事告知母后,连萧公公那边也不能说……萧公公嘴不严,不太会为朕保守秘密。让寿宁侯和建昌侯到宫里来见朕,朕得亲自跟他们说明白,朕对他们也不是很放心……”

    此时朱厚照对旁人似乎失去一贯的信任,因为他觉得自己当皇帝后,谁都在算计他,他以前就不太喜欢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只是要仰仗二人帮他出宫,现在当上皇帝他能左右二十四监衙门,可让人带他自由出入宫门,连两个舅舅都不想理会了。

    ……

    ……

    张苑得到朱厚照的授意,赶紧找人将朱厚照的意思传递出宫,让张鹤龄和张延龄两兄弟知晓。

    寿宁侯府内,张延龄面对自己的兄长,搓着手,一脸得意地说:“……大哥,这事儿明摆着是给咱们送银子……你说这殿试的考题都由我们来出,那岂不是想让谁中状元,谁就可以中状元?”

    张鹤龄冷着脸道:“又不是会试,即便将考题给了那些士子也没用,只有三百名会试贡士能进入殿试名单中,他们就算不知道考题,也能中进士,给了他们考题,以他们的学问一定能做出好文章……但未必能出状元文章,最多也就是成绩稍微提升一点儿……差不了多少!”

    张延龄笑道:“大哥这就有所不知了,二甲进士和三甲进士区别可不小,很多人还眼巴巴想中个鼎甲呢……再说了,有考题总比没考题强,要是能直接进入翰林院,那就赚大发了。大哥,你说这一份考题卖个几万两银子应该不成问题吧?”

    “你说什么?你准备把考题卖了?”

    张鹤龄有些惊讶,但随后坚定地摇头:“不行,据对不行!这是多大的事情,如果你有亲近之人,将考题告知,那倒可以,让他试试能否考取状元,又或者在殿试中取得好名次,日后委以重用,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是否值得信赖。”

    “但若要将考题贩卖,风险太大,若事情闹开的话,会成为新皇登基后最大的政治丑闻,如今满城风雨都在说你我兄弟乃之前城中强抢民女案的行凶者,你还想让咱张家成为众矢之的不成?”

    张延龄道:“大哥是担心,贩卖考题的事被人所知?那大哥未免杞人忧天了,这考题我懂得如何去卖,而且这些人将来必然会为我所用……开始我也不跟他们提银子的事情,等他们中了一甲二甲进士,不送点礼来,恐怕他们在朝中也没什么前程了……大哥以为呢?”

    张鹤龄想了想,依然发出警告:“如今陛下刚有此意,尚未将事情落实,就算陛下找你我出了考题,难道回头刘健和李东阳那些人不会追问考题从何而来?如果他们知道是你我兄弟找人出的题目,必然会想到你我会泄题……”

    张延龄笑道:“既然我们不泄露他们都会怀疑,那我们作何还要严守秘密?就泄露出去,看他们怎么办,早就看那些老匹夫不顺眼,现在难得有这机会,正是你我兄弟在朝中培植势力的大好机会……还能顺带赚银子,可说是一举两得!”

    张鹤龄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思考半晌之后,才幽幽一叹:“我们先进宫面圣,听听陛下怎么说,这事儿由我等做主,回头陛下将事情泄露出去,害得是张家……当然,若陛下能严守秘密的话,你找几个人泄露考题,那倒没什么。”

    “但这件事一定要最好最坏的打算,殿试就在两天后,仓促下陛下病急乱投医,说不一定会到处求助,搞得满城风雨……实在不行便直接拒绝陛下,让陛下去找刘健,我们不掺和这事!”

    ……

    ……

    张氏兄弟天黑前入宫,在乾清宫寝殿见到朱厚照本人。

    朱厚照只留张苑一人在身边侍奉,见到两个舅舅,他脸上挂着的笑容平添几分和善,招呼道:

    “大舅、二舅,这些日子你们可还好?父皇病故,朕打理朝政很是疲累,不由想起当初为太子时,经常与你们出宫……”

    张鹤龄打量自己弟弟一眼,目光好似在说,看看,现在皇帝拿当初送他出宫这件事来要挟,逼你就范了!

    很显然,朱厚照说这话的意思,就是既然当初你们已经帮朕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那就跟朕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朕有什么要帮忙的地方,你们要尽力相帮。

    张延龄笑道:“之前陛下为太子时,出宫走走不过是为了见识风土人情,臣帮陛下出宫且保护您的安全属分内之事。不知陛下此番叫我兄弟二人前来,所为何事?”

    朱厚照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二舅,你看朕之前一直都不知道,原来今年的科举已经到了殿试阶段……之前的会试基本由刘少傅他们打点,朕那时忙着为先皇守孝,没时间主持。现在要殿试了,如果朕再不管那就说不过去了。”

    “刘少傅的意思,让朕出一道考题,就是殿试考题,朕实在没什么精力来出……你看你们是否可代劳?”

    张氏兄弟对视一眼,他们自然知道以朱厚照的能力根本没法出殿试考题,而不是所谓没时间没精力,因为张苑在通知他们的时候就已经把事情说得很明白了,所以二人算是有备而来。

    张鹤龄道:“陛下,这出殿试题目可不是小事。帝王策问贡士,取为天子门生,此等事怕是臣下不适合代劳!”

    君臣间互相推脱,但张延龄的推脱却是为了让朱厚照信守承诺严守秘密。

    “唉!朕也知道,这种事让你们臣子代劳不那么不合适,但你们也要体谅朕的为难之处,朕才几岁,你们多少岁,朕的精力能跟你们相比?”

    “而且朕最近要做的事情很多,让你们帮忙,也属权宜之举……这样吧,你二人便将考题写来,朕参考一下,或者多出几道题目让朕思考和筛选,就算是朕亲自出题了,你们看如何?”朱厚照眨着眼问道。

    张延龄自然不想出几道题给朱厚照,原本殿试就只剩下一天时间,从出题再到找人泄题鬻题,那些得到题目的人再找人做出文章,前后时间紧迫,如果再不知道具体题目,那可就有点儿抓瞎的意思了。

    张延龄道:“陛下,这样吧,题目可以由臣下兄弟来出,但您……可不能对刘少傅等人提及,否则……我兄弟实在不知如何面对朝中臣僚!”

    朱厚照这才恍然,笑着说:“原来两位舅舅是担心这个啊……没问题,朕一定不对刘少傅说,朕是什么人两位舅舅应该清楚,朕答应过的事情绝不会反悔!朕就将这差事交给你们,做得好,那些进士既是朕的门生,也是你们的门生。哈哈哈!”

第1587章 人比人() 
三月二十九开始殿试,而朱厚照在三月二十七晚上才找张鹤龄兄弟商谈出题之事。

    张鹤龄和张延龄回去后必然要连夜寻找合适的人选,还不能找现任翰林来出这题目,否则事情很可能会泄露给刘健和李东阳知晓,找的要么是已致仕的翰林,要么是那种有才学但怀才不遇的才子。

    此时京城中,也有一人正准备参加三月二十九的殿试,他不用在客栈或者是租来的民居等待考试开始,而是在家中守着老婆孩子。

    这个人便是自认沈溪的学生,目前在京城士子中非常有名的谢阁老家的二公子谢丕。

    为了儿子参加殿试的事情,谢迁特地回来做交待,对儿子耳提面命,进行一番考前指导,怎么说谢迁也是状元出身,而且他参加过多次会试和殿试,有不少担任殿试读卷官的经历,在殿试应考上可说经验丰富。

    谢府书房,谢迁特地叫儿子过来,陪同者不但有徐夫人,还有谢丕的妻子史小菁,此外谢迁的弟弟谢迪也应邀前来做考前指导。

    谢家虽然是余姚大族,门风严谨,但谢迁却是个随和的人,家里没有那么多臭规矩。

    谢迁谆谆教导半天,谢丕老老实实听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