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0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件事上,萧敬把一切过错都归咎于张苑身上,认为是张苑诱导太子犯错。却不知从一开始,张苑就是被朱厚照逼迫的。

    ……

    ……

    朱厚照到了坤宁宫,见到张皇后,也不行礼,直接问道:“母后,朕给您请安了……如果您有什么事,尽管直说,朕稍后还要回去给父皇守孝,然后接见大臣过问朝政,没时间在这里久留!”

    张皇后生气地道:“皇儿,你昨夜可是在你父皇灵堂守灵?”

    朱厚照已经猜想张皇后知道他昨日在愗勤殿内的荒唐事,于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冷声道:

    “长久熬夜对身体不好,朕也需要休息,当然不能每日都在父皇灵堂守孝!就算父皇泉下有知,也不会怪责朕!”

    “你这个孽子,竟学会狡辩了!”

    张皇后厉声喝问,“那本宫问你,昨日你可是一人独睡?”

    朱厚照道:“母后有什么话,只管说明白,拐弯抹角作何?既然母后问及,那朕也不做隐瞒,朕是碰了几个宫女。”

    “你……你……”

    张皇后气得说不出话来。

    朱厚照继续狡辩:“母后别不问情由,光顾着生气……朕之所以这么做,也是考虑到父皇只有朕这一支血脉,若朕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皇位传给谁?难道传给妹妹?”

    “母后要为朕选妃,一时半会儿人进不了皇宫,朕便想先跟几名宫女生下一儿半女……话说父皇当初也是皇祖父和小宫女所生……”

    张皇后怒道:“你这孽子,胡说八道什么?”

    朱厚照将头一拧,不正对张皇后,就好像硬了翅膀的雏鸟,根本不听从母亲教训,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

    萧敬在旁边最是为难,张皇后怕被人知晓,坤宁宫内只留下他旁听,除他外连个侍奉的宫女都没留下。

    萧敬道:“陛下,太后娘娘,您们……先消消气,这件事……”

    “这事儿都怪你!”

    朱厚照朝着萧敬嚷嚷道,“你身为司礼监太监,不用心帮朕做事,就知道在朕和母后之间挑拨是非……朕临幸几名宫女,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你将此等事张扬,生怕那些朝臣不知道朕行为不检,是吗?”

    “原本那些朝臣就对朕挑三拣四,你不帮朕也就罢了,现在还助纣为虐,看来你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差事不想干了!”

第1568章 老资历() 
萧敬在宫里一直都是老好人,以忠心和会办事得到宪宗、孝宗两代皇帝认可。

    但到了朱厚照这里,却成了尸位素餐助纣为虐之徒,因为朱厚照需要一个强势的、能压制文官集团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而萧敬不具备这种能力。

    朱厚照自己拿不到绝对权力,只能迁怒于人,自然想到是谁帮不上他的忙,才导致现在这种局面出现,自然而然把萧敬恨上了。因为这个老好人原本有很大权力,但可惜他自己不愿争取,这才将权力拱手让给内阁和六部。

    萧敬听朱厚照给自己扣罪名,赶紧向张皇后跪下,磕头道:“陛下,太后娘娘,老奴绝无助纣为虐之心哪!”

    张皇后也知道萧敬是自己人,现在这个心向皇室的老太监被斥责,她觉得自己面子有些挂不住,喝斥道:

    “皇帝,现在说的是你的事情,作何要迁怒于萧公公?他可是你父皇的托孤之臣,忠心耿耿!”

    朱厚照怒道:“忠心耿耿?光是有忠心有个屁用啊!天下间忠臣多了,他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就是最大的不忠。”

    “母后乃妇道人家,很多事不该管,朕现在做了皇帝,就是要进行一番励精图治的改革,而萧公公便是朕改革的绊脚石。”

    “萧公公,实在不行的话,你自己请辞吧,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差事交给别人,免得再做出对皇家有害的事情来!”

    张皇后满脸愠色,怒喝:“够了,皇帝,你现在马上回去闭门思过,这几****若再有荒唐事发生,别说母后不给你面子,直接把你的丑行告知朝堂文臣武将,看你怎么在他们面前自处!”

    “本宫现在要休息,你退下去吧!”

    朱厚照一脸傲慢,冷哼一声,转身便扬长而去。

    小皇帝走后,萧敬因委屈居然跪在那里哭泣起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觉得自己很不值得,明明一心为皇室,现在却得不到皇帝的认可,甚至提出让他自动请辞。

    张皇后安慰道:“萧公公,皇帝刚登基,年少不懂事,他之前也是因本宫对他有所斥责,才会对你说几句重话,你别往心里去!”

    “太后娘娘……”

    萧敬听到这话,更觉委屈,泪水止不住往下掉。

    张皇后再道:“本宫一向相信你的忠心,先皇临走时将太子的辅导之责交托给你,你可不能松懈啊!现在皇帝年少轻狂,乃是这些年先皇跟本宫未能好好教导他的缘故,现在他登基为帝,有你在,本宫才能放心……”

    或许在别的能力上,张皇后没多强,毕竟她只是妇道人家,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不懂,也不想干涉,这是个懂规矩的女人。

    但她在笼络人心上却很有一套。

    她知道自己孤儿寡母需要帮手,不能把身边这些掌握权力的人全给得罪了,就算她内心也觉得朱厚照说的话有几分道理,正是萧敬一味避让,才令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九卿的权力日益膨胀,但她却不能在萧敬面前表露出来。

    ……

    ……

    朱厚照回到乾清宫,没等进设在正殿的灵堂,已气呼呼想找东西来砸。

    “这老狗,居然敢在母后面前告我的刁状,我看他是活得不耐烦了,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身份,就是我名下一个奴才,不干正事,却天天想着怎么挑拨离间!张公公,你死到哪里去了?”

    朱厚照决心要撤换萧敬,便想到身边最近颇得他心意的张苑。

    这是个典型的任人唯亲的皇帝,谁能供他吃喝玩乐,谁跟他的关系就亲近,谁就能得到提拔和重用。现在张苑能给他找女人,能帮他做事,甚至为他保守秘密,他也就将张苑当成心腹对待。

    张苑跪在朱厚照面前,磕头道:“陛下,您的早膳,已经准备好了!”

    朱厚照皱眉:“什么早膳,不知道那是朕替你解围的说辞吗?难道你没看出来,萧公公已经知道你送小宫女到朕面前的事情了?”

    “啊?”

    张苑一惊,马上感觉大难临头。

    朱厚照道:“不过你不用太担心,朕已说过,只要朕在一天,你就会平安无事。再说了,这件事责任并不在你身上,都是朕强迫你做的,你放心,朕不会让你受责罚,只管在朕面前好好办事便可!”

    “现在朕想撤换萧敬,让他从司礼监的位子上退下来,你给朕好好参详一下,朕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把张苑给难住了。

    张苑虽然识字,有一些花花心思,能在某些问题上耍点儿小聪明,但他毕竟出身市井,在宫里的时间不长,未接受过内书房的熏陶,也未经历过太过残酷的派系斗争,而往往宫中派系斗争最激烈时就是皇帝更迭,他进宫才几年,还是第一次经历皇帝驾崩新皇登基的事情。

    张苑没在司礼监供过职,对于人员架构以及具体如何正常运行都不是很熟悉,根本无法在撤换萧敬的问题上帮到朱厚照。

    张苑非常为难,期期艾艾道:“回……回陛下,奴婢……奴婢不知!”

    “你个笨东西,为什么每次问你你都回答不知道?朕本来还想提拔和重用你,你这么笨,怎么帮到朕?”

    朱厚照气呼呼说道。

    张苑内心也在暗自埋怨,为什么自己平时不去学习一些东西,了解一下宫里的人员架构,明白大明二十四监尤其是司礼监和御马监是如何运转的?现在到了需要派上用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识面太窄了。

    但他马上想到了一个能帮他的人,此人便是以前提过要重用和提拔他的张延龄,心想:“要不我先拖着小皇帝,回头请示一下建昌侯,让他为我出谋划策?”

    想到这里,张苑赶紧道:“陛下,奴婢回去一定好好思量一番!”

    “思量个屁啊,看到你这狗东西就让朕头疼!”

    朱厚照怒骂道,“还不是你没用,送女人给朕,难道不知道隐匿行迹?居然被萧敬那老杂碎看到,真实无能之至……朕的身边,为什么都是你们这些酒囊饭袋?戴公公呢,让他来见朕!”

    想了半天,朱厚照突然想到之前戴义曾经到他面前出谋划策,这老太监似乎有点儿本事,不由想提拔一下,看看能否帮到自己的忙,如果可行的话,或许可以让戴义做司礼监掌印太监,取代萧敬的位置。

    戴义原本就在司礼监任职,再加上他在宫中资历很老,就算朱厚照要提拔重用,也合乎规矩。

    张苑内心非常气恼,暗恨自己为什么没在之前想些办法把小皇帝糊弄过去,朱厚照现在似乎对他失去了信心。

    没辙,张苑只能去找戴义。

    不过张苑也有小心思,叫上戴义前往觐见新君的路上,努力套话,问一些宫里的情况,因张苑以东宫常侍的身份留乾清宫做事,突然变得炙手可热,连很多位高权重的老太监都要巴结张苑,戴义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苑到底是新皇心腹,别的老太监,即便再有资历和名望,也不是朱厚照身边人,这些人想巩固地位,只能先从巴结朱厚照身边的太监做起。

    ……

    ……

    张苑带着戴义面圣,他很聪明,站在朱厚照身后不起眼的地方,倾听皇帝跟戴义之间的对话。

    现在张苑终于有了学习的劲头,只是这种劲头来得稍微有些迟了,他不知自己已经错过一个绝佳的晋升机会。

    现在朱厚照已改变主意,不打算提拔张苑,而准备在宫里那些老太监中选择一个出来,接替萧敬。

    朱厚照在愗勤殿见的戴义,见戴义跪在面前,朱厚照也不让其平身,直接问道:“戴公公,你之前跟朕说的施家台可为先皇陵寝的事情,朕觉得你很有见地,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简单的开场白,却让所有人都能读懂弦外之音。

    皇帝这是准备提拔戴义!

    戴义哪里听不出其中之意?赶紧道:“回陛下,老奴只是将自己所知所闻,如实呈报,并无居功之心!”

    朱厚照笑了笑,鼓励道:“很好,有功不自居,说明品性优良,以后朕可以安排你做更多事情。戴公公,朕有很多烦心的事情,现在身边无人出谋献策,便想请你前来为朕参详一番,你可愿意替朕分忧?”

    戴义一想,皇帝到底遇到什么事?不是有萧敬、张苑,甚至是朝中大臣帮忙参议么?为什么要找我这样在宫里没什么实权的老太监来参议?

    难道你是想听琴?

    别的我不在行,弹琴我没有任何问题,宪宗和孝宗两位皇帝对我弹琴的本事都称赞有加,甚至赏赐给我古琴!

    戴义道:“陛下请说,老奴必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朱厚照满意点头:“嗯。朕以为呢,如今司礼监很多事做得不够让趁朕意,朕希望司礼监能担起参议朝事,甚至核心决策的作用。戴公公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司礼监未能做到这些?”

    戴义张了张嘴,直接被问懵了。

    话说这戴义,虽然在宫里资历老,精通书法、琴艺,甚至深得宪宗和孝宗两位皇帝赏识,但在地位上却不上不下,放在司礼监养老,主因就是他办事能力不强。

    论资历,戴义比萧敬、谷大用这些后起之秀高多了,甚至二十四监都有管事太监前来跟他讨教琴艺和书法,将他当成先生看待,但涉及实权,他因能力不行一直无法掌权。

    朱厚照所问问题,对戴义来说太过深奥,让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第1569章 功成北返() 
朱厚照身边要么是有能力但在性格上懦弱的中庸太监,诸如萧敬,要么就是没有能力但却有野心的太监,诸如张苑。

    总的来说,朱厚照想获取权力,如今看来不太切合实际。

    刘健和李东阳等人在朝中的势力已是根深蒂固,经过孝宗朝的积累,从上至下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人事体系,不是说朱厚照想瓦解便能成功的,就连谢迁这样曾为文官集团核心的人,一旦得罪刘健和李东阳,都能被隔离于核心权力层外,更别说是沈溪这样年轻的后起之秀。

    朝堂遵循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丛林法则,在这里,朱厚照至少占据着食物链的顶端,只是他无法吞噬他下一层的捕食者而已。

    如今沈溪已将刘瑾送回京城,算是给朱厚照送上一份“厚礼”。

    想要瓦解强大的文官集团,得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个完全由皇帝意志控制的宦官集团,需要一个权阉出来当道。

    沈溪不想被千夫所指,当清除异己的权臣,那就不如顺应历史潮流,让刘瑾回朝,至于刘瑾是否有能力执掌朝政,就看他的本事了,沈溪不会横加干涉,将来刘瑾得势,沈溪也会暂避其锋芒。

    只要沈溪留在地方做官,就不会跟刘瑾起正面冲突,那他跟刘瑾间就能保持大致的相安无事。

    这在沈溪看来,这虽然未必是对大明最佳的举措,但一定会对朱厚照掌权形成最有利的局面。

    文官集团不是说瓦解就能瓦解的,皇帝想杀一个文官,尤其是名满天下的内阁首辅,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若想杀一个宦官,就算这宦官拥有再大的权势,说白了只是皇帝豢养的一条狗,说杀就杀了。

    从盛唐到大宋,再到大明,虽然有无数宦官当权的情况出现,也曾出现过宦官决定皇位归属的问题,却没有一名宦官能当皇帝。

    宦官清楚自己职责,他们就是皇家的奴才,皇室兴则宦官兴,皇室败则宦官亡,任何一个皇帝,都宁可重用宦官也不愿重用文臣,在遇到朝政纷争时,总是把宦官拿出来抵罪,杀掉宦官平息内部矛盾,说白了这就是皇帝收买人心的一种方式。

    ……

    ……

    眼看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