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状元- 第10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想到朱厚照所提条件,他顿时焉了下来,显然他没办法将朱厚照送到广西桂林府,也就没资格跟太子谈条件。

    就算没真本事,司马真人依然不甘示弱:“太子,贫道虽然此时尚无这能力,但贫道的法力正在增长中,将来必可助太子实现此愿望。但不知太子去广西,所为何事?”

    朱厚照怒道:“本宫要去做什么,关你屁事?没本事就直说嘛,还说什么将来,本宫将来还能成为太上老君呢!这种话,说出来鬼才信!”

    “行了行了,本宫这里不需要你们,且退下吧,哦对了,回头找几本修仙的书过来看看……别以为本宫信了你司马老道的鬼话,只是本宫想找几本书解闷,顺带揭破你这牛鼻子的骗术!”

    司马真人笑了笑,一点儿都不担心,以他为人处世的阅历,自然能看明白,朱厚照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

第1528章 再次南下() 
朝廷征调沈溪带兵往西南与交趾作战的军令,到冬月十二才传到临桂。

    对于军中将士来说,可谓喜从天降。

    在别的军队中,从军官到士兵都怕打仗,一到开战便逃兵一箩筐,而在沈溪军中,将士争着上阵杀敌。

    谁都知道,跟着沈溪总打胜仗,轻轻松松军功便到手,丰厚的犒赏更是可以让家里宽裕好几年。

    当兵的可不傻,跟沈溪打仗安全系数非常高,这种即可建功立业生命又有保障的大好机会几代人都碰不上一遭,此番错过,要再等一百年而不得……此时不抢着上,以后就没机会了。

    当沈溪在中军大帐公布消息时,将领们欢呼雀跃,反应极为热烈,就差回去找人放鞭炮庆祝了。

    在临桂周边驻军日久,沈溪练兵的方式又让将士们感觉枯燥乏味,现在终于有机会到真正的战场检验旬月来的训练“成果”,三军上下自然喜不自胜。

    沈溪自己却不怎么看好麾下这路人马,这是他带兵以来,最为骄纵的一支部队,士兵们没经历过任何一场艰苦的战事,却自负地认定所向披靡,一旦在战场上遭遇难啃的硬骨头,估摸军心会在瞬间涣散,甚至可能溃不成军。

    这些自以为资历深厚的老兵,在沈溪看来只是一群没经历过严酷战事考验的新兵蛋子。

    沈溪定下的出发日期是冬月十四,按照要求,担任前锋的湖广兵马会提前一天也就是明天出发,为中军打前站……这也是苏敬杨为弥补之前在宝庆府未得战功,主动请缨,经沈溪特别批准成行。

    至于王禾、风昭原和马九等人,将会领兵跟随沈溪的中军一道行动。

    升帐议事结束,苏敬杨和王禾二人留了下来,脸上都带着欣慰的笑容,不断跟沈溪探讨领兵南下跟交趾兵马作战的细节。

    苏敬杨道:“大人,末将明日出发,不知您有何交待?末将在此聆听您的教诲!”

    沈溪打量苏敬杨:“苏将军又非首次领兵,细节问题怕是不用本官点醒吧?”

    苏敬杨有些惭愧:“大人,您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天下谁人不称颂?末将虽顶着都指挥使的名头,其实在临阵指挥上……没您那么经验老到,自然需要向您请教!不知交趾兵马现在何处,末将知晓后也好有所防备!”

    王禾同样瞪大眼睛,期待地看向沈溪。

    王禾和苏敬杨都非广西本地人,以前听说过交趾、安南等诸如此类的称呼,但并未真正见识过。他们对大明的地理不是很了解,对于南荒十万大山外的情况,知晓有限,所以才会特意求教沈溪这个懂行的主帅。

    沈溪摇了摇头:“交趾兵马一日换一个地方劫掠,我们距离敌人数百里之遥,消息传递又不畅,前线情况往往需要十几日才能传递过来,本官如何能告之你们如今交趾兵马的具体位置?”

    沈溪一席话,让王禾和苏敬杨羞惭得低下头。

    想想也是,即便沈溪能够知道十多天前交趾兵马动向,但如今时间已经过去那么久,再加上等兵马南下后又是十多天,前后加起来近一个月,交趾兵马估计早就走得无影无踪了。

    很多事其实不用开口询问,仔细想一想便能知道答案。

    沈溪道:“这里有两份军事地图,是广西官道和主要府、县地势地形图,看不明白的,回去跟你们的谋士好好商议一番,领兵南下时若遇到麻烦,可以请当地向导带路,参照此地图来完成行军部属。”

    “你二人行军路线,每日需达成的目标,都在图上有标明,记得每日行军要求,注意彼此间的距离……如果中途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以本官手令为准,不得擅自变更计划……”

    王禾跟着沈溪走,对于行军路线不是很担心,反正沈溪每天走多远他走多远,而苏敬杨拿到军事地图后,却如获至宝,摊开地图一看就不眨眼。

    这几个月来,苏敬杨跟在沈溪身边学了不少本事,看地图一点儿都不费力,只要手下谋士稍微点拨一下,他便能完全领会沈溪的战略意图。

    苏敬杨看过地图后心里有了数,问道:“大人在地图上用朱砂笔标注的几处,是否为南蛮兵马主要活动地区?”

    沈溪点头:“对!这几处是需要重点防备的区域,此番行军,三军从临桂城东江驿出发,到太平府左江驿止,以本官之前所查,交趾兵马曾在南宁府城宣化周边出现,不出意外的话,到了南宁府便会与南蛮兵马遭遇。”

    “至于剩下的路怎么走,主要视交趾兵马的活动踪迹而定,本官届时会作调整……从临桂到南宁府这段路,基本上不会改变,你们按照路线走便可!”

    这话,沈溪更多地是对苏敬杨交待。

    按照计划,前锋兵马距离中军大概有五十里到一百里路程,也就是一两天行程。沈溪让苏敬杨领兵在前,目的是扰乱交趾兵马斥候的视听……以这时代消息的封闭程度,斥候调查到大明官军的动向,很难在同一处等候一两天,必然是刺探到什么情况立即返程将消息上报。

    沈溪分兵而行,如此一来交趾兵马就会对大明官军的规模以及南下动向产生误解,进而做出错误的兵马调动。知己不知彼一向是战场大忌,沈溪加大斥候侦查力度,自然要在某些方面麻痹对手。

    苏敬杨得到行军路线图,兴奋地说:“大人请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将交趾统兵将帅的脑袋献到大人面前!”

    沈溪道:“你给本官脑袋有何用?还是先保证自己的脑袋别丢,同时尽量减少麾下兵马损失。他们跟着你是去建功立业的,而不是白白丢掉性命。至于什么交趾将帅的头颅,本官不是很在意,你们能取得胜利,令南蛮撤出大明疆土,差事便算完成,本官会向朝廷为你们请功!”

    这次不单苏敬杨,王禾也恭恭敬敬向沈溪行礼,二人脸上都带着一抹狂热,对于接下来的战事充满期待。

    ……

    ……

    冬月十三。

    午时刚过,沈溪出营送苏敬杨部兵马南下。

    苏敬杨跟沈溪走的路线基本一致,只是苏敬杨负责在前开路,除了应付交趾兵马斥候和先头部队外,还要负责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很多都是苦差事,但就算辛苦,苏敬杨依然努力争取,因为这涉及到日后的军功分配。

    作为一省都指挥使,堂堂正二品大员,能跟沈溪出来,自然不是为了小功劳,最好是一战下来累积的战功就足以封爵,再不济能够获得调西北与北方外夷作战、世代永昌的封侯机会。

    苏敬杨所率兵马,除了两千精锐外,还有大约一千五百名辎重兵和五百名护送粮草物资的民夫,这些民夫必要时也可以拿起刀枪作战。

    夜幕降临,等士兵们篝火旁叙话的日常思想教育课结束,营地里很快恢复了宁静。

    临到半夜沈溪仍未入眠,过了子时,云柳风尘仆仆从外归来,她不仅带回之前一直在南方调查情报的熙儿,还查明许多沈溪之前难以获悉的情况。

    “大人,交趾出兵犯境的将领,乃其相国莫筑安,为交趾皇帝钦命委派,号称领兵十万,犯我边陲,杀我百姓,一路劫掠牲畜人口……”

    云柳汇报得很仔细,除了交趾领兵将领以及寇边各部兵马的情况,还有她和熙儿调查到的关于交趾境内的一些消息,包括改国文臣、武将、勋贵以其内在的矛盾冲突,再加上脑子里的前世记忆,大战来临前沈溪终于对交趾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第1529章 一步一步来() 
永乐五年,明朝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辖十五府,四十一州,二百一十县。

    永乐十六年,交趾清化蓝山豪族黎利自称“平定王”,起事反明,史称“蓝山起义”,与明军争持数年后,黎利采行“先取茶隆,略定乂安,以为立脚之地,资其财力,然后返斾东都”的策略,先控制越中、越北地区。

    随着战争进行,黎利军渐渐取得优势,在宣德元年崒洞之役、宣德二年支棱之役等重要战事中重挫明军,进占东关城……也就是后来的河内。

    大明自三杨辅政,便决意对外实施收缩政策,目的是节省财力,休养生息,朝廷不顾多年下来,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承大明教化已深,几不在云南、贵州之下,同时还承担了云贵和广西三省的粮食供应,强行自交趾撤离军民官吏,废布政使司衙门,并册封黎利所立之傀儡君主陈嵩为安南国王。

    黎利将明军驱逐后,便对陈嵩不利,陈嵩暴毙。明宣德三年,黎利称帝,是为后黎太祖,国号“大越”,后黎朝始创。

    大明放弃交趾后,对南洋的影响力迅速减弱,外藩多不来朝贡。大明远洋水师逐渐衰微,飘扬于印度洋数十年之久的大明旗帜,终成幻梦,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旧港宣慰司、西南各土司相继叛乱,大明西南地区原本安定祥和的大好局面迅速崩坏。

    八十多年来,后黎朝历代君主压抑佛教及道教,重视理学,在教育和科举制度上培养儒士任官,国力迅速上升,到后黎朝仁宗时,一度发生内乱,至圣宗继位后黎朝国力达到巅峰,到圣宗后期,国力衰退,但其后后黎朝宪宗于弘治十年继位,仍旧大致能保持朝局稳定。

    此时正是后黎朝宪宗景统七年,但宪宗黎晖已病故,其次子黎谊继位,是为后黎朝威穆帝。

    如今当政的正是这位威穆帝。

    以沈溪的了解,此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残暴不仁,沉溺酒色,对于不服从他的大臣和将领,一概诛戮,如后黎朝太皇太后和礼部尚书覃文礼、都御史阮光弼都被赐死,素有“鬼皇帝”之称。

    此时威穆帝尚未改元,趁着大明西南发生内乱,派出其信任有加的大臣莫筑安进攻大明疆土,掳劫牲畜、人口和财货,以期增强国力。

    大明跟后黎朝的矛盾迅速激化,沈溪此番南下的目的,便是要将号称拥有十万大军的交趾寇边兵马驱逐出境,而且沈溪准备一旦找准机会,便以迅雷之势带兵进入交趾,将之再次纳入大明版图。

    ……

    ……

    云柳的奏报很详细,西南边陲的情况沈溪已基本掌握,至于莫筑安统率的交趾兵马动向,不用太过详细的情报沈溪也能知道个大概。

    莫筑安对大明境内地形地貌不熟悉,于是沿着官道四处劫掠,以至于南宁府城以南但凡有官道连接的地区,被交趾兵马骚扰了个遍。

    莫筑安非常狡猾,知道自己兵马不足,所以没有攻下一个城池便占领一个,通常都是劫掠一番后马上撤兵,等明军自行接收。而交趾兵通常是做两手准备,其一是找新目标打,其次便是杀个回马枪再次夺城,消灭明军的有生力量,打击大明朝廷的威望。

    到后面,思明府、江州、太平府等地,大明官府的力量在这种拉锯战中几乎消失殆尽,百姓流离失所,难民纷纷往南宁府城宣化和广东廉州府钦州以及合浦县城聚集。

    莫筑安的兵马,已严重威胁到大明东南以及西南边境安全。

    以交趾犯边兵马对外号称的数量来算,怎么也得有二十万,这让大明地方官府畏畏缩缩不敢应战。

    这实在怪不得大明地方官窝囊,历来只有那些没身家没本事的人,才会被发配到边陲之地当官,原本是想无功无过干个几年,积累履历,争取能内调做个上等县的知县或知州,结果遇到战争,这些人心想与其白白送死,不如卸职归田,本来就不被朝廷重用,自然也不会为朝廷效死,于是选择弃官潜逃。

    官员的气骨多拿来糊弄人,人心畏死,真正不怕死的少之又少,地方官根本就没胆量跟数倍于己的犯边交趾兵马缠斗,沈溪领兵便深切地感受到大明文武官员的窝囊,他们只有在对那些手无寸铁的顺民时,才会表现出强横的一面。

    云柳道:“……莫筑安的兵马,大概不到一万,但其拥有骑兵,同时麾下兵马拥有跟老挝、占城等国交战的经验,可谓兵强马壮……卑职并无抬举南蛮之意!”

    沈溪点头:“不用专门解释,我知道你的意思。你的评价非常中肯,以作战经验来论,我手底下这些兵,的确不如那些交趾兵,但若论训练有素,恐怕我军则百倍之,即便打些折扣,也是我方占优!”

    云柳这才稍微放心,又道:“大人,如今我官军数量,似乎不及对手,是否在地方上再征调些兵马,以备万全?”

    沈溪笑了笑:“怎么,你觉得我带的兵马数量不够?五千多精锐,再加上辎重兵和民夫等,总数近九千,跟交趾犯边兵马数量大致相当。且我大明在地方有守备兵马数万,加起来,我们兵马比敌人可要多多了!”

    云柳很想说,那些民夫和地方上的卫所兵太不靠谱了,怎么能如此简单对比?但她想到沈溪一人就能顶千军万马,也就不再出言纠正,而是继续提出自己的担忧:“大人,由于从福建运来的新作物大多划拨到地方衙门充作种子,如今军粮仅能坚持两个月,南下这一程,怕是不那么容易!”

    “这你不用担心,朝廷令我出兵的同时,还下令江南各省帮忙征调粮草,况且此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