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世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世初唐-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夫人不出声,众人就更不敢发出一丝的响动,家里安静极了,对于古代人来说,每次分别都不亚于生死离别,何况自己去的还是战火纷飞的战场。

    “祖母,孙儿此去不会真的上战场,安全无虞,您不必过于忧心。”李志成有点受不了这压抑的气氛,出声安慰道。

    “刀剑无眼,战场上哪有真正的安全之处。”老夫人悠悠的叹了口气道,“我送你阿翁,阿耶上战场,一晃眼,现在又挨到你了。”

    “真是的,夫君是长男,真不知道朝廷为啥总是征调他从军。”如玉再一旁不满的嘟囔道。

    “混账话,朝廷用人哪有你一个妇人置评的。”老夫人斥责道。

    如玉被她中气十足的大声呵斥,吓的噤若寒蝉,委屈的垂首不敢言语,眼中都含着泪花,对此李志成也爱莫能助,此时大家心中都不好受,说这些怪话那纯粹是找呲了。

    从军不抽长男只是惯例,在兵源紧张的时候,别说长男了,是个男人都得上战场,娃娃兵,爷爷兵都很常见。

    再说自己并非士兵,而是有军职的军官,就更不受这条惯例的影响了,自己游击将军勋号可不光光是荣耀,同样也有为国尽忠的义务。

    大唐军中的长史,录事参军这类文职军官,是总管军队的日常事务,职务也不算高,算是后勤官员,当然也有监察军队动态,防止军队出现谋反哗变等情况,同样肩负部分御史的职责。

    所以长史,录事参军这类官员职务级别不高,但是对于李二陛下是比较忠诚的,李志成虽然谈不上对李二有任何的忠诚可言。

    但是如果有人要造反,他绝对第一时间举报,就算被裹挟了,也会抵死不从,直接杀生成仁的,要不抄家灭族可等着自己的家人呢。

    从这点来说,朝廷倒也没有用错自己,不过幸好不是去侯君集手下当官,要不真的就只有死路一条,只能杀身取义了,跟着他造反是没有活路的。

    自古秦兵耐苦战,关中从来都是历朝历代重要的募兵之地,历史最强盛的秦,汉,唐三个朝代,主要兵源都是以关中秦兵为主,可想而知关中士兵的精悍了,得关中者得天下,这话真不是开玩笑,不知道是否巧合,自己前世那位太祖,长征最后的目的地可也是这里。

    当兵,对于关中人家来说,已经司空见惯,战争,必然就有死人,家家户户戴孝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谁家没有个把子弟战死沙场,那才是奇了怪了。

    女红是一个女子的必须课,而关中妇女的女红中竟然有整理铠甲这样的课程,可想而知战争对于关中子弟是多么平常的事情了。

    这是唐朝将领拥有私人武装,也就是新兵,他们与主将生死相随,李志成虽然不是啥将军,毕竟有个将军虚衔,带个把随从还是可以的,不过李志成也不会傻叉的真的带一大堆人过去,这是从军,不是去戈壁探险旅游,所以最终他只带上三子这个杂事伙计兼职打手保镖,帮自己干点累活啥的。

    (本章完)

第141章 把柄() 
李志成和家中一众亲人离别,前往左武卫大营报道,来唐朝想过个安心日子都不容易,上次中秋去青藏高原吹风,这次春节看来要去大漠中吃沙子了。

    左武卫跟他上次在的时候完全的大变样了,军官认识的没几个了,封建时代,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样皇帝才能放心,同一批士兵军官在一起服役久了,估计皇帝就连睡觉都不会睡踏实了。

    不论怎么说,左武卫都是一次英雄善战的部队,在历史上都留下赫赫威名,当然了,这实际就是废话。

    唐朝虽然号称十六卫,但是有建制部队只有十二卫,刨除那些花里胡哨的贵族仪仗队式样的勋贵部队,再排除留守长安的必要部队,剩下也没几支部队了,加之大唐军队南征北讨的,侯卫,领卫这些部队都在外为大唐开荒扩大领土呢,可用的机动部队不就剩下左武卫这类机动部队了,战不得不用我,再加上大唐军容鼎盛,用我自然必胜,大唐的这种军事部署安排,反而让左武卫这种十二卫战斗序列中等偏上的部队捞到最多的战功,成为一支威名远震的功勋部队。

    “你怎么还在这?”左武卫军队中兵将几乎已经换了个遍,不过李志成也看到了几个熟人,其中就有壮志凌云,要闯一番事业的高熊。

    这个熊一样的汉子见李志成问他,羞的差点找个地缝钻进去了,整天待在后营,能捞到屁的功绩。

    “兄弟,你说我咋就这么倒霉呢,升了职,还在这后营窝在,没有个去处,你说这丢人之事哪有脸说出去。”两人坐定,以水代酒开始聊了起来,军中大块喝酒,大块吃肉就甭想,至少他们这个级别的是没这种待遇,禁酒令可不是开玩笑的。

    先前这家伙拜访自己,升了职炫耀说将前往作战部队,打几战将军可期,牛已经吹了出去,可分配的时候傻眼了,还是个看仓库的,多次请调都被以革命工作,不分贵贱,要干一行爱一行这个理由给驳回,当然原话不会这样,李志成翻译过来的白话就是这个意思,领会精神就好。

    先前把自己吹成齐天大圣,最终却是个弼马温,大话说出去了,显然不可能再收回了,只能硬着头皮撒谎了。

    本来自己渐渐转成了文职,应该不会再到他的工作单位,应该不会知道他具体做啥,哪成想,自己来个回马枪,立即点破了他的谎言。

    “是够倒霉的。”李志成深表同情,这帮勋贵,活着就剩这张脸面了,今天算是彻彻底底,里里外外的在自己面前给扒了个干净。

    其实这也正常,军队中讲究人人平等,就算李二的儿子来了,也要遵守规矩,当然了这也只是说说,在封建等级社会,这又怎么可能。

    以老高家现在在大唐的地位,谁也不敢真的把高熊当炮灰给牺牲掉了,他在高家的确不受重视,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高士廉那个老传统,绝对看不上他这个庶孙,爷孙俩在外边撞对面都不一定认识,这虽然夸张了一点,但也是实情。

    一个贵族假设有十个姬妾,平均一个生两个儿子,依次类推,孙子就有四百个,当然这有点夸大,但是却是实情,一个贵族十多个儿子,数十个孙子并非啥稀罕事,不可能个个都重视。

    话说回来了,自己天天往死里打孩子可以,别人骂一句试试,自己不心疼不代表别人可以糟蹋。

    所以他被分配到比较安全的后营看仓库一点都不稀奇,不是他运气不好,而是他家族无形的影响力在发挥作用。

    根本就不需要打招呼,这种事情自然有人给办妥了,因为一个无关紧要的高家子弟折损在自己手中,和高家起了龌龊,只要头脑不是缺根弦的,没人会做这样的傻事。

    前世各种神剧中,猛将憨将一大堆,那都是扯淡,战争虽然是武力碰撞,但是为将者,却都是高智商人才。

    那些所谓的脑残将领,只能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果活在现实中,不是死在敌人刀下就死在政敌手中,妥妥的活不过三集。

    所以大唐军中没有傻蛋,一些权贵子弟都被塞进后营看仓库这挺正常,牛进达李志成见过,宦海军旅沉浮这么多年,这点事情不会还不明白。

    牛进达算是对自己抱有善意的一位武将了,他就是隋唐演义小说中尤俊达的原型。当年和程咬金,秦琼一起干革命,也一起投靠李二,虽然大唐大大小小战役他都参加了,立下无数战功,却因为出身问题,获得的封赏却比较低。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叛徒总是不讨人喜欢,特别是在奉行忠义仁孝的封建时代,他们的行为就更为人唾弃了。

    他们三人不是无奈下的投降,而是在王世充待他们不薄的情况下反叛,不论是三国演义吹嘘的如何,他们这种行为都不符合封建主义价值观,这都是一辈子都洗不掉的污点。

    他们为大唐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最终封赏二十四功臣的时候,程咬金和秦琼勉强入榜,秦琼直接是倒数第一,而牛进达直接就没入围。

    叛将,毕竟有了前科,总给人一种不牢靠不够忠诚之感,幸亏他们遇到的李二这样的君主,要是朱元璋那个型号的,早被整死了。

    帝王虽然宽容,但是他们自己行事也要处处小心谨慎,不可能像侯君集那种铁杆那样肆无忌惮,挥霍着帝王的信任,可以谁都不放在眼里。

    给这些权贵子弟一些特殊照顾,并不能说牛进达这人有多滑头,只能算人之常情,那些文学作品那些大公无私到六亲不认的家伙,那才是真的操蛋。

    李志成和高熊深切的交谈,主要是他听着高熊这家伙大倒苦水,述说着他那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窘境。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明显高熊这家伙把自己当成了知己,喝的有点过量,水是一壶一壶的喝,最终膀胱实在憋不住了,才终止这场触膝详谈,各自飞奔茅房,飞流直下三千尺,那个舒爽,仿佛人生所有烦恼一下子都消失了般。

    (本章完)

第142章 配角() 
这次出征,郑丽琬倒没有搞出十八里相送,这种事情做一次那叫惊喜,做多了就没啥意思了,万一传出啥不好的传言来,反而不美,那次是表露心迹,现在关系稳定,就没那个必要了。

    马车行使在官道上,扬起了一阵阵尘土,这次不用急着行军,李志成作为文官,自然要坐马车了,大唐人的习惯很不好,坐姿是小鬼子的老祖宗,还整天骑马,好多人走路都有点罗圈腿,李志成觉得过不了多久自己也会变成小鬼子,所以能不骑马就不骑马,能不盘腿坐地上就不盘腿坐地上。

    要不是级别不够,而且还要赶路,他都想坐牛车了,大唐的那些高级官员喜欢赶时髦,爱坐牛车。

    具体原因不知道为啥,李志成猜测无非是拍马屁,李二都把自己祖宗搞成老子了,老子是干嘛的,骑青牛的,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大家自然不能直接骑牛,那不直接成李二的祖宗了吗,但是坐牛车还是可以的。

    当然了,还有一点是牛车比较接地气,速度慢,舒适性比较好。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速度越快,颠簸的越厉害,所以坐马车照样很不舒服,那些高官都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大爷,容易颠出个好歹来,牛车多少,慢悠悠的,一副从容自得的样儿,全景天窗,可以三百六十度欣赏大唐路旁的风景。

    不过长安人都恨死了这些慢悠悠的老爷车了,丫的让个道站路边要跟半天才能过去,要是有个啥急事,能着急死人。

    马车再不舒服,总比骑着高头大马,盯着咧咧寒风要好多了,此次出征,大唐军最大的敌人实际上不是高昌,而是漫长的补给线和恶劣的天气。

    光行军就要用去大半年时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为何李二的老祖宗李陵出塞征讨匈奴,最终遭遇恶劣气候,困死荒漠,不得不入赘匈奴,成为了匈奴人,不过也幸好他入赘了匈奴,这才有了李唐这个朝代,要是当时他直接抹了脖子,历史上就不会出现李唐皇族了。

    有时候李志成还真看不惯那些士族人的嘴脸,非要死咬着李唐的血缘来说事,说白了,身处北方的汉族贵族,谁身上不是或多或少的流淌点胡人的血。

    自己接受的教育就是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特别是北方汉族,和胡人通婚那挺正常的。

    北朝时期掌权的都是胡人,政治联姻这玩意在统治阶级很常见,汉族士族要想掌权,互相间联姻是必不可少的,那些关中门阀大族,谁没和外族通婚过,再加之各族之间的互相通婚,正没必要拿血缘来说事,也许义正言辞说别人胡人血统的家伙,他自己身上就流淌着胡人血脉。

    盛极一时的独孤氏,长孙氏,宇文士,元氏等等,谁不是胡人,又有多少人家没和他们通婚的,如果谁敢说自己家没有,那么只能说明他的家族只是上不得台面的末流。

    不过幸好现在还在关中境内,道路还是比较好走的,当进入漠北之后,路程就没那么轻松了,队伍中的辎重只能靠骆驼来驮了,马的作用将会降到最低。

    左武卫大军五千多人浩浩荡荡的出关,是的,只有五千多人,想看数十万人的军仗啥的,在这个年代还是很不容易的,十万百万部队冲锋攻城景象是不用指望了。

    当年大汉朝征讨匈奴,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举全国之力才凑齐数万人,可想而知远征并非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大唐的十二卫和六率,每卫每率在平时保持的实际兵力只有五六千人,主要还是大唐府兵的作用,藏兵于民,大唐常规部队很少。所以唐朝中期那些掌握地方军政的节度使,直接能架空皇帝,主要在在于此,掌握了地方军权,实际上就有了自己的军事武装。

    当然了目前军事征召权还在十二卫手中,这些兵力只是左武卫日常保有的士兵量,要满编时候得四到五万人,不过此次作战,自然不需要那么多人,人太多待在大漠中不用作战,光消耗吃饭,大唐也供应不起,就目前这点兵力刚刚好。

    当然,他们这些人不是真的傻了吧唧的直接往吐鲁番冲(高昌国所在地),他们押运的物品中,有一部分是礼物,他们这是去送礼的。

    左武卫将军有两位,一位是牛进达,另外是铁勒族的契苾何力,他和他率领的部族士兵才是他们这一路攻击主力。

    大唐部队的战斗序列中一直有归顺大唐的异族部队身影,而这位契苾何力此次可是被任命为葱山道副大总管,比牛进达的行军总管级别还要高,他才是这一路大军的最高指挥官。

    在漠北作战,这些忠于大唐的带路党,地头蛇还是要用的,让人卖命,见面礼啥的自然不能少了。

    在左武卫大营中,除了行军比较辛苦外,其他方面还是挺悠闲的,李志成又不管军政,只管军队的后勤事务。

    现在的部队是出征,不是拉练,不可能往死里跑,把人累垮了还打个屁的账,所以行军速度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