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世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梦世初唐-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阳嘴角直抽抽,他自然听懂了李志成的话外之意,自己打伤他的庄民,自己说是小事,这家伙当场就给自己还回来了。

    不过李阳脸皮够实在,只当没听明白他的暗讽,继续追问道:“你这种三合土要是用在筑城上,城池应该更加的坚固吧。”

    谁说古人傻了,他们缺的只是科技知识的积累,他就能一眼看出水泥的功效和用途。

    当然这主要是他的身份决定的,军人吗,满头脑都是战争思维,什么东西他首先都会考虑是否能用于战争,就算是拿起个柴火棍子,他首先想到的是这玩意是敲脑袋,还是插眼睛更能有效杀敌。

    “虽然没有试验过,应该问题不大吧。”他既然想到,李志成自然不会否认,甚至顺水退舟道,“我都没往建城上去想,只把这玩意当成修路之用,没想到李大叔头次见到此物,既然能想出如此妙用,实在让在下汗颜。”

    经李志成这么一夸,李阳老怀大慰,脸上的笑纹深了几分,高兴道:“那还等待何时,让我拉几车去试试效果如何。”

    “本来不知此物的真正用途,晚辈送大叔几车三合土倒也无妨,不过经过大叔如此一提,此物对筑城应该有奇效,在下就更不敢让此物流出去一丝一毫,望大叔见谅。”

    “还是志成考虑周全,如此重要物事,自然不能私自使用,明天我就告诉工部,让他们来接管此事。”李阳哈哈笑道,“志成真乃国之栋梁,为我大唐立下如此奇功。”

    听了他的夸奖之话,李志成只翻白眼,好嘛,他就这么红口白牙的几句话,自己家的水泥窑就得交公了。

    不过这是必然,自己前世水泥非常普遍,但是搁在古代,对城防工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要说是大唐了,就算到了二战时期,水泥那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国之利器,岂能掌握在个人手中,这很不现实。

    李志成也只是想在别人没发现水泥的价值前,能用来干点实事,比如把自家的道路和沟渠给修修,好吧,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自己也就这点出息了,毕竟这玩意一旦打上了战略物资,就不是随便能动用的了。

    (本章完)

第134章 三合土二三事() 
“你这什么茶汤,味道太淡了点。”丫环端上来的茶,李阳一干而尽,就连茶叶都嚼吧嚼吧给咽了下去。

    这还真是马嚼牡丹,猪八戒吃人参果啊,这倒不能怪李阳不懂喝茶,相反,他很懂得喝茶,这个时代的茶汤杂七杂八葱花油盐,什么都都往里放,整的跟八宝粥似的,就是全灌肚子里去。

    本来他想提醒来着,不过最终话到嘴边又咽了回来,出糗容易影响一个人的心情,惹恼了他没好果子吃,按照他的派头,这家伙至少也是三品以上的武官,说不定是一个都督。

    唐朝的都督,都是手握重兵的家伙的,一般管理一州到十数州的军务,目前唐朝整个国家有三百五十八个州府,一千五百一十一县。

    所以都督的数量只有数十人而已,应该不足百人,都督分为下,中,上,大四级,有点像自己前世少将,中将,上将,大将意思。

    都督的职权有点像节度使,不过权限比节度使小,主要侧重军务,这也是后来都督被节度使完全架空,成了虚衔,不过现在却是实打实的军方实权派。

    而且大都督一般不授予给皇族以外的人,一般由王爷担任,比如李恪出任的是并州大都督,像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也都只是上都督,只有死了才会追封大都督衔。

    可想而知,这类人权势有多高了,盛世是皇帝的忠犬,乱世就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这种人能不得罪还是不得罪为好。

    “我家的茶有点特别,非用烹煮而成,而是热水闷蒸而成,虽清淡,但却有股淡淡余香。”李志成笑着解释道。

    “恩,经你这么一说,是这么回事,口齿留香,的确是难得佳品,等我走的时候给我包几斤。”李阳点头称善道。

    “……”他还真不知道客气为何物,大叔你确定知道市面的茶叶沫子都死贵的,何况自家这种独一无二的茶叶,连买的地方都没,绝对是价值不菲。

    “放心,少不了你的好处。”李阳安慰道。

    “些许茶叶,算不得什么,怎么还要大叔你出钱,这不是折煞在下了。”李志成连忙推辞,他还不会为这点茶叶钱心疼,只是这玩意需要炒制,喝完了就得等明年了。

    “我没跟你说茶叶的事情,我说的是三合土的事,此事由工部接管,必然不会忘了你的功绩的。”李阳解释道。

    “啊,这事啊,不必了,为国效劳,些许产业何足挂齿。”李志成大义凛然的道,指望国家给好处,还是省省吧。

    虽说水泥在军工上很重要,但是要真的奖励起来实际上挺低,这是个文人为主流的社会,你写本书能封爵,但是你要是有堪比爱因斯坦的头脑,搞出再多的发明创造出来,却只能是个粗俗的工匠,上不得台面的。

    所以国家给的奖励,本来就缩水的严重,再加之这种和文化事业一点都不沾边,奖励就更加的低了。

    也就李阳这类武将对此比较在意,要真的走官面程序,一来二去,自己的功劳基本克扣的没多少了。

    最多口头奖励,加点物质奖励,再来点荣誉头衔啥的,政府奖励就那么回事,千百年来,古今中外,都是这个套路。

    别以为搞个发明创造就能升官发财,加官进爵,那都出现在书中,现实没那么容易,唐朝的爵位不是那么好得的。

    李渊的那么多孙子孙女都没有爵位在身呢,毕竟全国州县就那么多,封号是以地名来命名的,怎么可能全封掉。

    要是爵位数和州县相同的数量,那国家的负担就太重了,有好多县只有千户左右,人口都没上万。

    指望这么点人口养活一个有封爵贵族都有点难,如果贵族勋贵过多,非吃穷整个国家不可,所以唐朝爵位很难获得的,一些宰相将军的,他们的爵位也不过才,男爵,子爵的,多了国家发不起俸禄。

    这可不是笑话,唐朝在武德初年和贞观初年封了大批贵族,现在成为了尾大不掉的负担,李二整天想着干死几个收回点爵位呢。

    在大唐,皇帝的庶出孙子有许多都不封爵位的,皇帝的儿子封为亲王,嫡长孙将来继承王位,其他嫡孙,孙女,地位较高的妾室子女,封为郡公和县主,至于其他妾室子女,没特殊情况,只能算是皇族宗室,需要自力更生,国家给的补助很低,当然低也是相对的,当个富家翁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指望国家给好处,就甭指望了,都是些大而化之的空头支票,就像自己上次的晋升子爵,除了说起来好听,不再是吊车尾贵族,调到倒数第二档了,实际好处跟自己是男爵时候差不多,明知道没什么好处,何不慷慨大方一些,至少能赚取点好名声不是。

    李志成如此一说,李阳果然大为感动,感叹道:“志成果然高义,真是公在千秋啊。”

    切,你咋不说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的,李志成这么一说,他也不在说给自己请功封赏之事,现在虽然是贞观盛世时期,国力在恢复自动加血中。

    实际上国家开支也非常巨大,老美打一个中东小国差点就把自己给拖垮了,大唐的军队到处点火,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负担其实也挺沉的。

    民间算是有点富裕起来迹象,但是国库实际上并不充裕,没见魏徵那种宰相都整天吃馒头就醋芹(魏徵发来抗议,我就装个逼,至于整天拿我来讽刺吗)。

    现在高昌王又在那里蹦跶了,李二已经把高昌国定义为邪恶国家,下旨斥责高昌王,必须的限期改正,要发扬自我批评精神,态度要端正,检讨要深刻,要行之有物,不能假大空,说些假话套话。

    至于改正效果如何,你来长安做个专题演讲报告会,通报一下树新风,爱大唐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如果你再没做出点成效来,李二陛下将会派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大唐军前去维和,顺便把你们妇孺搬迁到大唐繁华都市务工,何必呆在西域那地方吃沙子受那份活罪。

    (本章完)

第135章 李猫() 
李二陛下是伟大的,是光明的化身,他的目光关注哪里,带着和平与光明使命的大唐军铁骑就会驰骋到哪里,他们会用血与火驱散笼罩在西域各族人民头上的阴霾,使得整个西域各国紧紧的围绕在大唐周围。

    而现在高昌国竟然倒行逆施,破坏安定团结的西域大好形势,非要投向日薄西山的西突厥黑暗阵营,这是李二陛下无法忍受的。

    李二陛下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希望高昌王能改邪归正,但是李志成知道,唐高之战已经无可避免了。

    天可汗的态度太恶劣了,听听这口气:你丫跑长安来给我道歉,要不然抽不死你!

    高昌王就算有认错之心,这时候也不能表现的太怂,他高昌王也要脸面的,孬好他也是一城之王,不论平时是真怂还是装怂,这时候都要爷们一把,顶嘴硬气一回,事后再道歉,多进贡点,陪个罪这事情也就敷衍过去了,面子里子都有了。

    高昌王是这么打算的,李二陛下可没有这个想法,他能忍受西域各族的反复背叛,但是忍受不了高昌这样的背叛。

    高昌国虽然是汉文化国家,甚至说完全就是汉人国家,但是不一定就认同大唐,远亲不如近邻,虽然大唐的近邻也不咋的,面和心不和,但是至少年年的孝敬从来没有断绝过。高昌国的背叛,有点像是被亲人背叛一般,让人更加的痛恨和无法忍受。

    “高昌和我大唐同脉络相连,何故疏离我大唐。”李阳无不感叹道。

    “远而疏,近而睦,这是人之常理,其实并奇怪。”他们两人的聊天自然绕不开西域话题,西域局势可是现在社会上流行话题,他和李阳自然要谈到目前的国际形势。

    “就因同源,才更要下狠手切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羁绊太多,国家民生,施政方针都受到到我大唐影响,这不是高昌王想看到的。”当中华文明陷入低谷,以前那些藩属国为了摆脱过去宗主国的影响,去汉化就成了一种必然,自己前世最彻底的去汉化就是棒子国,去不掉的就说是自己的。

    “他们这是找死。”李阳冷哼不已,对于他这个军国分子来说,和大唐有羁绊,当小弟有何不好,非要撇清关系才是找死。

    “如果用你新造的三合土筑城,是否能有效的统治西域各族。”李阳有点期望的问道。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耗费巨大,而且你确定要送给胡人一座坚城,这个世上就没有不陷入的城市,一旦落入胡人之手,那就会造就一个西域强国。”李志成摇头道。

    攻城本来就困难重重,在西域,有一座城高利尖的城池,几乎就立于不败之地,西域那个地方,补给本来就困难,都不用坚壁清野,攻城部队绝对得不到一丝补给,只要守城部队囤积足量的物质,相当于立于不败之地。

    一座大城,造就一个无可匹敌的强国,在西域并非神话,而是事实,军事知识无比的丰富的李阳自然不会不明白,短期来看,能有效控制西域,一旦异手,再想夺回来,同样不可能,就会变成一大祸害。

    所以在西域那种地方建城,完全是吃力不讨好,劳民伤财最终也是给别人做嫁衣,西域还是越混乱对中原越有利,不希望有强权国家出现。

    “看来还是没有好的治理方法啊。”李阳感叹道。

    李志成就有点纳闷了,你一个武将不应该更期待有仗打吗?军人最希望打仗,更希望和平看来真不是装逼的话,应该是军人的心声,李志成虽有军籍,但是无法理解军人的情怀,在他看来,最好别打仗。

    “其实没过多的好办法,只能控制,人为制造分裂,在他们各国内部制造矛盾,不让其出现一个统一的强权国家,其实我们有一个最好的范例,那就是吐蕃。”李志成感叹道,民族问题,对于任何国家都是头疼的问题。

    “吐蕃?那些僚人部落?”李阳有点惊讶的道,这个时期的吐蕃人在唐人的眼中只是稍微强一点的僚人罢了,并不算是大的危害。

    “吐蕃广袤苦寒,生活在那里的吐蕃人身体素质强悍,现在都是大小部落混战,一旦结束混战,统一起来的实力不比突厥差,这次他们进犯松州就是一个统一的迹象,这次他们内部还不统一,不敢和大唐久战,一旦他们内部问题梳理完全,又是我大唐一大威胁。”李志成感叹道。

    西域,新罗,吐蕃这三个地方一直都是中原朝廷的威胁,唐朝一开始过于轻视吐蕃,可是宰了一个大大的跟头。

    李治那家伙吞并了吐谷浑,灭高丽,把西突厥等国打的狼狈不堪,但是后世从来没把任何赞誉加在他头上。

    这主要因为他娶了自己老爹的小妾,还让她爬自己头上造成的,当然更主要的是,这些壮举没给大唐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坏处一大堆。

    吐并吐谷浑就是一大败笔,吐谷浑被大唐打败,换了一个亲唐的政权,已经没有威胁,这个以前战力不错的国家,现在被吐蕃一击就溃,渣的不能在渣了。

    吐谷浑这种伪军没什么战斗力,但是作为大唐和吐蕃间的缓冲地带还是不错的,死多少吐谷浑伪军,对大唐来说都无所谓。

    但是一旦吐并了吐谷浑,成为自己的领土,性质就不一样了,大唐和吐蕃直接接壤,战火不断。

    干掉高丽就更有点坑了,的确是完成先帝遗愿,这是功绩,可是从效果上并不理想,实际上拿大唐将士的命帮棒子统一半岛,从此半岛从新罗,高丽,百济三国鼎立走上了新罗王朝统一复兴之路。

    虽然新罗在没强大前把大唐当成带走大哥,不过棒子从来就不会跟你讲信义,等他彻底强大起来,比高丽的威胁就更大了。

    所以等武则天那位女大帝上台,很多时候都在为李治时期搞的烂尾工程进行补救,从这方面来说,她也算是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