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连续夭折对于母亲的打击可想而知,所以平日里她都是郁郁寡欢。
终于,在崇祯十五年,因病撒手人间。
“皇上,发生什么事了?”
伤感之际,崇祯皇帝耳边传来轻柔的问候,并带着浓浓的关切。
ps:感谢书友相爱半生、hanginthere打赏,感谢诸君投票支持!
第二十四章 朕能赚钱()
第一卷风雨飘零
“唔,没什么,就是觉得有点窝囊,让你们受苦了!”
入眼,周皇后身穿明黄色的常服,略显破旧,头上除了一根玳瑁簪子挽起发髻,再无其它首饰点缀。
美丽的面颊上,也仅淡淡涂点腮红,并无浓妆。
一国之母,简朴若此。
然却难掩天生丽质,水嫩光洁的皮肤宛若剥壳的新荔,光鲜欲滴,小巧的鼻梁,微微皱起让人怜惜。
尤其是目光中充满的忧虑,温柔款款,观之可亲。
崇祯皇帝心里一暖,仰头微叹,坦诚地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男人啊,苦可以自己,但千万别苦了与你生死与共的家人。
本尊,你糊涂啊!
“有什么苦不苦的,又不曾少了衣食用度?倒是皇上劳心劳力,要注意龙体。皇儿,过来向父皇问好。”
见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周皇后心里安顿下来,掠过发髻间的一抹乱发,朝偏殿喊道。
皇上志比天高,为了大明江山兢兢业业,纵使国体艰难,依旧无悔初心,勤缀不止,单这份毅力和决心,就令她引以为傲。
她一个女人家,别的帮不上什么忙,唯有操持好后宫,勿让皇上分心,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唉,真是贤惠!
崇祯皇帝见此,不禁摇头微叹。
有一种感情,叫做相濡以沫。
你觉得她苦,她却甘之如饴。
只为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守候在你的身边,共渡难关。
周皇后的一生,不正是如此?
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必须要让她幸福!
这是崇祯皇帝的誓言。
“儿臣见过父皇。”
偏殿中,年仅八岁的太子朱慈烺整理好衣冠,举止文雅,向崇祯皇帝问好。
太子很懂事很乖巧更是有礼貌,可崇祯皇帝却眉头微蹙,有些不喜。
无它,太懂事了!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可从朱慈烺身上,崇祯皇帝却看到小大人的模样。
不用说,肯定是被腐儒用礼法禁锢了孩子活泼的天性。
若是不加以制止,可以想象,自己即使清除了正人君子,可百年之后,朝中必定又是他们的天下。
而且历史证明,一个中规中矩的皇帝当不了一个好皇帝。
“皇儿还太小,不宜过多束缚。今后上午学习开蒙文字,下午的礼法取消,任其自由玩耍。”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对周皇后说道。
同时,心中决定,太子今后要亲自教导,切不可让正人君子插手此事。
“皇上可想清楚了?”
周皇后和崇祯皇帝本是少年夫妻,相互间了解很深,知道夫君性子急躁,做事往往随性而至,因此横了他一眼回道。
“当然!朕要当皇儿的保护神,亲自教导,宫外那些腐儒能教什么?”
此刻,崇祯皇帝仿佛道家保护神真武大帝下凡,霸气的回答。
腐儒?感觉有些奇怪?
望着自信心爆满的崇祯皇帝,周皇后心里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作为枕边人,还有谁能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夫君?
别的不说,皇上其实是向往儒学的,常常和朝臣日讲经筳,并对他们的学问赞不绝口,怎么现在说他们腐儒?
不过,皇儿现在还小,周皇后并未在意太多,而是吩咐宫女传膳。
饭菜是周皇后亲自下厨准备好的,很快,宫女便端上八仙桌。
和外臣采用分餐制不同,皇宫也和平常人家一样,一家老小在同一张桌上吃饭,显得亲情融融。
只是,崇祯皇帝不高兴了。
“皇后,朕不是说增加宫里用度了吗?”
原来,他是嫌饭菜太简单了。
一家四口,三菜一鸡汤,放在平常百姓家实属正常。可对皇家来说,真的太简单了。
“日子不过了?”
周皇后微笑的俏皮答着,拿过崇祯皇帝的汤碗,替他把鸡汤舀好,并夹了一块鸡腿和鸡头,随后才是太子和坤兴公主。
“过,当然要过,但不是这个过法!”
崇祯皇帝把自己碗里鸡腿夹到周皇后碗里,想了想,又把太子朱慈烺碗里的鸡腿夹给小萌妹坤兴公主。
同时吩咐女官青歌加菜,并拿一壶御酒漱漱口。
还真别说,皇宫自酿的米酒度数不高,入口甜绵不上头,最近有点喝上瘾了。
“知道皇上最近清理了身边的管事太监,许是查抄了一点小钱财,但毕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长久。
宫里人多,用度若是松散些,每月的开销数万计,皇上要考虑清楚才是。”
周皇后一边娓娓道来,一边把鸡腿撕成两半,大块的夹给太子,小块些的却想给崇祯皇帝。
抬手挡住周皇后夹来的鸡腿,崇祯皇帝一脸严肃对她说道:“皇后有所不知,这些狗奴才可不是一点小钱财?
杖毙三十二个管事太监,查没现银七百万余万,单是王之心和杜勋便有两百万之多。
想来御马监高起潜那里远远不止这个数,因为他们不仅收受索贿将领,还有军械、军私的贪墨。”
跟张四知相比,太监没有后人传承,更偏向喜欢现金,而不是土地、古玩字画等死物。
周皇后檀口微张,不敢置信地望着崇祯皇帝,怎么也想不到在宫里用度如此紧张的状况下,这些太监身家居然如此之厚?
“一人平均二三十万,其实也不算多。若不是他们和朝臣勾结,朕也没必要行此桀纣之事。
说到底,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再者,他们和朕的爱卿相比,不过小巫见大巫,上不了台面。”
崇祯皇帝嘴角抹过一丝冷笑,向周皇后解释其中关系和猫腻,同时,也间接说明他今后的动作方向。
此时酒已到,崇祯皇帝倒了两杯酒,递给周皇后一杯,半是认真半是调侃的说道:
“来来来,不说这些糟心事。
总之一句话,今后皇宫不缺银两,朕能赚钱,能赚大钱!
请皇后尽管酌情安排后宫用度,怎么也不能让朕的妻儿老小受苦不是?”
皇上说得有趣,周皇后掩口娇笑不已,坤宁宫笑声阵阵。
“唉,可惜……”
悠然长叹中,崇祯皇帝有些不舍的放下手里釉质光润细腻,乳白如玉的酒杯,原本兴致高昂的心情突然有些伤感。
桌上这些用来当碗碟的瓷器,明显是官窑出品。
这要搁在后世,至少上千万的价格,现在却用来盛汤,随便磕碰一下就是百万为单位的损失……
他感觉手都在微微发抖,要是有台时空穿梭机该多好,哪怕是单程的也行啊?
那样,自己随便传点什么东西回去,后世的家人也可一生富贵无忧。
别了,我的妻儿,不能照顾你们了。别了,我的父母,不能侍奉二老了。
一颗晶莹的泪珠,顺着高挺的鼻梁,缓缓流落,坠入杯中。
罢了,罢了,昨日再好,也走不回去。明日再难,也要抬脚继续。
是夜,崇祯皇帝留宿坤宁宫。
ps:感谢书友hmht、天外天……客打赏,铭感盛情!
第二十五章 传奇()
第一卷风雨飘零
代州镇武卫,地处山西鱼米之地。
虽无汉中龙兴豪盛,但胜在纵横千里,山林四塞。既得地利之便,又有山灵独秀之天运,是以地饶民奢,丝毫不输江南之丰。
城北不足五里处有山狮子岩,不高不险,无秀无奇。之所以惹人流连,皆因紧邻城郭,站在山顶可远眺代州全貌,算得一个好去处。
城中那些雅人勋贵闲得无聊,倒也时常到山上来消解时光。
此时正值夏日,晨曦刚过,山坳里鸡鸣犬吠,晨雾伴着炊烟袅升,颇有几分世外桃园的淡闲。
山顶上,旭日初升中,两道身影肃立,远眺代州。
半饷,其中一名年约四旬左右的文士,对着身旁执弟子礼的年轻男子说道:“启华,为师已决定,准备出山。”
薄雾被朝阳撕碎,金黄的阳光抛洒在文士身上,山风阵阵,吹得衣襟猎猎作响,仿佛神仙下凡。
此人,正是被当今崇祯皇帝列为第一道友的大明传奇猛人,和卢象升号称大明双臂的孙传庭。
“恩师可是想重回朝堂,抑或到地方为民实事?”
年轻男子长得丰神俊朗,望着前方站立的高大身影,目光中充满崇敬。
他就是孙传庭的弟子吴承锋,字启华,陕西榆林人,崇祯五年中举,现在此求学,力争更进一步金榜题名。
只有他知道自己的恩师有多牛逼,一生所学,既杂且精,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无所谓!都不过是一个跳板而已!”
孙传庭眉眼间的忧虑,浓的仿佛要滴下来一般。
大明时局每况愈下,已然到了摇摇欲坠,现在,他觉得要出山拯救大明力挽狂澜。
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就好像美帝大片中妄图拯救地球的超人。
可是我们知道,那只是yy而已!
现在,孙传庭说这话,似乎也是yy,一个人怎么能拯救大明?
往往,我们把这叫做吹牛!
尤其是在梳理完孙传庭同志的履历后,更加觉得扯淡!
在崇祯八年之前,他历任永城、商丘知县、吏部主事、吏部郎中。
也就是说,在人生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他从事的主要工作,就是人事干部。
虽说人事部正厅级干部,听上去官似乎有点大,但主要工作其实就是专管表彰奖励,提拔官员。
六部之中,吏部最大。
按照惯例,吏部尚书,一般都是从吏部郎中里挑选的。
他当郎中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年轻就是资本,照这个状态,就算从此不干,光是熬,都能熬到尚书。
然而没过两年,孙传庭退休了,提前几十年退休。
他丢弃了所有的前途和官位,毅然回到了家乡,因为他看不顺眼一个人——魏忠贤。
看不顺眼魏忠贤的人有很多,可愿意辞官的,真的不多。
“名将”袁崇焕也看不顺眼魏忠贤,可他在辽东大地还给人家修生祠。
这就是袁崇焕的“气节”,和孙传庭完全不同的气节。
崇祯元年,魏忠贤被办了,无论在朝还是在野,包括当年给魏大人鞠躬、提鞋的人,都跳出来对准尸体踩几脚,骂几句,图个前程。
但孙传庭依然毫无动静,没有人来找他,他也不去找人,只是平静地在老家呆着,生活十分平静。
崇祯八年,目睹大明江山日益破败风雨飘零,他却打破了平静,主动前往京城,请求复职。
出发之前,他向自己的弟子吴承锋说出了自己复出的动机:“待天下平定之日,即当返乡归隐。”
这句话,和大明的战神戚少保讲的有点类似: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所以,在梳理完他的履历后我们知道,他从未带过兵,也从未打过仗,而且还很潇洒的玩了十几年,虚度光阴。
如果仅仅这样,也只能说明他很有气节,仅此而已。
毕竟,评价一个人厉害与否,关键还是看他所做的事情,气节只是其中一方面。
可孙传庭接下来做的事,完全颠覆时人的想象,也让他成为千古,成为传奇。
历史上,崇祯八年秋,也就是今年,孙传庭重新出任吏部验封司五品郎中,官职变小了。
可人家不嫌弃,原本就不是为了当官。
奈何能力太出众,三个月后他越级升为三品顺天府府丞。
搞人事突然变成搞行政,工作变了,可唯一相同是依旧跟兵事没有一点关系。
同样只是干了三个月,他心中想要的机会来了。
崇祯九年三月,孙传庭自动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西北叛贼。
巡抚这个职务,是个肥缺,平时想上任是要走后门的。
但陕西巡抚,算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混饭吃的,没准哪天就被张某某、高某某、李某某给剁了,躲都没处躲。
孙传庭就此光荣上任,因为主动申请的人,只有他一个。
出发之前,崇祯皇帝召见了他。
对于孙巡抚的勇敢,崇祯皇帝非常欣赏,于是给了孙传庭六万两白银,作为军费。
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确实,崇祯九年的时候,大明已经风雨困顿,崇祯实在无奈了。
当年杨鹤拿了崇祯十万两私房钱,招抚叛军,只用了几个月,就打水漂了。
似乎,孙传庭的六万两,应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要说这人啊,真的有天才,孙传庭估计就是兵家天才。
孙传庭很干脆,他不要钱,只要政策,自己筹饷,自己干活,朝廷别管,反正干好了是你的,干不好我也跑不掉。
就这样,孙传庭拿着六万两白银,来到了陕西。
当时陕西本地的军队,战斗力很差,按照当时物价,六万两白银,大致只够一万人半年的军饷。
而最能打的将领,如曹文诏、曹变蛟、左光先、祖宽等人,要么在洪承畴手下,要么跟着卢象升。
总之,孙传庭算是个三无人员:无钱、无兵、无将。
但凡这种情况,若想咸鱼翻身,大都要经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等过程。
或者,按常规套路,至少也得个两三年,才闪亮登场,大破敌军。
其实,这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可从开始到结束,从一无所有,到所向披靡,孙传庭的秦军,只用了四个月就完成招人、组建、训练、战斗,并且消灭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