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张府的家人奴仆丫鬟也被力士带到宽阔的庭院集中看管。
“你们要干什么?家父犯了何罪?本公子要见骆养性?我也是锦衣卫,缘何不知此事?”
庭院中,传来张尚书嫡子张毅一阵阵声嘶力竭的喊叫。
可惜,任他嗓子喊得嘶哑,从头到尾压根就没有任何一个人留意过他,甚至里面不乏有些熟悉的面孔。
没错,他是锦衣卫千户,可只是挂职的,属于领工资不干活的那种。
锦衣卫中,这种人太多了。
“骆养性,你查抄张府可有刑部签发的驾帖?”
到底是在锦衣卫任职过,多少知道一些规矩,这位混吃等死的官二代总算想起这茬事,只是态度依旧很嚣张。
直呼其名,真是作死,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不过,这属于手续问题,原本无动于衷的骆养性总算有点反应。
阴测测的干笑两声,骆养性从桌案上随意拿起一张废纸,在巩永固讶异的目光中,走到中堂门口。
“瞧清楚,这就是刑部签发的驾贴!”
隔着很远一段距离,骆养性高举所谓驾帖,很是高调的公开展示了几息时间。
只是纸可以看见,上面的字却看不见。
哪怕骆养性高举了一段时间,远处的人,只能看清上面有几行密密麻麻的小字,至于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那就一概不知了。
张毅急切上前几步想要拿来细看,却被一名面色严肃的锦衣卫百户抽刀挡住,警告意味明显。
“皇上有旨:原礼部尚书张四知贪赃枉法,横行乡里,为祸地方,家有巨资,且无故污蔑当朝首辅,罪不可赦!
其满门抄斩,财产充公,女眷打入教坊司,永世为奴,张四知本人凌迟处死!”
骆养性面无表情站在门口,居高临下念着崇祯皇帝的旨意。
下面人听完,顿时懵圈了,这才知晓大祸临头。
“少爷,大公子……”
原本很嚣张的官二代张毅听完,已经手脚冰凉,委顿在地。
一旁忠心的仆人丫鬟悲切的围在他身边喊叫。
骆养性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这熟悉的一幕,在时隔几年后终于再次回到眼前,权利的滋味真是让人着迷酸爽啊。
这样也行?
长知识了!
从头到尾目睹一切的巩永固,心中充满震撼。
同时,也明白大舅哥崇祯皇帝为什么不信任骆养性,却依旧要重要他,并让自己在旁协助。
说穿了,这是要自己学习骆养性的经验,学习锦衣卫办事的风格。
“这些文书契约登记造册,千万不要有遗漏,都利索点。”
骆养性四处巡视着,不停对经历司的锦衣卫吩咐。
大明的官员都颇精于以财生财之道。
他们贪钱,一般不会蠢到存进钱庄,也不会完全放在家里。
他们或用亲戚的名义放高利贷,或用家丁的名义经营房地产,或向官商合营的盐业入股,每年分得大笔红利。
哪怕最没有经济头脑的官员,也懂得买地收租,投资细水长流的农业。
不管怎么投资,都能让钱生钱,都能让他们的赃款变得更多,变得更惊人。
巩永固看着这些单据契约,心里暗暗心惊,委实如皇帝大舅哥所言,何须向百姓征收辽饷,一年抓几个官员即可。
此时的张府无异于人间地狱,周围官员府邸门口的家丁见状,悄悄的关上了大门,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装作没看见。
几名锦衣卫的账房在院中摆开桌子,准备笔墨纸砚,开始登记入册。
礼部尚书府规模不小,值钱的物件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好在今天锦衣卫第一天重出江湖,人手带的比较多。
可纵使如此,等查抄完毕东西安顿好,时间却已经接近傍晚,大半天就这么过去了。
可事情还不算完结,这天注定是个忙碌的夜晚,在锦衣卫衙门里,直到入夜都是灯火通明,不断有人进进出出。
书吏要把各种物件登记入册,统计银粮总数,百户和普通的锦衣卫则成了力工,将源源不断的金银、家私、字画等入库。
虽然辛苦,可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因为今天的收成不错,天子高兴,也会有赏赐。
更何况,能在大明最有权势的部门任职,原本就是风光无限的事情。
第二十二章 崇祯皇帝喜欢现金()
第一卷风雨飘零
五月底,残阳如血,犹自高挂天际,天气一天热过一天。
宫后苑,后世被建奴改名为御花园的地方,崇祯皇帝正背负双手在此闲逛。
脚下,园内甬道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九百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
宫内苑面积并不大,南北深八十米,东西阔一百四十米,然却均衡地布置各式楼宇近二十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有度。
景是美景,只是观景之人心情不佳,都是没钱给闹的。
礼部尚书张四知查抄的财产锦衣卫已经统计出来,京城所得折银共有两百六十余万两,不含其老家山东兖州府田产老宅等。
按理,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崇祯皇帝理应开心才是,都有大明国库一年税赋的一半了。
可关键问题是在这折银二字上,实际现金只有二十三万两,其他的都是古董、字画、商铺等,需要变卖套现后才能使用。
套现很麻烦,崇祯皇帝喜欢现金,喜欢立马就可以使用的银两。
而不是那些不能吃不能穿的古董、字画,虽然它们很高雅很值钱。
“大伴,找几个实诚之人,在南直隶和京城开设古玩店,不要用皇家的名义。”
考虑到今后正人君子的家里这破玩意很多,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销赃渠道,崇祯皇帝皱着眉,对前来汇报的东厂厂督王承恩吩咐。
“老奴遵旨!”
王承恩俯身一躬,继而问道:“皇爷,张四知在老家有良田三万余亩,旱田一万三千亩,应该如何处置?”
“一律并入皇庄,派人过去管理,雇请当地百姓种红薯,今后都按此处理。”
崇祯皇帝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方才缓缓说道。
老实说,旱田就算了,把上好良田拿去种红薯,崇祯皇帝也不知是好是坏。
可考虑到短缺的粮食以及这操蛋的天气,他觉得还是尝试一下为好。
红薯高产命贱周期短,无需花费太多时间管理,是解决灾荒之年的好办法。
奈何现在土地基本掌握在士绅阶层或者勋贵武将手里,他们有大量的良田,吃得精细讲究,自然对粗粮看不上眼。
普通百姓倒是不讲究,可惜他们没有田地,或者说田地不多。
这他娘的就是一个死循环,崇祯皇帝即使贵为天子,目前也没有办法解决。
暂时只有通过不停的清剿他想除掉的人,以并入皇庄的形式,囤积一定的土地后,实行再次分配。
至于说要更深层次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崇祯皇帝表示,等朕有资格成为暴君再说。
唉,想到成为暴君,崇祯皇帝突然叹了一口气。
他好想念前段时间召集的道友,太需要他们帮助自己巩固皇权,争取早一日成为暴君。
可惜现在的通讯和交通太不方便,这一来一回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没有可能。
不过,算算时间,朕的好道友们或许有些已经在启程的路上。
“皇上,皇后娘娘今天熬制了鸡汤,她请问是送过来还是皇上亲自过去?”
崇祯皇帝正走神之际,周皇后身边的女官青歌行完礼问道。
“朕……朕待会过去。”
心里暗叹一声,崇祯皇帝挥挥手让女官青歌先回去禀告。
终于要面对现实了!
说实话,穿越过来已经有十几日,崇祯皇帝是潜意识在逃避如何面对后宫的。
可该来的总该来,逃避也没有用,索性还是坦然面对吧!
收拾好心情的崇祯皇帝,揉揉双脸,朝周皇后的坤宁宫走去。
只是步履有些不稳,看来心里还是有些怕怕啊!
ps:感谢书友颜蛰打赏,谢过老朋友!
第二十三章 你的心不痛吗()
第一卷风雨飘零
因为敬才会怕!
老实说,在崇祯皇帝心中,周皇后和马皇后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堪称大明王朝最完美无缺的人。
母仪天下放在她们身上,最为恰当,任谁都无可挑剔。
现在,终于,已经到了。
坤宁宫,内廷后三宫之首,与乾清宫遥相呼应。
皇帝是天,皇后是地,皇帝是乾,皇后是坤,《道德经》中坤得一以宁,故名坤宁宫。
同理,天得一以清,皇帝寝宫名乾清宫。
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璧之意。
穿过交泰殿,巍峨的坤宁宫便展现在走得极慢的崇祯皇帝眼前。
一路上,碰到的宫女都是弯腰低头,以示行礼。
后宫里面太监不多,没有大太监,只有一些小黄门。太监服侍皇帝,宫女服侍后妃,似乎是规矩。
殿门口,周皇后的贴身女官青歌早已等待多时,迎接心里尚在敲锣打鼓的崇祯皇帝。
“不必通知皇后迎驾,你们都忙去吧!”
事到临头,崇祯皇帝反而淡然下来,挥手阻止就要去禀报的宫女,抬腿走入坤宁宫。
坤宁宫是周皇后的寝宫,主殿九间,进深三间,从外面看,面积大约在八九百平米左右。
进门就是一个大厅,深约十五米,左右都有一个个雕花座椅,座椅中间摆着茶几。
最里面是一个金黄色装饰的凤座,这里是周皇后会见朝臣、勋贵夫人的地方。
越过西侧门进去,里面很是宽阔,摆放着十几驾织机,再后面便是厨房了。
古往今来,身为皇后却亲自织布、下厨,估计也不多见,可崇祯皇帝的记忆中,周皇后却是习以为常。
“父皇……抱抱!”
崇祯皇帝正待跨过门槛之际,龙腿突然被一个小人儿偷袭,耳边也传来糯软的声音。
崇祯皇帝一看,不正是才五岁多的萌妹子坤兴公主。
稚嫩的皮肤犹如刚剥壳的鸡蛋,大大的眼睛一闪一闪,一对小酒窝均匀的分布在脸颊两侧,浅浅一笑,若隐若现,可爱如天仙。
胸口犹如巨撞,崇祯皇帝蹲下身一把抱起她,心里百般滋味,勾起心酸记忆。
渣某人,你怎么如此忍心把这般可爱的公主,写成有点神经质的独臂神尼,你的心不痛吗?
环绕四周,时光交错,崇祯皇帝仿佛看到历史,看到坤行宫的惨烈。
崇祯十七年,叛军围攻京城,太监王廉急告,崇祯在宫中饮酒长叹:“苦我民尔!”
太监张殷劝降,被一剑刺死。
之后崇祯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勋戚周奎、田弘遇家。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
然后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
周皇后也哭答道:“妾身跟你十八年,从未忤逆一句,现在陛下命妾身死,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
崇祯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
接着崇祯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太监去催大嫂懿安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
崇祯又召来十五岁的坤兴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
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一而再再而三,终究不忍心,让坤兴得以存活。
同时也挥剑刺死了自己年仅六岁的么女—昭仁公主。
此时天色将明,崇祯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却无一人前来。
崇祯帝说:“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最后自己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
可在临死前,这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君王,还要用剑把自己毁容,留下千古绝唱;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个骨头刚硬得到骨髓里的君王,亲自杀死家人,至死却还是牵挂着大明子民,勿伤百姓一人。
泪水流过脸颊,模糊了双眼,崇祯皇帝心里浮起阵阵伤感,既为眼前坤宁宫的人和事,更为汉人几百年后的悲惨遭遇。
“父皇不哭,母后今天做了好多……好多……好吃的,有鸡,有蛋,还有肉肉,跟过节一样……”
坤兴公主一边奶声奶气说着,一边用小手擦崇祯皇帝脸庞的眼泪。
“父皇不哭,父皇不哭……”
听完小人儿的话,崇祯皇帝心中酸楚更甚,瞬间被戳中泪点,但只有强忍着,轻轻亲了坤兴公主一口。
苦逼啊,这坤宁宫中的人都是苦逼啊!
崇祯三年,坤兴公主出生,恰逢时局每况愈下,本尊开始节省内库开支。
虽然饿不到,但也是日日粗茶淡饭,除非大的节庆,平时几乎看不到荤腥的。
衣食食用度,与外面百姓一样。
加上这个医疗落后的年代,即使是皇家幼儿,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折损率。
所以不到四五岁的孩子,连爱都不敢深爱,生怕夭折了心里受不了。
例如本尊深爱的田贵妃,一生为崇祯生下四子:永王朱慈炤、悼灵王朱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朱慈炤活了下来,其他王子皆早夭逝。
孩子连续夭折对于母亲的打击可想而知,所以平日里她都是郁郁寡欢。
终于,在崇祯十五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