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昭云听完之后,心中忽然谨慎起来,他差点忘记,这个杨广做事一向求快,不惜滥用民力,不顾农产是否耽误,也不顾死尸枕藉,只求办成速度和效果,视百姓如草芥,这样高压之下,他能否办好,会担负一定的恶名吗?(。)

第二百一十六章 术士之言() 
罗昭云离开了皇宫,回到府内,对于今日入宫的收获,还是满意的,他被提名建造东都的监管副使,也就是副总管,到时候,跟随杨素负责管理东都洛阳新建的任务。

    到时候,关于皇城的各种设施,皇宫布局、城池防御等等,他都会了如指掌了。

    他还可以利用职权,提前去圈地,把自己的潜在势力铺开在洛阳许多地方,到时候,三教九流都有自己的人,形成一个强大的关系网。

    以后罗昭云要在新皇城立足,如鱼得水,就必须有自己的势力,时刻能掌握许多大臣的信息,知道敌我的力量,知己知彼,才能活得长久。

    如果将来真的发生隋末农民起义,那么自己就提前在洛阳城,经营地盘了,十多年后,肯定相当强大的力量了。

    罗昭云回到府上,把宁沐荷找来,商谈了一些事,有不少新的想法,当然,他并不是全盘托出,并非信不过对方,而是许多事,都是长远打算,还有预见性实施,说出来太过惊人。

    “飞鸽传书,让史大奈加紧训练人手,各地收养难民孩童要经过一下筛选,然后成批培养,几年之后,都能有大用了。”

    宁沐荷不知道罗昭云为何这样安排,宁氏商会这几年发展迅猛,已经拥有很大财富,足够他一生都吃不完,用不尽了,可是,他的要求似乎远不止于此,有更大的目标。

    “公子,我知道了。”宁沐荷改成他为公子了,这个词通常都是门阀贵族家的儿郎才能用,但是现在罗昭云官拜将军,有足够资格,被称呼为公子了。

    罗昭云点头,这一切,急也急不来,需要按部就班,真正的班底,需要多年的培养,眼前使用的,只能是临时吸取,培养只有一两年的人,那些八九岁的孩童们,还需要一定成长时间。

    转眼进入了冬天,迎来了一场大雪,北风呼啸寒冷,如刀子一般刮着大地万物。

    初下雪时,飘雪并不大,也不太密,如柳絮随风轻飘,随着风越吹越猛,雪越下越密,像织成了一面白网笼罩下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寒冬时节,罗昭云依旧苦练武功,精益求精,同时熟读李靖留给他的兵书,观看他写下的用兵设想和心得,整个人更加成熟不少。

    这个冬天,大隋无战事,并且国力增强,百姓富足,文化繁荣,四海升平,更显得盛世来临的景象。

    罗昭云也经常参加朝会,但是在朝堂上,他往往低调行事,几乎不发言,但是会关注一些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记住他们的面容,揣摩那些人的性格。

    这日朝会结束了,罗昭云像往常一样离开,却被太监上前留住,带他去后宫中华殿议事。

    罗昭云心中寻思,也不知是什么要紧事,把自己唤入宫内?

    在中华殿,他看到了杨素、苏威、宇文恺、杨达、宇文述、还有一个道士打扮的人,罗昭云并不认识。

    杨广坐在正位上,吩咐太监赐座,每人跪坐在软塌上,听候皇帝诏谴。

    “这位道长是章仇太翼,精通风水堪舆,占卜星象,由他来说一下,迁都与国运、五行的关联。”

    章仇太翼起身道:“回陛下,贫道观天之象,根据陛下天子命格,得出陛下乃五行之木命,雍州地带在西南,是破木的地方,不适合陛下长久居住;而洛水出东,洛阳之地属于水地,水可生木,修治洛阳还晋家!”

    罗昭云在一旁听着,他对于道家术士,并不相信,觉得是无稽之谈,不过对于这个章仇太翼,还是有些了解,毕竟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他在隋代,可是被隋文帝,隋炀帝都信任的一位江湖术士。

    虽然章仇太翼被太子杨勇曾请去出谋划策,保佑他太子之位,但最后没有成功,他却没有受到大牵连,依然被杨广请来,予以信任。

    杨广听了之后,表情严肃,点了点头,五行学说,由来已久,自春秋战国就流行了,最有名的莫过于三邹,邹忌、邹衍等人,为阴阳学术不断完善,推出了周得火德,秦得水得,汉得土德等无形循环学说。

    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阴阳家之言,秦皇汉武莫不如此,隋文帝也因为梦见洪水,被术士解梦李洪,而对李阀极力打压。

    “朕前段日子,亲自到了邙山一带,观察地址,决定废除以往选邙山脚为都城的旧例,而是正对伊阙龙门,与邙山中轴线建造新城,才符合朕的心意,尔等以为如何?”

    章仇太翼掐指一算道:“水出龙门,紫气东来,正是皇都龙脉兴旺之地,洛阳乃中原核心,天地中央所在,自武王每周之后,建立洛邑。东周时候又改名成周,到东汉光武帝,正式迁都于此,几经波折与磨难,我大隋于此浴火重生,必将大放光彩,像周朝一般得天下八百载。”

    杨广听了术士之言,微微点头,对着其余人说:“朕宣布,由杨卿为监工总管,杨达、宇文恺、罗昭云为副总管,负责此次建造新都,从明年开春即动工,一年内完成,明年年底,朕要搬入洛阳新的皇宫内。”

    杨素、宇文恺、罗昭云、杨达等人心头一颤,暗自叫苦,这工期未免太短了吧。(。)

第二百一十七章 赏雪观梅() 
罗昭云离开中华殿的时候,心中有些忧虑,一年内建完洛阳城,哪怕只是皇宫和外城墙,不算一百零八坊,那也非常赶进度啊,至少发动数十万的劳工才行。

    当然,最头疼是杨素,罗昭云只是副使,还没有那么大权力,以防护治安为主,监督质量。

    罗昭云与杨达、宇文恺走出来,三位都是副使,以后相处的时候还要很多,杨达呵呵一笑道:“罗将军,宇文先生,以后咱们就是一个战线的袍泽了,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一起出去吃顿酒吧,二位觉得如何?”

    这杨达五十多岁了,样貌不俗,国字脸,眉峰重,仪表堂堂,曾当过隋朝黄门侍郎、内史侍郎、几州的刺史等,十年前,当过工部尚书,一直兢兢业业,深得隋文帝、隋炀帝两代皇帝的信任。

    杨达算是大隋的贵族,其父杨绍,曾仕北周,为仪同、内史下大夫,杨达的兄长为观德王杨雄,隋初四贵之一,也是杨阀的一大豪门。

    当然,杨达还有一个身份,更加厉害,那就是,他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亲外公!

    不过这个时候,武则天还没有出生呢。

    宇文恺官职并不大,听到前宰相,工部尚书,如今的纳言杨达亲自想要,不好拒绝,点头同意。

    罗昭云也有意跟二人拉近关系,所以也痛快答应:“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三人还没有走出几步,有太监飞奔而来,叫住了三人止步。

    杨达询问:“不知陛下要召唤我等谁回去?”

    “不是陛下召唤,是皇后、公主,邀请罗将军到后院赏梅。”

    罗昭云噢了一声,有些意外,抱歉对杨达、宇文恺道:“我先去面见皇后,公主殿下,晚上的不变,就设在自家的烟雨楼吧,酒水都可以免了。”

    杨达一听,哈哈笑起来:“那就这样说定了,都说烟雨楼的酒香醇,今晚能够管醉了。”

    “行,今晚与二位大人,不醉不休。”

    罗昭云抱拳说完,跟随太监穿过宫苑和重重殿宇,来到了后花园御林。

    这里原本郁郁葱葱的园林,一改往日翠绿的装束,已换成洁白的银装素裹,大殿楼阁的房檐上都是厚厚的积雪。

    梧桐苍翠的叶片,纹丝不动的挺立在哪儿,高傲地接受着风雪地洗涤,许多枝杈和叶子上积满了毛松松的雪球,像披上了洁白的罗衫;垂榆的枝条不再显得那么瘪色,上面缀着的白雪就像朵朵含苞待放的白梅花。

    罗昭云来到一片庭院,这里面有一片梅林。

    在梅林飘香的深处,有一处石亭,那时赏雪梅亭,宫女、太监站在那伺候着,萧皇后,小公主坐在石亭内,此外,还有一些人,如大公主、宇文士及夫妇,还有一个中年男子,带着两个男孩。

    罗昭云走过去,认出了那个中年青衣男子,正是李渊,两位公子,分别是十五岁的李建成,和六岁的李世民。

    李渊跟杨广是表兄弟,妻子窦氏出身关陇贵族,还是北周的皇亲国戚,故此这李渊,双方的势力都不小,奈何杨广似乎从小对这个大耳李渊不大喜欢,觉得他呆板、木讷、实在,才华不够,没有真正重视他,目前只是一个掌旗的礼官,虽说有四品,但没有什么实权。

    不过,杨广虽然对李渊的待遇一般,但是倒是很喜欢李家这两位大小公子,十五岁的李建成,长得文质彬彬,稳重仁厚,读书习武都可圈可点,二公子李世民,活泼好动,机灵古怪,鬼点子很多。

    “罗成拜见皇后娘娘,及两位公主殿下。”

    “罗成,你来的正是时候,方才我等赏梅时,哀家与大小公主,士及、建成各做了一首咏雪、咏梅的诗文,但谁都谈不上如何惊艳,就想到了你,恰逢你今日入宫议事,就特意叫人在中华殿外等候,引你来此一起赏梅作诗。”

    罗昭云心中很不愿意,又是吟诗啊,自己虽然是半个文科学生,也喜欢文史,但是毕竟不是真正古人,对吟诗作对,没有那么深入骨子里的热衷;最近总是剽窃唐宋名家的诗文,他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这个,微臣一时,也想不到什么佳作,只怕会让皇后和公主们见笑、失望了。”

    小公主杨采玉听完,吐了吐舌头,暗中向他抛媚眼,心说:我还不知道你,就在这装吧,才不外露,故作谦虚!

    李世民年纪小,但是十分机灵,眼珠一转,哼道:“都说罗成文武双全,乃是京城后起之秀,了不起的青年才俊,今日一见,也没什么,藏头缩尾,没有大丈夫敢做敢为,亏我还把你当成榜样呢。”

    罗昭云淡淡一笑,知道这小子在用激将法,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此时还是一个小屁孩呢。

    诸人看着李世民小小年纪,一副小大人的口吻,都觉得滑稽好笑。

    李世民却不觉得什么,仍背着手,听着胸膛问:“罗成,你究竟能不能做出一首,咏雪又咏梅的诗,互赞之,却不相欺压,另其一逊色。”

    事实上,这小子没安好心,是有意为男人了,一个六岁多的黄口小儿,出口成文,大不简单了。

    李渊微笑,对于这个二儿子的急智,还是挺赞许的,萧皇后、小公主等人,却是想看一看罗昭云的即兴发挥和才华。

    “这有何难?”罗昭云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想缩头,尤其是面对这个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有意展现一下,震慑住他,没准以后投身李唐,能够知他才能深浅。

    所以,罗昭云思忖一下,吟出来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家有子初成长() 
萧皇后、杨采玉、大公主诸女都是眸光一亮,惊喜连连,反复咀嚼诗文,不禁动容。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太有道理了,各有所长,各有缩短,谁也压不过谁。”

    李渊也对罗昭云的诗文感到佩服,不知他是否急中生智,应景所做,还是提前就写过类似的诗文,但不论如何,他能写出这样的话,才华绝对够惊艳了。

    “这首诗文,不但文采出众,最主要有一定人生道理,雪与梅,各有优缺点和不足,人也如此,不能只看不足,也不能全看优点,只有从不同侧面去看待,这样才能看准人。”

    众人点头,觉得李渊这话说的有道理,把诗文阐述的话题,推到了人生的高度。

    李建成、李世民这时候,对罗昭云的不服气,顿时削弱了,单论文采,二人就元不如对方了,要是比治军打仗,武艺本领,似乎也不如,不知不觉中,对他有些心生敬佩了。

    小公主看着罗昭云神采奕奕,英伟非凡的样子,简直要陶醉了,小心房怦怦加速跳动,欢喜得不要不要的。

    杨采环也不吝啬语言,在一旁称赞不已。

    萧皇后叹道:“都说薛道衡是我大隋的第一文豪、才子,恐怕这个称呼,要易主了,至少在诗文方面,他的诗,及不上罗将军这几首啊。”

    “皇后过奖了,昭云愧不敢当,只不过,一时感慨,偶得佳句而已,如果写汉赋,写公文等,我就不行了。”

    萧皇后等人见他如此谦逊,更觉得他人品出众。

    其实,罗昭云不是谦逊,而是实话实说,他能背诵一些古人的诗歌,这个难度不大,如果要背出一篇完整的汉赋来,那绝无可能了。

    即便让他以文言文写一篇公文,能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文锋犀利,文采飞扬等,他是做不到的,所以丑话提前说,以后遇到这种事,直接拒绝,免得当面出丑。

    一个时辰后,罗昭云与李渊父子三人,一同出了皇宫,沿途上,李渊有意结交,拉近彼此关系,因为李渊目前郁郁不得志,觉得自己很难在仕途上有起色了,而罗昭云越来越受宠,故此,他想提前攀交,日后有个照应和提携。

    毕竟,这个时候的李渊,势单力薄,虽然与大隋皇室有亲戚关系,但是杨广暂时对这表兄,并不上心和重要,搁置一边了,身份尴尬。

    此外,李渊不算是关陇贵族李阀中势力强大的几家,由于他父亲早故,李渊一家有点衰败的迹象,要不是窦氏的娘家力量很强,关系攀交错杂,促使李渊的威望,还是有一些的,只是绝不像后世想象的那么神勇、有地位。

    很快,几人出了皇城正门,过了小桥,在宏伟广场上,准备告别。

    李渊面容慈和,十分客气道:“罗小友,记得过几日,一定要来寒舍小叙一番。”

    “李大人相邀,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