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将微微愣住,不知杨素有了什么用兵之策,要知道,杨素并非一个纯粹的武将,其实他武功平平,年轻时候只练出了暗劲,但是后来并没亲身厮杀过,个人武力锐减,年老之后,连暗劲也没有了,但是他统兵,诡异多变,不按常理出兵,就连他麾下的将领,也都猜不透下一步,主帅要如何击败叛军。

    “如果我军就在晋州逗留,僵持下来,时间一久,粮草就不够用了,不断从黄河南岸运来,舟车劳顿,路上环节太多,容易出差错,一旦无粮,十万精兵可能瞬间崩溃,所以久战,并不利于我朝廷军马。”杨素说道。

    “大帅难道已经有了灭敌之策?”杨子崇忍不住问。

    杨素淡淡一笑,带着几分神秘,说道:“本帅的确有了谋计,尔等竭尽之力去执行,勇敢无畏,消灭这支叛军,并不费多大气力。”

    诸将听完,更加好奇了,心中对杨素的敬重更深了,连罗昭云也不例外。(。)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退维谷() 
当天夜里,朝廷各军主将都被安排了任务,然后纷纷告辞回营了。

    杨素用了一计,其实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借助了当年韩信助刘邦出师汉中,袭击三秦的策略,他明着让大军徐徐挺进,向叛军试压,暗中则挑选了八千精锐之士,以猛将鱼俱罗为统领,潜入了霍山,要沿着悬崖深谷前进,直捣叛军的老巢,偷袭后方赵子开的大营。

    这个策略,高度保密,杨素没有当着面宣布,故而许多将领返回去时,还有些不是很清楚,如何能给十万叛军致命一击。

    先锋军、左军、右军、中军、后殿军向前压进,已经进入了晋州之地。

    这里的叛军不战而撤,地盘留给了朝廷禁军,可是这里的仓库存粮,还要牛羊等牲畜全部带走了,留下的相当于空城、空地,因为百姓没有粮食,也纷纷逃离此地,去别处避难去了。

    “叛军这是要用绝户计啊!”周罗睺脸色一冷,已经猜到了叛军的意图。

    很快,杨素就下令,大军驻扎城外,与晋州城相隔数里,互为犄角,并派出三千甲士入城,治理城内秩序,恢复朝廷管制。

    杨素带兵经验奇多,按他习惯,不会把大军驻扎城内,那样等若猛虎关入笼子内,施展不开,一旦被围困,或是城内藏有伏兵,夜间从地道杀出来,城内厮杀一乱,哪怕有十万大军,都要崩溃了。

    派去晋州城的张寿将军,还有司马、功曹等人,入城后调查民情,全都傻眼了,因为城内能吃的都被抢走了,壮丁也被抓走,剩下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眼看没有多少粮食了,再撑数日口粮,就要没粮食度日了。

    张寿将军赶紧将情报送给了杨素,连后者也紧锁眉头,感到事情的棘手,如果不拿出军粮救助城内的百姓,那么百姓就要饿死许多,毕竟不少老人、孩子等,无法长途跋涉迁徙。

    但如果把军粮拿出来,那么大军不久要断粮了,士气受到影响,难免会打败仗,然后兵败如山倒。

    这已经不单单是用兵之计,还有人性、道德、心理战术了,比谁对百姓更狠!

    杨素陷入危难,因为他代表着是朝廷大军,如果对朝廷的子民见死不救,饿死数十万人,即便他打胜了这场仗,镇压了叛军,他也要成为替罪羊,到时候许多士大夫、门阀贵族口诛笔伐,骂他没有人性,政敌也会攻击他,那时皇帝很可能会为了平民怨,斩了他,以安抚天下了。

    如果救百姓而吃了败仗,作为三军统帅,他同样难辞其咎,哪怕不被杀,他的无敌名声,也要终结了,到时候,一些政敌同样不会放过这次绊倒杨家的机会。

    “父亲大人,此计太过阴险了。”杨仁行忿忿不平道。

    杨万石道:“父亲大人,这些百姓,我们不能不救,但也不能全力去救,除非给出军粮之后,我们立即退军,否则等粮草一空,后方补给难以及时到达,只怕会引发军中哗变,大军不战自溃了。”

    杨素沉思半天,也没有两全之策,叹息道:“本帅没想到,叛军会这样心黑手狠,拿数十万百姓的命来赌,看来叛军之中,也有如此精擅谋计之人。”

    中年谋士侯莫乾说道:“应该是王颊出的主意,此人南梁名将之后,又饱读诗书,精通兵法,才华出众,可惜没有收到朝廷重用,所以才投靠了杨谅,企图投机取巧,博取日后高位!”

    大将军杨子崇道:“大帅,当务之急,最稳妥办法,就是拿出一部分军粮,给城内百姓食用糊口,然后我大军分批退走,不能声张,免得被叛军追击掩杀,全线崩溃!”

    杨素摇头道:“此计看似稳妥一些,但是助涨了叛军的气焰,到时候,叛军再次占据了晋州,跟我们拉锯战,时间一长,等叛军把蒲州和其它州的粮草都卷走,那时候,我们就更束手无策了,所以要彻底解决困境,必须要大败叛军,消灭晋州赵子开的兵马!”

    诸将觉得有理,纷纷点头,沉默下来。

    杨素冷静说道:“立即派人统计一下,军粮还有多少石,足够十万大军多少日子食用,另外,核查城内多少百姓,一日以粥保命,需求米粮的最低数量,看能双方维持多少天!同时,立即派人去蒲州征粮,还有黄河北岸的几大粮草运粮!”

    “大帅,这些只怕都在叛军算计之内,粮道的安全问题,也要考虑进来。”身穿青衣长袍的谋士刘权提醒说道。

    杨素点头,叛军这一招,不可谓不狠辣,让他有些被动,正是拿住了他身为朝廷大军统帅的为难之处,叛军可以不顾百姓死活,他杨素却不能放任,他可以对三军将士狠,却无法对百姓狠。

    这有道德层面,更有良知层面,杨素虽有枭雄之才,却不是真正的枭雄!

    杨素说道:“抽出一支兵马,专门保护好沿途粮道的安全,不能有失!我们暂时退军不得,要逐渐反客为主,抢回主动权才行!”(。)

第一百七十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 
晋州城内,大约还有十万多人,跟城外的大军数量基本相同,而隋军粮食只有半个月的,需要后面源源不断输送过来,远征打仗,不可能一下子带足十万大军一年的粮草,通常都是两三个月的储存量。

    原因诸多,比如一来是运输能力,无法携带那么多;二是筹粮速度,不能瞬间就调集十万大军一年口粮;三来也是为了安全考虑,一旦被敌军偷袭,付之一炬,那就操蛋了。

    杨素遇到了统军多年,棘手的难题,这种镇压叛军,他务求完美,好让自己光荣退休,如果出现偏差,不顾城内百姓死活,即便镇压了叛乱,他的下场也会很悲催!

    这已经不纯是带兵打仗的兵法谋略,而是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了。

    “叛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变得没有底线了,可是老朽杨素,还爱惜这一身羽毛,所以这个死扣,要解开,难啊!”

    麦铁杖拱手道:“大帅,不如让末将带一支精兵杀过去,重创敌军,抢回一些粮食!”

    杨素摇头道:“不妥,现下轻举妄动,只怕会让中了伏兵,一旦折损,对我军士气影响太大了,往后更难坚持。”

    周罗睺也算久经沙场,多少明白杨素坚决不退军的心思,也猜到大帅最后的底牌压在哪里,询问道:“大帅,鱼将军那边,需要多少时日?”

    杨素沉声道:“山路崎岖,全军步行,上百里路,至少十日!”

    “也就是说,我军要坚持十日,然后等待反扑?”周罗睺问。

    “差不多这个意思了。”杨素没有隐瞒,其实他还有一股希望,就是希望鱼俱罗带着八千精兵,能偷袭到赵子开的后方大营,这样主帅被杀,被擒,前线的叛军自然要溃败了,隋军就可以继续北上。

    什么粮食问题,什么安置流民,那时都能妥善解决了。

    张寿叹道:“蒲州一带,被围困一个月,粮草也匮乏了,只能从黄河南岸几个粮仓运输过河,然后护送过来。”

    谋士侯莫乾盘算道:“我军的粮草,够城内城外的将士用七八日,甲士要北上袭击叛军,至少还需要三日的口粮,城内百姓也是如此,所以运来的粮草,至少要达到目前军营的存粮一半,才能勉强过关!”

    杨素冷静道:“传令下去,务必把军粮运来,不得有失,各营合理安排伙食,要每日递减,不能贸然断粮,哪个军中产生哗变,提头来见!”

    “遵命!”几位将军感受到了杨素身上的杀机,全都严肃起来。

    ………

    数日过去了,一支从广通仓运粮而来的队伍,正朝着蒲州一带进发,可是走到一片山林地时候,突然传出一阵厮杀声,埋伏在外的散兵游勇,叛军的死士,早就躲在这一片运粮必经之地,进行伏击。

    火箭射出,顿时点燃了粮草,叛军虽然人数少,只有几百人,对抗两千多护送粮堆的甲士,可是他们不求杀敌,不求大胜,目的只在烧粮,所以出其不意,很容易得手了。

    “快救粮草啊!”一位都尉脸都绿了,没有了粮草,他如何去交差复命啊!

    ………

    这相似的一幕,也在另一支运粮队伍上演,那时从常平仓渡河运来的粮草,走出百里就遭遇袭击,被大火烧毁,哪怕斩杀了一些叛贼,但也于事无补。

    当这些消息传回前进主帅大营,杨素彻底变脸了,当场就斩杀了两名都尉,以震慑军威!

    诸将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叛军早已在晋州放出不少人马,潜伏在几处隐蔽的山川和森林内,也许每一队只有几百人,就等着烧粮草呢。

    “大帅,趁着还能支撑三日,赶紧撤军吧,否则,大军无粮,后患无穷!”

    杨素摇头道:“本帅暂时还不想听退兵之策,众将军,可有其它计谋,解此危机?”

    诸位面面相觑,都感到束手无策了。

    为了稳住军心,杨素已经把鱼俱罗带精兵偷袭后方的事说出来,但即便如此,远水解不了近渴,众将士对粮食这燃眉之急,还是无可奈何。

    杨素目光一扫,看到了年轻沉稳的罗昭云,出言问道:“罗成,你有什么想法,可为本帅解忧?”

    罗昭云被点名了,站起身,一抱拳道:“启禀大帅,眼下形势不利,只能退军了。”

    “啪!”杨素一拍桌案,脸色露出几许愤怒,还有一丝失望,他原本以为这罗昭云有些奇特不凡,想不到,也是如此庸俗之见,期待破灭,更让他气愤。

    “本帅已经说了不想退兵,再坚持七日,便可有大胜的把握,这一退,前功尽弃,还有损兵折将!”杨素喝斥道。

    罗昭云不急不徐,继续道:“末将所说的退军,是以退为进!”

    杨素愣住了,收敛了怒气,狐疑道:“何谓以进为退?如何个进法?”

    罗昭云从容道:“既然叛军已经打准了粮道的主意,短时间内,拼死阻挡,哪怕我军精兵护送,也扛不住一群死士不顾性命地偷袭纵火。所以,我军形势不乐观,恐怕叛军主将通过斥候的特殊手段,已经了解。我军硬抗,不会有进展,不若故意退兵,引叛军来追杀,然后,伏击反杀。一旦成功,到时候从战死的叛军将士衣袋口粮,还有伤残战马上取肉,或许还能多支撑几日,然后前后夹攻,大破后方的敌军!”(。)

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差事() 
罗昭云陈抒己见之后,杨素眼神一亮,豁然开朗,像是抓住了一团灵光,顿时有了新的战略想法。

    其实这个以退为进的办法,并非多高明的计策,只不过比较灵活,属于随机应变,在场的许多将领,头脑僵化,大多是武夫,动脑子就不行了。

    杨素原本也能想到,但是因为他太在意这次得失和名誉,反而失去了遗忘的镇定。

    人一到晚年,不论他年轻时候多么神武,做了多么大的丰功伟绩,简直跟个伟人、传奇一般,可是到了晚年,往往一犯错误,也是致命的。

    因为这种伟人,往往太过自信,主意太正,觉得别人的才能,跟他相比差了太多,只相信自己,而且年纪一大,顾虑越多,考虑的事情,往往脱离了事迹,想到后世名声,想到如何延续家族,相当长生等等。

    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朱元璋等等,这些牛人年轻时候,都是经历诸多磨难,然后成就大业、盛世,可晚年的错误,也足以让国之动荡!

    杨素这次出征,年过六旬,明显考虑事情的时候,老想着爱惜羽毛,尽快战胜,给自己一生戎马生涯,做出一个完美谢幕。

    这样一来,考虑问题难免不如以前那么从容自如,智计百出了。

    现在被罗昭云一提,杨素顿时就完全想通了,可谓一点就透。

    “罗成此言,哈哈,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其余的将领咀嚼半天,才反应过来,越发觉得这样做,的确是一个机会。

    杨素思忖一下,说道:“不过再实施过程中,环环相扣,任何一环,都要演示得逼真,不能让敌军的斥候发现,引叛军追击,哪怕只击杀两万人,燃眉之急,便可解决,后面的粮草,也能再次送来。”

    众将闻言之后,全都点头,这一下,刚才死沉的气氛,忽然活跃不少,纷纷请命要伏击叛军。

    杨素微微一笑,心情转好,但是在部署兵力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谨慎又严密,各个细节,跟几位心腹大将军推敲,其中罗昭云所带先锋军的任务,就是断后,任务复杂!

    之所以复杂,要先战后撤,战的时候要勇猛无畏,挡住叛军的疯狂进攻;退的时候,要假装溃不成军,引得叛军疯狂追击!

    这几乎是两个极端,在大战之中,很难都顾好,如熊与鱼掌不可兼得!

    罗昭云苦笑道:“大帅,这个任务交给末将,是否……”

    “怎么,有什么想法?”杨素微微一笑,现在怎么看罗成,都觉得是大隋福将,才学和武艺都是上上之选,他甚至在想,杨家嫡系中,是否有跟他同龄的孙女,然后跟罗家联姻,此子日后,必然出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