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次汉王叛乱,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朕亲自点将,激励三军,英勇杀敌,平定祸乱——”杨广慷慨激昂地讲话一番,倒是挺有煽动性的。

    等他亲自点了杨素、周罗睺等将领,递出兵符,任命为帅为将。

    “击鼓,祭旗——”杨素接过兵符和令旗后,轻车熟路,站在大军面前,朗声喝令。

    号令自北向南,一层层传下去,唱响的声音络绎不绝。

    “咚——咚——”,沉闷而又巨大的鼓声,划破长空的寂静,惊起远处林中沉睡的飞鸟。

    “杀啊——”一百名壮士手持厚重剑,看准那祭台上绑着的牛祟牲口,手起剑落,动作整齐地就像一片凛冽的寒光,一百头牲畜的首级便被同时砍落,血迹洒满校场,洒在魏旗上。

    “杀杀!杀啊——”

    数万人高举刀枪,齐声喊杀,声势直达云霄,惊天动地,罗昭云身在其中,热血沸腾,这就是古代出征点将,激发男儿血性,保家卫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守卫边疆……

    “从此开始出征的杀伐之路了!”罗昭云心中暗叹,充满了激昂和斗志,雄心霸气,热血燃烧。

    他身后校尉郭孝恪,还有一些郎将,身披盔甲,血性勃涌,也都大声喊着,热情高涨!

    “先锋将罗成听令!”杨素大声呼喝。

    “末将在!”罗昭云在点将台前听封接令。

    “时辰已到,率军出发!”

    “得令!”罗昭云起身,此刻迎风顶立,战袍飘展,翻身跃上马背,纵马回到先锋军阵列前,手中长枪猛地向前挥舞:“儿郎们,出发——”

    “喏——”将士同声,轰然应诺。

    此际,战鼓擂响,号角吹动,沉重响亮,敲击交响在所有人的心头。

    两万先锋大军,就像一字排开地长蛇,向着西面开去,高高飘扬的红色旌旗,就仿佛是每一个出征的战士的心情,兴奋而又悲壮。(。)

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征北伐() 
大军出征了,浩浩荡荡,气势雄浑,兵甲锵锵,先锋队伍有两万人,率先出行,与中军相隔了十多里,旌旗飘展着。

    大队伍呈长蛇阵型向前进发,一排六人,两万多人排开,加上辎重车、铁骑、弩车等等,队伍如同一条长龙在盘旋前行。

    哐哐哐!

    整齐的步伐,劲壮有力,甲叶摩擦,发出相同的律动,给人一种雄壮的感觉。

    罗昭云一身戎装,将军级别的铠甲铁盔,披着白袍,手中提着一把虎头湛金枪,枪身乃精钢打造而成,长近一丈,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

    这是他步入化劲之后,第一次出征,整个人的气质和体能,都比过去强大很多,自信满满,神采飞扬。

    他身边是三百铁骑护卫,连马身和马首都有铁皮包裹,战马壮硕,骑士魁梧,彪悍十足,扬尘在黄土古道上,滚滚尘土,席卷烟尘冲天。

    大军离开京城后,先向东,过函谷,然后一路向北,要经风陵渡口,运过大军到达黄河北岸,才能开赴晋阳。

    而叛军很可能就会在河东绛州一带,与先锋军交战。

    虽然汉王等人也知道堵住黄河对岸,占据有利地形伏击,就能使京城大军陷入被动,可是河岸驻扎的府兵不少,而且周围郡县的城池并没有投靠汉王,所以叛军要打到黄河口,还需要一些时间,费些周章。

    这一日黄昏,赶路整日,人困马乏,三军停顿,安营扎寨。

    罗昭云第一次带领这么多的大军,多少有些兴奋,但是他极力保持镇定,否则会让郎将、都尉、校尉、百夫长、队头们看轻。

    “派出去的斥候,可查探好了扎营位置?”

    一位负责斥候的校尉回道:“禀将军,已经查探完毕,潜伏三里的山坡下空地,正符合将军的扎营要求。”

    罗昭云点头,他就是从斥候做起,深知这里面的门道,还有斥候的作用,可以说,斥候利用好了,就像未来的雷电一般,能提前发现敌军的位置、兵力、伏击情况,这些情报,对于军事作战非常重要。

    “传令下去,在前方三里安营扎寨,派人向后方的中军送去行军汇报!”

    “末将得令!”

    罗昭云策马向前,不一会,两万大军抵达了扎营地点,开始分营盘位置。

    外围是左前军、右前军、左虞侯军、后虞侯军、左后军、右后军,每军各设两营,这样成梯度扇形向外扩,一圆套一圆的连接,每一个圈都是一个大营,中军营帐以车布在外围,然后步甲一千八百人在外围,骑兵一千人,辎重兵也在内,侍卫军营等,层层环绕帅帐

    每营大约一千四百人,一共一百四十幕帐,营街宽十五步,荆条有序,人道马道清晰区分,各营有偏将、校尉率军巡逻,两班轮换,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两万人马基本分完,这是他出行之前,跟李靖反复商讨的驻扎阵图,罗昭云已经默记于心。

    很快,各营在挖壕沟,立倒刺,轧帐篷,建立简单的行辕。

    由于暂时不在敌战区,所以扎营相对简化,没有那么多防御,预防伏兵来袭。

    但罗昭云治军严明,仍一丝不苟地分配着任务,这是提前练兵,提升纪律性,把在京城驻扎时候的懒惰习惯给剔除一些,否则,队伍越走越松垮。

    治军之严,必须从刚离开故土,就要严明军纪,如同要面临大敌一般,调动起所有人的紧迫感和纪律性,否则,一盘散沙,不用打硬仗,就会溃败了。

    夕阳降落,营地一顶顶白色的帐篷,如同荒野绽放的白花。

    罗昭云在帅帐旁跟一些亚将、偏将、虞候总管、功曹等商议一番巡夜和辎重事情后,众人纷纷离去,各忙各的,他则走出帅帐区域,打算四处走走,观察营内情况。

    放眼四顾,漫山遍野都是战士正在忙碌着,铁甲生辉,锐光闪烁,寒芒一波一波滚动,在夕阳余晖照耀下,闪烁着诡异的清冷光辉。

    一群群年轻黝黑的面庞,眼笑中充满未知的兴奋,北上讨伐叛军,渴望立下功劳。

    他站在山坡,看着下方营地,看着校场,看着千万甲士,古代营地的场景,军旅飞扬,一股雄心壮志充塞在心间。

    “杀!嗨!嗨!”

    远处空地上,有一支相对新军队伍,从未上过战场,正在抓紧练兵演阵,场面壮观。

    上千号甲士,迈着同样的步子,喊着铿锵有力的号子,举着长戈长矛,犹如一座正一动的山岳,以无坚不摧的气势向前走着,浑身甲片银光闪闪,血气方刚,这么多人的气势可令风云变色。

    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气魄和团体,只有身披铠甲,手持横刀,挥洒热血,马革裹尸的战场上,才会感受到,生命的热烈和悲壮!

    夜色降临后,杨素曾亲自带人在远处观望先锋军的阵营,他颇为满意,对于罗昭云的带军和扎营能力,算是认可了,捋须一笑,策马回返了,并没有跟他碰面。(。)

    ps:  欢迎许多新来订阅的朋友们,请多多支持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 帐内议事() 
大军行军有速,纪律严明,数日后,已经开赴到了黄河岸边。

    滚滚长河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否成败转头空!

    罗昭云率大军在古渡口渡过河面,进入河东蒲州地带,这里已经有了叛军斥候出没,但是大军还没有完全打过来,中间卡住了几座城邑,犹如洪流中的礁石,还在屹立着,随时可能覆灭。

    先锋军派出了一些斥候火队,大半日过后,回来只有一半,多数都遇到伏击,与叛军的斥候交锋,互有死伤。

    但是,斥候营也传回了一些有用信息,那就是三十万叛军,已经占据了河东、河南二十多个州,如晋州、汾州、云州、代州、朔州、相州等等,铺开的地盘越来越大,许多北齐旧地的遗民,纷纷加入叛军的队伍,凑热闹、搞破坏的意味更浓。

    “看来北齐的旧贵和遗民,还没有完全死心,不甘心就这样被亡国了,明着是参与汉王的军队,其实想趁乱造反,使大隋越乱越好。”罗昭云叹息。

    这不难推测,因为汉王杨谅,年轻气盛,没有什么大魄力和政治智慧,虽然十三岁时候就被封亲王,委任到地方做总管,但是他没有去上任过,只在几年前,十八九岁的时候,才真正出京。

    但不论是抗击高句丽的高元进犯,还是北击突厥,他这统帅都是挂名的,根本没有去过前线,也没有培养出什么军事才能、杀伐气魄来,威望也不足。

    就是这样一个眼高手低的汉王杨谅,他在太原起兵,北齐之地的军民全部依附,很多人明显就动机不纯,根本不是看到杨谅有天子之运,旷世之才,而是别有目的,跟着作乱而已。

    先锋帅帐内。罗昭云一身铠甲,与众亚将、偏将、都尉,围绕着地图,议论纷纷。商讨进攻对策。

    “诸位将军,大敌当前,可有良策?”罗昭云并不着急自己表态,而是想通过询问的方式,知道一下这些将领的见识、谋略等。能说的不如会听的,有几斤几两,一听便知。

    四亚将之一的周伯涛拱手道:“将军,末将以为,我军只有两万,而敌军在蒲州与晋州的接壤处,快接近十万兵力,我等不该冒进,当尽快派人联系联系蒲州及周围几座小邑的守军,能包成一团。扎稳脚跟,同时,等候杨帅的大军主力到来。”

    “末将附议周将军的高见!”亚将宁武飞直接说到。

    罗昭云点头,询问侯莫陈婴,这人出身侯莫陈氏,祖上可是北魏皇室宗族之一,北周六镇起义的时候,侯莫陈顺是十二大将军之一,绝对的关陇贵族的显赫一员。

    “我没意见,你是这次先锋主帅将军。一切听你的!”侯莫陈婴面带冷笑,不以为然。

    事实上,帅帐之内,许多人并不服气。因为罗昭云的年纪不大,这些人大多听闻过了。

    关于罗昭云提升速度,让这些军中的老油子武将们,都有些不服气,觉得他走了****的运,每个时机都能把握住。直接提拔上去,不像他们这些人,厮杀了数年,十年,还是亚将,不是真正的将军官爵。

    罗昭云心知肚明,眼神轻眯,倒是没有发作,目光专项第四位亚将,也是最后一个,长孙超。

    此人出身关陇长孙氏,算是长孙晟、长孙炽的旁支族人,长孙炽三十多岁,他出征之前,就得到长孙晟的点化,让他行军时侯,多辅佐、听命于罗成将军,所以,他此刻的意见与其他人不同,看似有一些冒进,其实是要把建议拉向另一个极端。

    如此一来,将领的意见一南一北,就有了弹性,空出很大的回旋余地,好让罗昭云自己发挥拿主意。

    任何时候,不论朝堂还是军营中,都不会只有一种声音,意见肯定提什么的都有,这是正常的,最重要还是当权者自己来把握,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否则,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步错,步步错下去。

    “长孙将军以为如何?”

    长孙超拱手答道:“末将以为,当一鼓作气,继续向前,与叛军交锋,一来缓解蒲州城的压力,起到解援的作用;二来可以迎头痛击叛军的嚣张气焰,振奋士气,有利于大军主力与叛军正面作战的气势。”

    他的意见,明显跟周伯涛、宁武飞不同,一面主张谨慎,一面主战锋芒,都有些道理,但也不全对。

    罗昭云微微一笑,不表露自己的看法,专向那些偏将、都尉询问。

    十多个偏将,二十多位都尉,他们多在四员亚将手下当差,所以察言观色,说出的意见,大多靠近自己的上司。

    这时候,罗昭云的脸色微凝,整个人变得寒冷几分,化劲层次的体能,还有精神的饱满,都使罗昭云的威势不俗,自然流露着几分霸气。

    在场的武将们,此刻全都安宁下来,似乎都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气场。

    “听过诸位将军的提议和高见,本将军已然心中有数,一些人说的蕴含道理令本将军佩服,也有些人,一身胆气,令人敬重!”罗昭云开头几句,算是戴高帽,让在场的武将们,心头多少有些舒坦,面子增了几分。

    “本将军综合之后,越沉思越觉得不论进退,都有利有弊,不可贪功冒进,但也不可墨守陈规,所以,本将军决定,不急着援救蒲州城,先垒筑防御工事,同时派出轻骑前往地方所占区域进行滋扰他们的营盘和粮草。待我先锋军整顿一日过后,缓缓推进,随时准备与叛军一战!”

    罗昭云说完,语气肯定,不容置疑,在场的武将们面面相觑,心想原来这罗将军早就想好定策了,刚才故意让大伙表态,把意见说完,成为了定型,此刻,难以再提出反驳意见,出尔反尔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练兵() 
罗昭云综合了这些人的意见之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封住了众人的口,让这些武将很难再反驳。

    如果罗昭云率先说出自己的主张,很可能遭到不同的抵制,非常的被动,而且这些人知道他的心思后,肯定各有准备。

    聪明的领导者,往往都是先不开口,听属下的人把意见说完,然后做个总结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几乎一锤定音。

    “原地修整两日,然后继续北上,与叛军交战,扬我大隋先锋军的威武!”

    “末将遵命!”有人主动迎合,也有人被动跟着遵从。

    “好了,今日的军议会就到此,都回去休息吧,各营保持警戒,不得松懈!”

    诸将称喏,抱拳一礼,然后徐徐退出。

    这些武将出了帅帐,有些主战者,或是站在罗昭云一边的将领,自然有些兴奋。

    而大部分将领,本来以为能在这次会上,反驳一下,给这个年轻气盛的罗成主将一个集体下马威,震慑一下出口气。没想到罗将军,竟然如此沉稳老练,把他们都给绕进去,堵得哑口无言。

    “这个少年罗成将军,不简单啊!”许多将领吃了瘪,才觉得这个少年似乎有些能力和头脑。

    罗昭云派人向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