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清晨,阳光明媚洒在山麓上。

    北斗殿内,萧妃跟自己的长子杨昭,小女儿杨采玉见面,听二人谈论着沿途的经历,尤其是如何在山谷遇袭,被罗昭云料敌先机,提前替换了,致使误中副车,否则,他们早就没命了。

    雍容华贵的萧妃听完,对罗昭云的印象更增几分好感,倘若罗昭云没有能力和胆色,未雨绸缪,冒死相救,她的长子和小女儿,都将遭遇不测了。

    “如此看来,那罗昭云还真是一个栋梁之材,如此年纪,带兵严禁,遇事不惊,料敌之所想,将来必是一位名帅!”

    晋王杨昭、小公主杨采玉听到母亲如此高度评价罗昭云,出奇地都没有任何异议,纷纷点头。

    萧妃微笑说:“不对劲呀,换做以前,我一提罗昭云少年成才,还有人跟哀家辩驳呢,怎么今会儿,也认同了。”

    “此一时彼一时嘛!”杨采玉笑嘻嘻道:“以前我不了解他,现在,我也知道他有勇有谋了。”

    萧妃抿嘴一笑,这个小妮子,似乎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不骄不躁了,举手投足,都稳重了不少。

    “玉儿,这个罗昭云,你不讨厌他了呀?”

    “谁说我讨厌他了。”杨采玉大眼睛扑闪扑闪,一副很正经地道:“他可是我的救命恩人,以后谁也不准在我面前说他的坏话。”

    晋王在旁笑道:“母妃,这点孩儿可以作证,那罗昭云把她护在怀里,用身体挡箭,不让她受半点损伤,的确有救命之恩。”

    “是吗,那可要好好谢一谢人家了。”萧妃说道。

    晋王杨昭一半试探,一半调侃地说:“反正小妹年纪也大了,不如撮合一下,我瞧那罗昭云人品不俗,武艺高强,文采出众,年纪比她大不了几岁,过几年成婚,挺般配的!”

    “啊——”小公主杨采玉惊呼一声,脸颊顿时腾地一下红彤彤起来,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丫头,谈婚乱嫁早一些,脸还嫩一些,吱吱唔唔地又摆手,又摇头的。

    萧妃见状说道:“玉儿没有这层意思,还是免了吧,你们父王,已登基大宝,回长安祭天之后,就是新任国君了,堂堂公主,以后嫁娶,肯定要按照国制,选取文武重臣家里的公子,不可儿戏了。”

    杨采玉听完,心里委屈,很不是滋味,也不知为何。

    或许因为她自己的婚姻,无法自己做主,或许因为罗昭云不在那心腹重臣家族之列的缘故吧。

    “不行,我的婚姻,也要由我做主,难道贵为公主了,还没有权利自己挑选吗?”杨采玉泪光闪烁,有些激动了。

    萧妃和晋王杨昭面面相觑,然后都会心地笑了。

    小妮子的心思,二人多少都能明白一些了。

    “那罗昭云究竟如何,你是否中意他呢?”晋王似笑非笑地问。

    小公主杨采玉有些愣住,有些想承认,却又抹不开面子,一时有些犹豫,其实心中早就蠢蠢欲动了。

    ………

    仁寿宫大殿内,杨广说出了自己担忧五弟起兵谋反的事,让几位心腹近臣商议对策。

    如今还能对他的皇权构成威胁,对天下造成紊乱的人,便是这五弟汉王杨谅了。

    杨素道:“汉王杨谅处于天下精兵之地,领地西起华山,东至渤海,北达燕门关,南到黄河的五十二州,当年曾上奏陛下,说突厥正强大,太原即为重镇,应加强防备。陛下听从了他的话,大发民工劳役,修缮兵器,贮存在并州,使太原一带,囤积的重兵,而且老陛下特授杨谅遇事不必拘于律令限制,可自行行事的特权。”

    牛弘接着道:“不错,这几年,杨谅越来越变本加厉,招纳亡命之徒,和身边的无户籍之人,将近数万人,充为亲兵,不在府兵之列,同时任命南朝梁将军王僧辩的儿子王頍为咨议参军,重用以前是南朝陈的大将军萧摩诃,一文一武,早有了谋伐之心。”

    杨广有些疑虑问:“诸位可有良策,迅速平定杨谅?”

    杨素微笑道:“上兵伐谋,现在陛下刚登基,天下未稳,朝堂局势尚不安定,最好能不动用兵马,将其擒拿。”

    杨广询问:“哦,杨卿有办法?”

    杨素答道:“不放矫诏一封,假传老陛下旨意,命人带诏书去太原,就说病情加重,召杨谅回朝,此时老陛下驾崩消息未传出,他不知真假,把握有很大,他能跟回朝来,到那时,要擒住他就容易了。”

    这是一条疑兵之计,以假乱真,施展权谋诡计,骗来杨谅,自投罗网。

    杨广脸上有了笑容:“此办法甚好,兵不血刃,朕就派人带着诏书前往吧。”

    张衡道:“这个诏书,臣来拟吧。”

    “知朕者,张衡也,哈哈——”杨广大笑起来,以为此计定能诓骗住杨谅。

    其实是,杨广根本就不清楚,隋文帝杨坚与杨谅之间,早有暗语,岂是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的?(。)

第一百四十八章 低武层次() 
隋文帝杨坚的丧礼正在仁寿宫内城紧锣密鼓地操办,由于杨广有其它政治目的,并没有把消息散出,所以,长安新城和天下各郡的百姓们,都蒙在鼓里,并不知情。

    杨广派出右武候车骑将军屈突通携带矫诏玺书,带着数百快骑,前往晋阳,要召杨谅回京师。

    这屈突通祖上为库莫奚种人,后依附鲜卑慕容氏,十足的胡人血统,他自幼性格刚直、坚毅,擅长骑射,武功不俗,乃是大隋一员猛将。

    杨广之所以派他去,原因简单,这屈突通耿直的秉性,在朝堂有名,一直以来,并非东宫的心腹,但是屈突通有个优势,就是效忠皇帝。谁做皇帝就效忠谁,以前是杨坚,现在是杨广,有一股忠君情结。

    如果杨广派宇文述、司马德戡等人去,杨谅肯定会怀疑,只能派去一个看上去中立的人,实则眼下又对他忠心耿耿,才能实施他此次的诓骗谋计。

    这件事安排完后,杨广又开始了其它布置,如何回长安举行祭天大典、祭祀祖庙等,如何把自己的心腹提拔起来,削弱老旧势力的影响。毕竟许多老臣,多是效忠杨坚的,对杨广未必那样支持,甚至有些人是支持杨勇一方,他不能坐视不理,不分远近亲疏。

    ………

    罗昭云回到临时行宫驻所,辛苦了一天一夜,总算可以休息一番,不用执勤了。

    这次他的功劳,不可谓不大,首先保护了太子和小公主安危,其次,及时通知城内的人早作准备,第三带兵杀向仁寿殿。

    罗昭云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对是错,也不知未来的路在哪里,历史会如何发展?

    他身在历史之中,感到有些茫然,虽然知道总体的方向,但细节却完全不同,如果以为掌握的历史就能无所不能,那就是无知和找死了。

    因为后世所知的历史,多数是官方史家有选择地记录,还有的是拼凑、臆测、美化、杜撰的,书本上的许多历史人物,也许跟真实存在过的那个古人,有很大的差距。

    这就好像后世社会中,官方公布了很多官员,如何的清正廉明,如何的刚正不阿,如何的为公为民,如何的大义凛然,如何有文化修养,呵呵,你真信啊?

    罗昭云现在一步步向前走,个人力量有限,只能随波逐流,根据新形势和发展,随机应变,等待机遇到来。

    不论是现在任隋官,还是以后投唐,或是自己打江山,都需要根据形势待定。

    他也不确定,自己来到这个空间历史,是否还有隋末的农民战争。

    当务之急,罗昭云还是在不断地储备和积累,功夫也没有落下,这次经过一番厮杀,隐隐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突破化劲了。

    化劲,是以武入道的一个过程关卡,突破过去,对内劲的把握,有了全新的体会,可以全身密布气劲,虽然还挡不住兵器刺、砍,但是钝器却能被气劲卸开力量,保护自身,还能对危险有所感应,身体的敏捷度、力量等等,都有一次突破。

    他觉得始终差了一点窗户纸,无法捅破,思考半天没有想通,就去找周罗睺求教,在对方所在的行宫院子里,煮酒论武,一老一小,谈的很投机。

    周罗睺叹道:“其实咱们军方的武,只是低武;江湖的武,才是高武。但朝堂和江湖,两个层面,相互并不牵扯,各有各的规矩,那些古武门派,禁止让宗派内的真传门徒进入朝堂效力,也不干涉世俗皇权等;而朝廷也不会去干涉那些武功高强的宗门人士活动。”

    罗昭云闻言,感兴趣起来:“真的有厉害的江湖侠士吗,是否能飞檐走壁,凌空渡河等等?”

    周罗睺微笑道:“当然是真的,在南陈的疆域,就有那么一个武林门派,一些弟子都突破到了化劲层次,当然,他们并不叫化劲,而是另有叫法,似乎跟道家练气吐纳有关,他们实战不足,打小就练气和练剑术,以气入道,比较玄乎。咱们是以武入道,比较粗浅直白,练起了也苦,不得其法,突破者寥寥无几,但实战强大。”

    罗昭云询问道:“那鱼成都,是否早就突破了化劲层次?”

    周罗睺说道:“不错,化劲之上,有‘百脏共鸣’境界,再往上,据说是‘抱元归一’,你光听一听这名字就知道,都是道家养身的功夫,没有真气运行秘法,你光靠自己摸索,苦练枪术,是无法达到的。”

    罗昭云听完之后,有些哑然,他如何不明白?那分明就是武林高手,侠客的世界!

    所谓的真气运行秘法,说直白些,就是上乘武功秘籍,不光是武技、枪术等等,格斗、杀敌本领,还有如何运气打坐,吐纳冥想的细节,改善经络和内脏等等,更加高深了。

    “有些明白了。”罗昭云点头,只不过,他没有真正接触过庙堂之外的游侠剑客,不知道他们的实力究竟如何。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尤其是在古代,没有火器,没有普及大学,存在古武门派,并不难理解。

    ………

    这一日,罗昭云被太监来传口谕,宣他入北斗殿,本以为杨广要见他,却被引入偏殿,在一个轩堂内,看到了华贵美丽的萧妃,还有晋王杨昭、小公主杨采玉。

    “拜见萧妃娘娘!”

    罗昭云对这萧美娘多少有些感触,这个女人在历史上,也算鼎鼎大名了,其实,杨广已经登基,不久她就要册封为萧皇后了。

    萧妃伸手虚托一下:“起身吧,罗将军,这次召你过来,并非为了国事,听晋王、公主提到,你这一路上,斗智斗勇,百般维护,才保得他兄妹安全,这份尽忠之情,哀家并非作为嫔妃来感谢你,而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要对你说一声感激的话。”

    “萧妃娘娘严重了,末将职责所在,定当鞠躬尽瘁,无须如此!”

    萧妃面带微笑,越发觉得这个青年言语谦逊,识大体,有素养,她对罗昭云也愈加喜欢和欣赏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汉王反() 
罗昭云被萧妃接见,当面把他褒扬一番,又赐予了一些珍珠玛瑙,黄金绸缎等,表示感激。

    他自然要推脱一番,奈何萧妃和晋王盛情难却,罗昭云只得接受了赏赐。

    萧妃忽然问道:“罗将军,今年你有多大年纪了?”

    “十五岁了。”罗昭云恭敬回答。

    萧妃和蔼询问:“家里长辈,可曾为你在找婚配之事?”

    “这个,尚无!”罗昭云有些愕然,如实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他没有细想过,毕竟才十五岁,不着急成家,他想在二十多岁在谈婚论嫁不迟,不想过早就被绑在家里,妻妾成群,孩子成堆。

    萧妃微笑点头,侧首看了杨采玉一眼,小公主顿时满脸通红,娇羞无比,手中捏着丝带,无比的紧张,虽然有些羞恼,但内心还是喜悦的,怦怦乱跳着。

    “按我大隋律例,男子过十七岁,到弱冠年纪,就可成家。罗成,你已十五岁,离这个年岁也不远了,可曾有心仪对象?”

    萧妃问完话,杨采玉感激自己的小心脏儿都快蹦出嗓子了,非常关注,不知罗昭云如何回答?

    她担心对方说有心仪的女人,却不是她。

    毕竟,她还小,对方的年级,不可能喜欢上她这个豆蔻小丫头。

    罗昭云脑海中浮现出了萧依依的倩影,不过,他心中暗叹,对方身在青楼,背景复杂,跟他即便有情有义,但是最后,未必能成眷侣。

    除此之外,他还没有什么中意的女人,或许来京城时间过短,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吧。

    他摇头道:“暂时没有,我年纪尚轻,未考虑过这方面的事,打算先为国效力,多锤炼一番,日后能文武双全。”

    晋王在一旁微笑道:“你现在就已经文武双全了,这个年纪,有此等官爵、文采和武艺,在长安城内,都很少见了,反正我最近一些年,没听过京城内有这样的杰出儿郎,他们多在家族门阀的护翼之下,与你相比,缺少磨炼,差得远了。”

    小公主杨采玉听完,则暗暗送了一口气,心下则想:罗成啊,你一定不要着急婚娶,等我长大哦!

    ………

    杨坚的国丧大礼已经准备妥当,而杨广的各方面准备也完成了,所以,在那晚宫变后的第四日,终于起驾回京师了。

    现在禁卫军、侍卫军等,都被他控制住了,身边的亲信都担任了要职,杨广的安全已经层层设了保护,千军万马也难以冲杀到他跟前,更何况一些低武刺客?

    杨广坐在黄金雕纹、珍珠镶嵌的车撵上,一切按古之天子礼仪佩戴和出行,头顶天子冠,龙袍加身,整个人的气质,格外厚重、深沉、内敛了不少。

    他看着蔚蓝天空,壮丽山川,心中不禁涌起豪情万丈。

    终于,他作为一国之君,坐在车撵之中,出驾回宫,虽然感觉不够想象中的气派,但还是令他激动不已,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

    杨广心中波澜起伏,一会想到晋阳杨谅那边如何,一会想到回到京城,如何削弱旧阀势力,如何确立他的年号,如何开展他的宏图霸业?

    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