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习武途径,跟淘金子差不多,坚持到最后,才最有价值。

    罗昭云练完武后,用过早膳,要准备出门接受任务,护送晋王杨昭今日前往仁寿宫了。

    这个任务,是周罗睺亲自交待,钦点他为此次三百护行精锐的都尉头领!

    宁沐荷亲自为他服侍更衣,铠甲、披膊、盆领、护腕……一件件为他穿戴起来。

    此时,宁沐荷恍惚间觉得自己就象一位小妻子,侍奉着自己心仪的男人,为他披甲穿衣,送他奔赴战场。

    一种从没有过的念头,在她心中滋生,就如同一个种子,破土而出,生根发芽。

    宁沐荷的脸颊有些微红,这个感觉,让她有些身子发软,特别是闻着罗昭云身上散发的阳刚男子气息,更是有些沉迷。

    她和罗昭云自从七八年前,就在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宁沐荷曾一度像大姐姐一般照顾着他,当初那个小男孩,如今已经过了束发礼,成为少男子了。

    宁沐荷的心思,似乎也有些转变,不只是希望,只当他姐姐了。

    须臾,宁沐荷为他把束带系紧,用素手拂弄一下罗昭云额头几绺黑发,然后踮起脚,又将银光闪闪的头盔,端正地为他戴好,在颌下系上了带子。

    罗昭云一身戎装铠甲,更显得英气勃发,星目生光,挺拔威武。

    “阿郎,此去仁寿宫,一定要倍加小心,最近京城内似乎风气不大寻常,酒楼内的富贵客人也变少了,大家似乎讳莫如深的样子,怕是京城要出大事了。”宁沐荷为了能帮上罗昭云,素日里除了经营酒楼和盘算账目,抽空就看书学识,翻阅典籍,所以言谈举止,见识修养,颇有大家闺秀的韵味了。

    “放心吧,我定能逢凶化吉!”罗昭云何曾不知,这仁寿宫乃大凶之地,恐怕要有宫变发生。

    虽然在历史上,这一段大隋正史,往往被说唐文、隋唐演义等传奇所盖过,影响了后世人的看法,比如把隋炀帝塑造成昏庸的暴君,什么欺娘戏妹,什么命人勒死文帝等等,多是杜撰,当不得真。

    隋文帝已经垂危,杨广为太子,已经名正言顺成为第一继承人,即将登基,有太多的大事要处理,还会调戏什么后宫嫔妃陈贵人吗,登基之后,不是有更多的机会?

    而且杨广极其聪明,又懂伪善,不会在那个节骨眼上,节外生枝,被传奇写的那么不堪。

    之所以杨广的形象非常差,这根唐朝修史有关,一方面,编纂隋史的人是魏征,他修史时候态度很明确,打算让唐朝历代皇帝引以为戒,所以对杨广形象可以贬低,突出天命难违;另一方面,唐太宗登基手段很不光彩,几乎与杨广酷像,所以为了抹光自己的形象,于是把与他相同夺嫡经历的杨广,故意抹黑了一些,也突出大唐的正统。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时,四处寻找文献旁证,也知道杨广在仁寿宫无辜,但唐为正统,他不可能为隋翻案,同时他又要在宋朝时期,竖立一个教育后世皇帝的反面典型,但他还算公正,在采用某些史载的同时,也还原当时一些情况:就是文帝驾崩时候,是卧于床,与大臣握手辞别了,并非被谋杀勒死。

    罗昭云就读一年的历史系,处于专业的习惯,对所有正史都持着怀疑态度,有四五分真实,就已经不错了。

    历史更多是胜利者,为了自己的某种政治需要做出发点,而编纂前朝几百年的历史,如何会做到真实、公正?

    刚到辰时,身披铠甲的罗昭云走出大门,纵身一跃,一个箭步跳上马背,策骑先去长林军驻所报道。

    他先到军帐内,跟周将军辞别,当场被叮嘱了一番,让罗昭云注意路上的护送安全,不能让晋王和小郡主受伤!

    “小郡主也去?”

    周罗睺点头道:“当然,她今早提出,要去仁寿宫去见父母,谁能拦得住?何况,晋王殿下也同意了。”

    罗昭云点头,反正任务未变,也不差她一个了。

    当他来到东宫前的广场,三百精锐武士,甲胄铿然,众将衣甲鲜明,向走来检阅他们的头领,行以军礼。

    罗昭云看到了郭孝恪、纪平伍也在其中,微微点头,这次出行,恐怕不会太平,有几个生死兄弟随行,也算增添一点底气了。

第一百二十九章 闲谈() 
罗昭云在出发之前,进入东宫殿门,看到了院内正站在一棵梧桐树的晋王杨昭,他的身材有些肥胖,在这样炎热的夏天,坐在那里容易出汗,所以干脆站在梧桐树下乘凉,等候着收拾东西的小郡主。

    除了杨昭的父母外,如果说此时谁还能让堂堂晋王在这等候,心甘情愿,没有不耐烦的人,也只有他疼爱的小妹杨采玉了。

    太子杨广的子嗣并不多,也不像后世野史描述的那种,风流成性,至少在杨广三十五岁登基之前,他还是很克制的,一直跟萧美娘恩爱有加,侧妃不多,宠幸的侍女也少,对自己的行为有些克制。

    杨广的子嗣多是与正室萧妃所生,生有三男两女,分别为杨昭、杨暕,还有第三子杨子铭,不过夭折了,女儿分别是南阳郡主杨采环,在开皇十九年下嫁了宇文士及,剩下小郡主,今年只有十一岁,生的花容月貌,知书达理,才情过人。

    故而,杨广夫妇,还有她的两位兄长、姐姐,都很疼爱她。

    罗昭云走了过去,抱拳道:“奉车都尉罗成,拜见晋王殿下。”

    杨昭虽是朝廷亲王,未来的太子,身份尊贵,却性格和蔼,也不端架子,微笑道:“罗都尉,你到了,听周将军说,这次护送本王和郡主的去仁寿宫的任务,由你负责带队?”

    罗昭云汗颜道:“启禀殿下,末将只是带领侍卫守护在殿下和郡主的车队周围,真正两千护卫军,是由周将军他们亲自统领,末将只算是先锋队吧。”

    “不必自谦,其实本王很看好你,少年成名,都是依靠自己的边疆杀敌和出众文采,在咱们长安城内,你也是一号青年才俊了。”

    “多谢殿下夸赞!”

    杨昭点头:“嗯,这次去往仁寿宫途中,就有劳罗都尉尽心职守了。”

    “这是末将分内之事,不敢言劳!”罗昭云客气回答。

    就在这时,小郡主在两名侍女的跟从下,从院落的长廊内盈盈走过来。

    她只有十一岁,但是身材已经很高挑了,纤细修长,举止优雅,很有皇宫贵族的仪范,身上穿着一袭淡粉色霓裳长裙,款式贴臀,宽摆齐地,腰间一条细细的带子,更显得纤腰细细。

    一件轻纱缦衫披在肩上,两端只在蓓蕾初绽的胸前系了一个蝴蝶结,在缦衫上绣着玉凤图案,华丽尊贵。

    罗昭云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清小郡主,一张秀气的瓜子脸,大眼睛,明眸皓齿,肌肤如玉,娇艳照人,倒真的是一个清纯可爱的小佳人。

    “采玉让长兄久等了。”小郡主声如黄鹂,清脆动人,虽是道歉,但笑盈盈,水灵灵。

    “无妨,等小妹,阿兄心甘情愿,呵呵,收拾好了,咱们就出发吧!”

    “见过郡主!”罗昭云按礼仪,向小郡主施礼。

    “你是?”杨采玉看到这个英俊的侍卫,一身铠甲,英气逼人,面如冠玉,年纪轻轻的样貌,让她这个小姑娘不免有些好奇。

    “末将罗成,是这次护送晋王殿下和郡主的侍卫头领!”

    “呀,原来你就是罗成!又会作诗,又去边疆杀敌那个?”小郡主眉开眼笑地问。

    “正是末将!”罗昭云不卑不亢,点头承认。

    这一年来,罗昭云非常低调,不露风头,在长安城的名声已经淡下来,哪怕开设了酒楼,也是退居幕后,闷声发大财,所以,他已经淡出贵族谈论的焦点。

    杨广自从那一次接风宴上请了他去一次后,几乎淡忘了,再也没有请他入东宫赴宴。

    可是杨昭这个人懂得赏识人才,所以一直记着罗成这个人,想要拉拢、结交。

    而小郡主杨采玉,则是因为罗成只比她大四岁,年纪相仿,但对方一战成名,让她多少有些不服气,所以那日重阳节在画舫船上,她还曾在背后取笑过他,被鱼成都一刀劈倒在地。

    可不论敬佩一个人也好,嫉妒一个人也罢,往往都能留下更深的记忆。

    小郡主还记着这号人物,今日近距离见面了,有些意外,当然,看到他如此英俊,难免也有些惊喜。

    因为以前她见过的所有侍卫首领,都是三十出头的壮汉,而罗昭云却只有十五岁,给她一种独特又新鲜的感觉。

    “你这么年轻,能保护好我们吗?”小郡主戏虐地笑道。

    “当护卫,上阵杀敌,难道还分年龄吗?”罗昭云看她似在开玩笑,也就没有那么拘谨。

    “那当然,你年纪轻,可能经验少,也可能功夫浅,要不然,怎么会被人几刀就砍败了?”

    罗昭云苦笑,回答:“下一次,我绝不会被鱼将军击败了!”

    “哦,你这样自信?”小郡主好奇起来,似乎不信他短短一年,就能追上当今有着大隋第一猛将之称的鱼成都!

    晋王杨昭,以及他身边的贴身侍卫也都惊讶起来。

    罗昭云笑了笑道:“下次,我会直接认输,那就不用被击败了,反正他是大隋第一高手,打不过弃战,也不丢人。”

    “切,还没打就认输,我还以为你能战胜了呢!”小郡主说完之后,也觉得罗成挺风趣的,忍不住咯咯轻笑,数落他道:“看来你还算有自知之明。”

    “识时务者为俊杰嘛!”罗昭云微笑说出。

    杨昭和小郡主,看着阳光大男孩一般的少年才俊,爽朗笑着,顿时又多了几分亲近感和兴趣来。

第一百三十章 护行出发() 
晋王杨昭的车队出发了,数辆马车,有高大骏马双驱厢车座驾,也有敞篷车拉载着一点物资,作为途中搭帐和进食所用,其余随行人员,多是骑马而行。

    除杨昭府内的几十名侍卫外,其余护卫队的武士,有三百人,皆从长林军经过挑选的精锐,一个个手持长枪,腰悬横刀,龙虎精神,气势凌人。

    罗昭云换上了一身都尉官衔的甲胄,上等的明光铠,银光闪烁,手指一把虎头鳌金枪,斜指在地,催马前行,威风凛凛。

    小郡主偶然会掀开车帘子,偷偷瞄上罗昭云的身影,有些莫名的念头,她也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可能以前总是背后埋汰他来着,听着周边人总是夸赞,少年英雄,一战成名,让她这个同龄人有那么一点不服气。

    今日相见,年纪相近,对方面如冠玉,英俊挺拔的少年郎,让她心中产生一种强烈对比。

    “碧晴,你对那个罗都尉,印象如何?”

    一位婢女犹豫一下,说道:“郡主,奴婢觉得这个罗都尉,年纪虽轻,但是看上去似乎做事成熟,长相也俊,说话风趣,倒是一个奇少年!”

    小郡主杨采玉撇撇嘴,似乎装作不在意,但是嘴角溢出一种难以察觉的笑意来。

    ………

    离着车队三里外,两千甲士,排开蛇形阵列,自长安城出发,一路向西北,旗幡招展,甲胄鲜明,十分威武雄壮。

    周罗睺和吐万绪两位将军带兵,纪律严明,杀气凝重,也都是精锐之师。

    这两千甲士,都是东宫的率卫军,曾跟随周将军等人出征过,身上带着彪悍之气。

    此去仁寿宫,说不定途中真会出现意外,所以随时保持谨慎、战斗的状态。

    “周将军,不知为何,我总感觉咱们去仁寿宫,只怕不会太平。”

    “是啊,朝堂暗流涌动,已经数日没有太子殿下的消息,与我们失联,这说明途中有伏兵,让派出的斥候都机灵点。”

    吐万绪点头,他对周罗睺还是有些敬佩的,低声说道:“也许这是我们护驾的好机会!”

    “富贵险中求,有利也有弊,一切看气运吧!”

    “谋在人为,我们把握住了,肯定能得一次大富贵!”吐万绪心中暗想,如果能在太子殿下危难关头,带兵挺身而出,救驾有功,不久太子登基,他立即就会成为心腹将领,提拔大将军。

    ………

    当晋王的车队离开长安后,被盯梢的人都看清楚了,立即回去禀告,很快飞鸽传书,向城外发送书信。

    不仅如此,长安城内几处荒废的宅院里,都聚集了武士、剑手等等,正在磨着兵器,统计人数,发放甲胄,因为今晚,就要发动宫变了。

    刘居士仍在长安城内的那家酒馆内,对着几位亲信分头领安排任务,最重要的是如何攻击东宫,解救杨勇,另外,对支持杨广最深的宇文家、杨素家、独孤家进行重点打击,铲除这些大家族势力。

    至于如何控制皇城,那是元家正在考虑的问题,刘居士并不关系,他的任务就是带人打打杀杀。

    “刘大人、元大人,今晚也会在仁寿宫同时发动兵变,只要及时控制住陛下寝宫,拿到兵符和玉玺,另一方面,消灭杨广,铲除他周围的几位家人、亲信和支持者,咱们就胜券在握了,最后谁活着,谁就是王者!”

    “胜者为王败者寇!”有人搭腔提醒。

    “嘿嘿,就是忒娘的这个道理!”刘居士爽朗一笑,但是脸上挂着一份狠辣和希冀。

    走上这条路,就是不归途,如果不能成功,他若不死,就要再次亡命天涯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自投罗网() 
晋王车马队行了一个上午,走了四十多里,照这个速度,下午再走两个多时辰,就能抵达仁寿宫了。

    由于这一条京城通往岐山县的御道,沿途有烽火台、驿站、驻军点,所以比较安全,一路上没有发生什么危险。

    晌午经过了一个时辰的避暑休整和饮食进水,然后继续上路,从岐山邑去往仁寿宫的路上,沿途山岭、高崖、丛林越来越多,地形变得复杂。

    罗昭云为了行军安全,完全按照军中规矩,派出了一火斥候,两人一组,分成五组,彼此相隔两里的距离,考察一些险峻的地形,适合伏击的地方,都寻找一番,免得遇伏。

    他的领军能力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