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士览举枪拦挡,当啷一声,震得他虎口裂开,鲜血溢出,手臂仿佛脱臼了一般,酥麻颤抖,暗叫不好。

    罗士信趁机出手,一招‘揽锁横江’斜扫而下,杨士览胸前的铁甲直接断开,马槊的风刃,划破他的衣袍,血水喷溅。

    随后,罗士信跟着一戳,直接把杨士览洞穿胸膛,然后挑落马下。

    周围的隋军将士无不吃惊胆寒,感受到这位瓦岗军年轻将领的无匹霸气和杀伐果断。

    瓦岗军的兵卒却士气大振,骑兵冲锋,逐渐冲垮了隋军骑兵方阵的队形,从头到尾给切开,各自混战起来。

    此刻,程知节带兵与元武达的隋军展开集团步兵战,方阵对撞,士兵相互拼杀在一起,到处都是喊杀声。

    轰隆隆!

    远方尘土飞扬,李密带着大军已经到了十里外,听闻前线的先锋军已经交战,立即派了裴仁基父子带着两万人马前来助战。

    罗士信看到援军即将感到,索性更加大胆,只抽调一千骑兵,疯狂冲向了鱼俱罗的主力方阵。

    那里至少还要一万人马在列阵,虽然都是步兵,但人数要比罗士信的兵马多了十倍。

    但罗士信毫不畏惧,他的想法是要托住隋军,不能让他撤退,这样等援军赶到,就能围剿这支隋军,不放其逃走。

    “枪林阵!”鱼俱罗喝令一声,前排的长枪、长矛手,立即蹲下,构成枪林防御阵,对付骑兵冲击。

    果然,当前排隋军蹲下,手持锋利长兵,密集如林地长枪闪耀着刺眼的锋寒,成三十五度角斜斜上指,形成立体的刺枪阵。

    战马还未触及枪尖,马上的瓦岗军骑士就出一声怒吼,挺起身子挥起手中锋利的长柄马刀狠狠向下劈去。

    “咔嚓”声骤然响起,那是长枪贯入马屁人体的血肉之躯时出的声音和被巨力折断的声音,马上的骑士在惨叫,地上阻击地长枪兵也在惨叫,人仰马翻,血花四溅,血腥无比。

    “不能让隋军逃了,给我杀!”罗士信策马赶到,前面的枪林已经被冲锋的战马,连撞带砸,冲垮了防御线,后面的骑兵直接跳跃而过,马踹连营,骑兵的优势凸显出来。

    鱼俱罗眼神一冷,手中提着一并厚重长刀,策马呼啸而出,来战罗士信。

    他年纪虽然半百,但是武功底子深厚,仅次于张须陀的战力,所以大吼过后,挥刀就劈,如同开山凿石一般的威势。

    罗士信初生牛犊不怕虎,手持马槊迎战鱼俱罗。

    当当当!

    鱼俱罗的刀法绝伦,臂力过人,几乎招招都是刁钻致命。

    罗士信拼力抵挡,勉强能够撑住,他发现自己的武力,似乎比对方还低了一筹,心忖:看不出这名老将军,按武学修为,至少是六阶,只差一步练出先天罡气。

    但即便如此,鱼俱罗的刀锋还夹带着一点刀气,切爆空气,发出轻微的炸响。

    罗士信仗着年轻血勇,还要不畏死的精神,体力悠长,才硬生生接住对付的攻击。

    他早在张须陀账下时候,就听闻张将军提及鱼俱罗,当年二人武功相差不多,勇武相当,只是后来张须陀有所机遇和领悟,武学修为才突破了一层,超过了鱼俱罗。

    在带兵方面,彼此也差不多,只是鱼俱罗没有张须陀走运,后者在叛军遍地的时候,被派往鲁郡任通守,然后在山东一带扑灭义军,先后消灭多支叛军,从而威名远播,一下子成为隋末第一将军的称谓。

    鱼俱罗却因为天生重瞳,样貌有异常人,被隋炀帝杨广猜忌,认为这种样貌的人,难以控制,到了乱世必定生乱,有枭雄霸王的气概,所以,一直没有委以重任,从不外派镇压反叛之军,而是留守在京师,或是跟随禁军出行,能力就一直没有大显出来。

    二十回合一过,罗士信身上挂彩,有些狼狈,已经快撑不住了。

    这时候,有人大喝一声:“罗兄弟莫慌,裴行俨来也!”

    这裴行俨一到沙场,被程知节告知,让他速去最前端相助罗士信,所以,他马不停蹄,带着两千骑兵没有恋战,而是直接冲杀过来,助战解困,协助杀敌。

第七百二十四章 战力锐减的骁果卫() 
裴行俨赶来了,手中提着红缨铁枪,猛地刺出,借助战马的冲势,出手如电,有武冠三军之勇。

    “当!”

    鱼俱罗挥刀如劈山,狠狠地拦截切开,磕开了裴行俨的长枪一击。

    两人手臂都是一振颤,臂力和内劲的迸发,透过重兵器加倍体现,相互硬磕,都受到了反作用力。

    鱼俱罗本来比裴行俨武学修为和经验火候深,奈何刚跟罗士信力拼过,年过五十,不能持久,所以战力降了三成。

    裴行俨气血正旺,体力在巅峰状态,而且是从远处策马冲击,有一定的惯性加持,给鱼俱罗造成一些压势。

    不过,鱼俱罗毕竟老练,刀锋一转,犹如旋风飞斩,一刀刀劈出,快如电石火花。

    裴行俨挺枪拦挡,枪如蛇舞,大开大合,枪术十分精妙。

    罗士信原本受伤要退走,但见裴行俨杀来助战,他的战意再次高涨,忍着伤口疼痛,手持马槊,掉头反击。

    两大年轻将领,左右出招,围绕着鱼俱罗不断进攻,给后者造成很大困扰。

    “当啷当啷!”

    三人兵器快速交击,由于坐在战马上,身法施展不灵活,手持沉重兵器,几乎都是招招致命,毫无花俏而言。

    “咚咚咚!”

    这时候,战鼓变了节奏,裴仁基带兵赶来,他是精通兵法的老将军,比罗士信、程知节等人更加熟悉兵法运作,而且他是隋朝正规军出身,做到了将军,对军阵深谙其道。

    所以,裴仁基一到,立即派鼓手和号手,发起进攻团战的鼓令和长号。

    集团军作战,并非一窝蜂冲杀上去就不管不顾了,而是根据局势变化,及时调整振兴,填补薄弱和破绽之处,然后针对敌将的破绽,进行重点攻击。

    各军阵听到不同的鼓令,就会做出不同的队形跑位,以及进攻模式。

    这一运作,后到的瓦岗军,立即包抄隋军主力,同时前方先锋军开始变换阵型,开始围聚。

    鱼俱罗听到鼓声,就知道不妙,瓦岗军来了懂得兵法的将军,会把他所带三万人马给包抄吞噬掉。

    “看刀!”鱼俱罗出刀更快了,看似要疯狂拼命,两败俱伤一般。

    他重点劈向罗士信,阻挡裴行俨,针对薄弱的对手,比起后退,然后找破绽脱身。

    罗士信和裴行俨心知肚明,可是鱼俱罗武功比二人略高,他俩一个有伤在身,武力不能全部爆发,所以要困住鱼俱罗也有些困难。

    最终,鱼俱罗虚虚实实连劈三十刀,把他的精妙刀法展现无遗,使得两位年轻小将疲于招架,虽然二人心中明白,只要坚持住,这一轮猛攻过后,鱼俱罗必然消耗过大而变得虚弱,到时候,就是他俩合力擒杀敌将之事。

    奈何鱼俱罗经验老道,提前收手,找到机会拨马退出战团,掉头就走,同时朝着传令手大喝:“鸣锣收兵,撤!”

    鼓手、号角手、铜锣手们,同时发出撤军的号令。

    隋军开始败退,被瓦岗军从后掩杀,原本精锐的骁果卫,此时战斗力骤然下降,也不知是在江都待久了,已经磨掉了血气,还是对目前要效忠的朝廷,失去了信心,意志涣散,不想再厮杀了,只顾逃命。

    鱼俱罗看着那些将士们茫然和麻木的面孔,心中陡升一股绝望心情,这群将士除了害怕表情,没有没有了战意,整个人已如行尸走肉,没有了精气神,他们没了军人的气质和意志,像一盘散沙,难以挽救了。

    败军如山倒,哗啦啦一片,倒退而去,犹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

    有些士兵直接丢掉武器,抱头跪地,直接投降了,他们觉得投靠瓦岗军,也比继续跟随宇文家族有前途。

    还有一些士兵没有跟随大部队逃向伊阙城的方向,而是直接脱离部队,做了逃兵,钻入了途径的山林之内,然后迅速脱掉军装,通过复杂的山林形势,三五成群结伴逃离了。

    这些骁果卫,是当年隋炀帝杨广第三次征讨辽东时候,从各地召集的骁勇之辈,大多习过武,或是猎户出身,或是各地绿林、走镖的镖师等,这个时候,各自结伴散去,不想再从军了。

    当李密率军抵达时候,瓦岗军已经获胜了。得知战报的他,顿时兴奋起来,这是半年以来,最好的战绩了。

    “诸位先锋将军辛苦了,按照这个进展,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拿下伊阙城,消灭宇文化及,不会消耗我们多少兵力,同时极大鼓舞瓦岗军士气,掉回头,就是我们入洛阳收拾王世充的时候!”李密对着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父子等人褒奖道。

    这几员将领,打了胜仗,自然也喜上眉梢,觉得扬眉吐气,非常痛快。

    单雄信道:“魏王陛下,几位将军辛苦了,可修养几日,臣将请战,攻打伊阙城。”

    王君廓也站出来道:“臣将也请缨出战。”

    李密看到诸将摩拳擦掌,士气高涨,顿时哈哈大笑:“诸位将军如此积极热情,令朕欣慰,这样吧,攻城非是一天之功就能克,第一日由单雄信将军攻城,次日王君廓带兵,第三日王伯当,第四日裴氏父子,第五日程知节、罗士信,这样猛攻几日,拖垮城内的隋军,然后再合兵发起总攻,一举拿下!”

    “陛下,若是宇文成都出战该如何办?”贾润甫问道。

    李密沉思道:“这样吧,其余几将跟朕观战,若是宇文成都出现,就由几位将军联合出去斗他!”

    “遵命!”王伯当、裴行俨、王君廓等人抱拳施礼。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定策伐岐山() 
唐军从汧源、雍城撤退之后,大华军队顺理成章地占据了汧河以东的三座城池,兵不血刃,没有伤亡,使得兵威日壮,将士们士气如虹,觉得唐军如土崩瓦狗,不是大华对手。

    事实上,自唐军与大华交锋以来,就一直处于下风,这种心理养成,使得大华军士愈加自信,而唐军对大华就越来越胆怯。

    雍城是扶风郡的治所,管辖十个县,有九万多户百姓,里面有一座岐阳宫,是当初隋文帝重新修缮改建,作为避暑之用。

    后来有了仁寿宫,才少来此宫殿了,但毕竟属于皇帝御用之所,所以城郊宫殿,一直被细心打理,哪怕反王占据后,也没有破坏,而是自己住进去享受。

    唐弼、薛举都曾住过,如今,大华军清理打扫,迎接大华的皇帝罗成,搬到此处歇息,作为行宫。

    文武官员随行,抵达岐阳宫,里面富丽堂皇,比西北地区的王府建筑强许多,沾染了帝王的气象,皇室的威严。

    罗昭云坐在一间宏伟殿宇内,文武官员分立两侧,朝廷班子越来越成型了。

    “郭副使,你来为诸位讲一讲,唐军目前的分布。”

    “遵命!”郭孝恪身为枢密院副使之一,是他们几人中最懂军事的,许多军事战略的拟定,他都会参与,最后做批文。

    他指着场中木桌的山河图,朗声说道:“诸位大人请看,目前唐军撤退,集中兵力在岐山一带,驻守山城,扼守了我军东进的一条路,不过,这并非必经之路,我军可以继续向东南行军,攻打郿城,进入京兆郡。但如此一来,我们的侧面等若暴露给这支唐军,随时有切断我们后路,断我粮道的危险,如梗在喉,不得不除!”

    褚遂良、于志宁、侯君集、来护儿等人,都同意郭孝恪的说法,岐山城不拿下,让大华军队始终有后患之忧,不能全心进军京兆郡,这也是唐军考虑在内的计谋,撤军保存实力,固守岐山城,与大华军队在此硬拼对峙。

    侯君集道:“陛下,还是让我先锋军出战,围攻岐山城,解决此患,大军再进入京兆郡吧!”

    来护儿、陈稜两位大将军也意动了,想要立功,不过,他们自持身份,觉得跟这样年轻将领争功,有些降低身份,所以,目不斜视,表示不动心的样子,其实双耳在注意聆听。

    罗昭云犹豫道:“此城依山傍势,易守难攻,若是强攻,伤亡必然惨重,当智取才是。”

    郭孝恪说道:“根据斥候回报,前几日,唐军将三城的粮草,以及周围的粮仓,都不断运往岐山城,估计够五六万守军,半年之用了。我军即便困住此城,围而不攻,要困死它,也得半年时间,到时候天气入冬,唐军可以反攻,我军只能后撤,给唐朝廷苟延残喘的机会。”

    “既然围困不行,那就只能硬拼了,劝降不成,偷袭也难!”来护儿在旁说道。

    这时候,罗昭云犹豫着,要不要动用炸药包,突然偷袭,给岐山城一个措手不及。

    经过这几年的研制,黑火药基本成型,而且效果稳定,批量生产,暂时属于大华高度的军事机密,将领和士兵都不知情。

    上一回攻城动用了一次,是派来的特战团人员,亲自上阵,动用了炸药,没有让普通士卒接手,因此消息不曾外泄。

    将士们只以为是一种类似火罐的装置,根本没想到什么黑火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在攻打岐山城之前,陈稜将军,你率兵两万新军,先绕到岐山后,拿下仁寿宫!”

    “末将遵命!”

    罗昭云继续点将道:“侯将军,你带先锋军,兵临城下,暂时做好围城准备!”

    “遵命!”侯君集抱拳点头。

    “来护儿将军,朕派你带兵四万,进逼郿城,把唐军堵在扶风与京兆郡的边界,让长安的唐军,无法前来解围,到时候,朕要俘虏山城内的唐军,让他们插翅难飞。”

    众将一愣,没料到陛下忽然间,如此胸有成竹,竟然要全俘岐山城的唐军。

    褚遂良忍不住问:“陛下,可有妙计,能够轻易破城,拿下此岐山城?”

    “哈哈,暂时说不得,已有了想法,但具体实施,却要保密,说出来就不灵光了。”罗昭云卖了一个关中,决定要拍斥候和情报人员,在初期攻城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