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西秦文武官员和三军将士们,也都感受到了,越往东推进,环境越美,百姓相对富足,穿衣打扮要比西北时尚、精美,风俗文化浓厚不少。

    已经开春,西秦霸王薛举在犹豫,是要掉过头防范罗成的西北军,还是继续向东,拿下大兴城。

    西秦的兵力已经接近三十万,其中有六七万是收编唐弼的降军,故此西秦兵力的三分之二都集中在扶风郡,毗邻京兆郡,进攻大兴城最为直接,而且能够抢夺更多的财富。

    如果掉过头去跟罗成开战,首先难度很大,二是士兵不愿意,三是不符合群体的利益。但西秦若是跟李唐开战,薛举又担心罗成趁机带兵袭击后方,会川、陇西等郡,根本就挡不住西北军的冲击。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罗成派的使节到了,带来一封结盟信函。

    薛举愣住了,罗成要跟西秦结盟?

    当他好奇地拆开信函,阅览之后,才知晓罗成的初步意图。

    信中罗成许诺,西北军暂时不会进攻西秦的地盘,但是李渊挟天子以令诸侯,立傀儡皇帝,其心可诛,还下伪圣旨来削罗成的爵位,令他愤怒,但是金城到大兴城,相隔近两千里,中间有西秦驻军,所以西北军不宜出动远征。

    所以,罗昭云请薛举放心攻打大兴城,与李唐开战,西北军绝对不会趁人之危,袭击西秦后方,只要西秦攻克京兆郡,占据大兴城,横扫潼关与京兆之间的诸郡县后,割让西边三郡给少帅府,那么从此罗成在西北称王,与西秦不再交兵。

    薛举看完罗成的信函之后,一时举棋不定,猜不透真假,让谋士们也跟着参详。

    黄门侍郎褚亮趁机怂恿道:“这是好消息,倘若西北隋军不再东进,袭击我西秦后方,陛下就可以御驾亲征,拿下京兆郡,在大兴城真正称帝了。”

    上柱国奚道宜摇头道:“在不清楚罗成真是意图前,还是不能完全相信,万一他食言怎么办?”

    褚亮趁反驳道:“少帅的人品可以相信,倘若他违反,我们就公开信函内容于天下,让他彻底失信,对他绝对没有好处。”

    薛仁杲不服气道:“凭什么,他西北军不出一兵一卒,到时候就要我们三个郡,哪有这样好事?除非他们能出兵相助,派他们去攻城头!”

    郝爱道:“若是能用西北会川、陇西三郡,换取了关内的京兆、上郡、冯翊郡、弘农郡等,那我们占的便宜就大了。只是,这可能是罗成的诡计,想让我西秦与李唐两败俱伤,他坐收渔人之利。”

    薛举沉思半晌,开口道:“罗成名声在外,应该不会轻易食言,用他的名声来使诈,虽然信中内涵肯定另有目的和阴谋,但只要他暂时不出兵,就符合我西秦的利益。可以与西北军虚与蛇尾,假意答应,等我们攻克了大兴城,剿灭李唐,拿下关内,掉过头再跟西北军对抗,那时候,割让与否,就要看本王的心情了。”

    薛仁杲点头道:“对,暂时先稳住西北军,等横扫李唐后,管它什么盟约协议,可以掉过头再收拾西北军。”

    文臣武将各抒己见,最后由薛举拍板,决定跟西北军暂时定下盟约。

    其实薛举有他的如意算盘,因为夹在西北军和李唐势力的中间,腹背受敌,相当不妙,要解开这个局,必须要攻克一方,如今有了突破口,薛举要搏一搏,先放开手跟李唐厮杀,一旦获胜,就解决了后患,那时候,西秦就不惧西北军了,随时可再开战。

    ………

    金城郡。

    罗昭云收到薛举的亲笔回复后,淡淡一笑,此计让薛举轻易上钩了,因为他猜到了薛举的难出和弱点,不怕西秦霸王不动心。

    此外,罗昭云也从历史上了解,西秦与李唐的确有这么一战,先是李唐大败,在西秦准备乘胜追击的时候,薛举突然暴毙,使得西秦功亏一篑。

    这一点让罗昭云生疑,薛举武功不俗,正值四十多岁,身强体壮,如何会突然暴毙?

    历史的谜团,让他赌上这回,想要一试究竟。

    等西秦与李唐两败俱伤时候,就是西北军东进,收拾西秦政权的时刻了。

    主要是这个局,必须要破,这个突破口,就是要让薛举无后顾之忧去进攻李唐,否则,三方都不动,最有利的还是李唐,因为李阀在关中经营多年,储备几代,当各大阀门都支持李家的时候,人才汇聚,就会占据了最大优势。

    各地反王的人才太少了,而知识分子出身门阀,大门阀都聚集在关内,所以不能让李家在大兴城待久。

    这段时间,金城郡内,几大军营,加紧训练,武器装备也在更新中,战马、粮草在不断筹备、囤积,便于今年的大战之需。

    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都看不透少帅的计策,但也猜测跟坐收渔翁之利有关,只是不知道具体‘神来之笔’那一点是什么。

    不过,众谋士没有人多问,都觉得少帅逾发高深莫测,等待惊喜出现。

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秦出兵() 
薛举发号施令,征集二十万精锐大军,从扶风郡治所雍城出发,向北进军,第一个目标是唐军驻守的北地郡。

    大军浩浩荡荡,兵甲雄壮,骑兵三万,弓箭方阵三万,其余都是步兵方阵。

    额外的辎重队伍,多大数万后勤兵,征用了五万壮丁负责装卸粮草,制造攻城器械。

    “轰隆隆!”

    铁蹄猛踏奔驰,地动山晃,尘土飞扬,朝着北地郡进发。

    沿途的村民看到,都是感到吃惊,因为放眼望去仿佛钢铁长龙,盔甲闪耀,长枪如林,杀气腾腾。

    三军出行,如山倾崩,气势之雄,人数之众,兵甲之壮,令人不得不感慨,也只有人类才能如此整齐地聚集这么多个体,为了某一种利益而战。

    虽然西秦的武器装备不如西北军,但是也基本做到人手一把兵刃,有长枪长矛,横刀短斧,继续向前推进。

    随行的将军有宗罗睺、常仲兴、诸葛峰、拓跋弘、霍山荆。谋士有褚亮、郝爰、曹玉朗。

    二十万兵马所向披靡,北地郡驻军不过四万,而且不是唐军的主力,看到西秦兵马太多,望风而逃,没有抵挡。

    很快,西秦军就占据了北地郡好几个城池,屯扎在泾水南岸的浅水原一带。

    ……。。

    大军行出三日,大兴城就接到了边陲消息。

    镇西统帅李世民,在年前就宣布上任,元宵之后,他抵达京兆郡边陲屯兵,又扩增了三万人马,人数达到了八万众。

    李世民得知西秦军进攻北地郡,带兵前往阻击,迎战西秦。

    麾下带着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殷开山、刘文静、段志玄、赵文恪、房玄龄、雷永吉、张公瑾、崔枢等人武将文谋北上,进入北地郡,来到高墌城。

    高墌城是北地郡的一座重镇,挨着浅水原,是从北地进入京兆郡的一个重要路径。

    李世民的兵马与此城两万守军汇合,凑齐十万大军驻守,有信心阻挡住西秦的进攻。

    ………

    “报——”

    一骑飞奔疾来,背插三角红旗,迎风飘飘,行辕帐外的带刀护卫纷纷让行,这是传递情报的斥候信使,有紧急军情。

    斥候跳下马背,匆匆来到大帐前,单膝跪地,高声道:“启禀陛下,李唐大军入驻高墌城,统帅为李世民,带军十万。”

    帐内的薛举闻言,放下手中奏折在桌案上,听了信使的情报,微点头道:“朕知道了,再探!”

    “喏!”斥候信使起身退出。

    薛举起身观看沙盘地图,冷笑道:“这李唐军来的倒快,我以为他们会耽搁许久,既然来到了,正好歼灭这批人马,削弱京兆郡的有生力量,引蛇出洞,围城打援,正和我意。”

    这薛举懂一些兵法,他很清楚李唐军也有二十来万众,如果都聚集在京兆郡,他带兵推过去,人数相当,远道而来,对方以逸待劳,那么西秦军的补给时间一长,就会出问题。

    所以薛举选择先攻北地,以战养战,把这里缴获的粮草作为这次攻打京兆郡的军粮,减轻了后方的后勤压力和物资供应。

    同时,能把唐军引出来,在北地厮杀,薛举早早在浅水原驻扎等待,让士兵休息,转被动为主动,以逸待劳,此涨彼消。

    薛举派出宗罗睺,扼守在泾水的上游,高墌城的西北数里位置,随时可以发动攻势,两面夹击。

    攻城器械建造需要一个过程,壕桥、折叠式云梯、望楼车、抛石机、冲车等,需要大批的熟练工匠,好在西秦在年前就准备了一些,如今抓来许多俘虏和当地百姓,日夜赶工,大批器械在制造出来。

    数日过后,西秦军终于开始攻城。

    双方将士激烈交锋,箭矢如雨,投石凶猛,一座并不大的高墌城,几乎四面都是秘密麻麻的人群,在热血拼杀。

    “杀啊——”

    “破城!破城”一些持刀的悍卒大声呼啸,攀爬时候健步如飞,一纵跳跃,垫步蹬上云梯,躲避箭矢和滚木,向城头发起冲锋。

    但城头的唐军人数众多,这些登上城头的士兵本就是十中无一,上去了也很快被围殴,砍得七零八碎,残肢断头,非常血腥凄惨。

    一天交战下来,城内城外都堆起了尸体。

    到唐军清理城头时候,无数的尸体被搬下城头,不管是敌人的还是战友的,都像一只只破烂的玩偶般被拖下城头,或是推扔下去,被一车车驮着到城内土坑内,焚烧、掩埋,以防尸体发臭,产生尸疫。

    城外在黄昏休战时候,也在拖走尸体,在野外焚烧埋葬。

    次日,大军再次进攻,不计牺牲,用血肉之躯,扑填上去,注定了惨烈。

    “杀杀!”

    西秦军和唐军都在舍生忘死地交战,李世民带着一群武将站在城楼内观望,在窗口都被铁丝网层层防御,抵挡箭矢射入。

    经过上次进攻大兴城的经验,李世民终于磨练成长,如愿成为一方统帅。

    他年刚十九,未足弱冠,却有了指挥十万大军的经验和能力。

    但因为自幼看兵法和书籍少,李世民如今觉得,自己需要实战中汲取经验,还要多看一些古书、兵法,否则,心中笔墨太少,光靠奇谋妙计,有些时候,不一定每次都想得出来。

    这一日从早晨打到下午,仍然没有攻破高墌城。

    当收兵的鸣金声终于响起时,三军如潮水般退下,士兵们脸上都露出疲惫倦意,还有深深茫然。

    薛举当天夜里,召集谋士,想要寻找一条能破敌制胜的谋计,大败唐军。

第六百八十六章 毒计() 
薛举跟谋士深夜商议,寻找破城良策,但古往今来,守城一方占据地利优势,除了挖地洞、水淹、里因外合等,没有什么偷袭好策略。

    “陛下,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说话之人,是薛举的心腹之一,官职不大,却是宫廷幕僚之一,用计毒辣,不适合做宰相、尚书,却是用奇谋毒计的人才,名为柯湷。

    “有什么计谋,尽管讲来。”

    柯湷细长三角眼,鼻梁高挺,五官很有立体感,但是那双眼如鼠目,一看就是诡计多端的角色,他眼神一斜,然后说道:“我们攻打几日后,假装伤亡巨大,无法破城,故意撤军,让唐军放松警惕,然后……投入于泾水之流,由于陇右水位高,普通井水无法满足唐军需求,必然使用入城泾水的之流饮用,只要投毒在里面,唐军虚弱不堪,自然能够轻易拿下高墌城。”

    此计一出,郝爰和褚亮等文人谋士都惊讶起来,眼神露出异色,目光看着柯湷,有一些忌惮和反感。这种人用计虽然厉害,但不择手段,品性太差,属于谋士中没有原则性的人,不算什么下三滥手段,只要达到目的即可。

    薛举犹豫一下,叹道:“如果用毒,只怕唐军还没有饮水,河内就会出现大量死鱼,唐军就知道了,在说,后勤伙夫们,会用银针试毒,水中含毒也会知晓,很难奏效。”

    柯湷微笑说:“并非用杀人毒药,而是以传染病疾为主,比如痢疾、鼠疫、霍乱等,我们把一些发臭腐蚀的老鼠、牲畜内脏等,夜里偷偷放入河水上游,同时再投以其它可治病的汁液、药粉,前期量小,不断加量,使得城内的军民,不知不觉,就会感染这种疾病,多则一个月,少则十余日,城内守军,就会感染疫毒,痢疾便血,高热神昏,那就中了疫毒痢,到时候,守军的战斗力只怕剩下三层,如何抵挡住我西秦军的猛攻!”

    薛举听完之后,有些惊呆,半晌才回过神,缓缓点头道:“此计虽毒,但是却管用,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如何,需要人力物力,尽管提出来。一旦城破,记你头功”

    柯湷拱手道:“臣定当办妥,不辜负陛下信任。”

    接下来数日,西秦军继续攻城,只是规模减小,每日只打半天,下午休息,看气势在衰落,远不如先前几日的雄壮威武,锋芒毕露了。

    李世民、房玄龄等人,都感到兴奋,觉得这样以逸待劳,利用城池之利,坚壁不出,防守为主,是克制西秦军的主要手段,颇有成效。

    又过几日,西秦军攻势变成了两天一次,而且派人到城外叫骂,要跟唐军阵前交锋,不打攻城战。

    “哈哈,你们看,西秦军不攻城了,这些日子损伤惨重,想要激将法,引我军出城决战,都沉不气,不要上当!”大将军慕容罗睺站在城头,忍不住大笑。

    刘弘基也放下心道:“攻城是一场拼消耗的战役,没有精良的武器和精锐战士,一鼓作气,很难打下来。我军粮草充足,兵多将广,支撑三个月不成问题,西秦军要是强攻三个月,估计这二十万大军,能损失三分之二了。”

    李安远道:“照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西秦军就会知难而退。”

    五日后,西秦军果然开始撤退,部分兵马先走,向西撤出数十里。

    这是薛举要麻痹唐军,把一些非作战人员、伤员、辎重兵等撤走,给唐军造成一种假象,使之戒备之心松懈。

    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