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少帅,还有一事,枹罕郡曹氏家族的家主,曹应钦,带着两位长老,前来求见少帅,昨日即到,已经在金城内等候一日,等待少帅接见。”

    “曹家?”罗昭云淡淡一笑,这曹氏应该知道李轨被收押,所以急匆匆赶过来,一是要主动依附,因为靠山没了,他曹家要在西北七豪族内立足,继续成为贵族,就需要朝廷的准可和扶持,否则,曹家很容易被排挤掉。另外,估计是为曹珍等人求情来了。

    罗昭云不咸不淡地说道:“今日刚回,有些疲倦,不见客了,明日再召见吧。”

    杜如晦拱手道:“属下明白了,会转告于他。”

    回到了帅府内,虽然有些疲劳,但是罗昭云武功精深,身体强度能吃得消,当即最把一些谋士召集过来,制定八郡的新法规。

    杜如晦、诸遂良、于志宁、苏昱等人,都是少年读书,学识渊博之人,凑在一起,跟少帅谈论起文治来。

    他们在领兵打仗方面并不擅长,但引经据典,饱读史书,有宰相、尚书、文豪之才。

    罗昭云道:“虽然有开皇律,但大隋律法毕竟太过繁杂,西北的民风与中原不同,在这难以推行,豪族、地方土司、羌人胡族等,执行起来,各有偏差,所以,本帅打算建立临时律法,约束各郡诸族,不管汉羌铁勒、西域人,只要在八郡内,司法与财政、军队等大权一定要掌握在少帅府!”

    众人点头,觉得少帅考虑得很周详,如此立新法,意义重大,代表着罗昭云在西北的权力达到高峰,自辖一方,可以弃用大隋开皇律,不听调用,这属于西北无冕之王了。

    罗昭云侃侃而谈道:“西北民风彪悍,触犯律法时候较多,所以你们重新数里刑律的时候,当结合地方民情,我们重新梳理、掌控司法权,解决民事纠纷、刑事案件,这些关乎公理,以及百姓切身利益,大意不得,只要处理得当,让当地人接受,我们的少帅府就完全立足下去,不是政权,却也胜似新政权了。”

    在场的诸人听完,心中忍不住活跃起来,都有些激动,听出了少帅的意思,不重称王虚名,但却是真正握住西北八郡的大权,不可动摇,朝廷根本鞭长莫及,指挥不动,根据天下形势变幻,随时可以举兵做一番大事。

    “少帅所言极是,我等应该好生研究一下民情,重新拟定适合西北诸郡和少数部族的新律法。”杜如晦第一个附和表态。

    罗昭云抒发心中所想,继续道:“同时让县令、郡丞们,恢复农耕、兴修水利、发展工商等,加强胡族各部、西域胡商,以及西北贵族、中原大贾之间的合作与融合,鼓励婚姻,弱化矛盾,把观念梳理一个方向,力量凝成一股,一年之内,西北就会有不小变化,后方稳定,本帅才能率领精锐大军,破薛举,攻大兴,平定关陇的祸乱!”

第六百六十章 兄妹谋划() 
李世民与秀宁兵马合二为一,吸引不少关陇之地的绿林豪杰,义军队伍加入,要对泾阳防线发起总攻。

    由于李秀宁在这里考察数月,并马三宝成功策反一名泾阳防守的偏将,因此,得到了防御线的虚实、破绽都有掌握,在发起攻击时候,对薄弱之处进行重点攻击,同时里应外合,整个雄关,用了两日,就彻底攻下来。

    李秀宁提出建议道:“二哥,我们尽快发兵大兴城,早一点拿下来,我李家就能占据先机了,目前薛举带兵从天水郡,进攻扶风郡的唐弼,想要攻入京兆郡,野心也在大兴城,我们要抢走薛举之前,先一步入城。”

    李世民轻声感叹:“小妹,这一点,我和父王都知晓,此次派精兵走风陵渡,绕过潼关,也是基于这层考虑,要先一步攻入大兴城,掌控西京都城,从而号令天下。但是,打仗得求稳,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冒进,一旦陷入重围,我们就成了孤军。”

    李秀宁说出自己的想法:“二哥,秀宁还有一个顾虑,倘若我们久攻不下,屯兵在城外,背后又是薛举大军推进,腹背受敌,该如何应对?”

    李世民摇头:“不会,因为薛举在攻打唐弼,需要一定时间。而且他不敢把所有大军都压上,放手一搏,因为他的背后就是罗成的骁勇军马,他也担心腹背受敌,所以,薛举在提防罗成的前提下,派军前袭,锐气就有所减弱。”

    李秀宁撩着额前发丝,疑问:“那罗成会不会也前来攻打大兴?”

    李世民分析道:“暂时没有那个征兆,而且,罗成在西北聚集重兵,需要一定的磨合期,他要跟我们抢大兴城,从金城到大兴城,足有千里之遥,经过陇右各郡,还有薛举、唐弼、梁师都的阻挡,时间肯定没有我们快,等他过关斩将,杀到大兴城下,保守估计,也得几个月时间,这还是一路顺畅,眼看进入十月,深秋时节,寒冬休战,不适合进军,所以,他估计要等明年开春再出兵了,这给我们拿下大兴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秀宁松了一口气道:“那就好,二哥,不知为何,我真的很担心罗成的兵马,感觉日后,他会成为我们李家的死敌,毕竟我们李家举兵反隋,他却是平定叛军的元帅,肯定会来勤王,围剿我李唐军。”

    李世民脸色沉下来,对罗成有所质疑:“哼,你以为罗成就没有反心吗?他手握快二十万重兵,据说已经消灭李轨,整合了河西、陇西的八郡,等拿下临洮、敦煌郡后,就是西北十郡,俨然成为西北王,朝廷会猜忌他,派人分权是一定的,到时候,他必然会反。”

    李秀宁不解地问:“二哥,这么有把握?”

    李世民狡狭一笑:“男人最能看懂男人,尤其是有才能,有野心的男人,他现在打着尊隋的旗号,不过是为了积攒忠君爱国的好名声,哼,等着吧,一旦我们攻下大兴城,控制了代王,就会以朝廷口吻,把罗成找回京城,分去兵权,他肯定不同意,到时候,我们就对外宣称罗成谋反,如何裁决,储君在我们手里,自然是我李家说的算,这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当年曹操打着朝廷名义,四处征讨,通通斥为反贼、流寇,其实他自己就是最大的枭雄反寇!”

    “到时候,罗成不从,我李唐军与罗家军,就要在关陇地区彻底决裂、厮杀了吧,可是,罗成带兵屡有惊人战绩,谁能制服得住他?”

    李二虽然有些自信,但跟罗成的战绩比起来,他显然初出茅庐而已,也感到担忧,半晌,他眼神一亮,似笑非笑地看着十七岁的二妹,亭亭玉立,明艳多娇,微笑道:“小妹,如果我们占据大兴城后,能招安罗成,你觉得如何?”

    “招安?但二哥刚才不是说了,罗成也有反心吗,如何会同意招安?”

    “如果罗成与我李家联姻,罗成变成父王的驸马,或许,他会改变主意。”

    李秀宁蹙起眉头,多少有些不高兴了,毕竟是拿她去联姻,牺牲她的幸福,以少年习武、英气勃发的巾帼英雄性格,李秀宁如何肯屈服?

    即便是李渊看重的柴绍,李秀宁对家长包办婚姻感到一些抗拒心理,更被说拿她去做交易了。

    “不行,我不同意,要嫁给谁,得我心甘情愿,若是作为家族政治的牺牲品,我宁死不嫁。”

    李世民看着小妹一脸英气,有些嗔怒,也不敢继续再开玩笑了,忙赔笑道:“好了,小妹,算二哥说错了话,向你道歉,此事不再提了。”

    李秀宁这才化嗔为笑,平时她很欣赏二哥的应变能力和大抱负胸襟,打小能玩在一起,不像大哥建成那样稳重发闷,所以她跟李二的感情较好,也不想因为几句话就闹僵兄妹关系。

    李世民虽然嘴上不说了,但心中却在想,关键时候,可以让父亲说服,跟罗成联姻,如果把他拉拢进唐军阵营,那平定窦建德、王世充、李密、江东割据势力,可就容易多了。

    否则的话,即便占据大兴城,面对西北铺天盖地压上来的隋军,李家能否抵挡得住呢?关陇西边没有天险和雄关,陇右一失,则西京完全暴露,如火中之粟,局势仍会危及。

第六百六十一章 曹族依附() 
金城帅府的白虎节堂。

    曹家主曹应钦,带着两位长老,亲自来拜会少帅罗成,被侍卫带到节堂外。

    此时曹家的人完全放低了姿态,不再报侥幸心理了,因为少帅挥师平定西凉,出兵到凯旋,不足一个月,其中大部分用于长途跋涉,真正厮杀战斗消耗的时间并不多。

    这说明西凉根本就没有抵挡多久,被罗成率领的隋军给消灭了。

    虽为西北豪族之一,曹家的人此时也胆战心惊了,因为少帅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让曹家灭门,从西北除名。

    以前他们背后还暗中支持西凉政权,现在则完全死心,要站到少帅的阵营,因为他们都觉得,西凉完了,西秦也快,整个河西、陇右、关中地区等,没有哪个起义军是少帅的对手,早认清形势和潜力,提前归附,以后获得的特权和好处也就越多。

    目前西北七族,除了河西薛氏,铁了心跟着西秦,悄悄转移了薛族嫡系和妇孺外,一些财物也纷纷运往天水郡,希望得到薛举庇护,家族兴衰,都系在西秦政权上,在那里,他们族人可以有皇亲国戚的待遇。

    曹应钦五十多岁,下颌留有短须,头发挽起带着一个束冠,整个人不胖不瘦,眼神烁利,面容清癯,倒是有豪门家主的风范,不过他见到不怒自威的少帅之后,还是态度恭谨,感受到这个年轻人身上的铁血杀气。

    罗昭云虽然是后世人,但是在隋代这个大环境下,生活了十五年,耳濡目染,金戈铁马,已经完全适应了罗成角色,身上自然而然有一种元帅的威仪。

    “拜见罗元帅!”曹应钦、曹平、曹典,三人站在白虎堂内,拱手行礼。

    “免礼,三位远来是客,坐下相谈。”罗昭云放下手中的文书折子,用手点了点左侧的一排枣红雕花椅子,让三人坐下来。

    “来人,上茶!”

    “罗元帅,不必如此客气,我等实不敢当。”曹应钦听罗成请他们喝茶,一来客套谦逊几句,二来也不知道茶水里是否有药,有点忐忑,不过想到罗成的名声,略松一口气,这样枭雄青年,应该不会用这种下三滥手段对付他们。

    顷刻,侍女端着瓷壶和紫砂瓷杯,为三位来客各放了一盏茶杯,里面是翠绿的茶叶,以及热腾腾的沸水。

    “曹家主这次亲自到访,可是有什么事要跟本帅相谈。”

    曹应钦拱手道:“正是,上次西北七氏应邀前往湟水城赴会,奈何当时曹某有事缠身,未能亲至,有负罗元帅胜意,深感过意不去,今日特意亲自前来拜访罗元帅,一来表达我曹家,对元帅治理西北、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大力支持,二来,也是想消除一些误会,从此能坦诚相待。”

    罗昭云心想:你这就是靠山倒了,在西北要地位不保,弃暗投明来了。

    但他没有冷嘲热讽,也没有故意拆台,让曹氏人难看,作为政客,以拉拢、团结各方势力为己所用,这才是成熟的表现。

    罗昭云现在不只把自己看出三军统帅,还潜意识把自己当成了未来能治国理政,安抚天下的明主,需要广阔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可以。

    “曹家主能够识时务为俊杰,本帅还是很欣慰,以前大隋重点经营江南,武力征讨辽东,在西北方面,反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河西走廊,丝绸之路都已经荒废,西北这里物资匮乏,经济落后,风俗蒙昧,与中原相比,差了仿佛百年的进步。”

    “本帅在这里驻扎多年,深有体会,奈何当年力有不逮,无法干预地方财政、民政等,如今本帅承蒙朝廷信任,全权负责西北平定祸乱、发展西北的重任,需要因地适宜提出新的政策,从教育、农耕、商业、兵戈、马政、游牧、水利等多方面,治理西北。”

    “西北七氏为门阀豪族,盘亘这里百年,本帅不想强行压迫你们,那对本帅也没有所利益,只有合作、监督,达到共赢,尔等家族兴旺,本帅政绩斐然,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最好的局面。”

    罗昭云一番话,开门见山,以大义切入,没有过多的客套,也没有威胁恫吓,把话挑明,言简意赅,让曹氏几位当权者,都感到罗帅的诚意,不做作。

    曹应钦放下了心中几分担忧,觉得少帅非那种两面三刀的笑面虎阴险之人,交谈起来就容易多了,他拱手道:“罗元帅,我曹家祖上,与曹魏皇室略有渊源,属于旁支,几百年下来,为躲避中原战乱,才在西北扎根,我等也深知,祖上的辉煌,以及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既然罗帅如此坦诚以待,我曹某也说几句肺腑之言。”

    “因为西北李轨在西平郡起兵在先,我曹家有精锐子弟,投入了西凉,这也是被迫无奈,因为地方乱军太多,为了自保,加入较大的义军中,可以谋取护翼,如今西凉被灭,我曹家断没有其它想法,只想追随罗元帅,献我曹族子弟微薄才能,供元帅驱使,曹氏商会也会全力投入西北商贾运作中,请元帅明鉴。”

    罗昭云要的就是曹家之主的承诺,能够完全站出来,跟着西北新政策,与中原商贾、胡商们,进行多元化的经济交流,把西北的市场搅活,改善当地民生,让老百晓感受到变化和利益,自然会死心塌地拥戴他。

    “有曹家主这句话,本帅很是欣慰,也欢迎曹家能为西北的发展做出良多贡献,另外,在平定西凉中,的确收押了十几人曹氏子弟,这些人,本帅不会为难,即日就会放出来,若是有才能者,本帅还会破格录用。”

    “谢元帅!”曹应钦、曹平等人大喜过望,他们所来目的,一是站队表忠心,弃暗投明,二来有个任务,就是要搭救那些曹族子弟,免遭杀戮处置,现在少帅开口免罪,使三人都打心里高兴起来。

第六百六十二章 杀机浮现() 
河间郡,乐寿城。

    窦建德在这里称王之后,按照朝廷旧制,设文武百官的官衔,一日早朝时候,有人看到五只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