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争雄-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始吧!”罗昭云下令。

    “遵命!”薛万仞得到命令后,命人挥舞大旗,敲动牛皮大鼓,号角争鸣,气势一下子激荡起来。

    阅兵式开始,长枪方阵、长刀方阵、大斧方阵、重甲方阵、骑兵方阵徐徐走过,喊着口号,踏着正步,精神饱满,一个个虎背熊腰,全副武装,正规军彰显出来的气势比那些临时招募的农民兵强多了。

    尤其是燕云精骑出现,武装从马首到马脚,都是铁甲裹着,坐骑上的人也是全身甲胄,手持加长红缨枪,小臂挎着小盾,不影响双手持枪,还能关键时候单手阻挡刺击和箭矢,每个精骑士的面孔都被铁面具遮住容貌,在阳光下闪烁着银白之光,一片肃杀之气。

    七豪族的代表们,看到这种队伍,全都震惊了,前所未见,也从未听闻过,如果跟这样一支队伍抗衡,只怕数倍的骑兵都要被碾压、撞碎,所向无敌。

    “这得花费多少钱,才能打造这样的一支精兵,一个人的装备,恐怕比普通士卒五个人都昂贵了,罗帅如何获得如此高昂的军费?”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惑。

    像刘、张、符、姚等家族的人,心中在想,不论如何,不能跟罗成为敌,否则,这种兵力摧枯拉巧的姿态,别说他们只是商贾大族,早无昔日的王族军力,即便是一方诸侯,也绝对扛不住罗成的雄兵。

    曹、折氏的人,心下在担忧,不想让族人跟李轨政权搀和太多了,除了少数已经投军入伍外,后面的族人,不允许再去李轨、薛举军中任职了。

    最不是滋味当属薛良,看到罗成麾下的兵力,这种如铁甲猛兽一般的精骑武士,一旦冲锋陷阵,什么队伍能扛得住?西秦如何撑住吗?

    阅兵式结束后,震慑目的达到,罗昭云派杜如晦,带着这些人又去观看了细盐、酒水、茶叶等货物,讲解一下这些产品如何优于目前西北使用的旧品,市场价与批发价的区别,新的商业构建等。

    众人眼神一亮,都感觉到巨大的利润,他们收购一批后,也许在当地倾销,赚得很少,但是如果组建商队,通过丝绸之路,卖向西域、天竺、大食、吐蕃等邦国,还有那些偏远地区,无疑可以提价数倍,简直是暴利啊。

    “杜先生,我们真的可以无限批发吗?”

    “那怎么可能,只能占西北产量的几分之一,还要看你们对西北帅府的支持程度,获得一定的比例,当然,哪怕很小的比例,也够你们的收益,超出目前经营的项目。”杜如晦充满傲气。

    刘风源、符漓、张召远等人都心知肚明,一旦这些物品在西北全面流通之后,他们以前消瘦的粗盐、米酒、茶汤、生活器具等,会被压缩市场,只能低价卖给贫民,稍微富裕的家庭,都会享用这些新品物资了。

    他们所谓的七大家族,如果不合作,很可能会迅速被排挤出市场,只能在种粮方面还有一点底气,其它经济物品就相形见拙了,其它西北二线家族说不定得到提拔,会后来居上,甩开他们七家一线豪族。

    薛良脸色大变,他心中担忧,薛族因为薛举的关系,很可能会被排挤了,家族命运,除非希冀薛举能够割据一方,越来越强盛外,别无他法,相比其它六家,薛家不可能得到罗成的信任。

    ………

    鼠雀谷降雨二十余日后,终于放晴,一扫阴霾。

    后方已经派车队过来,暂时送了一批粮草辎重,能够缓解十万大军半个月的用粮,使得李渊松了一口气,心中对补天阁传人充满感激和钦佩,能够未雨绸缪,料到了他们的困难,早就做好了应对措施。

    李世民来到帅帐后,禀告:“父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布条,上面写着跟宋老生预定修好的书信字迹,到时候,万箭齐发,让城内的人都知道我们跟宋老生休战和好,然后不再攻打霍邑,双方在讨论收编事宜;另一部军马绕过霍山,从东面上党郡借道,继续南下进攻临汾郡。对于这种无中生有的君子协定,估计霍邑城内肯定会军心动摇,宋老生为证明自己清白,就会带兵截击我们的先锋军队,正好可以设伏,袭击宋老生的隋军。”

    李渊听了二儿子的这番策略,跟当初叶珺瑶提及的办法吻合,微微点头,如果这一条离间计凑效,伏击了宋老生,夺取霍邑,后面的临汾郡、绛郡就容易攻克了。

第六百三十六章 大战不停() 
霍邑城内。

    宋老生收到了带字纸条后,冷笑连连,不以为意,但是几日过后,他发现了军中的异常,不少俾将、监管、朝廷派来的使者们,开始暗中聚会交流,都在怀疑宋老生真的有意投靠唐国公,所以才会据城固守,不出去迎敌,白白错过了袭击唐军的大好机会。

    人言而畏,宋老生听到这些非议后,气得暴跳如雷,但是也有些心惊,因为朝廷岌岌可危,猜忌严重,如果他不行动,彰显出自己对朝廷的忠诚,粉碎谣言的话,很可能自己就要被监官煽动俾将兵变,拿下他。

    或是消息传回朝廷,肯定会派人持圣旨来废掉他主将的官职。

    宋老生想到这,被迫无奈,调兵遣将,决定出去迎战唐军,他派出一些斥候,发现了唐军一部分因为粮草补给不够,正在后退,还有一部分要绕走霍山。

    所以,宋老生兵分两路,一支万人骑兵去袭击鼠雀谷尚未撤退的军营,他亲自带两万多人马,追击李建成、李世民绕走霍山,要借路上党郡的先锋唐军。

    “锵锵锵!”

    兵甲律动,马蹄疾奔,宋老生带兵追上李建成的军队时候,忽然间,四周的丛林、山地亮起无数旌旗,站出数不清的身影,喊杀声大吼。

    “宋老生,你的死期到了。”李世民早在这里埋伏,大喝一声,下令放箭。

    霎那间,箭羽从四面八方射出,袭杀伏击圈内的隋军。

    擂鼓声、号角声交织而起,箭矢破空急促,隋军惨叫连连,士卒的脸上挂满了恐惧和绝望。

    噗噗噗——

    箭矢洞穿了隋军士卒的衣甲和胸骨,不断有人惨死。

    宋老生带兵后退,却遭到了殷开山、段志玄两员虎将带兵的阻截,双方厮杀在一起。

    近身搏战,交锋激烈,战马冲击,刀砍残肢,血肉模糊,很快血流成渠。

    半个时辰后,宋老生带着千人队逃出,却在回返霍邑的途中,被刘弘基带兵堵截,中箭落马,直接阵亡了。

    前去偷袭鼠雀谷的骑兵也遭到伏击,死伤惨重。

    霍邑城内不足一万守军,面对唐军去而复返的大军猛攻,没有主将指挥,军心涣散,很快就崩溃了。

    李渊派兵占据了霍邑,物资、粮草、军饷等都得到补充,不禁露出了笑颜。

    ………

    洛阳城,王世充在东都熟悉一个月,与瓦岗军对峙,但是由于他久不出战,背后已经开始有人在议论他‘养寇自重’,心图不轨。

    王世充沉不住气了,只能主动出击,先派五万大军在夜色掩护下,渡过洛水西支流,在黑石关扎下大营。

    这里是扼守洛阳地区的咽喉要地,占据这一块,等于掐住了瓦岗军进攻洛阳的路线。

    随后,王世充亲自又带来三万精锐,渡过洛水支流,向北进发。

    瓦岗军的主力军都在洛水东支流北岸,洛口仓外驻扎。

    李密得知王世充出击,率精锐在洛水西支流的东岸列阵,大喜过望,他对王世充不了解,觉得他就是一个溜须怕马的佞臣,没什么本事,所以并不在意,所以,李密决定带军渡过洛水东支流南下,与王世充一战决高下,消灭这支隋军有生力量。

    但王世充有备而来,狡诈奸猾,故意给人一种他不会带兵的假象,其实早已派出了一支奇兵,前往河岸藏匿。

    等瓦岗军渡洛水时,还没有站稳,王世充突发率军发动偷袭,骑兵冲锋,伏兵放箭,采用了经典的‘半渡而击之’的策略。

    因李密轻敌,瓦岗军猝不及防,顿时乱作一团,大批将士洛水淹死,死伤一片。

    “擒拿反贼李密!”

    “擒杀瓦岗军叛贼——”

    隋军大呼小叫,掩杀过来,一下子冲散了李密的队伍,堵住了河岸的瓦岗援军。

    “魏公,快撤,趁着王世充的主力军还没有围住我们,立即逃到下游,然后渡河北上,返回大营。”

    王伯当、裴行俨、程知节等人围住了李密,都劝他立即回去,指挥大营军地,防御王世充的乘胜追击。

    李密脸色铁青,这一年多顺风顺水,竟然在今日败给了王世充这个佞臣小人,实在丢了颜面,而且数万大军死伤过半,让他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派人探王世充的主力军所在!”

    “喏!”有斥候快马前去查探。

    李密带人向下游撤走,但很快,他得到消息,王世充根本没有率领大军追杀他们这支人马,而是抢夺战船,直接向洛水北岸渡河,要直接端掉瓦岗军大营,一战成功,剿灭叛军。

    “这个王世充,太贪得无厌,想要一口吞象,终究会噎死自己。”李密勒马停住,做出一个惊人之举,他们这不足一万人,不逃亡了,而是要冲击王世充的黑石关大营。

    “魏公不可,这太危险了,首先我们的大营有可能会丢失,而来黑石关大营至少有两三万人驻守,我们人手不够,过去冲击,很可能会失败,陷入进退两难的绝境。”

    “不必说了,兵者诡道,我意已决,所有人,随我杀向隋军黑石大营。”

    裴行俨、程知节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李密这是气疯了,但众人见李密如此神色,没人能劝得动,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冒险一搏。

    如此一来,双方都在赶超时间,争风夺秒,想要先一步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

    李密从没想过王世充这么狡猾,有些轻敌了;王世充也没想过李密这么狠,有些大意了。

    结果,王世充攻打瓦岗军大营,被徐世绩、单雄信带兵挡住,但是他自己黑石关的大营,却是狼烟四起,没有良将镇守,隋军威慑瓦岗军威名,没有抵挡住,黑石关的大营要失守了。

    “李密,你够狠!”王世充不得不掉过头,回救自己的大营,因为他输不起,一旦大营被端掉,那么他如何有脸面回洛阳城,如何向江都杨广交待?

    情急之下,王世充放弃继续攻打瓦岗军大营,匆匆返回洛水南岸,要救自己的黑石关营。

    李密得到消息,掉过头回击,冲杀一番后,返回洛水河岸,单雄信、王君廓带兵来接,安然北返。

    这一战,双方各有胜负,都算掂量出彼此是什么样对手!

第六百三十七章 图谋陇右() 
罗昭云在湟水城内坐镇,总管四郡,疆域广袤,多是荒地和高原,地广人稀。

    统计在册户籍,不足十五万户,人口三四十万左右,相当于中原腹地一个郡的人数,一些豪族垒筑高墙,奴仆、部曲等不在计算其中。

    “元帅,钟利瑄到了堂外。”

    “请进来吧。”罗昭云把手头上的军情折子放在文案桌上,准备跟来自羌族部落的一人谈话。

    这时候,有侍卫带着一位身穿羌服长袍的男子走进来,豹目环眼,头顶刮成地中海,额前刘海蓄留起来,编成小辫儿垂着,腮下和颌下的胡须,如长虬曲卷,见到罗昭云后,站定身子,然后单手放在胸前,弯身行礼。

    “见过罗元帅大人。”

    罗昭云打量了一下他,开口道:“钟先生远道而来,是我罗府的贵客,来人,赐座。”

    有侍卫搬来一张木椅给钟利瑄,让他感到受宠若惊,余光有时候也在打量这位少帅,早年就听过不少他的带兵打仗事迹,加上大隋有意宣传,虽然他生活在岷山一带,而有耳闻,暗暗钦佩。

    “目前中原的形势你都知晓吧?”

    钟利瑄神色尴尬,点头道:“有所听闻,貌似中原正经受大乱,朝廷…朝廷几乎分崩离析,各地反王都在抗衡朝廷,起兵造反,坦白说,现在没有人再看好朝廷了。”

    罗昭云神色平静,他知道钟利瑄这个人,曾在中原待过几年,见多识广,最近在西北浇河郡的河津城营商时,被燕琅阁的情报人员盯上,请到了这里。

    “那先生对西北局势又怎么看?”

    钟利瑄刚才说了几句朝廷的损话,但是见罗帅面色如常,没有动怒,心中放宽,也就仗着胆子继续分析道:“西北诸郡,如果按照地理形势来说,统称为陇右,它囊括了关陇的天水、会川、平凉、陇西、安定、金城这六郡,加上边陲的西海、河源、浇河、枹罕、临洮等郡,也可间接划入陇右的范围,再往西,就是河西范围,包括张掖、敦煌、西平、武威几郡,这些是西京大兴城的西大门,关陇的门户,一旦占据陇右,那么西京就不再固若金汤,尤其是关陇的西边几个郡,天水、平凉等,已经接近关陇腹地扶风、京兆郡,地理位置最为重要。”

    “如今李轨的西凉兵败,只蜷缩在武威郡,不足为惧,薛举带兵进攻关陇地盘,梁师都占据关陇的北部,弘化、雕阴等郡,那么陇右与河西,可谓拱手要送给少帅。只要少帅能再西北站稳脚跟,兼并河西与陇右,整合兵力,然后压向关陇腹地,到时候关中恐怕难以抗衡,即便李阀先一步占据大兴城,在关中站住脚,也很难争过少帅的西部大军。”

    罗昭云一边听着,一边沉思,对这个钟利瑄有些刮目相看了,他说的这些,很有道理,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熟读历史的罗昭云,自然知道陇右的重要性。

    陇右一词最早出现汉末魏初,但溯其渊源,由陕甘界山的陇山而来;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古时也称陇西。

    秦朝能统一六国,因为函谷关、黄河等天险阻挡了六国的进攻大军,增加攻秦的难度,另外,关陇地区的富饶土地,平稳环境,也给了秦朝统一的物质基础。

    因为秦国祖辈几代秦王,先后平定了陇右西戎部落,使得自己大后方安稳,远远提供兵力和粮食,只有他攻击六国的方便,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